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山可以說是桃園的後花園,因為緊鄰市區,公園設施規劃完善,樹木茂盛而綠意盎然,自然生態也十分豐富,常常吸引許多市民來此健行運動。
而虎頭山麓有一座忠烈祠,前身是日本時代的桃園神社,是全臺灣保存最為完整的舊神社,現在已經規劃為文化園區,不但周末都會舉辦文創市集,夜晚更變身為光影藝術舞台,成為浪漫的懷古景點。為什麼全臺灣只有桃園神社可以沒有違和感地保留下來,這其中竟有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桃園虎頭山有許多的登山口,我選擇將汽車停在虎頭山公園的三聖路收費停車場,然後走入樹林茂密青翠的虎頭山公園,公園內的水泥步道四通八達,就像是桃園的後花園一樣,總有許多的民眾在此健行散步,路況也相當平易近人。
沿著主步道往上爬升,會先到達一處水泥觀景平台的山頭,稱為「三分山」,海拔為206公尺,然後再繼續沿著山路往上走,會到達另一個水泥平臺,稱為「五分山」,海拔則為229公尺,雖然沒有基石,不過立有一根電線杆,基座有標註山名。
過了五分山之後,沿著左側一條泥土山路陡上,會到達一個山頂的小花園(如圖),有民眾在此種植和維護花草,環境優美舒適,這裡稱為「王公坑山」,有一顆省政府圖根補點就在步道旁邊約三公尺的地方。
山路接著會來到一處的泥土大廣場,稱為「停機坪」,有一些商販會在這裡賣飲料、食物和登山物品,有趣的是這裡常會吸引很多鴿子來此覓食。沿停機坪往左邊的產業道路而行,在成功路三段的龜山區界碑旁走進山路,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海拔251公尺的虎頭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991號,這座山過去還曾列入台灣小百岳之一,但在2006年被移出名單。
從成功路三段往桃園方向行走,這一段路其實是走在稜線上,所以又稱為「虎頭山稜線步道」,然後再選擇左邊的叉路,走進一段優美的森林步道,途中會翻越海拔209公尺的虎頭山西峰,再登上一座三層樓高的觀景台,可以欣賞虎頭山和桃園市區的風景,清風徐徐吹來身心非常舒暢愉快。
沿著「忠烈祠步道」右轉陡下,可以到達「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這座忠烈祠其實早期是日本時代的桃園神社,戰後台灣各地的神社幾乎都被拆毀,只有桃園神社卻奇蹟似地被完整保留下來,也被稱為是日本本土以外,規模最為完整的日本神社建築,假日都會吸引很多民眾來此遊憩,體會一種復古的日本風情。
虎頭山過去被稱為「檜溪山」,至於「虎頭山」第一次出現在文獻上,據我考證是在1921年的「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據說是因為從遠處看,其山勢很像虎的背脊形狀而得名。另外還有一種說法,當時的山上長滿了芒草,很容易割傷行旅的人,就像老虎傷人一般。所以推論早期的虎頭山應該是少有人跡,算是比較荒郊野外的地方。
在日本時代的1930年代起,日本政府開始加強台灣統治的皇民化,其中的一項作為就是對宗教的宣揚和控制,所以總督府於1934年推動「一街庄一社」政策,希望在每個街庄興建神社,以達到普及日本神道教的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36年時的桃園郡守——宮野為長為了配合當局政策,也開始著手規劃興建神社,並邀請當時在臺灣神社任職的「櫻井重夫」來擇定蓋神社的地點。
經過櫻井的勘查,相中虎頭山麓的地形十分適合興建神社,因為當時虎頭山已經植林有成,種有數齡30年的松樹數萬株,使得虎頭山躍身成為一處幽靜莊嚴的勝地,不過有趣的是,根據《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2月12日的報導,竟然還是稱呼虎頭山為「無名的獨立山」,可見當時這座山知名度不高,甚至當時還另將它命名為「春日山」。
當時徵用許多的民力和物力來興建神社,例如參道兩旁所種植的1,500棵由加利樹,也是向民眾所募捐,並由桃園第一公學校(現桃園小學)、第二公學校(現東門國小)的教職員負責栽種,這二所學校小學生則需要每日澆水和管理。此外,鳥居和石燈籠也均由商號捐贈,其中神殿前的鳥居,是由當時桃園最大的行號「陳合發商店」所捐獻建造。至於神社建築所需要的建材,都是採用最上等的臺灣檜木,到了1938年的6月10日,桃園神社才終於建設完工,照片是當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桃園神社竣工的消息。
