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漢拏山 、城板岳
今年十一月初,受韓國戶外品牌BLACK YAK的邀請,來參加濟州島健行活動,我們四天三夜的行程非常緊湊豐富,從觀光必來的狹才海岸、城山日初峰,到韓國最高峰”漢拏山”,再趕,都得要來見一面。
頂著豔陽,但冷風卻一直鑽進衣服。這個月份早該算是秋天了,在台灣卻還天天穿著短袖,感受不到一絲涼意。一踏上濟州島的土地,竟然像時光多跑了三個月,入冬了!挖哩勒,明明陽光如此耀眼,我卻緊緊包著羽絨服,散步在反射耀眼金光的海岸邊。沙灘、海水、豔陽,和強大冷氣,這是我對濟州島的第一印象。
漢拏山,城板岳路線
會來濟州島,而非韓國半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這一座”韓國第一高峰---漢拏山”,“只要上到漢拏山,就會有帥哥來接我下山。”這是韓劇看太多的時候,難免產生的幻想…抱著這樣的幻想,天還沒亮,我就興沖沖抱著背包上車出發。
在韓國,所有室內都有強大的暖氣。我在旅館內嘗試想像,當這個緯度的秋季,在一座高過2000m海拔的中級山,會是什麼樣的溫度,什麼樣的感受?因為不熟悉,我帶出來的衣物頗多,但是到底要如何搭配?最後我決定比照台灣3000以上高山在這個季節的穿搭:內層厚排汗衣+薄刷毛中層外套+輕薄羽絨衣+狗鐵絲外套+彈性刷毛長褲+以及毛帽一頂。抱著忐忑的心情。希望怕冷的我能適用。
韓國最高峰,海拔1950的漢拏山,其實並不在韓國半島上,而是在南邊海域上濟州島的中部。這是一座火山島,植被隨著海拔垂直分布。也因緯度關係,山區四季鮮明。又具有火山地形、河川地形、濕地地形、冰緣地形、風化侵蝕地形等地形地質學價值。被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而保護著。
底達城板岳路線的登山口,天才剛微微升起魚肚白,遊客中心前的車子卻已經停了不少,穿著花花綠綠各式登山服飾的登山客們,已經陸續走向步道。這並非是大家急著見到山頂的帥哥,而是因為這一條路線,其實並不簡單。
七條漢拏山的路線當中,僅有”觀音寺”和”城板岳”兩條路線通往山頂,而”城板岳”更是所有路線中,路程最長的。來回19.2公里,爬升海拔1200公尺,比起玉山單攻的21.8公里,上升海拔1342公尺,以然相差不遠。對新手來說,體力將會是一大考驗,幸好海拔不高,免除了高山症這難以掌控的問題。
御里牧線路 | 6.8km/單程需3個小時 |
| |
觀音寺線路 | 8.7Km/單程需5個小時 |
| |
靈室線路 | 5.8Km/單程2個半小時 |
| |
頓乃克線路 | 7Km/單程3個半小時 |
| |
城板岳線路 | 9.6Km/單程4個半小時 |
| |
御乘生岳 | 1.3公里/單程需30分 |
| |
石窟庵登山路 | 1.5km, 需50分鍾, 单程 |
| |
夜間登山限制 ※ 以当日往返為原則,按照每個季節上山時間管制登山,以便日落前下山完畢。 |
(以上資料、照片,取自漢拏山國家公園官網)
我們從興奮的從車上下來,貿然地闖進清晨凝滯的冷空氣,緊接的就是此起彼落的驚呼聲,或曰”慘嚎聲”。我瞬間後悔沒有在長褲內在搭配一層保暖的內搭褲,難得嫌棄自己最沒擋風的腿長得太長。我只要腿一冷,身體包再多都覺得暖不起來,但偏偏我的雨褲是很沒剪裁、穿脫又不方便的陽春款,穿起來會讓臀部足足像個大燈籠。愛美不怕流鼻涕,我忍著不套上雨褲擋風,只是想著該去買件漂亮點的雨褲了。
輕薄的羽絨衣我放在背包內,尚未拿出來,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先不拿。羽絨衣如果穿著行徑,汗水很快會不自覺地弄濕相對不透氣、保暖度又好的羽絨服,想想走沒一會兒又得停下脫衣服的麻煩,當務之急,還是趕緊出發讓身體熱起來。
被低溫趕的只想趕快入山,濟州島是海島,因此和台灣一樣,也是屬於濕冷的天候。濕冷比起乾冷,在體感上還真更虐人。為了讓身體盡快熱起來,我忍不住在步道上跑了一下。平緩的步道走起來太悠閒,還沒暖身的我,小跑步了一陣,好不容易才讓身體不再感到寒冷。
幸好下車前就套著剛拿到手的BLACK YAK白色Gore-tex外套,風寒效應還是第一個要克服的問題阿。原本以為贊助的外套會比較隨便一點,但這一件,表布本身不重,再加上是三層布壓合的款式,穿起來出乎我預料的輕。就簡單的束緊袖口、帽沿加強、兩側口袋,單層擋風片,沒有其他加強。簡單,減輕重量也減輕收納進背包的體積,很適合健行。
只可憐這件外套,一回台灣之後馬上被我用的慘慘慘…
