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07/16
-
回程日期2022/07/16
-
相關路線安新山 、安坑山 、粽串尖 、大丘田山 、十七寮山
今日依然追隨學者高俊宏(2021)留下的文字,探尋位在粽串尖步道上標高約389公尺的十六寮分遣所,係日本官方1900年推進的三角湧隘勇線,而安新山、安坑山及粽串尖步道上亦可發現3座貌似隘寮的遺構與1支三井椿。過了十六寮分遣所後,午餐時巧遇小棲蘭建安的長者們,只能說每趟登山健行就像一場奇幻旅程,你永遠無法預知各種驚奇。
一、行程GPX
保儀宮(安新站)-安新山-安坑山(小暗坑山)-粽串尖-大丘田山-十七寮山-錦繡站
二、交通安排
(一)去程:搭乘捷運至新店站,轉搭779公車至安新站。
(二)回程:於錦繡站搭乘643公車至捷運大坪林站。
三、過程概述
(一)保儀宮→安新山
廟誌
過馬路到對面的登山口
陳舊的指標
過小溪
沿路皆有指標與路條
人為石堆?!
陡上
拉繩
殖產局三角補點-安新山標高280公尺
可遠眺三峽廣靈廟
樹上掛有登頂牌
稍微休息一下後,我們續往安坑山(小暗坑山)
(二)安新山→安坑山(小暗坑山)
一小段拉繩陡上後,遇到最不想遇到的野生動物-山豬!
隊友:妳有聽到什麼聲音嗎?
氣喘呼呼的我:蛤?沒呀?!
(野獸咆哮聲)
我:是山豬啦!
隊友:在哪?
(野獸咆哮聲)
我:牠往後跑進林子了!
此時此刻的我,好想回家哦~不過真的回家的話,下次應該不敢來了,還是硬著頭皮往安坑山前進。
哇~幸好沒有放棄,遇到山豬後,走一段路就在山徑旁發現疑似隘寮的遺跡,隊友略為整理。
Y叉路口,左往護境宮,我們直行往安坑山。
路況很好
板橋市公產地界,為何在三峽有板橋市界樁?尚未找到解答。
來到了安坑山(小暗坑山)
這裡也是Y叉路口,右行可接建安路,指標上寫約30分鐘(手抖沒拍清楚)
路旁疑似人為的石砌矮牆?
(三)安坑山(小暗坑山)→十六寮分遣所遺址
整路上很多板橋市界樁,就不再逐一的拍照記錄,後來(一個多月後)經江隊長告知有「板橋街」界樁,呃...看來下次應該再走訪一回,是否?
路旁有個坑,還用樹枝圍起來,不知目的為何?
微上坡
已存在逾11年的指示牌
山徑轉為開闊
馬拉巴栗俗稱發財樹,怎會出現在山徑上?
政府設置的粽串尖步道建安段導覽圖
哇塞~這應該就是學者高俊宏書上提及位在粽串尖步道上標高約389公尺的十六寮分遣所吧?!
隊友坐在旁邊的椅子上休息、喝茶
十六寮分遣所遺址腹地蠻大的耶,數一數至少有3間房的規模!
(四)十六寮分遣所遺址→粽串尖
混了一陣子後,還是得繼續今日的行程,畢竟硬斗的攀岩路段還沒出現呢!
ㄟ嘿~!這個休息平台也太威了吧?!看看時間約10點多,徵求隊友同意就在此午餐。
泡麵煮到一半,遠方傳來音樂聲,接著看到一隻黑狗…後面跟著一群長者走了過來。
長輩們多已七十幾歲,是要來平台練功的,其中一位贈我香椿當禮物(如下圖),並邀請我們到小棲蘭建安坐坐,礙於今日功課未完(找隘寮),和長輩們約定下次有機會到府拜訪。
午餐完畢後,續行粽串尖步道,希望下午1點半左右可抵達粽串尖
嗯??三井樁!雖然少數的網誌會提到日本治臺期間三井於三峽一帶經營茶、樟腦等產業,不過我還是想查找三井取得大豹社生活領域的過程及年代,於是翻找出一些史料。找到一本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020年再版的《大豹社事件1900-1907-Watan Syat 抗日事件》,可以在網路上下載電子書,亦可在南天書局買到軟精裝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載或購買進階閱讀,在此就不贅述了。
一條山徑上透露出很多值得我們關心的歷史訊息,當年大豹社經過臺灣總督府的隘勇線推進後被迫退出原屬於他們的生活領域,1907年(明治40年)臺灣總督府核准三井物產合名會社長期承貸樟樹造林用地案,附圖為桃園廳蕃地大豹社實測圖(王學新編譯,2011)。圖中紅色線為新隘勇線、黑色線為舊隘勇線、綠色塊為貸渡許可地,亦是大豹社失去的部分土地。
續行... 硬斗的壁攀怎麼還沒到?
