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路 - 錐麓古道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前言本文撰寫於太管處重新開放錐麓古道初期,只開放燕子口至斷崖駐在所路段當時因為在中橫公路從太魯閣峽谷往天空仰望才看得到錐麓古道,一時興起便取名為 - 天空之路





錐麓古道位於花蓮太魯閣,為合歡越嶺古道的其中一段,因位於三錐山的山麓間,故名為錐麓。

 

 

錐麓古道的誕生不同於一般的郊山古道,並非先民為了通商披荊斬棘而來,而是由原住民同胞對抗日本暴政的血淚交織而成。

 

 

回顧歷史,台灣的地理環境因為高山密度世界第一,大部分各族群的原住民由於高山的阻隔,幾百年來自給自足的生活在固定的地域中。原住民的樂天知命和敬重萬物生靈的信仰,生活所需只求足夠,高山大樹都是終年庇祐著他們的祖靈,不會任意濫砍爛伐,與大自然合諧共存,這數百年前便固定下來的生活方式,反而成為現今全世界最先進的環保概念。

 

清末日人來到台灣,大肆開採台灣的所有資源,伐木砍樹,挖山採礦,尤其是樟樹的大量砍伐,以生產當時最有經濟價值的樟腦,使得台灣的生產量高達世界第一,也為日本帶來大量財富。

 

當平地的山挖空了,樹砍光了,日本人便開始往高山開發,侵佔了原住民的生活領域。然而高山、大樹都是原住民祖靈和神的化身,日本人侵犯了聖地,砍倒了森林,殺光了山豬。原住民為了捍衛自己的民族生存,一場場抗暴戰爭的血淚事蹟就在那個年代不斷上演。

 

1896年,日本人和太魯閣族斷斷續續發生了長達十八年的太魯閣戰爭,直到1914年五月,日本動員軍警兩萬多人,配備先進武器分從中央山脈東側花蓮立霧溪木瓜溪流域,西側南投塔羅灣溪流域兩面夾擊,雙方熬戰三個月,最終日本人取得勝利,太魯閣族幾乎慘遭殲滅,日本東西兩軍於中央山脈一帶會合,歡慶勝利,並將當地山區取名為合歡,是役日本稱為太魯閣蕃征伐之役,為二十世紀後台灣本島規模最大的戰役。

 

太魯閣戰爭時,日人將山砲架於高點轟炸原住民部落。(太管處資料照片)

 

合歡越嶺古道即當時日本為討伐太魯閣族所開發之軍用道路,日本以蕃制蕃的政策,利用原住民修築道路來攻打原住民,尤其是錐麓古道的路段,據合歡越的作者宮村堅彌所述

 

"由於開鑿錐麓山腰峭壁上的道路,非常艱辛而危險,自內地(日本)招募來的工程人員均紛紛求去,最後竟至不剩一人,不得已,只好至鄰近村落強徵山胞壯丁,每人均用鐵索捆綁腰際,自斷崖頂懸垂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

 

日治時期的錐麓古道,原住民抬著日本警官走在前方,後方的士兵側著身體走的戰戰兢兢。(太管處資料照片)

 

戰役結束後,因太魯閣族零星抗爭不斷,日本再將之重新整修,稱為理蕃道路,並在沿線設立42處警官駐在所,採用高壓統治的手段對付原住民。1933年為了開發觀光,再將之修築為合歡聯絡道路,並於1935年命名為合歡越,東起花蓮西自霧社,全長共143.5公里。

 

錐麓古道路段為燕子口至慈母橋間,全長約10.3公里,其中500公尺左右的錐麓斷崖路段位於太魯閣峽谷海拔750公尺的峭壁上,平均路寬平均90公分,行經該處,"人人均捫壁蟹行自始至終不敢交談 ",可見其驚險程度。如今太魯閣國家公園將該路段重新整修,並在危險之處加上鋼索護欄,讓一般大眾也能夠親近。

  

過去在中橫燕子口,九曲洞一帶遊玩,可看到太魯閣峽谷的對面山壁上有一條道路,但是始終不知道這條道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而查看地圖,上面也只寫著合歡越嶺道。事實上錐麓古道的名字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慢慢出現,過去它的名氣根本比不上白楊步道沙卡噹或綠水合流。而我從許多年前就開始計畫去爬錐麓古道,但是因為天候的因素,近幾年來關閉的時間總是比開放還要多。

 

許多人常問我什麼山最難爬?我的答案絕對不是南南段關北段或是死亡稜線。


而是玉山龜山島或錐麓古道。


玉山每天開放申請人數82人,中籤的難度聞名中外。龜山島401高地每天開放40人,是我遇過最難中籤的山。而錐麓古道每天開放48,中籤率也不惶多讓。(錐麓現已改為平日96人,假日156人)


