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環繞、磨練心智的羅馬假期 - 羅馬縱走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羅馬假期。意志力的大考驗

「羅馬縱走」的浪漫名稱,來自於羅葉尾山到馬武佐野郡山這條稜線,橫跨於宜蘭縣大同鄉和台中市和平區,此行羅馬縱走,應該是我們目前為止最艱辛的一段山林旅程。

先不管上升和下降各約1000公尺的落差,有很大比例的路途中,我們看不到前方的路徑,因路跡已被比成人還高的芒草箭竹林淹沒,需要彎著腰硬著頭皮鑽過去,任憑芒草、箭竹加上露水,如同洗臉般的刷過頭、臉、身體,洗刷刷洗刷刷~~

這樣夠硬了嗎?還不夠,當你一邊撥開芒草、一邊低頭前行,發現僅夠一個人勉強鑽過的路徑下方,遍佈著咬人貓,別無選擇,只能硬刷過去。

但這也是個豐富的旅程,感覺許多山林中的精彩都一次匯集在這趟旅程中了,包括:開始與結束的各一次溯溪、行程中間點的羅馬神木、冷熱溫差所造成的石瀑地形、柔軟的松針地毯、南湖大山等大山大景的包圍環繞、森林火災所遺留下的重生風貌...。

因為我們下山的晚,到了下午,山羌的催促聲響起,我和小樂苦中作樂玩起了呼應山羌鳴叫的對嘴遊戲,這一趟的羅馬縱走,從已裁撤的寂寞派出所出發,到一個看不出是出入口的馬鰣橋旁車道邊圍籬結束,就如同人生,飽嘗各種滋味,卻又如一場夢境,所有的酸甜苦辣最終只留存在回憶之中。


基本資訊/ 常見問題

  • 山岳:羅葉尾山(2717m/三等三角點6310號)/ 馬武佐野群山(2368m/三等三角點6320號)
  • 入園/ 入山申請:無/ 無(2021年5月後已不需入山申請)
  • 登山入口:思源埡口舊派出所,國光客運1751路線(時刻表)思源派出所站旁,台7線45.6K(定位點
  • 登山出口:馬鰣橋旁,台7甲/50.6K(定位點
  • 出入口間交通安排:出入口間距約5K,體能強者步行回入口,也可嘗試搭好心人的便車,或可聯繫接駁業者(可參考:寒單接駁
  • 鄰近住宿:通常會選擇前一晚入住宿南山村(至登山口車程約30分鐘),可參考山友們常選擇的「隆達民宿」、「莎韻民宿」。
  • 步程:11K  |   爬升:約930m/ 下降:約1100m
  • 步行路線:羅葉尾山登山口→(4K)→羅葉尾山→(1.4K)→2410峰→(1.6K)→羅馬神木→(0.9K)→馬武佐野郡山→(2.3K)→馬鰣橋(馬武佐野郡山登山口)
  • GPX/ 完整相簿:GPX相簿

安全叮嚀

  • 較大的爬升與下降高度:各約1000公尺,自登山入口至羅葉尾山陡升約700m,自馬武佐野郡山至出口則陡降約500公尺。非常考驗體力與膝蓋的負荷度,建議穿著護膝。
  • 二次的溯溪:於登山入口需先穿過羅葉尾溪,接近馬鰣橋的出口則需要穿越有勝溪,有勝溪的水位較高,且石頭溼滑。啟程前建議先瞭解近期天氣與溪水水位,若攀登時遇大雨應避免強行過溪。
  • 比人高的芒草與箭竹林:整段縱走行程會多次遇到又高又密的芒草與箭竹林,只要遇到,幾乎都是超過成人的高度,芒草與箭竹上的露水會弄濕身體與頭部,建議著防水外套、穿戴手套且保護好頭部。另一方面,因芒草與箭竹常常淹沒路徑,務必攜帶離線地圖,時常確認路徑,避免迷途。
  • 咬人貓:由馬武佐野郡山下行接近有勝溪前,有大片的咬人貓藏身於芒草路徑上(過溪後也有),幾乎無法閃躲,建議穿戴綁腿或高筒雨鞋,避免被螫咬受傷。

起點 :思源埡口旁的寂寞派出所

2021年初,因超強寒流來襲,許多地方包括思源埡口降下白雪,有民眾拍下雪中孤零零的思源派出所,點綴紅色的建築物隻身矗立在一片白色雪景中,絕美的畫面讓這座「寂寞派出所」因此爆紅。這座已裁撤的派出所位於思源埡口旁,是宜蘭縣三星分局思源派出所舊址。在日治時期,地處台中州與台北州的州界,因此當警備道開闢時,日人便於此設立駐在所,以便掌管控握人員進出。思源派出所後來因警力不足,且位置偏遠,1997 年已裁撤,目前供大同鄉公所護溪人員使用。

