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山在金門本島的東部,高253公尺,是金門的最高峰,小百岳編號99,因為太武山頂峰現在仍是軍事管制區,不能登頂,而「毋忘在莒」勒石在太武山頂西南側250公尺峰下,是金門的觀光旅遊勝地之一,為小百岳的認證處。
一般走太武山,多從太武山公墓由玉章路往上走,整條路線都是馬路,簡單好走,不過因無遮蔭處,要注意防曬,這條路線我已走過,只是一直不知原來續走還可以由屏東文康中心下來,若要縱走則需考慮接駁問題。另外也可以走「斗門登山古道」及「蔡厝古道」這二條古道登太武山,健行筆記有山友將二條古道串連走了O型路線,因此我就參考該路線,由斗門登山古道上山,蔡厝古道下山,全程約4.8公里,我的GPX軌跡圖。
到金門要如何玩?可以參考金門觀光旅遊網的資訊,除了風獅爺、人文史蹟、在地美食及戰地風光外,這裏也是賞鳥者的天堂,夏天有夏日精靈美名的夏候鳥「栗喉蜂虎」來此築巢繁殖,冬天則是眾多冬候鳥(以水鳥為多)來此度冬,其中以成千上萬隻鸕鶿歸巢最為壯觀。
夏日精靈栗喉蜂虎。
落日餘暉下的鸕鶿歸巢,成千上萬隻一波一波的由海中返回休憩,真的很壯觀。
金門的租車服務很方便,不論是小客車或機車的選擇性都很多,不過還是以租機車較適合,雖然會日曬雨淋,但大街小巷皆可通行,事先連絡好租車公司,一下飛機就有專車接到租車處。
Google Map導航斗門步道即可到達,路口還有「斗門登山古道」的指示牌。
這裏有一個刻有「太武山古道登山口」的石碑,在此停車。
剛開始是石階步道,也有里程指示牌。
走了一段石階及土石路段,幾乎沒有遮蔽,非常的熱,來到花崗岩鑿出階梯的路段。
空曠處,走起來居高臨下,視野很好。
接著仍是石階、土石及花崗岩交錯的步道,偶而望望上方的電視轉播塔,這是金門山外郵局「金門太武山」風景郵戳的地標。
又一處空曠處,走在岩壁上,視野也很好,這裏過後就都是土石路段。
倒影塔到了,斗門登山古道路段也就結束。
倒影塔:為金門三大古塔之一,相傳原塔建於14世紀末的明代洪武年間,原來作為海上航海的標誌。後經拆毀,現塔為近年重建,共6層,約5.76公尺高,造型優美。據說夕陽西下時,長長的塔影倒映在海面上,會吸引眾多魚兒在倒影旁環游。(健行筆記)
有階梯可以上去倒影塔看看,塔上刻有「文峰聳秀」四字。
倒影塔下方是古石室,「鄭成功觀棋處」就在此處,為一天然岩洞,此處可觀察金門島北海岸的整體情勢,據說當年鄭成功在金門駐兵時,經常在此觀兵、下棋,現在洞內還設有棋台,以標誌這段傳說。
由階梯往下走,即可到達玉章路的倒影塔入口。
續走玉章路,很快就到了「毋忘在莒」,小百岳認證點。
「毋忘在莒」勒石是由蔣中正總統親頒題字,用這四個字來激勵戰地軍民,期勉效法戰國時代齊國田單以寡敵眾的精神,努力開創生機。這座石碑立於民國41年元月,臨崖而立的石刻,高有數十丈,為金門最著名的地標之一。(金門旅遊網)
續往前,來到叉路,左前方有一指示牌,往下階梯是蔡厝古道,右方續行馬路是往屏東文康中心及海印寺方向,先取右去海印寺再返回。
海印寺:相傳建於南宋咸淳年間(1265年~1274年),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曾在「八二三砲戰」遭砲火毀壞,後歷經多次整修才有今貌,是太武山步道一處重要的休息點。海印寺的左前方有題「海山第一」的石門關一處,是太武山十二奇之一,以幽奇見稱,現已列為三級古蹟。(健行筆記)
左右各有一座鐘樓及鼓樓。
回到蔡厝古道入口。
剛開始這段是階梯,先下坡,過木橋後上坡。
下方步道左側為「元碑」:
元朝時期,鹽是由官府設局販賣,金門設有浯洲鹽場,編有司令等管理職員,並雇用民丁鈔煎鹽;官方興建倉儲囤鹽,分召商運且按歲收鹽稅。「元碑」之全名為「元浯洲場築寨砌路碑」,為紀念忠翊校尉浯洲場鹽司令陳元澤募款建築山寨和石路,以提升商旅運輸之保障,此碑為金門曾經存在鹽場的有力證據。(健行筆記)
元碑上的文字應該是年代久遠,已經看不見了!
再來的步道是石階及土石交錯,有時要走在花崗岩壁上,不過還算安全,這裏擁有頗多階梯,當地人將之稱為「百二階」,沿途也有不少指引牌。
回望剛走過的岩壁。
不錯的展望。
一小段岩壁。
再走一段下坡階梯後,由這個小平台處下來,步道邊也有指引牌,往上是百二階,往下是蔡厝。
乾涸的元履湖。
再來是一段較大石塊堆疊的步道,要稍加注意,不過應該是因為花崗岩,走在石塊上不會滑,還算安全。
回望剛走下來的石塊堆疊而成的步道,這個角度還真有點壯觀。
走完這段階梯就到了蔡厝古道的入口了!
由此再走往斗門登山古道的登山口,這段大約1.5公里。
走在路上還可以仰望剛下來的太武山,好像平地拔起的一座平台,雖然不高,但今日走這二條古道,覺得有點陡峭,稍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