 

什麼山最難爬?有山可爬什麼都不難,難的是你想爬卻沒的爬。


錐麓古道目前僅開放錐麓吊橋(0K)至斷崖駐在所(3.1K) 需向太管處申請入園証,並且需同時向警政署申請入山證。

太管處申請網頁

http://permits2.taroko.gov.tw/2013_taroko/index.php?code=UTF8

 

警政署入山申請網頁

http://eli.npa.gov.tw/E7WebO/index02.jsp

 

前幾天無意發現錐麓古道開放的資訊,心理想著現在不走更待何時,再拖下去天意難測,馬上約了同事們一起前往。雖然中央詐騙局的天氣預報為陰雨,結果出發當天不意外的艷陽高照炎暑酷熱,一整天汗水浸濕衣服未曾乾過。

 

古道的入口就在燕子口錐麓吊橋旁,早上七點便會有國家公園的專員在此核對身份,早上十點後就停止開放進入。

 

登山口可看到已經荒廢的巴達岡一號吊橋。

 

 

錐麓吊橋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山月吊橋。立霧溪峽谷左、右岸分別有兩個天然台地,布洛灣與巴達岡,平坦的地形成為太魯閣峽谷中最大的聚落,吊橋長約600公尺,為當時兩大聚落唯一的聯絡橋樑。

 

過吊橋後就開始爬升,前2K大約上升600公尺,前段的連續之字坡,日人稱為” 電光形道路

 

 

爬過電光形道路後,即抵達巴達岡(BATAKAN)部落遺址

 

 

巴達岡在太魯閣族語為桂竹的意思,因部落西北方有大片桂竹林,相傳昔日巴達岡原住民因颱風而遷至立霧溪下游避難,之後回到此地發現已為托洛克族人所佔,乃削桂竹為槍,與佔住者決戰而奪回故居。日治時期在此設有警官駐在所,旅館,衛生所與小學(蕃童教育所)。光復後仍有原住民在此居住,如今已經荒廢。

 

 

日治時期的巴達駐在所大門。(太管處資料照片)

 

今日剩下水泥門柱。

 

 

民國七、八十年代,巴達有兩戶四口的原住民在此種植香菇維生。(太管處資料照片)

 

今日已經荒廢。

 


達岡二號吊橋。

 

巴達岡之後的上坡,日人稱之為離緣坡,意指前來探望日警的妻子,到此處也受不了連續的爬坡,決定下山離婚。

 

日治時期由離緣坡拍攝巴達岡,峽谷對岸的台地即為布洛灣,兩邊連結著山月吊橋。(太管處資料照片)

 


漸漸的視野開闊,步道也從原本的泥土變成石頭開鑿的路面。

 

2.5K開始約500公尺為錐麓大斷崖。

 

 

 

 

從高點一路覽盡峽谷風光,下方即為中橫公路。

 

一般欣賞太魯閣峽谷風景都是在中橫公路由下往上望,在這裡則是由上往下望。

 

老榮民開拓的中橫公路,和原住民開拓的錐麓古道,在太魯閣峽谷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互相呼應著。(太管處資料照片)

 

望遠九曲洞停車場,遊覽車比螞蟻還小。

 

 

錐麓大斷崖古道能夠保持如此完整,全賴大理石堅硬耐風化的特性。

 

古道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由原住民同胞的血淚堆砌而成。

 


途中經過一山洞,為以前的錐麓交易所遺址,石壁上有日本時代設立的觀音雕像,保佑過往行旅平安。

 

古道看似驚險,但一旁都有鋼索可供確保,危險之處也圍上欄杆。

 

3.1K處進入樹林,有一空地即斷崖駐在所遺址,接下來的路段封閉中,必須原路折回。

 

往前約10公尺,為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墓碑,1916年這位日本警官在此處遭到原住民出草,過去的錯誤讓這些日本人客死異鄉,如今卻埋沒在荒煙蔓草中。

 


後語


今年五月,保育志工徐老師於巡查錐麓古道時,看到卡在斷崖樹叢中的寶特瓶,他試圖一手抓住小樹,整個身子伸到斷崖下希望能夠撿到垃圾。不料那顆小樹突然折斷,徐老師墜下斷崖,幸好及時抓住藤蔓撿回一命但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至今仍在休養中。在此呼籲沒公德心的遊客,就算要丟垃圾請丟在步道上,不要往斷崖或是路邊的草叢丟,否則會造成我們更多的麻煩和危險


向全國守護山林的保育志工們致敬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