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出關古道聖關段:國歌少年的故事

  • 邱求慧
  • 6,373 次點閱
  • 42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出關古道是從出磺坑往來關刀山的山路,其中從「聖衡宮」往來關刀山的步道,稱為「西段」或又稱為「聖關段」,沿路樹林蓊鬱茂密,步道也很天然而舒適,來回大約三個小時,即可享受極高品質的森林浴。

關刀山是台灣的小百岳之一,也是日本時代「關刀山大地震」的震央所在地,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關於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卻不幸在大地震中罹難,他的故事竟然納入了日本的教科書,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3bd7ce020375a2ae85ff79bc22d649db.jpg

出關古道西段的登山口在「聖衡宮」附近,聖衡宮是苗栗著名的風景勝地,同時也是位於知名的「薑麻園」休閒農業區,並以種植農作物「薑」而聞名,附近有幾個觀光農場販賣薑的各種農品,假日非常熱鬧好玩,冬天在這裡喝上一杯免費的熱薑茶,全身都會暖和了起來。

9235a1c6b261f0c9af9441e6e4f77aa9.jpg

在聖衡宮附近有一處觀景台,不但種植各種美麗的花卉、果樹,還可以遠眺馬那邦山、司令山和大克山綿延的稜線,另外台中的稍來山及鳶嘴山縱走也可以一覽無遺,風景十分的壯觀秀麗,照片正前方就是知名的「馬那邦山」。

c7f22034c8e917c042a08c3aa6613d96.jpg

從聖衡宮先經過一段產業道路,途經農家和果園,然後才能抵達登山口,步道大多是路跡明顯的泥土路,爬坡處則都鋪有完善的棧道,有幾處比較陡峭處則設有拉繩,沿途路況大致良好,雨天可能略為泥濘,由登山口到關刀山大約2.5公里,會上上下下好幾個假山頭,最後才能登頂關刀山。

840d29ea31023084f623d69aadcf9223.jpg

出關古道是日本時代公館到三義的重要交通要道,原來長度大約有20公里,東起公館鄉「出磺坑」,西至三義鄉「關刀山」,目前部分路段經過整修,大致以聖衡宮為中心點,東段從聖衡宮至十份崠地區,又稱為「十份崠古道」,今天我選擇西段的「聖關段」,由聖衡宮到達關刀山,沿路每一百公尺都有石碑,標註健行的里程,相當清楚明瞭。

da697ba291e690106a6eb4c0ea9fde6c.jpg

從步道上幾處的展望點,可以遠眺對面山頭的聖衡宮,聖衡宮設立於1932年,起初由村民邱阿德在自家設立「宣化堂」,後來的信徒越來越多,才改建成為現今廟宇的規模,主祀民間稱為恩主公的關聖帝君,位置在苗栗大湖和三義的交界附近,海拔大約800公尺,很適合薑的生長,所以縣政府在此規劃農業休閒園區,假日吸引許多觀光客來此賞景。

42fa7f3bf5d27687b5e60fa42d856d6b.jpg

關刀山的海拔為889公尺,因為山形類似關刀而得名。1935年4月21日時曾經發生了一個巨大的地震,因為震央就在這座山附近,故又稱為關刀山大地震,全台總共造成三千多人死亡,是台灣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天然災害,在這些罹難者中,有一位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他的事蹟在去世後竟然納入國小的課本內,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db35c57154f7e12c5457dd32152a5bb0.jpg

這件故事的主人翁,名字叫做「詹德坤」,是公館公學校(苗栗公館國小前身),三年級的學生,因為地震時遭到磚石擊傷頭部,被送到福基收容所醫治,由於傷勢極為嚴重,只好又轉送苗栗收容所進行手術,但是最後還是因為傷重而不治。不過非常特別的是,詹德坤的死卻引起很大的迴響,因為根據他的校長「橋邊一好」之說辭,詹德坤在就醫過程中,堅持不說台灣話,甚至在臨終前,還大聲唱日本國歌「君之代」,這個事蹟刊載在1935年6月1日的「台灣教育」期刊中(如圖)。

0f5797cdf86e608ff330178b8bac133f.jpg

這件事蹟最初是由詹德坤的導師「大岩根直幸」轉述,而校長「橋邊一好」聽到後,認為這代表學校的教育很成功,就即刻將之向上陳報,又經過媒體的一番報導,逐漸變成社會上的一個「美談」,有心人士甚至還發動募捐,鼓勵大眾踴躍捐輸,在校園內塑造一尊詹德坤的銅像,將他的事蹟繼續流傳下去,圖為1935年11月15日刊登在「薰風」雜誌的募捐文章。

