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內鳥嘴山-賞山毛櫸順繞北得拉曼巨木步道O型

  • Chen Tina
  • 7,137 次點閱
  • 2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這次山旅的動力全為了追求換上美麗金黃衣裳的她00.JPG

山毛櫸:又稱台灣水青岡,屬於冰河時期孑遺植物,分布於海拔1600-1800公尺之間,樹高可達20公尺以上,多生長於稜線,因結實率偏低種子不易發芽,為臺灣珍稀植物01.JPG

之前曾看過太平山的大片山毛櫸群,這次轉移陣地來新竹的內鳥嘴山踩點

北得拉曼巨木群:北得拉曼是部落裡泰雅人視之為「聖域」的傳統狩獵領域,為全台灣海拔最低的檜木巨木群落。林相隨海拔高度,從人工造林地、天然闊葉林區及檜木林帶一路變化,多樣的植物孕育了豐富的動物生態,尤其是闊葉林中的飛鼠最常見,成為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要角,沿途有迴音谷、小瀑布等景點,1.6公里處下行往巨木群的步道為一循環線,沿途可欣賞四株紅檜巨木,號稱「四大天王」。

這次追求山毛櫸的路線規劃,從北得拉曼巨木登山口上至1.6K休息平台後,選擇直上至內鳥嘴山三角點,再沿著右線瀑布方向回到休息平台,再出登山口完成一個O型,此次行程不含休息(上山3小時+下山3小時)

05.JPG

出發前首先要找對登山口,記得跟谷歌小姐表示要前往「童話森林露營區」就會來到水田林道支線,現在林道路面舖設了水泥路面直至登山口,所以沒有以前一定需高底盤車才能到的不便,3K過後有二塊比較大的停車空間,林道旁也是能停車,但停車前務必考量其它車的車行空間,尤其更不要占用登山口指示牌前的迴轉空地,不要方便了自己而造成多數人的不便 06.JPG

那就出發追山毛櫸囉08.JPG

登山口起的路徑上滿是盤根錯節的樹根,一路緩坡而上10.JPG

沿路每100公尺設有一里程樁,於里程500公尺後原始的樹根林道轉為木階步道11.JPG

600公尺後的步道昔日稱為好漢坡,繼續努力上行15.JPG

北得拉曼步道維護的不錯,算是好走的林道16.JPG

中途有貼心的休憩椅17.JPG

轉彎處的展望點,今天的天氣陰沒辦法遠眺18.JPG

有些較困難的地形也都有架繩,跟之前來比現在算已是十分好走了19.JPG

迴音谷前的路徑指標20.JPG

這就是步道上有名的迴音谷,對著山谷出聲,聲音就會回盪於山谷間22.JPG

沿著峭壁旁的木階前進,腳踩的由第一次的二根木頭,第二次時的三根木頭,到現在已是穩實的木階梯,算是安全許多23.JPG

迴音谷附近的巨石,看起來像不像張大嘴巴的鳥嘴24.JPG

抬頭望月的白免,沿路充滿想像的動物型態巨石25.JPG

上到木階梯頂,此時可選擇左上景觀台或者右繞往杜鵑林稜線,我們選擇右去左回27.JPG

下完階梯後再上階梯28.JPG

走上原具有彈性的杜鵑林稜線,不知是否多年來大量的山友行走於其上,那曾經是咱們口中的彈跳地毯已不復見29.JPG

來到步道1.6K巨木群環狀交叉點的休息平台(鳥嘴山與神木叉路口),因平台好多人在休息所以沒拍,接下來可選擇直上或右下走,我們將先直上再從右下那回程走一個O型30.JPG

直上往內鳥嘴的方向31.JPG

來到第一個叉路口(左叉是往那結山方向),右叉是內鳥嘴山方向32.JPG

過這叉路口後,美景一幅接一幅33.JPG

美麗的金黃美人-山毛櫸,我們來了34.JPG

開始換上金黃衣裳的山毛櫸,超美的36.JPG

山毛櫸樹高一般約20~30公尺,跟老爺聊到內鳥嘴這的山毛櫸夾雜在樹林中,不像太平山那樣大片生長在開闊稜線上的視覺盛況37.JPG

但不論如何,她都是我們的心頭好38.JPG

對向準備下山的山友每位都表示,再往上有著更大更美的山毛櫸39.JPG

果然真的沒錯,沒有不像登山路上常聽到的"加油要到了"那句40.JPG

要是此時能襯上藍天這景應當美爆了吧41.JPG

不過說實在的,沒有遇上雨就要感謝老天爺了啦!42.JPG

偶爾乍現的藍天自然是大家搶拍的時刻44.JPG

見到這片黃金樹海~滿足45.JPG

夾雜在步道上的一抺楓黃46.JPG

這是漸漸變黃轉紅中的楓葉47.JPG

登頂前不可免俗會有的箭竹海48.JPG

穿越後,無法不發出..聲聲讚嘆49.JPG

仰望美不勝收的山毛櫸53.JPG

就連眨眼的時間都不願54.JPG

續朝三角點前進56.JPG

三角點前的天際金黃一片

57.JPG

內鳥嘴山(海拔1,749公尺):又稱尖石鳥嘴山 或北得拉曼山 ,有顆編號No.6285的三等三角點及頭前溪水源保護區基石58.JPG

還見到三角點前的山毛櫸爺爺嗎?60.JPG

首先吸引我們的是他超有型的樹形,往上一看發現原來他也是山毛櫸吔61.JPG

坐在三角點前的樹下賞著美景配著午餐,美味滿分63.JPG

還能趁著藍天乍現時搶拍一張64.JPG

雖想在此多待一會再回程,但礙於時間有限,但再不動身下山時間壓力就更大了65.JPG

耀眼後的落葉也有一種她的美66.JPG

再見喔!期待下次與兒同行的再會67.JPG

回到叉路口,直行是原來時的上山路,左下是寫著陡峭濕滑的瀑布神木路徑70.JPG

回程按預定的選走瀑布神木路徑而下71.JPG

真的很陡峭要小心走,可拉拉繩或樹根慢慢小心下,幸好今天沒有假日的人潮,所以只有小塞了一會72.JPG

濕滑的傾斜石壁,由石壁底及石塊間的路徑過較安全73.JPG

神木瀑布路徑上的取水點74.JPG

來到瀑布處,想當初第一次為了見她可是費了一番力氣75.JPG

續行至一號神木,怎麼跟上回來時不太一樣啊76.JPG

一號神木這可選擇折回瀑布與神木中間另個巨木群叉路回休憩平台,我們則是選擇續行往下,這方向會有岔路可前往2~4號神木,但不取,直接朝登山口走78.JPG

回到休憩平台後霧氣已起,到稜線景觀處已是完全籠罩整個山頭79.JPG

起霧的山徑走來要更加留意80.JPG

走回階梯處81.JPG

返回至步道1.5公里處83.JPG

在此附近的此植物,聽山友說為臺灣瀕危植物,但名字一直完全想不起來,冏~84.JPG

順利在天黑前回到登山口,由老爺在登山口為此次內鳥嘴追山毛櫸之行做結尾,但真是不好意思手抖了一下85.JPG YA!辛苦但大大滿足的山毛櫸之旅完成~超開心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