隊友走太快了!看不到背影
這顆樹太有特色了
無止境的上坡
路邊又出現一座隘寮!趕緊以gopro記錄下來,再續行。
叉路口,右行接建安路131-7號,我們直行往粽串尖
攀岩段要開始了嗎?
原來是從這裡開始硬斗,隊友毫無懸念的往上躍,而我觀察了一會兒後,往左邊繞過石頭利用大樹的樹根上攀
蛤?!這段又是什麼形狀?!像是人蔘被五花大綁在山壁上?先來喝口水壓壓驚,總是要一氣呵成才行。
我花了3分鐘攀上去,隊友不到50秒就上來了~
接著是一段瘦稜,皆有拉繩輔助。
又是叉路口,我比較關心快到了沒,趕緊過去看指標。
右往鹿母潭產道登山口(約30分鐘),直行粽串尖約20分鐘,快到了!
蛤?!又是岩壁拉繩,有完沒完?
還有…
呃…應該最後一段了吧?攀到心很累…內心希望下午1時30分抵達串粽尖,已經超過了,一切以安全為重。
終於在下午1時38分抵達粽串尖(海拔728公尺、青潭水源保護區界38、地政11基石) ,雖然找不到網路上看到的美美登頂牌合照,不過讓我覺得登頂後,最值回票價的是…
天氣太好看到了淡水河!
再拉近看,就在觀音山的右側呢!是不是很迷人?
(五)粽串尖→大丘田山
說真的抵達粽串尖後,我就比較安心了,除了粽串尖到大丘田山的路段不曾走過,大丘田山出錦繡站上回已經體驗,比較能掌握路況,接下來就放慢速度囉~
所以到大丘田山約需花費多少時間?指標上的數字是空白的,哈~
路條頗多,是條熱門的山徑
不知名的基石
山徑多為平坦
不過偶有陡上,每次上坡總是氣喘虛虛!
實在是太熱,我們過了大丘田山而不入,上回(2022/7/10)有摸到基石就好了。
(六)大丘田山→十七寮山
來到了石桌石椅區,稍微歇息一下
到十七寮山約70分,加油!
一路緩下,偶爾小爬坡
很快就來到地洞了呢,學者高俊宏認為旁邊的方圓凹糟為一隘寮所在地,猜測是指照片中左邊的土凹。
地洞
土凹,礙於時間的關係,沒有多停留記錄。
再往前走幾步路,又一凹洞,不知是天然還是人為造成?
來到了十七寮山
(七)十七寮山→錦繡站
續行一路下坡
續行
很快就走到茶園了
都傍晚了,還是好熱呀
進入林間,涼爽多了
小溪旁的人為石砌堆
田邊的魚腥草
快出登山口了
一接上產道,779公車迎面而來,我們沒跳上公車,倒是左看右看後,發現左前方有間全家便利商店,快速步了店內,實在是又熱又渴,買了1瓶果汁與1瓶汽水!身體降溫後,才緩慢的步行至錦繡站等公車。
四、小結
『你的土地不是你的地』,這是我走過粽串尖步道上看到三井柱與隘勇線遺址後,翻閱相關研究成果報告及書籍的感想。
五、參考文獻
高俊宏(2020),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新北市:遠足文化。
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王學新編譯(2011),日治時期臺北桃園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之二:蕃地拓殖,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