(照片為回台後,穿著美麗的白色外套去縱走,能高安東軍)
剛進入步道,就被尚未完全色變的楓紅環繞,紅黃綠的漸層,像是隨意的油畫。高大喬木之下,長著稀疏的小樹,海拔尚未破千,卻不似台灣叢林那樣茂密糾結,加上刺寒透骨的溫度,差點以為自己已經走到高海拔的山區。
我們並沒有刻意放慢腳步拍照,卻頻頻被韓國大叔大媽們超車。明明聽見她們邊走邊唉著聲、碎碎念著,卻臉不紅氣不喘地把我們拋的老遠。而隨著他們步伐,像跑馬燈般,一一閃過的各種登山品牌服飾,五花八門,顏色不只比亮眼,還比潮流。早聽說戶外健行在韓國非常普及,而登山服飾在這個國度,更是休閒日常的打扮。但當親眼所見,還是感到壯觀。
路程遠,但是都建設的非常平穩好走,步道建設的非常貼心,除了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置休息椅子,像是提醒忘我的遊客”該適度休息了唷!”。在比較崎嶇路段,還會用木棧道完全撐起那一段步道,讓行走更簡單。幸好行動水是準備了熱水,別看這樣的陽光,濟州島畢竟緯度比台灣高出許多,秋天的這裡,太陽再大溫度仍不高,我全程毛帽都沒能脫下呢。
便民設計外,沿路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放置刻有編號和緊急求救電話的路標,也會有告訴你還剩下多遠的路程圖,以及不斷警告你該回頭下山時間的告示牌。
對於時間控管,漢拏山國家公園做的非常徹底。從官網上公告的開放時間,就明確標示該下山的時間。沿途不斷有牌子提醒之外,最讓我震驚的是,在山頂甚至還有廣播催促大家"該踏上回程"。完全將登山健行觀光化的國家公園步道阿,真是大開眼界。
分類 | 線路 | 管制場所 | 冬季 | 春秋季 | 夏季 |
上山 | 城板岳 | 杜鹃花田 | 06:00-12:00 | 05:30-12:30 | 05:00-13:00 |
登山路入口管制所 | 06:00-12:00 | 05:30-12:30 | 05:00-13:00 | ||
御里牧 | 登山路入口管制所 | 06:00-12:00 | 05:30-14:00 | 05:00-15:00 | |
威勢岳管制所 | 06:00-13:00 | 05:30-13:30 | 05:00-14:00 | ||
靈室 | 登山路入口管制所 | 06:00-12:00 | 05:30-14:00 | 05:00-15:00 | |
觀音寺 | 三角峰管制所 | 06:00-12:00 | 05:30-12:30 | 05:00-13:00 | |
登山路入口管制所 | 06:00-12:00 | 05:30-12:30 | 05:00-13:00 | ||
御乘生岳 | 登山路入口 | 06:00-16:00 | 05:30-17:00 | 05:00-18:00 | |
頓乃克 | 登山路入口管制所 | 06:00-10:00 | 05:30-10:30 | 05:00-11:00 | |
石窟庵 | 忠魂墓地停車埸 | 06:00-16:00 | 05:30-17:00 | 05:00-18:00 | |
下山 | 威势岳管制所 | 14:00 | 16:00 | 17:00 | |
東陵頂峰 | 13:30 | 14:00 | 14:30 | ||
南壁分岔點 | 14:00 | 14:30 | 15:00 |
(以上表格,取自漢拏山國家公園官網)
上升了幾百公尺海拔吧,原本紅黃的楓林區,不知何時轉了個彎卻到達松林區,原本紅黃的景色突然轉的青綠,不沾染他色的綠,像從秋天突然飛逝到春天。海拔升高之後,地表植被漸漸長出像台灣箭竹那樣的植物,但是葉片卻比箭竹大上十倍以上,而竹身卻纖細多。回頭查了一下資料,似乎是赤竹屬的一種(Sasa borealis),有人稱之”濟州山竹”但正確學名就不知道如何稱呼了。
整片的松樹沒有覆蓋太多,才一段路又轉變回楓林,林相竟然沒有相雜,從綠到紅,又像是翻書頁一般轉換了過去。
樹林裡擋風,原本刺骨的溫度,在穩定的步伐下,早已轉變成宜人的涼爽空氣。偶爾階梯稍多,甚至還覺得微熱,我早已把外層的Gore-tex雨衣收起,讓清涼的空氣透過軟刷毛,降低過熱的體溫。
這次穿的刷毛外套,也是Black yak提供贊助試穿,我覺得這一件特別帥的地方,就是胸口和後背,都是用YAK WARM犛牛保暖纖維。”黑犛牛”本來就是BLACK YAK的品牌形象,他們開發專利在2層機能纖維中間加入具有防潮、禦寒特性的天然犛牛毛,形成3層保暖纖維,經過測試後比PRIMALOFT更保暖。聽了就覺得很新鮮!
