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忘的登山健行--20121111深秋風華雪山行

  • Ming-j Kuo
  • 4,956 次點閱
  • 1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雪山,

灰色石瀑的雪山

白雪皚皚的雪山

黑色森林的雪山

武陵桃花源的雪山

櫻花鉤吻鮭的雪山

冰河與圈谷的雪山

記憶深處深埋的雪山

回憶裡美麗倩影的雪山



    當朋友都去過了三次,而我卻次次失之交臂,不過在三年前終於實現了將近十年的想念。那時在快喘不過氣,邊哼著歌曲”十年”、邊拖著沉重的腳步,踏進369山莊,而後也在當時可憐的同行友人踡曲著身體,在雪山山頂抵禦寒風近一個鐘頭,才等到我這個弱腳踏上主峰頂…在山巔之上凝望著那朝思暮想的山頂風景線、那朝思暮想的聖稜線,也曾幻想有朝一日走上聖稜等待星光…

    這次再次來到這,從西部翻山越嶺越過合歡山台灣公路最高點,奇萊主北峰、石門山、合歡群峰、小風口、畢祿山,處處都有熟悉的記憶與身影…

       

               


在越夜越冷的夜晚與同行友人會合。翌日吃飽喝足太陽高掛中整理行囊開始雪山行程,大水池登山口是到此一遊最佳景點,也是遠眺南湖群峰及北二段名山展望處。

                        


七卡山莊是救國團時代有許多傳奇色彩的大山莊,稍作喘息,直奔在其山頂的東峰,上到稜線,眼前是大名鼎鼎的哭坡。哭坡不會哭,但腿軟沒力可是看到會哭飽餐一頓養精蓄銳後,一股作氣,上到了東峰,到這,369山莊遙遙在望了。這次週末369山莊客滿,抵達時,大隊伍團體已經在夕陽雲海中進食,錯開大團體,收拾一陣後用餐,同行唯一的8歲小朋友,食欲不錯,吃的很多,讓大夥放心不少。從她在娘胎裡就認識她到現在,看著長大的她獨立走過哭坡上到東峰走到369山莊,還真有點想念以前爬郊山時愛坐我肩膀上抓著我頭髮的小不點的那時的那個她。

  

    重回369的夜晚在空氣不是很流通的山屋里,在通舖上舖硬梆梆的木床上,在高海拔冷風刺骨的深夜裡,重裝疲累了一天,本來應該如往常及周遭此起彼落的打呼聲一樣,早早就不知道睡到哪去的我,卻在這因寒冷緊閉門窗顯得空氣滯悶的山屋內翻來覆去、輾轉難眠,起身到山屋外頭,高山上夜裡不到六度的寒風,將腦中紛亂的思緒冷醒清空一下,但見滿天星斗高掛天際,那樣深邃無邊無際,偶有流星劃過天際,在寧靜的高山夜裡,蜷曲著身體及用力裹緊外套禦寒,滿腦雜亂思緒、即身後呼呼大睡的眾人,也不適合高喊有流星~只能默默邊顫抖著身體邊注視著那一抹黑夜天際中一劃而過的絢麗,默默的為同行的友人祝禱此行順利,為家人、為好朋友祝願平安。深山的夜裡,山莊前一大片的山谷雲海,像一片黑白寧靜的汪洋,沒有波濤洶湧,只有夜裡獨有的靜謐,冷冽的氣溫、 萬籟俱寂的夜晚,讓人心情沉澱,沉靜在著高山夜裡的寧靜海中。起風了,該回去睡了這樣告訴自己,不然沒體力應付後面雪山之顛的重頭戲,滿腦子人事物雜念,在夜裡的寧靜海及滿天星斗陪伴下,勉強入睡。

     

    半夜起床,簡單早點過後,小朋友狀況依舊是全團最好的,吃的好,睡的也好,大人都比不上。摸黑踩踏著記憶中的路徑,穿過黑森林,到達圈谷,雪山頂已遙遙在望,北稜角也像大夥展露其霸氣。在全團全員都到達寒風刺骨風力呼嘯的主峰頂,欣賞聖稜及留下到此一遊照,也不知同行友人看到聖稜的想法是否也如同曾經的我,想要走上去感受一下,也或許如另一友人玩笑所說,短期內別再找他來,不過希望小朋友這趟百岳登山之後,眼界能因此大開,這世界不是只有城市裡車水馬龍,時間也不是如此匆忙飛逝。

          

    雪山圈谷屹立不搖在此千百年,但這山頂的人事流轉卻如同天邊的浮雲來來去去不斷更迭,吹著寒風,裹著保暖衣物,凝望著聖稜,遙望著天際,霎那間,似乎不需要太多言語,也不需要太多說明。這次運氣不錯,雖然鋒面來襲,但老天一路給綠燈,陽光普照,上主峰山頂前,雲團翻湧,上山頂後,撥雲見日,甚至遠處大霸也出來露臉,山莊周圍也盛逢巒大花楸結實累累,與高山芒花紅黃綠,十分多姿多采。

      

    



爬山,不追求背負多重,不追求速度多快,走在山脊上,感受這天與地。用眼睛看見在平地看不到的美景,用心靈體會這天地萬物造物神奇。

雪山,這座台灣第二高峰,這座沿途到山頂變化多端壯闊美麗的高山,終於,再次來到這,回到這探望這座老朋友。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