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少翁社守磺之路: 擎天崗到大油坑O行

  • 莫利(mori)
  • 1,804 次點閱
  • 7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毛少翁社的守磺任務       

       大屯山區產硫磺,在西班牙、荷蘭、鄭氏王朝的文獻中已有採掘及交易記載。清廷領台後,為預防民間私自煎磺製造火藥,造成台灣治安及社會動亂,故對硫磺採取封禁政策。

       乾隆53年(1788)發生震驚全台的林爽文事件。林爽文被捕後,在其供詞中提到:「(眾人)將牆上年久石灰煎熬成硝,在北路生番私換硫磺,配作火藥。」此事讓清朝政府警惕到對於大屯山區盜採磺土者應加強查緝。當時來台督辦軍務的福康安將軍,因平埔族隨官兵出力打仗有功,遂奏請實行「番屯制度」(註1),在此制度下「毛少翁社」奉派擔任顧守大屯山區硫磺坑的任務,其巡緝範圍包括北投、大湖山、七星墩等磺洞,並遠至冬瓜湖山(今大油坑一帶)(註2)。

         由於當時盜採硫磺有著龐大的利益,以致私煎磺土者相當猖獗難以杜絕,而毛社翁社巡緝屯丁僅十餘人,且由其居住地三角埔(今天母一帶)到大油坑,有三十餘里路之遠。而私挖磺土者卻為數眾多,在查緝過程中反被毆打,並且還帶人前往該社鬧事,已達目無法紀的地步。毛少翁社通事雖稟請艋舺縣丞派員前往查辦,但最後總是官吏疵縱,而不了了之,故守磺之路可說是困難重重(註3)。

擎天崗下魚路古道

      2022.08.28由擎天崗遊客服務站下車後,往右行到金包里大路城門,由此下行到「魚路古道」,又稱為「金包里大路」。此路最初為平埔族毛少翁社、北投社和金包里社之間的聯絡道路,隨著產業的更迭,後來演變為挑硫、挑魚、茶葉運送及牛隻放牧等多綜合性的古道。

       現今魚路古道,因修建的年代不同,又分為「河南勇路」及「日人路」。所謂「河南勇路」,即清朝末年派駐在擎天崗雞心崙一帶兵勇,其行軍所走之路線。至於河南勇,目前有二說法,一說是由於勇軍大部分來自湖南,加上臺語的湖南、河南發音相近,久而久之便唸成河南勇;二說是指勇軍為清朝廣東省珠江流域河南營基地訓練出來的傭兵,故稱之。

        沿河南勇路百二崁石階一路陡下行,不久就開始下起雨來,經過一處「福德正神」廟,續行路左側叉路進入一探「賴厝遺址」,此處為昔日「嶺腳庄」15戶之一,折回續下來到「憨丙厝地」,此時雨勢加劇,於對面解說牌小屋躲雨。雨勢稍歇後,往左進入「守磺營地」。

毛少翁屯與守磺營地    

      據《淡新檔案》記載: 「咸豐九年(1859)冬瓜湖山產磺處所,因較往日為盛,每日出產數百餘擔,雖經封禁森嚴,然罔法奸徒,愍不畏死,紏黨數百猛搭蓋草藔數十間,日夜挖煎透漏。」清朝政府為防止此私盜歪風愈肆猖獗,便在大油坑附近設立「守磺營地」。在光緒五年(1879)《臺北府全圖》地圖中亦出現「毛少翁屯」名稱,見證當時毛少翁社的守磺歷史。至於毛少翁社守磺的任務,要到光緒3年(1877)年清朝政府合法開放硫磺才畫下句點。

        由樹林進入到守磺營地,目前只留下一座石砌水池和昔日營房只剩下幾道殘牆,讓後人憑弔 。而毛少翁社近百年守磺的史蹟,早已被世人所遺忘。續行進入芒草區,這時雨勢又忽然加大,找到一處凹處不久天氣意外的轉好,續前行到大油坑。 

百年前史溫侯及李仙得的觀察

      1858年6月23日史溫侯(Swinhoe)等一行人早上五點起床,由金包里慈護宮出發,大致走死磺子坪經八煙圳越過上磺溪經大油坑到擎天崗。寫下當時看到大油坑的情景:「(硫磺)在大裂口的某些地方有熱氣噴出來,這些熱氣彷佛是從高壓引擎的管子裡噴出,聲勢隆隆,而其他地方則有純硫磺在沸渡,似乎只需没起來冷却,便可成為販售的商品。」(註4)

