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2/06/04
-
回程日期2022/06/04
-
相關路線北后寺 (自訂)
小而美 日本風
2022 D0604 宜蘭員山 紫竹林.北后寺
我喜歡的歌 : Beautiful Relaxing Mus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WiI4xVXKY
東方禪風美院! 宜蘭員山「北后寺」小而美日本風
每個角落都是網美場景
https://udn.com/news/story/12396/6387796
想來宜蘭員山 拍 文心蘭黃金隧道,
放在心裡很久的 北后寺 飛不了日本, 來宜蘭感受濃濃的日本禪寺風,
為避開國五車潮, 天未亮就出發, 一大早便抵達 宜蘭員山
道路兩旁盡是綠油油稻田, 馬上體驗 台東伯朗大道旅行的氛圍,
沿著導航 來到 紫竹林.北后寺, 共有二處停車場, 建議停在外面的停車場
走進去大約 3-5 分鐘, 散步又賞景, 一舉數得,
停車場旁一整排翠綠的落羽松林與藍天白雲一起倒映在水池中,
我已經醉了 !!
紫竹林.北后寺 : 264 宜蘭員山鄉八甲路4號
開放時間:8:00~17:00
秒飛西藏
沿小徑走一小段路, 大門前寺廟外就有幾排「轉經輪」
那年去西藏旅行, 第一次認識轉經輪
印象中, 2018 雙十節去桃園國旗屋, 在忠貞商圈也有轉經輪
轉經筒又稱祈禱筒、嘛呢輪,是在藏傳佛教寺院周圍都裝置有一批可依次轉動的經輪。一般用布、綢、緞、牛羊皮包裹,也有用木、銅製成的。其表記刻有六字真言,筒內裝滿經典。依據藏傳佛教的教證,凡轉動經筒一回,等於誦讀了一遍內藏經文。值得注意的是,轉經筒一般為順時針方向轉動。近些年亦出現了電動轉經
六字真言 :
觀自在菩薩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知名佛教普傳密咒,盛行於西藏及漢傳佛教地區,
俗稱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陀羅尼,
其內容為唵麼抳鉢訥銘吽,漢語中又被寫作:唵嘛呢叭咪吽或嗡嘛呢唄美吽等。
此咒出自《大乘莊嚴寶王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也被認為是四臂白觀音的心咒
轉經輪是順時針右旋轉,又稱吉祥轉
佛家認為 : 右旋名吉。左為凶
在西藏, 隨處可見信徒手中拿着一個經輪, 不停地轉動
每轉一次經輪,就等於念誦了一遍內藏的經咒,持續轉動,功德即持續累加
北后寺大門兩旁石柱各有五隻 石刻龍龜
龍龜 : 亦稱「贔屓」讀音: 畢喜
龍頭龜身 是 一種瑞獸, 權力和長壽的象徵
因為早到, 還未見人潮
日式禪風的泥塑大樓 躍入眼簾, 一股寧靜的力量, 讓人瞬間感覺放鬆,
可請脱鞋入內進大殿參拜禮佛,
北后寺 泥塑大佛金身 與 風調雨順 四大天王畫像
風 : 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握寶劍 | 調 : 東方(持國)天王,左手持琵琶 |
雨 : 北方(多聞)天王,左手拿傘 | 順 : 西方(廣目)天王,身上及雙手纏蛇 |
泥塑大佛 是以礁溪的綠竹, 泥土與 麻布, 花了約2年時間製作
獲文化部認定為文化資產
北后寺泥塑大佛歷史 (from 維基百科)
