馬崙山(斯可巴步道O繞)

  • warren wu
  • 6,003 次點閱
  • 10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人員(當日狀況):

1人(狀態良好,上坡正常行走,下坡快走+小跑步)


交通資訊:

Google"24°12'02.1"N 121°01'00.1"E"這個點可停車,或是家霖農場(不過要在叉路口就找地方停車)


GPX軌跡紀錄:

馬崙山GPX

f34f08d9ccea4ab41e17fa278152d680.jpg


行程記錄:

八壯士登山口-馬崙山-馬崙山(斯可巴步道)登山口(14.03K/爬升1363/下降1354)b3e86d077791e9f9466ca42e15fdc1ca.jpg

前陣子連續好幾天寒冷的天氣,冷到不想上山。不要說三千,就連破一千後就開始覺得很冷了。趁著最近天氣稍稍回暖,終於可以比較安心地上山。原本想說這天氣去爬鳶嘴捎來,應該有機會看到楓紅了。不過最後在擲銅板決定去處,老天爺讓我先去馬崙山,把心得記錄補齊一下。

這馬崙山也是早期我常常撤退的一座山頭,往往不是爬到4K,甚至2K叉路就回頭。不過這幾年爬了兩次都有順利完登,今天就看看是否有再進步一點。

車停在家霖農場前叉路口,右下往家霖農場方向是人家的地,且路面在窄不好停車,建議停這裡就好。而左上方向則前往斯可巴步道的登山口。不過今天還是預計從八壯士起登,所以停好車後要先從右下方向前進。