2e501f41bb761a23bbc50934687ebcbc.jpg

由於事蹟越來越廣為人知,導致捐款也極為踴躍,就在詹德坤罹難一年之後,銅像就在校園內正式雕塑完成,校長還規定所有師生,只要經過銅像前面,就必須要脫帽致敬,以向這位愛國的學生致上最高敬意,而且也要效法他的精神,以說日語、唱日本國歌為榮譽,圖為詹德坤的同學們,與他的銅像一起合影。

e8dd62408eeb76d460ce53ae5521fa57.jpg

由於橋邊一好校長是個好大喜功的人,所以他將詹德坤的事蹟視為一個機會,不斷到處宣傳,最後獲得台灣總督府的高度肯定,1942年還將這個事蹟納入國小教科書的教材,課名為「君が代少年」(國歌少年),不過,除了不講台語和吟唱日本國歌以外,課文編造一些美化的情節,包括詹德坤早上起床先向日本神龕禮拜,還有他受傷時還不斷關心母親的安危等,明顯地被塑造為一個模範的樣板。當然,橋邊校長也自然受到肯定而升官,後來也被調升擔任公館農業專修學校(公館國中前身)校長。

ddb1af5cd6a38c6d66edfc5411b11554.jpg

好景不常,二戰結束日本人離開之後,詹德坤的銅像就立刻遭到了拆除,詹家人只好把銅像賣給舊貨商,獲得了款項800元,並將這筆錢購買了一台抽水機,有人問詹德坤的弟弟,會不會對銅像被拆除感到不捨,詹家的弟弟倒也看得開,就回答說不會,因為抽水機就好像大哥還在挑水給我們喝一樣。圖為詹德坤的銅像和橋邊一好校長的合影。

04abece2441f5f26c9bc43636744c6ba.jpg

到底詹德坤的事蹟是真是假?迄今還是一件有爭議的話題。已故的苗栗縣醫師謝春梅是詹德坤的兒時玩伴,曾經在2018年出版回憶錄,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據謝醫師回憶,他曾親眼目睹詹德坤被抬著送醫,頭部傷口還被父親塗上牛屎,當時據傳這樣可以治療外傷,謝醫師高度懷疑死因就是傷口感染敗血症。此外,詹德坤小時候非常頑皮,本人和教科書所描述的品性良善形象有極大的反差,不過很遺憾,詹德坤臨終時,謝醫師不在現場,無法確認他有沒有吟唱日本國歌。圖為詹德坤接受縫合手術的照片。

8938caa6681fdd51eb6019f32e262122.jpg

謝醫師在回憶錄中也提到,橋邊一好校長,是一位極度重視「皇民化教育」的人,至於詹德坤的導師「大岩根直幸」(如圖)教農業,則倒是一位為人非常耿直的老師,謝醫師三年級時也曾被他教過。由謝醫師的證詞加以判斷,雖然大部分詹德坤事蹟都是由橋邊一好所發表,但事實上大岩根才是真正在現場的人,所以這個故事中最關鍵的唱國歌情節,只要能找到大岩根的說法,應該就可以確認是不是真的。

366539bb49276760992c9df69d7d9457.jpg

經過一番查找,我終於找到詹德坤的導師大岩根直幸,發表在「社會事業の友」雜誌上的投稿文章「愛しき敎へ子よ」(親愛的孩子),文章中他敘述說:「當他(詹德坤)臨終時,呼喚著他的老師和朋友的名字,而當他臨死的時候,在唱著國歌的情況下安靜祥和地死去。我不禁為他內心的純潔感到喜悅,也感謝他對日本精神的這種表達,並祈禱他能安息。」簡而言之,大岩根還是證實了詹德坤臨終時確實唱著日本的國歌。

765031b26677eb0ab4e7c2b23c378e15.jpg

行文至此真相雖然已經大白,詹德坤或許曾在臨終時吟唱日本國歌,不過,我突然回想起我國小的時候,在那個同樣規定不能講方言的時代,很多同學不也是盡量在老師面前講國語?與其說是愛國情操的展現,說不定只是在老師面前的偽裝?而當年日本政府把這樣的單純行為拿來改編並大肆宣傳,現今看來反倒顯得相當地可笑,政治的目的更是不言可喻。期待有一天人們可以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語言,或許這樣板的故事才不會一再地在歷史上重演。

3c891f62e27a11a452c0b2e8af2af4bf.jpg

聖衡宮->薑麻園觀光農場->觀景台->登山口->關刀山->原路來回

留言

預設頭像


  • Kevin Huang的頭像 Kevin Huang

    昨天才去爬關刀山,最後里程碑好像是0K+2300M,真的值得一遊,聖衡宮上方的瞭望台可360度觀看遠方的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