派出所旁的柵欄左轉,即為此次羅馬縱走之旅的登山入口。

a8d55f6a94694f87f9664251cb75b95b.jpg

32bfebd86d2e06cac66fcf78da25c79e.jpg

b517677504189deae97240b55a973d4a.jpg


62d57bb57f6d619a400ab7c346b6b993.jpg

00a4c6fc870bc157355028706654300c.jpg

羅葉尾溪:櫻花鉤吻鮭的重要復育地

1970年代,農耕地的大量開墾,以及因德基水庫建造形成大量的攔砂壩設立,魚類棲息空間遭嚴重破壞,包括有台灣國寶魚之稱的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是台灣唯一的鮭科魚類,為臺灣特有亞種,以大甲溪上游為其歷史棲地。據推論是冰河時期遺留在臺灣高山溪流,且因地理環境及氣候變遷演化為陸封型不迴游的魚種
早期日本當地駐在所的警力,飲用水就來自於羅葉尾溪,當時就也發現了櫻花鉤吻鮭魚的蹤跡,當時稱之為「斯茂拉鱒」(Saramao masu),而馬鰣橋的名稱據推測應也是由masu音譯而來。

而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動下,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再度獲得重視,保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兩種:「就地保育」(退耕還田於林、退壩還水於河)與「移地的保育」(瀕危物種的人工復育、復育後的放流)。
其中復育後的放流主要以大甲溪上游的歷史棲地為主,如:司界蘭溪、南湖溪、羅葉尾溪、樂山溪、合歡溪等,而羅葉尾溪是其中放流成果最為豐碩的溪流之一。

由派出所旁的柵欄左轉,過不久即遇到羅葉尾溪,我們一邊品味關於櫻花鉤吻鮭的故事,一邊溯溪而過,開啟今天的羅馬假期。

75eac1c470631c5d6f65dcaf58b4fb99.jpg


思源自動雨量站 & 森林防火巷

溯溪之後上行不久,又長又陡又寬的森林防火巷是一大特色,爬升約七百公尺後才能登上海拔2717公尺的羅葉尾山,這也是羅馬縱走行程中的最高點。過溪不久後會先抵達中央氣象局建置的思源自動雨量站。

0d08fc70b94bea6da94a2d522d90e524.jpgd82263e7c6a28109cac33defa3cc0d30.jpg

57ce8bc1247c03f3a311629a640fd5a2.jpg

0abf9f00cd816f98f7ac1714ffe51c03.jpg

b10663fbdbc62e42ec9034149749354e.jpg

60a755e67e5d1d08fe86904f503df00a.jpg

▲抬頭可以看見前方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羅葉尾山(左邊數來第二個圓圓的山頭)。

ddad4528da4f1b8e1c16d2e6ec46e2d1.jpg

efe8dd1b755f3e654c57882ceedd1dba.jpg

▲思源自動雨量站。

d28b7f6ea20ba0666672c499008c9e1e.jpg

2b4601f6d91e4e07d80198ba2ad08f80.jpg

066e95fc3bc9e3a6a9b0e1c5c137edda.jpg

fe9df945f0731019f2bed4f003c9cd08.jpg

35034a1c067897061cf0c74bd7372c9e.jpg

936801edd71e0efc1f9bde7dc1a840ce.jpg

97d8fb446dba16ec776d18fa514549e5.jpg

44accc2f2b17d411267665f89fae1d3c.jpg

2531a58ae9f4d367830577e52de710be.jpg

fbba9da5df8fe6f497148e112be7713d.jpg

e35774413acedcaf59d62a926068cc0b.jpg

石瀑區:名山包圍,慰勞身體的疲倦

前往落葉尾山的途中,會經過一小段的石瀑地形,難度不高,小心通過即可。高海拔的山區,因日夜的溫差非常大,石頭白天曝曬在高溫烈日之下,夜晚則氣溫驟降,因而碎裂而成如石頭瀑布般的特殊地形。

一路的陡上非常考驗體能,疲倦時回頭看看,南山部落、各大名山,以及沿途非常豐富優美的林相,是精神上最大的鼓舞慰藉!

