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瓦拉米步道(上):臺灣最後一個未歸順蕃社

  • 邱求慧
  • 7,953 次點閱
  • 45 次拍手
  • 出發日期
    2022/11/12
  • 回程日期
    2022/11/12
  • 相關路線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瓦拉米步道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其實就是知名的「八通關古道」東段,不但具有深刻的歷史意涵,而且風景十分壯觀秀麗,曾經獲選為健行筆記評選之花蓮縣必訪步道第一名。

步道沿著拉庫拉庫溪南岸而行,這裡過去是布農族的世居之地,有一對傳說中的勇士兄弟,和日本政府周旋了十八年,從來沒被日本人打敗過,是日本警察聞之色變的布農傳奇英雄。

097f18084c76beb2be523aa51a2acc57.jpg

瓦拉米步道的登山口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從玉里火車站沿著臺30線公路,大約15公里左右可以到達,附近路邊的白線可以停車,這裡同時也開始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瓦拉米是日文「蕨類」的意思,步道沿途的生態非常豐富,甚至還是臺灣黑熊的主要棲地。

1a02e419729264b8f175fbb3749be32e.jpg

瓦拉米古道路況甚佳,林木也非常蓊鬱蒼翠,行走在平緩的古道上,欣賞壯麗的溪谷和山巒,景觀令人感到十分驚艷。大約500公尺就會到達「山風駐在所」遺址,日本時代八通關古道東段沿線共設置40個駐在所,負責監督和管制附近的布農族人,山風駐在所設立於1920年,可惜現在已經沒有留下任何遺跡了。

44e46698eeed5b8c298bbd971367e0e8.jpg

步道接著會越過一條溪流,這是樂樂溪的支流,樂樂溪又稱為拉庫拉庫溪,溪的兩岸原來是布農族的世居之地,不過後來都被日本人強迫遷移至平地了。這座「山風一號吊橋」是2000年所新建,橋身長度為120公尺,整座橋漆成綠色,在青山之間顯得十分亮眼。

4a1b71d27f9dc672e138a31e52bec953.jpg

沒有走多久,就有一個右轉的指標,這是往山風瀑布的觀瀑平臺,必須往下走150個階梯才能到達,瀑布高達70公尺,水量頗大並發出轟隆的巨響,平臺上設有座椅可以休息,享受一下水珠汽霧的清涼,山風的名稱來自於此處常有山谷強風吹襲而得名。

9d0208f6ee4c1258cc0e8c3d0ef91b92.jpg

這座「山風橋」是瓦拉米古道上唯一日本時期遺留下來的水泥舊橋,橋名用漢字書寫在橋座上,興建於1930年左右,橋身水泥和鐵線都還是當時的建材,只有後來加上幾條鋼索強化,非常具有古典的味道和歷史的價值。

0e1cc22af152bfe7d8c66cb480a4f6d5.jpg

途經一段岩石地形,看起來山路是從整片石壁中鑿出來的,可以想像當時開路時的艱辛。日本政府從1918年開始進行八通關古道的路線探勘,到1921年始完成全線的興建,古道整個貫穿布農族的領地,就像一支利劍插入族人的咽喉。

56a3fb3efaedd9cfdcde1b5ce2dc5950.jpg

在花蓮「拉庫拉庫溪」南岸有個大分社,其頭目有四個兒子,除了大哥早夭之外,老二名叫「胡頌」,老三「拉荷阿雷」自小個性就比較溫吞,老么「阿里曼西肯」則從小就非常勇猛,11歲時曾和別族火拼,還取得兩顆敵人頭顱。照片是當時拉庫拉庫溪畔的一處布農族聚落。

ecb0381d9e58755e8d50eca11f7b1af3.jpg

日本領臺了以後,打破了山林原始的寧靜,開始在花蓮原住民領地開採樟腦,也欺壓和剝削聘僱的布農族人,導致某次原住民憤而殺害日本人,那時二哥胡頌已經接任大分社頭目,剛好下山到「璞石閣」(如圖,今玉里)買賣農產,被日本警察認為是兇手而逮捕,經過了半個月的嚴刑拷打,最後發現是一場烏龍才被釋放,沒想到胡頌傷勢過重,回到大分後就一命嗚呼了。

14e941994960eb7ae79c15be07a66b7f.jpg

入侵家園並虐死頭目,讓大分社人都憤怒極了,但是忌憚於日本人的強大,大家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只有勇敢的阿里曼號召20幾位族人,下山去找日本人報仇,當他取回日本人的人頭時,族人無不欽佩他的膽識,於是推舉他接任大分社頭目。有人笑拉荷屈居弟弟之下,拉荷卻說:「我們現在正需要英勇的阿里曼來帶領大家」。果不其然,之後日本人也忌憚阿里曼的勇猛,便與布農族人達成了和解,沒有追究他的行為。照片是阿里曼(坐者)與日警協商。

