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07/10
-
回程日期2022/07/10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全程攀繩4~50次」、「最後0.8K,體感8K」、「基點前的大岩壁,近乎90度攀岩」、「小心螞蝗,山友被螞蝗咬了」、「比谷關七雄屋我尾山的麗陽登山步道還難走」...
那是山(那結山)究竟是什麼山?第一次知道這座山,是閱讀了Cynthia的登山筆記(網站文章連結)的圖文記錄,畫面原始優美充滿生命力,也因此一直默默放在待完成的清單中,一直沒啟程的原因,是以上來自網路上搜尋的資訊描述實在有點嚇人。剛好最近想找個時間探訪復興區的好友,腦海中隱約聽到那是山的呼喚,因此終於鼓起勇氣來順帶探訪這座復興三尖的老么(高度是老么,難度應該是老大)。
前往這種不算熱門山的第一道關卡,往往需要先過開車這一關。從羅馬公路轉進嘎色鬧部落,直到最後一段約1.4K的產業道路,僅容一輛車通行的車道,兩旁枝葉箭竹刷刷刷地刮著車身,登山口前竟然還有害羞地竹雞迎接著我們,隱約覺得這趟旅程應該不太輕鬆。
果然一進入登山口,就開始一連串毫不客氣地攀升,但前面1/2處,就如同我們常見的原始山徑,體能上游刃有餘。然而最後的1K,無止盡的拉繩與四肢手腳並用爬行、一座又一座的假山頭,完全可以體會0.8K好像8K這麼長的心情。
最後在抵達基點前,出現了一座呈現90度約3層樓高的高大岩壁,完全是意志力和體能的大考驗。回顧腦海中瀏覽過關於那結山的影片,幾乎沒有看到這座岩壁攀爬的畫面,想必這一段魔王關卡時大家都把攝影設備乖乖收起來了。山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就算自認為做足了行前準備,往往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彩蛋等著我們(也意味著需要保留更多的緩衝和彈性來確保安全),這種心境,完全呼應了「那是山」的有趣山名。
復興三尖老么-那結山
「復興三尖」是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三座尖銳山形的山頭,分別為復興尖山、夫婦山與那結山(又稱那是山),那結山的高度雖不及夫婦山和復興尖山,但陡峭難行的程度卻是三尖之首。那結山屬李棟山系,因為靠近泰雅族的那結社而得此山名,那結意指「細小的竹子」,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箭竹。
那結山有多個登山口,整理如下:
- 嘎色鬧:於118縣道(羅馬公路)51.8K處轉嘎色鬧部落,約5K經過嘎色鬧獵人學校,再左轉前行約1.4K的產業道路即抵達登山口。此路線路程最短,全程幾乎無日曬,但卻也最為陡峭。
- 水田林道:尖石鄉120線35.5K處左轉新樂大橋,至竹58線3.3K的水田林道入口,可串接貴妃山、外鳥嘴山、蓮包山或內鳥嘴山連走。
- 內奎輝:復興區北橫公路過榮華橋後,於台7線34K處右轉進入內奎輝產業道路,約2.4K至內奎輝部落登山口。
- 北橫大灣:復興區北橫公路台7線28.1K的大灣橋頭。
此行我們選擇由嘎色鬧部落登山口起登。
登山口與交通資訊
導航設定「嘎色鬧露營區」,抵達後繼續順著「那結山露營區」的標示前行,小心避免誤入生命園區。登山口旁有一小片空地,大約可停兩輛車,聽聞山友描述,再往前行,還有一處空地可再停一輛車。
▲我們車停嘎色鬧部落的那結山登山口。
▲那結山上多螞蝗、飛蟲,儘可能做好綁腿、長袖長褲、防蟲等安全防護。
▲遇見北埔蟬 Taiwanosemia hoppoensis (Matsumura, 1907)/ 台灣特有種。
▲生命力豐富的那結山,一隻竹節蟲攀爬在小樂肩上。
▲全身呈現美麗黃色的扁背馬陸。
▲台灣盾蝸牛 Aegista mackensii (Adams & Reeve, 1850),像極了盾牌,且有著殼毛的蝸牛殼,好美!
▲這個炎熱的季節,姑婆芋葉上常可以看到許多紅紋沫蟬成蟲,(若蟲會在的枝葉間分泌泡沫,藏身泡沫中躲避天敵)。
▲紅黑的時尚配色,連大蚊都這麼美麗。▲「蠷螋」,俗稱「剪刀蟲」,溫和的他們常被誤認為是隱翅蟲。雌性蠼螋在巢穴產卵後並不會立即離去,而是待在數十粒卵旁邊不吃不喝,保護下一代並趕走入侵者,直至牠們孵化後第二次蛻皮為止。牠們會反芻儲備予初出生幼蟲,若牠們早於幼蟲死去,身體就會供給幼蟲作食物,有強大的母愛。
▲那結山的步道原始,林相豐富,有一定的挑戰性和難度,但光與影自然也如此獨一無二。
▲盜伐的痕跡與標示。
▲行經水源地。
▲空曠處補水休息。
▲倒木與豐富的林相。
▲遇到斑駁的虎頭蜂改道標示,此行沒有遇到虎頭蜂,兩條岔路都能相通。
▲那結山應不算熱門山,不多的人煙也讓他的美更寧靜而多層次。
▲後半段是永無止盡的拉繩爬坡,特別在最後1/3處更為有感。
▲那是山,妳到底在哪兒?怎麼還沒到~~
▲快了快了~~
▲三角點旁有一處視野極佳的觀景平台,但抵達平台前需要先通過一處約90度,踩點較不明顯的岩壁,也是此行難度最高的一關。
▲終於到達了,屬於我們的那是山記憶。
結語:屬於我們的那是山記憶
上山難、下山更難,下行時為確保安全,我們全程收起相機,小心翼翼地踏著溼滑的山徑,一起平安回到登山口。
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嗎?沒這麼容易~換下鞋襪,準備開車時,發現後腳跟有一個小洞,沒多久就開始血流不止,螞蝗臨別前送了我一份紀念禮(襪子是乾淨的,應該剛吃飽)。
整理照片時,豐富的林相、美麗穿透的光影、爬在小樂背上的各種昆蟲、與當下身體的疲倦成了很大的對比,此行「那是山」的記憶應該很難在我們腦海裡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