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
2017年的第一場越野跑體驗教學,我選擇在台北最大的地標,陽明山舉行。因為是入門體驗,因此我在幅員遼闊的陽明山系中,選擇了一段最親民的路線-擎天崗,讓大家體驗在山中跑跑跳跳的樂趣。那天的溫度很棒,風景很美,大家玩得很開心,課程在3個小時的歡笑聲中結束。過了一陣子,與朋友閒聊言談中,他告訴我,有朋友的朋友在課程後,告訴他: ㄟ,我們有人看到你們”在陽明山上踐踏草皮耶”。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中有兩個”感”(請不要用力的發諧音,謝謝),一個是”感動”;一個是”感慨”。為什麼感動呢? 感動的是台灣人的善良,仗義執言、愛惜一草一木的那顆心。感慨的是,台灣的環保及戶外運動教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國家公園設立的宗旨為何? 以下資料來源: 台灣國家公園官方網站。
一、保障生態系和遊憩而經營管理的保護區。由中央立法保護資源,並由國家的最高權責機構負責及有足夠的人員及預算去保護這些資源。
二、我國國家公園係依據《國家公園法》之規定設立。《國家公園法》第一條指出該法之制訂是為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並供國民之育樂及研究,因此保育、育樂及研究為國家公園的3大主要目標。
好了,既要”保育”,又要”育樂”,那該怎麼做呢? 簡單,就是用最自然的方式去育樂嘛! 用雙腳、用人力的方式進入,去親近祂、愛上祂。大自然很慈悲,對於萬物眾生只有付出,我們在大自然中一番遊憩之後,我們不須留下什麼報答祂,但卻可以帶走一些東西,像是美好的經驗、回憶,以及美麗的相片或紀錄,鞋底中卡了一些的泥土,口渴時飲了幾口純淨的溪水等等。這不會不公平,因為我們屬於大自然,我們用屬於祂的方式與祂互動,這些我們帶走的,最後也會回到祂身上。最怕是因為人們的私心,留下了,不屬於大自然該有的東西,例如人造的步道及垃圾。
把垃圾帶離山林的觀念,我相信大家都會舉雙手雙腳認同的,但我必須來解釋一下這個觀點,有關人造的步道。
首先來定義一下何謂人造的步道好了。當這條山徑,除了人們或動物行走的足跡,以及被除去的植物之外,留下不屬於在地原本的東西的,就叫”人造步道”,其中最不好的就是大家常看到的”石梯”。
石梯步道不好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它不環保。它在大自然”留下了”原本不屬於該地的東西,就像外來種的動植物入侵般,對於該地造成永久性的損害,植物被壓在不見天日的石塊中,永遠長不出東西來。
第二,它不好走!! 堅硬的岩石,加上山勢影響,登山客必須不斷上上下下階梯,對於關節肌肉的負擔很大啊! 再來,你以為平整的石塊比較不會滑嗎? 錯! 我大膽推測,鋪設石階是造成陽明山或四獸山登山客滑倒意外的主因,原因是在石階會把登山鞋或越野鞋的效用降到最低,請試想穿著釘鞋走磁磚的感覺(並發出起雞皮疙瘩的聲音),鞋子的大底與環境的接觸面積變得很小,幾乎沒有抓地力可言。再加上,石頭比什麼東西都要來的容易長青苔呀! 只要幾天沒人走或沒曬到太陽,就滿是青苔,你敢踏上去嗎? 要是我寧願走步道旁的土路。相信你也是。
常常在陽明山上,會看到石梯步道旁,滿是野牛走過的路徑,為什麼好好的步道不走? 會滑嘛! 連牛都知道會滑,我真想了解步道的設計者,思量的邏輯….,有時候我在想,找哪個無聊的下雨天,撐把傘,躲在陽明山的步道旁,看能否拍到牛兒走步道滑倒的畫面,應該挺有趣的。
好吧,我唯一想到的好處只有一點,就是鞋子比較不會髒。如果這點好處會比得上上述的風險及永續發展問題,那我也無話可說了…
台灣70%是山地,都市與山就在隔壁而已,參與戶外運動的人口逐年的攀升,環保與戶外運動教育的議題,顯得越趨重要,然而這是個相當廣泛的問題,在政策上、媒體上、教育上。在這篇短文的最後,我想表達的是,在”現況下”,無論您是跑在人造步道上,或是飛越自然步道,請盡量的用屬於大自然的方式去親近大自然吧! 你可以跑、可以騎、可以游,和那些自由自在的動物一樣快樂著。然後盡可能從大自然帶一些好東西回去,像是回憶及照片,並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嚮往大自然,去用最自然的方式親近它、認識它、愛上它、珍惜它,這才是環保教育的目的,一切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