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裝備除了帥氣之外,耐用耐操、好清洗是我考慮的重點,加上台灣的環境對抗潮濕的機會比極度寒冷來得多,因此人造纖維的保暖衣比羽絨更獲得青睞,到目前為止只有一件超薄的羽絨衣當作帶隊時給隊員的備用衣物和另一件已經賣掉的7000米等級的遠征羽絨衣。
#外觀帥氣,都會穿有型
這次試穿的是Marmot Avant Featherless Jacket,藍色算是中性安全色,不太低調也沒有太張揚,適合大部分的人,版型算是中庸,沒有特別貼身,也不會鬆垮,穿起來像臃腫的大叔,172公分/66公斤穿S號,肩寬、袖長,長度、寬度剛好。整體看起來是帥氣合身的。
外型不俗,都會時尚風
雖然還有29-30腰,還是屬於消瘦的體型,四肢也是細長型,穿上的第一個特別的感覺是手臂,尤其是前臂包覆度極佳,非常保暖,袖子的手腕束口僅是鬆緊帶,不是可調節寬度的魔鬼氈,簡單的設計,有不錯的收口效果,穿脫沒有卡卡的,至於幾年後會不會變鬆,有待觀察。
袖子的收口很舒適,包覆性極佳
米其林寶寶的外觀,仔細看並不是車縫線,而是這幾年新開發的技術,簡單講是表布和填充物編織在一起,能有效控制填充物不會亂跑,也不會因為車縫線散失溫度。
#立體剪裁連身帽
立體剪裁的連衣帽子包覆性很好,在摸黑從圓峰山屋往南峰的路上,冷冽的強風沒在客氣,保暖帽外套上連身帽,脖子後方都照顧到,回程時天氣變差,空氣中的水氣在圓柏上凝結成霧淞,再套上防水外套的帽子,不擔心帽子濕掉。
這不是Belay Jacket,帽子不夠大到可以把頭盔戴在裡面。
廠商說有專利立體手臂設計,不知是什麼黑科技,總之手臂活動自如,衣服不會跑掉。
#控溫表現良好,行進間不悶熱
一般走路的時候會發熱,穿太多反而是負擔,在攝氏正負兩度又是颳風偶而下雨或下雪的玉山,穿著保暖衣行進是必要的,過程中不太可能脫掉,這時衣服的選擇就很重要,以前穿很多件Pile,導致身體卡卡,活動力變差,這次是加厚羊毛排汗衣、越野跑風衣、一件Marmot Driclime,再加上這件,最外層是防水透氣雨衣,標準的洋蔥式穿法,出發前全部穿上,完全不會冷,行進間沒有悶熱,衣服內溫度稍高的時候,拉開Featherless 的拉鍊,最外層雨衣拉鍊保持關上擋風,很令人滿意的冬季穿搭。(玉山後四縮短行程,差點變成PAC檢查自用兩相宜)
洋蔥式穿法,晴空萬里依舊寒冷,冬天包得緊緊的
#don't against the nature
這是NOLS指導員一直提醒學員的,在NOLS上課的時候,6月的North Cascades依舊積雪,行進速度很慢,休息時間頗長,一停下來,指導員要大家把保暖衣穿起來,不需要用身體的溫度去對抗自然。
之後便養成這樣的習慣,保暖衣放在最外層,天候不好時另外用塑膠袋裝著,只要休息就拿出來套著,出發再收起來。這樣拿來拿去,又放在最外面的使用方式,中空纖維保暖衣比起勾破羽絨就逃走的羽絨衣適合多了。
保暖衣放最外面,休息時方便拿取穿上
#等同700 FP的保暖度
保暖度很重要,另一個值得關心的是收納體積,人造纖維要跟羽絨衣等同的保暖度,通常會很大一件,也就是變重,Featherless 在重量上和體積取得不錯的平衡,穿上沒有厚重的負擔,不過收納的口袋稍小,硬塞進去要花點工夫,還好製工不錯,至今沒有塞爆。
收進口袋的長度為35公分、寬20公分 ,最厚的地方有12公分。不塞進去反而不佔空間。
#動物友善的一種方式
人類沒有大量的脂肪,厚重的毛皮可以維持恆定的體溫,使用皮革、動物毛髮、棉、麻等自然物是人類保暖的最早選擇,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關注生態平衡和動物權,少用動物製品是一個趨勢,譬如說時尚週穿貂皮大衣一定會被鞭到爆之類的。
採用人造纖維,或是回收材質的衣物,是環境友善的具體行動,相信有些人會因此買單。3M Featherless正是因應這理念而開發出來,保暖度等同700FP、可壓縮、淋濕仍維持其保暖度,好清洗及保養。
最後心得:
偏好人造纖維保暖衣的我,Avant Featherless 是繼多年前的Monkey之後,一件令人驚豔的外套,新穎的材質、不到500公克的重量卻有好的保暖度,優良的控溫效果,是上山溫暖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