462387f83fcdf01a57cf2f0d2dbe2575.jpg

54926c88853b46b8d4a06edea9140106.jpg

往前一小小段後遇到叉路,繼續直走,順著路走即可。

8eb82792ee73595bf677302aac60f4a4.jpg

遇到左側電塔,繼續往前,直到路況從水泥路變成一般山徑(這邊拍照晃到,有點模糊)。

e9c3ae4cee294c89bff15681280dff6c.jpg

740531d6769d1b3af56ed46fe8142039.jpg

這邊開始就是八壯士登山口,也就是馬崙山步道支線,全長約2公里,前面約0.8公里幾乎平緩好走的路。

57c892fd46739616b112d5b591fa0e59.jpg

走到約0.8公里左右路程,遇到一叉路口。右側可前往基隆山,而馬崙山則是走左側方向。從這裡開始,便轉為上坡路段。

531bd7b9c2b5f18f8f2837c392e7091b.jpg

這段路一路陡上到約1.5公里左右,後面要越接近馬崙山主線步道,會慢慢變緩。

ac9296e8590430a7e483ef61a66d0b8d.jpg

3765aac7f7fcdeee195793421de0fa64.jpg

上到馬崙山主線步道,這邊右轉繼續往馬崙山前進。

abe862d705c30debcbdf252b169717ba.jpg

馬崙山步道大多緩上,偶爾會有較陡的上坡,不過幾乎沒有什麼需要大跨步的地形。這點就讓它比八仙山好走很多。

088a8a7dd30460500fab708e40212b7b.jpg

景觀台叉路,這邊過去會有一處可休息的地方,體力較差會大部隊可於此休整。

026fc939254ead4ba81bb1b60be2a1e0.jpg

繼續前行,享受馬崙山松針鋪地以及陽光斑駁灑落的步道。

55eca2a0b8c538879849b97fbe64f7d6.jpg

906d8183f2510ec4ecc244d1a4fd0fad.jpg

4K涼亭,這邊應該是蠻多人會在此放棄的地方。對於平時較少運動的人來說,前面4K的上坡往往讓人疲憊不堪了,我自己以前就常在這裡撤退,或等朋友下山。

5eba598585ccc5076970c39468fd229a.jpg

越往上走,氣溫也慢慢下降,所以馬崙跟八仙其實很適合夏天來避暑。而因為氣候緣故,這邊的樹木都長的頭好壯壯,拍起來相當有意境。

2dca38cccb4ad8373c01edef5c4046f8.jpg

4ec0550f6fe38548cf579e4299994fce.jpg

燒炭窯遺址,從這邊開始進入原住民早期部落區域。

79d500c9257a6bac8b38e3912f1bdb34.jpg

f9b6c11705257fbf9246b6e5dc7ffc6e.jpg

馬崙名樹,很熱門的網美拍照景點。

993d282575894bf541ee2fb6b6bbff0e.jpg

抵達5K涼亭處,這裡也是新山國小遺址的路口。

767381d3ff1999aea2fbb18161c822b7.jpg

叉路樓梯上去一分鐘左右就可以到新山國小遺址。

5411e0bb2804c942f81de33ae491a168.jpg

e73295eaaacc5b91a8eb18bbaa7ed98c.jpg

7e9a86889d9c5932351bec23423031fe.jpg

這邊開始會有一段平緩的道路,可以輕鬆愜意的行走。

56e9f34c6b9eda46c2c4effe0d3d89c3.jpg

c7840a21362febd9759ceb012f2bbb22.jpg

走到6.5K涼亭後,馬崙山就不遠了,大概經過兩段頗陡,但並不長的上坡,就可以抵達馬崙山。

cf4b4fbf41476d8e9f10e33dafd70539.jpg

64917e2229bc53ac7ee84914bdeb45a4.jpg

抵達馬崙山,這裡山頂寬闊,前後各有一張木椅可休息。

06eae20f40efaf5c3e392262f8097754.jpg

02e2b104407f5fbaa7dcc42bc435c78a.jpg

馬崙山後方就是馬白縱走的路徑(馬崙山至白姑大山,也稱作白狗西稜),由於去年有人下錯方向導致山難發生,現在有特地圍起來,避免遊客走錯。

再次宣導,爬山必備離線地圖,沒有經驗或很少爬山的人要結伴同行。像這種大眾化路線如果走的路不是很堅硬而是鬆軟的感覺那就是你走錯了,馬上原路回頭至正確路徑(不要自己腰繞亂切)。真的完全迷途就原地等救援,不要亂下切。

46e8ce1f75370ab529f483275b5144de.jpg

離開馬崙山山頂,收起登山杖,練習一下小跑下山的感覺。由於馬崙山山徑除了最後0.5K陡上那段以外,幾乎沒有大的落差,因此下坡算是很好跑。

這邊特地提醒,下山至5K涼亭,也就是新山遺址叉路後,會遇到一片寬闊地,這邊要往右走。看到地上的路徑,一定很多人下山時繼續往前衝。

cea3277353dc9d93c7c2a4f6f10e2969.jpg

回到2K叉路口,回程時就不走來時的八壯士路,而改由斯可巴步道下山。

77991859049753769163c7bd949587c3.jpg

斯可巴步道路徑清楚,大多也是一路緩下,不過這邊仍有部分路段要上坡。每次快到登山口時遇到下坡,都會讓我覺得好苦...感覺之後還是從八壯士下就好。

fa5febd76656e605e71fa0999a3ac13d.jpg

1b7d14b3803922aeece24a63c8a6e548.jpg

從路旁的透空處,可以看到對面的稍來山,而左邊較矮且不起眼的則是屋我尾山。

354f331f5f447e42497e3eb6410d093d.jpg

五葉松媽媽,算是斯可巴步道上的景點。

f84030e20191ae16f3c31182a06f92a1.jpg

5f4b9efb1288299055e8df4d695b1262.jpg

這邊也有紅地毯,不過沒有到很滿就是。

a05a908091ec6a2be17a5339f60771ac.jpg

出來馬崙山登山口。

a46cc88d40fb10280f38eaa224b55bcd.jpg

68d8e286c5c7c8c7dd898a64ced4ce11.jpg

從登山口之後就開始接水泥產道,這邊部分路段較陡且不易會車,不建議開車上來,上面也沒地方停車,不過騎摩托車應該是勉強可以。一路從這裡下來會經過不少露營區。

780b18e8c6f7b0e86d589b57161814f5.jpg

遇到叉路右轉,很快就會看到停車的地方。這裡左轉是以前馬崙山登山口的地方,會經過私人土地,不過因為常常有沒水準的遊客,所以後來就封閉不給走了。

79d0bd56bf67a6c16eef88dfcbbde98c.jpg

329ae588fc0fb19bbc68b006473abd31.jpg

整體來說,馬崙山比較像是一條避暑的登山步道,比較建議夏天來,冬季上山感覺會走到有點小冷。而這裡因為步道有一定長度,且路況還算不錯,感覺也是越野跑初心者可以來做練習的地方。這次總共花了四小時五十分,看到不少人紀錄都三小時出頭而已,希望自己能以四小時內為目標來進步。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