為了慶祝桃園神社的落成,1938年的9月23日舉辦十分盛大的「鎮座祭」,從台北的台灣神社迎來「御靈代」(神靈),並且連著好幾天都有舉辦祭祀的活動,甚至在桃園街也安排了各項的餘興節目,包含兒童相撲、網球、軟式棒球、化裝遊行、戲劇及電影欣賞等,活動一直進行了10天,整個桃園街就像是舉辦嘉年華一般,呈現從來未曾出現過的盛況。
日本神社有所謂的「社格制度」,表示該神社的等級,劍潭山的臺灣神社在1944年升格為「臺灣神宮」,是臺灣地區等級最高的神社,社格列為「官幣大社」,其次是臺南神社被列為「官幣中社」,至於桃園神社雖然規模宏偉,不過初始卻屬於「無社格」的神社,經地方官員、仕紳不斷請命,臺灣總督府最後決定在1945年4月12日將桃園神社升格為「縣社」(如圖府報),不過沒想到持續的時間很短,4個月之後日本就在二戰中投降了。
戰後桃園神社被徵用改為忠烈祠,由祭祀日本天皇、北白川宮親王和「開拓三神」,轉而祭祀鄭成功、劉永福和丘逢甲等人,由於神社用途轉換,暫時免去被拆毀的命運,不過時序到了1985年,神社建築已經逐漸老朽,桃園縣政府於是計劃拆除神社,重新興建桃園忠烈祠,桃園神社至此面臨重大的拆除危機。照片為日本時代剛完工的桃園神社。
1985年桃園縣政府都已經編列預算,並甄選採用建築師「李政隆」(如圖)的設計,即將進行桃園忠烈祠的改建,沒想到李政隆到了現場勘查之後,發現這是一棟很具有歷史意涵的神社,建材和工法都十分精緻,李政隆心想:「我有生之年還可以建造很多的廟宇,但是如果我為了設計新的忠烈祠,卻毀了一個歷史悠久的神社,那這個人類的資產就永遠回不來了」,於是李政隆毅然決然放棄他的得標權,甚至反而站出來倡議應該將古蹟保留下來。
這個該不該拆除桃園神社的議題,在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很大的爭論,支持拆除的一方認為桃園神社是日本統治的象徵,殖民的遺物不應該留存,但是李政隆和一些學者卻認為,神社本身就是藝術,也是歷史的遺跡,為什麼我們可以保留日本時代的總統府,卻容不下桃園神社?兩派的意見爭論持續了數個月,雙方的攻防聲勢也不分軒輊,最後只好在1985年6月7日的桃園縣議會進行大決戰,經過投票表決,拆除重建的議案被否決,桃園神社在驚濤駭浪中終於被保留下來。
這位寧願放棄得標權利的李政隆,雖然沒有從桃園神社獲得收入,卻開始投入臺灣古蹟的修復,後來竟然成為國內古蹟廟宇修復的權威之一,投入「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鹿港文開書院」和「鹿港興安宮」等許多古蹟的維修,不但得以從事有意義的古蹟維護,而且還因此名利雙收,這桃園神社的事件,倒成為他人生的一個轉捩點。
李政隆的傳奇人生還沒有結束,他在事業的最高峰時,投入他所有的財產用來幫助窮人,他成立了慈善機構「恩友中心」,想要解決街友的問題,很多人勸他多數街友的積習已深,要解決問題非常困難,中心絕對無法撐過1年。但是李政隆還是不願放棄,先無條件提供街友飲食,再透過真心的關懷來逐漸調整街友的生活態度,不只撐過了1年,而且他竟然一做18年,迄今全臺甚至已經設立了15個恩友中心,合計每日平均供餐超過5000人次,也協助了無數街友成功就業。
這位傳奇的李政隆建築師,不幸因病在2021年2月24日過世,劃下人生完美的句點。在他的追思禮拜中,有許多街友和曾經被他幫助過的人都痛哭失聲,凸顯出他這一輩子意義非凡的人生,他不但幫臺灣留下無數的古蹟,也在人生的後半段,放棄優渥的生活,全力幫助弱勢族群。現在的桃園神社,已經被規劃為「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我們可享受這樣古意盎然的園區,殊不知是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呢,而這個藝術的資產能夠被保留下來,也反映出這真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城市,在關鍵時刻做出了一個睿智的決定!其實桃園神社的存在,不論是帝國的榮光還是殖民的傷痕,它就是真真切切代表先民曾經走過的足跡,只有珍惜它,才是珍愛我們生活的地方。
三聖路停車場->虎頭山公園->三分山->五分山->王公坑山->停機坪->成功路三段->虎頭山界碑登山口->虎頭山->虎頭山稜線步道->虎頭山西峰->忠烈祠步道->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三聖路停車場
步行距離5.38公里,步行時間2.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