966c6bea0e86e516fac43d53b58daf96.jpg

大分社在阿里曼的領導之下,過了幾年平靜的日子,但是好景不常,佐久間左馬太(如照片中坐者)接任臺灣總督之後,自1910年起實施「五年理蕃計畫」,開始強力掃蕩原住民,在北部地區發起了多場剿蕃,讓泰雅族人幾乎均被迫歸降,而從1914年起理蕃重點轉移至「南蕃」,雷厲風行地沒收原住民的槍枝,不過槍枝是布農族人打獵維生的工具,這個政策引起族人強烈的反彈。

eb8737ad53357f7ce84637f9b25a308d.jpg

當時花蓮港支廳的廳長叫做飯田章(如圖),他收繳槍枝的成效不佳,受到總督府的責難,於是找來一位個性殘暴的「草村光政」擔任隊長,1915年5月2日草村到山地查緝槍枝,竟然將「喀西帕南社」頭目用繩索吊在屋簷下,並在下方生火燻烤,刑求頭目交出槍枝,頭目雖然仍不願屈服,最後其他社眾於心不忍,只好含著眼淚交出僅有的15支槍,草村便洋洋得意地去向上級邀功。

dbef9290c0e3fdef1b662761f4f27bf1.jpg

是可忍孰不可忍,新仇加上舊恨,刑求和沒收槍枝引爆布農族人的怒火, 5月12日喀西帕南社頭目率長子和百餘名社眾,衝進喀西帕南社駐在所,因為沒有槍,只能拿番刀和巡查肉搏,頭目和長子雖被槍殺,但是社眾蜂擁而上,把十名巡查全部馘首,史稱「喀西帕南事件」。廳長聞訊立刻派草村光政組織了二百多名巡查和挑夫,趕赴現場收屍和懲兇,不過草村忌憚布農族人的兇狠,竟然只攻打幾戶人家,殺了幾個原住民,就趕緊回玉里覆命了。9天之後消息刊登在報紙上(如圖),由於根本沒有到達事發地點,新聞上只好寫著「10名巡查行蹤不明」(如圖)。

62b9a5883fef2c867a700bd4039b7fbc.jpg

憤怒的情緒繼續延燒到了大分社,頭目阿里曼雖曾與日本人和解,也知道日本人的強大,但此刻攸關族人存亡,讓他陷入左右為難,不過拉荷沉思後說道:「事已至此你我都無法脫身,冒險一拼也不見得會輸」,阿里曼點了點頭,便和哥哥拉荷一起響應了起義,5月17日凌晨兩兄弟率領五十幾位社眾攻進大分駐在所(如圖),將12位巡查全部馘首,史稱「大分事件」。總督府再度派遣草村光政入山懲兇,草村竟然假裝要發放槍枝補償金,吸引了一些族人來領取,然後再殺害無辜的人做為交代。

20536032fe872104c3a6bad22ee78e39.jpg

由於舉事的喀西帕南、大分等社位置偏遠,之後花蓮港支廳幾次再派遣警察征伐,但是都被拉荷和阿里曼兄弟擊敗,導致緝凶都未能成功。花蓮港支廳只好改變策略,以布建高壓電線的方式來圍堵,既然打不過,乾脆讓布農族人也出不來。在這樣的僵局情況下,大家便把矛頭指向整起事件的始作俑者——草村光政,逼著他負起責任,他只好悻悻然稱病提出辭呈下臺(如公文)。

2e6603d61bcee622d86d7ba95efcce85.jpg

一直僵持著也不是辦法,經過了再三的討論,日本政府決定要建一條警備道路,打算將大軍快速開入山地,以優勢武力制伏布農族人。於是「八通關越道路」就在1919年被開始興建了,從花蓮的玉里,一直通到南投的東埔,道路經過拉庫拉庫溪南岸,也就是直接穿越大分、喀西帕南等「未歸順蕃社」。拉荷兄弟也知道日本人的用意,便經常神出鬼沒發動突襲,盡量拖慢工程的進度,讓日本人聽到二兄弟就聞風喪膽。

92c2163046c505f6a033737dd317a45f.jpg

拉荷已經預知早晚日本人會攻入家園,在警備道路興建時,一直提醒大家要未雨綢繆,可是大多數人卻都不以為意。不過他還是翻山越嶺到處尋找可以遷移的地方,終於找到一處人類從未到達過的山林,不但有天險可守而且土壤又很肥沃,叫做「塔馬荷」(今高雄市桃源鄉深山)。果不其然,八通關越道路完工之後,日警得以運用山砲攻擊部落 (如圖),在強大火力的壓制下,各社均死傷慘重而被迫投降。這時候拉荷的深謀遠慮發揮了作用,他領著族人舉家遷移,逃過了日本人的追殺。

655372e845287b12035350332a4c5c6e.jpg

未遷移的族人,只好在1921年被迫下山談「和解」,23名男丁卻被日本人誘殺,史稱「二次大分事件」。所幸拉荷(如圖)的新居之地不但十分安全,而且氣候溫暖宜居,土壤也很適合栽種小米,倉庫裡的存糧更足夠吃上五年。拉荷穩重、睿智但是謙虛不居功,他的遠見得到大家的擁戴,取代阿里曼成為塔馬荷社的新頭目,兩兄弟一智一勇,與日本政府相持十多年,讓族人享受著豐衣足食的日子,不但讓日警聞之色變,也成為當時臺灣唯一的「未歸順蕃社」。

77f557ee13b148d8f6354c332007ee3d.jpg

走在美麗的瓦拉米步道上,沿途上卻有著全臺灣最密集的殉職或戰死記念碑,可以說處處是戰場,充滿斑斑的血淚。不過最被原住民所津津樂道的是,在這古道上曾有一對傳說中的勇士二兄弟,面對像利刃般的八通關古道,仍舊不願意放棄希望,雖然沒有現代化的武器,但還是勇敢地帶領著族人抵抗外族,終其一生從未被日本人打敗過,寫下一篇布農族英雄的傳奇故事。

c0719b8fe017fc98bdf98b75468dab77.jpg

臺30線登山口->山風駐在所->山風一號吊橋->山風瀑布->山風橋->佳心駐在所->佳心舊社->原路返程

距離10.46公里,步行時間4小時30分。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