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古道虎字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你聽過龍字碑嗎?此時又到了最適合登山的季節:秋天,古道上的芒花搖曳,如同海波浪一般療癒。同樣都是位在貢寮區,也是當年通往宜蘭的古道之一,但名氣卻大不如前者。抱著一顆好奇的心,今天下午就來大嶺古道走走吧!
大嶺古道與草嶺古道開闢的時間差不多,均為早期居民往來宜蘭的聯外道路,自從產業道路開闢之後便逐漸沒落,最後消失在荒煙蔓草中……但今天看到的步道,又是什麼時候整修的呢?
在地居民盧國松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貢寮人,因為不忍祖先篳路藍縷胼手胝足開闢的古道逐漸失傳,自從退休之後便著手修復前段道路。
從貢寮國中旁邊的嵩陽街進入,轉往石壁坑街,古道入口的迎賓廣場是個很大的停車場,今天的尋幽訪勝旅程就從這裡開始。
入口斑駁的地圖,看得出管理者的用心!
了解了大概的路線之後拾級而上,不要帶走一草一木是古道的請託。
細心整理的古道,每一步都是滿滿的感動。
圖中樸拙的巨石彩繪都是出自盧先生之手,令人為之讚嘆!
第一顆三角點:大石壁坑山北峰,海拔125公尺。
路線大致上平緩好走,上下坡不多。
古道,靜靜地陪伴著旅人,無論是就學的學生,或是往來北宜的生意人,經商、嫁娶、訪友的人們,都默默地在此寫下屬於自己的歷史。
途中的觀景處,已經可以看到遼闊的太平洋了,這邊是全段視野展望最好的地方!
第二顆三角點:大石壁坑山,海拔197公尺,以上兩顆三角點都在路邊,循著路條進入約5分鐘即可抵達。
蛾酒(熬樟)土地廟
位在桶山山麓,是東北角典型的石造小廟,供奉笑咪咪的土地公及土地婆,兩位神尊皆手捧金幣。
相傳每年元宵節,居民都會帶著供品來到廟前祭拜,並乞求橘子回去讓家人吃平安,或是祈求生意興隆發大財。
此廟以廟中廟方式建造,不僅保留舊廟古蹟的原汁原味,還能一窺當時的建造技術,實屬難得!
過了土地廟之後再次走入原始山徑,瞥見竹林中的風景石。
本處位在雪山山脈的前端,是臺灣最古老的地層之一,冬季迎來第一道東北季風,氣候潮濕多雨,植物生態豐富。
筆筒樹及沙羅隨處可見,也是蕨類的天堂,堪稱是植物版的侏儸紀公園!
在尚未開發之前,樟樹、月桃、姑婆芋、竹柏等植物遍布。進入農耕時代之後以茶園、梯田為主,地形地貌也隨之改變。如今因為人煙稀少,才使得生態環境保存良好,彌足珍貴。
走出叢林,豁然開朗,今天的旅程也即將到了尾聲,眼前的步道突然變成了一片廣大的草原,午後陽光暖暖的,不覺悶熱,頗有如夢初醒之感。
近年來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之後,合力完成大嶺古道全段修復工程。盧先生並在古道末端的石頭公上面題了活靈活現的「龍」字,因為當地為龍崗里,題上龍字更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和草嶺古道的「虎」字碑相輝映,饒富趣味。
遠方有點禿禿的山頭即是草嶺古道的稜線,背後就是太平洋了。
古道的完工需要許多人的參與,想要貢獻一己之力,最簡單容易的方式就是讓它維持自然的原貌,把這珍貴的寶藏傳承下去。走完之後可以選擇原路折返或走產業道路回到入口處,我選擇後者,因為伴隨著石壁坑溪的潺潺流水,漫步回去也是一種浪漫!
全程:5.8K
難度:1.5
1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