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剪得比較懶一些,也比較長,沒時間可以跳著看,還請多多包涵。)
這是去年初的紀錄了,因為工作就一直拖著沒整理,當時是剛好出差到高雄中油,趁著下午還有一點時間,撿了一座半屏山O型。
因為地殼隆起,將半屏山從海底推了上來,所以整座山幾乎全是珊瑚礁結構,而過去又因外型像被斧頭削去一半,又像是展開的屏風,故有了半屏山之稱。
上個世紀,半屏山還比現在要高,但因為石灰岩開採,挖去了一大部份的山體,才有了今天的樣貌,最高點變成今天的181公尺,東側起登處所遺留的大水池(坑),算是為過去的開採留下一些證據。現在好像成了一些水鳥的棲息地,步道旁邊設置了賞鳥亭。
繼續沿著步道上行,約半小時後,往南回望,蓮池潭悄悄映入眼簾。
山雖不高,還是花了快一個小時到才到山頂,山頂有個平台,向西展望,可以清楚看到捷運站、中油公司、世大運場館與海港。
在平台上簡單吃個東西,稍事休息,繼續往北峰碉堡前進,其實在途中有經過主峰真正的位置,但並沒有發現三角點基石,擦肩而過了。往北峰路上需下切一小段再往上,珊瑚礁地形,穿太薄的鞋子走起來略為辛苦,有點像是在走健康步道XD。在此有幾處展望不錯,向東可以看見北大武山,壯闊的山形,在呼喚著我們往它前行。
不久抵達北峰碉堡,沒有發現基點,在碉堡口休息,涼爽的風從碉堡裡不斷送出來,儼然是不需要電的大型涼風機,往碉堡裡看去,是一片漆黑,沒帶頭燈就沒有入內探險。
離開碉堡,一路下切,來到半屏山西側山腰,這一側應該是因為有與中油的分界,所以有長長的鐵網牆做區隔。長久下來,左邊山壁的植物生長跨越圍籬,形成了一個半天然的植物隧道。
西側有許多小路可以往上切到稜線,路跡還算明顯,不過有些頗為陡峭,也不是那麼容易。
路上最特別的發現,莫過於「高雄市中心」的地標圖根了,竟然隱藏在這麼不起眼的地方。
另外就是昂然獨立的大石壁(巨石),藏身在隱密的樹叢裡面,頗有神秘遺跡的感覺。
西側路線中途,還會經過另外一顆也不小的巨岩,它被許多榕科植物所盤踞,有人依靠地形設了一個長椅,經過時正值冬日午後陽光最和煦的時段,無人叨擾,涼風徐徐,在此休息有種心靈上的滿足。
冬天來還算不錯,氣候宜人,一路邊走邊看,兩小時多走完O型可說是輕鬆寫意,也慶幸沒有遇見最怕的蛇。這裡以前是軍事地,遺留有許多碉堡遺址,而且後來才知道,原來在整座山的山體裡面還藏有一座足球場大的戰備水庫,不禁感嘆以前的日本人真的很猛。
(延伸閱讀「山體裡的水庫」: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1/17/n10065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