      1867年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LeGendre)在其「廈門與臺灣」報告書中亦提到:「硫磺的製造在臺灣是禁止的,但礦夫們仍在大油坑結聚了一個小村偷製。 ... 製造(硫磺)的方法。先把土淘洗乾淨,儘量除去泥質的東西,然後投入鍋中它徐徐融化要不時攪拌挑去雜質,直到泥質的東西全被除去為止。然後注入像截了頂的圓錐形那樣的木模中,讓它冷却凝固。等到凝固之後,把木模的底反轉過來。徐敲模頭,模内的硫磺乃離底脫出。」(註5)

     至今仍能感受到史溫侯維妙維肖大油坑硫磺噴氣孔的描述,百年前李仙得亦談到大油坑因私煎硫磺而成為一個聚落,其情景讓人無法想像。隨著時空的轉移磺硫重要性已大不如前,但此處卻是一個良好地質和生態教育的場域。

挑磺古道為昔日磺土走私路   

          挑磺古道形成年代已不可考,據上文獻推測約形成在咸豐年間,可能是當時私運者所走出的山徑。通過大油坑之後,往上發現有一紅磚屋,應該是昔日的事務所,續行有分叉路,取右往山稜線先經一無名基石,續上為大油坑山  有一台北市都計處四等三角點 NO.146  海拔552m,此處可展望竹子山、大油坑。折回到先前叉路口,沿挑磺古道出陽金公路上大油坑站,續往右走公路經9K處,再由往到到上磺溪停車場。

由日人路回擎天崗

       據文獻記載,日人路最初為1898年簡大獅派部眾維修而行。嗣後日人再採等高線迂迴方式,自1901年到1903年為止,以一日七錢的酬勞雇用當地人重新修築,其路面寬度為6尺(約1.8公尺)的土路。

      由上磺溪停車場往上走木梯路,接上寬敞好行的日人路,經「番子瀑布」過「許顏橋」,到達「憨丙厝地」前分岔路,再往右行到「山豬豐厝地」,進入厝地參觀一番,續行經一座土地公廟,一路上河南勇路和日人路有幾次交會,最後回到擎天崗。

 註1.番屯制度:為乾隆53年(1788年),當時來台督辦軍務福康安將軍,因平埔族協助官兵平定林爽文有功,在其奏請下仿四川屯練之例,招募平埔族屯丁,設立屯營。於全臺共設十二屯,屯丁主要負責山區巡查防守、稽查盗賊及維護重大治安事件等任務,擔任者可免除繇役,並撥給未開墾之養贍埔地,以作為「屯租」及「屯餉」使用,此制度到乾隆55年(1790年)才開始實施。

註2.毛少翁社:據荷蘭時代人口調查資料,1647年 有98戶 人口數425人;1650年 有110戶 人口數401人;1654年 有86戶 人口數305人,為當時基隆河最大的部落。毛少翁社舊社在士林社子島一帶,清康熙33(1694)年因地震,北遷石角、三角埔一帶(今芝山岩、天母一帶)。昔日芝蘭八景之「番井沸泉」,位於現今天母東路天和公園內,說明天母一帶曾為毛少翁社重要的聚落中心。

註3:清朝政府為預防民間私煎大屯山區磺土,原採「每年春秋二季,責成艋舺縣丞會同艋舺汛守備赴山砍伐柴薪,將硝窟燒煆一次」。道光13年(1833) 閩浙總督程祖洛奏請改以「應責成艋舺縣丞會同艋舺汛參將,於春夏秋冬四仲月,每季赴山查燒一次。並令淡水同知於因公下鄉之便,隨時順道查看,有窟即燒。仍令臺灣鎮於巡閱營伍之時,親詣查看,稽察勤惰,分別獎罰,」由上述可知當時大屯山區並未戍兵駐防,到了乾隆55年(1790年)因實施番屯政策,大屯山區才招募毛少翁社屯丁設屯所負責守磺工作,光緒五年(1879)《臺北府全圖》亦出現出現「毛少翁屯」名稱。至於該地點是否就是擎天崗的雞心崙河南勇遺址,或是指守磺營地遺址? 因目前史料闕如,無法判斷。

註4:史溫侯段錄自「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研究」之P18。

註5:李仙得段節錄自同上研究告書P30。

參考資料:

1. 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研究 計畫主持人李瑞宗 民國83年6月30日。

2.  大屯山、七星山系硫磺業史調查研究 計畫主持人詹素娟 民國91年12月。

3. 毛少翁社史 溫振華 臺灣風物第58卷 2期 2008年6月30日。

連結: 相片  地圖 及 GPX檔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