ae53fd088aa137866b2efe46ee231902.jpg

df76594c43c3b62e9e573fefbe8a8668.jpg

b4ff50bddf44fc886027dcc1b49b5d11.jpg

b0c4f50a0ede4bbd6392f0fc814ef173.jpg

b98e980b1fb9acf72a48b544ff33dd88.jpg

ec79eed668754532f30b60f8dd68f0ca.jpg9b9196f0beb4682be0bfdb88491f8011.jpg

926301bc49140e09469a87cda517948d.jpg694cb4c0c85ab27b13ebc6a865f8e24e.jpg

6950550fd7a9c37953875548978f377c.jpg

3e038d2612e285bcbd7ea75e52e9c6ad.jpg

79b0ab02f79e490a1302cd5fa9b3330e.jpg

7ee1238304559321d3f250e6d5c67b60.jpg

9bd92af2efc6b9752d7db8719087557a.jpg

aaec36656e391695a4cd2d7b7d15d058.jpg

3286c4fc63305755ff0849dfef8f112d.jpg

羅葉尾池 & 羅葉尾山

抵達羅葉尾山前,可以發現一條綁滿布條及指引旁的左岔路,往岔路前行約50m,即可抵達羅葉尾池。

探訪後,繼續前行,不久後即抵達羅葉尾山。

35248148e1a97fc8e2df529f4361e77f.jpg

a90e24baa8167f63ced2708dda0bd1a3.jpg

2410峰 & 羅馬神木

由羅葉尾山前往馬武佐野郡山的途中,較大的中途點為「2410峰」與「羅馬神木」。沿途的林相極為豐富,松蘿、各種顏色的菇類、倒木、松針、巨木等....,像一幅又一幅美麗的畫作。2410峰為相對平坦適合休息的高地,繼續前行可以發現武陵農場界碑「武農254」,看到界碑表示神木爺爺就快到了,加油!!

907358c2d66cb0ba9f778be3a05a3829.jpg

b51aa104397f65a795973d9df2f98362.jpg

423f67e66a85ffecebc94b767ccdb19c.jpg

328ca1ba8eade933d6042ca96f3a1e10.jpg

6f4f0e0d35b2998a46c8497ba76c366b.jpg

8cd7efdd04d16e24a34efd926055b284.jpg

▲2410峰。

226aa9d79016c6207ac3ba682191ac88.jpg328296996a396241847658820cfe06ba.jpg90a04ef8b163140c8733b63c246c6fec.jpgaff5facb28751349fae5187ae6456cbb.jpg419fe165702f84451b2f14c03ec29f28.jpg805153fa4bbc1a2984baa830e44e9c1a.jpg

09c31ba290ce46b2bdb910fbd99e1904.jpg

01cfc4f1daf1d19058474a43f2f4ee8b.jpg

db9620064d99779b3c2b893274402142.jpg

332bddaef6ca8766eea85a3012a39aef.jpgb3238f9fdf1180fb92dd3d695be8cc72.jpg

042ec8d5929acabce4cbb0240ae2d9b0.jpg

d51cb43461f573b72ee7b9e1fbf3d4f5.jpg

bf952ab049d8cf8e29f4c07e1d4b8d1b.jpg

bb8975191787f4ddcf0cb2af2388469d.jpg

bca479a21e6322f32e54dc8a2359c7ab.jpg

114cf122f45839db5fcbf6f5711e5b28.jpg

▲「武農254」界碑。

9cd782fc26493e66e68d52ec87c619aa.jpg

▲神木爺爺到了,羅馬神木又名為「凱薩神木」,許多登山者慕名而來。

9f6ce21036aacf34dcf7aff41447697e.jpg

9b2bb2f276602ce1df14fa4f1ced1fba.jpg

09556cc3d09e1ef7da0420ff856b1f0e.jpg

馬武佐野郡山三角點 & 森林大火

馬武佐野郡山由山名的發音「Babo Sanogun」(或Mawuzuoyequn)轉譯而來。過了羅馬神木後,映入眼前的是一片大草原,視野轉為遼闊。

提到眼前一片遼闊而突兀的草原,就需要提到2020年6月馬舞佐野郡山的森林大火。這裡屬於台中武陵地區大甲溪事業區第37、38林班,2020年6月24日,山頂突然竄出火苗,在高溫助長下,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回顧大甲溪事業區第37、38林班,這處地點,已經三度發生森林大火(2002年/ 2016年/ 2020年),其中又以2002年的大火最為嚴重,更一度危及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棲息地,對生態造成嚴重衝擊。為了有效防範森林火災,除了防火巷的設置,東勢林管處甚至與空勤總隊合作,在馬武佐野郡山頂旁,整理了一片約400平方公尺的停機坪,方便解決高山水源不足、人力補給等需求。