約1959年左右,一位人稱「九指師父」的僧人,發願在今礁溪鄉忠孝路103巷23號的妙釋寺下方100多公尺處塑一尊泥塑大佛,遂委請台北市延平北路廬山軒佛店的陳祿官製作 。陳祿官又名「陳誠官」,通稱「樂觀師」,祖父陳清彪與父親陳元齡原在福州工作,到陳祿官才渡海來臺灣 。
陳祿官以礁溪的綠竹為骨架,竹子之間以草繩綑綁紮緊,以粗的竹身作骨幹,細的部分則作為腿、手、臉部、耳朵,白石腳的埴土為填充材料,當埴土包覆到一個厚度時,披上一層麻布增加強度,經數日風乾後,再覆上一層土、一層麻布,如此反覆施作,直到泥塑大佛成形,再上漆、彩繪、安金,花了約2年時間製作,1964年或1965年完成 。該佛像連同底座蓮花台高5公尺 、寬3.3公尺 ,總重11噸 。九指師父在大佛完工不久也離開妙釋寺,不知所終 。
佛像原供奉在九指師父等人所建造的圓塔內。以泥土塑成的佛像常因維護不易,像是妙釋寺中曾有三尊約120~150公分的泥塑佛像就風化崩解。2006年,礁溪鄉進行健康休閒專用區自辦市地重劃,該大佛所座落的地點恰位於重劃區內,卻不符重劃後該地使用內容,必須搬遷。妙釋寺本身地狹,無適當的地點供此佛像搬遷,信眾遂在佛前擲筊,求問是否同意搬遷至「圓山」(指礁溪的圓山公園),結果三筊皆同意。但是相關單位卻不同意,因無法在公園內設置神像
後來全民念佛會會長的黃智彥會同總幹事林枝旺前往探查後,徵得當時北后寺住持覺嚴法師發心同意,由重劃會協助辦理大佛遷移安置至北后寺供奉 。北后寺原名「北后宮」,創建於1985年,原主祀媽祖,後來轉而供奉觀世音菩薩而改名,開山住持為釋覺嚴 。寺址為員山鄉尚德村八甲路4號 。林枝旺完成搬遷工作後,於2007年於礁溪開成寺剃度出家,法號「演一法師」,任北后寺住持 。
泥塑大佛在2006年遷至北后寺特別搭建的鋼構小屋內後,因鋼製佛堂冷熱溫差過大,極不利古物保存,信徒發現開始出現裂痕 。2012年6月22日,此佛像列為宜蘭古物類文化資產 。同年8月4日為建立供奉此佛像的大殿舉行動土典禮 ,次年同月同日於新殿安座 。2014年5月7日,因需整重貼金箔費用,多名信眾昨到北后寺捐贈金飾,如文史工作者陳榮楷就捐贈丈人方財源七點六錢重的三面金牌、礁溪人李日福捐贈過去參加三皇宮落成建醮時親友贈送一兩重的金牌
礁溪鄉居民心中認為大佛是用當地的泥土與竹子築成的,對其有地方情感,因此有些長者經常前來北后寺頂禮膜拜
有故事的地方, 牆上的對聯 十分有禪意, 教化人心
泥塑大樓旁種植落羽松,
給人很浪漫的感覺, 彷彿置身小京都
早上來, 泥塑大樓是大逆光,
這間是餐廳和洗手間 也是很日式風
寺旁的洗心亭,
日本神社, 寺廟, 都會有的 手水台, 沒有牆壁的亭子, 四周以竹子圍住
先洗左手, 再洗右手,
然後用右手持柄勺, 將水舀到左手手掌漱口
不可直接拿柄勺對口
秋天來, 更浪漫吧, 因為有落羽松
![]() | ![]() |
一對造型俏皮可愛的石獅子
正殿後方的迴廊拱橋 充滿靈氣, 每一個小角落, 都可以很網美
宜蘭一定有的美景, 綠油油的稻田
特別喜歡這裡的幽靜, 像是座落深山的古剎
清淨且莊嚴 ..
水池旁的鐘樓,
好似聽得見暮鼓晨鐘 響在心間
..
連廁所都很有氣氛
..
來員山 不可錯過的北后寺
日式禪風的寺廟, 別於一般廟宇的華麗,
在這裡停留片刻, 可以得到安定, 沉澱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