除了人為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災,森林大火其實也並非Yes or No的單純課題,在自然環境之中因自然因素而引起的森林大火,卻蘊涵了生態間汰換與新生的效果,甚至有些植物更具有利用森林大火來佔據地盤的特性。如具有可怕稱號「森林縱火者」之名的二葉松,樹幹含有豐富的松脂,掉落在地面的針葉很難腐化,都成了易燃的燃料,是最容易引發火災的樹種,且它的毬果有硬殼可保護種子不受傷害,而在高溫燃燒後外殼會裂開,使種子迸出並發芽生長,於大火搶得先機,占據這片新的沃土。

2cc0ddbd1ed1e66f1c0198a03fd77cb2.jpg67da4761b0f2ae62b3a4d8c2458199e5.jpg

e6a5a0ad8dd7c33f64efd4486d661026.jpg

faf1c7f09c8fb3c92b1ccd65c3651c66.jpg

3fd1e318799249d69a54045df0550574.jpg

82b93d0729bb850e85524199b47891af.jpg

87fc6cb0b28247ba9d65eba099de9714.jpg

7151930c8a96c38e53133bca4d2bd2c7.jpg

f2c3c8eddb4a207eeda0a64bef1c7468.jpg

74042d0d04a13cc14a6896d6d7157899.jpg

26d59b20abe2999e281a96097048f7dc.jpg

35bb815caa8f3b1e89eb50e01e6fbf92.jpg

4fa2ef0d29bff572244d5098f39bda0c.jpg

30cb3d7d2d0796bf02b72b43c9db0923.jpg

61f6690a51905027e853ac393e34898a.jpg

▲馬武佐野郡山的視野絕佳,仰望各大山,感動而肅然起敬。

500多公尺陡下 & 咬人貓咪群

由馬武佐野郡山下行馬鰣橋出口,是一路下切500多公尺的陡下路段,建議穿戴護膝,並搭配登山杖,避免膝蓋負荷過重。度過有勝溪前,比人高的芒草路徑下方,我們遇到了一整排的咬人貓,上有比人高的芒草、下方有成群的咬人貓,讓人無處閃躲,所幸我們穿著高筒的雨鞋(建議穿著高筒雨鞋或綁腿),得以安然通過。

終點前的有勝溪,水位較一開始的羅葉尾溪高且溼滑,建議行前先設法詢問確認溪水水位,避免因水位過高需強行通過而發生憾事。平安通過有勝溪後,一樣有為數不少的咬人貓等著我們,小心翼翼地通過後,攀越台七甲線公路護欄,在看不出來是出入口的護欄旁,結束了這趟精彩又磨練心智的旅程。

64b9cd113a3a33f0df65912cb97367b1.jpg

d6c1409237d69a8035d93b43b6f1ae89.jpg

▲下切途中的獵寮。

1cf3e0f9627ccfaa83403357c4db53df.jpg

20b35a570f64fc8511e69ef5e0bce62f.jpg

29f1787e239765903b81d059319a88f5.jpg

f1a188b188b7cf688ec541139ffa1315.jpg

332b8da9e2514f60b8245651e24f2042.jpg

5e78bfc605d86836641f0148e74808e4.jpg

b74c11631db521fd9ef85e8cc51632f3.jpg

8c21549d797015d2e59612daa591884b.jpg

bcad5a4226e6df57c3bb814480a39da1.jpg

d5a8ef9a5fd8fbd2ea807297ffd24cde.jpg

屬於我們親子間最開心的時光

前一陣子家中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故,也有一段時間沒有攀登中級山了,這一趟旅程有不少路段對我而言顯得吃力。旅途中,我發自內心地跟小樂說:「很謝謝你當我的山友,跟你在山上的時光很開心」。

正巧下山後,好友Lisa跟我推薦了最近很熱的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劇中東昔與母親兩人登上濟州島漢拏山時,東昔問起母親:「妳這輩子什麼時候最快樂?」母親回答:「現在。」他納悶是得癌症的現在?母親才緩緩說出:「跟你,一起登上漢拏山的現在」。平靜的兩人多了不捨地凝視,各自說出了扎心刺痛的過往告白,但也因此在母親臨終前,彼此都得到最好的安慰。

這一趟的羅馬縱走,從寂寞派出所出發,在完全看不出是出路口的護欄旁劃下尾聲,有點隨意而帥氣。沿途的精彩只有我們手牽著手一起經歷過才瞭解,像極了人生,也是山林吸引著我們的魔力。




留言

預設頭像


  • 陳小J的頭像 陳小J

    照片跟文字都寫得好好,小樂也好棒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