中層穿刷毛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流汗,開始有想流汗的感覺,就把外層雨衣脫掉,刷毛透氣,汗水不易悶著,就算真的濕了也快乾。這一次測試,的確胸口和後背這兩個地方的化纖、相對於四肢的彈性刷毛會比較擋風,也比較保暖。背著背包的後背容易流汗,也剛好試驗了快乾程度,果然不差,頗舒適的。
城板岳路線長,沿路上有兩個休息站,第一個只是簡單有廁所、空地、避風的屋子,所以並沒有被在官網簡易路線圖上標示出來。而第二個休憩站,海拔1500m的”杜鵑花填屏蔽所”,規模就大的多,甚至還有販賣泡我們才剛走到屏蔽所,大霧飄來,濕冷如針般狠狠穿透所有的保暖衣,我們逃竄進屋內,把羽絨衣也給套上。這狼狽之時誰還能抵擋熱呼呼泡麵的威力?想當然,馬上人手一碗!
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泡麵還是限量唷,每一個人最多只能購買兩碗。屋內的熱水也只提供泡泡麵使用。另外還有設置大廚餘桶,以免吃不完的遊客隨意傾倒。
休息區的廁所是有著玻璃窗戶及門的小木屋,內還提供衛生紙,以及鏡子和桌台。兩個休息區的馬桶不一樣,不知道是否因為海拔,清理和分解需求不同而考量。這麼高級的廁所山上少見,我拿著手機一直照,很怕被當地人誤認為變態,原本意猶未盡,還想拍男廁,最後好奇心沒有加厚我的臉皮,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過了”杜鵑花填屏蔽所”後,我們被告知接下來上升450海拔的路程會比較陡峭,但可能習慣了台灣陡峭的山勢,實際上走起來並沒有覺得和前半段路程有太大的差別。我們維持比大媽還慢的均速,慢慢向山頂推進。不知不覺的我們離開了樹林,看前方蜿蜒在山坡上的欄杆,坡度真的有點兒變陡峭了呢。我們之中有一位第一次登山的隊員,最後的路程讓她已經疲憊的雙腳,頻頻停下。但是有毅力的她,在我們的鼓勵下,咬著牙繼續走向山頂。
畢竟都到了這一步,前功盡棄的懊悔心情,應該會比肌肉的痠痛還令人厭惡吧。
接近山頂時霧漸開,偶爾陽光透出些許,馬上變得溫暖,視野也開闊起來。剛剛穿越的林子,俯視著像是一格格馬賽克圖案,在看遠一點,竟然看到了市區,還有海。
山頂的盛況毫不遜色於遊覽車可及的景點,每當一陣風把霧吹散,眾人湧向白鹿潭的欄杆,我都擔心木製的平台、欄杆是否承受的了這樣蜂擁的人潮。
忽聚忽散的霧氣,像是玩著大風吹的遊戲,一聚,眾人散;一散,眾人聚。每次想看清這火口湖,反應慢半拍的我都得在人群中硬是鑽出縫隙。
帶著第一次登山的新手,我們一行人竟然能成功登頂。首功應該要歸於步道的完善,其次是齊全的裝備,原先起霧時還覺得有點失落,感恩山神願意讓我們見一眼白鹿潭,在登頂之時頂散去了雲霧。雖然沒有帥哥接我下山,但沿途泛紅的秋葉,半遮半掩的雲霧,比起金三順上山時候的一片白忙,豐富太多。
下山時氣溫升高,我們不再匆忙的趕路,東看西看。發現隱藏在離山路不遠的林間,有疑似軌道的金屬條延伸,猜測可能是運送物資使用。果不其然,在下山途中看到林自後面竟然出現了一個大型的物體在移動,像是運輸車。我們奔向前想要照相看清楚,車上的人竟然下車驅趕我們,不讓我們拍照?我們並沒有超出欄杆,也聽不懂他大聲嚷嚷的話,只好隨意拍了一張就走。但後來看見車後有做幾個遊客裝扮的人,我們大概猜測,這些人應該是他不讓我們照相的原因。
想想這個運輸設計還真方便,要是山上真的有遊客出了意外,送醫也能快速很多。只是台灣的山,地形大多太過陡峭,這樣的運輸軌道可能會有技術上的問題吧。
回到登山口,一個像打氣站的設施引起我們的注意,登山也需要打氣?好像是給山友們清潔鞋子用的,是為了山友下山後的整潔嗎?再細看這開放時間,根本是入山才來得及使用,下山就太晚了。仔細研究說明牌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些噴氣槍的設置,是讓山友在”上山前”清潔自己的登山鞋,避免某雙曾經征戰他處的鞋子,沾染了外來的泥土和種子,將不該屬於這國家公園的外來種帶入。
這個設置真是驚艷了我。外來遊客,難免無意的帶入外來的種子,而這些種子一但落地深根,有機會成為漢拏山區新的霸主,驅逐原生植物,改變生態架構。而這不也是台灣山區正在發生的問題之一嗎?然而我們卻對如此的侵入不知所措。預防勝於治療,這或許是值得參考的一種方式。
偶爾來走走國外的山,雖然不見得所有措施都適合台灣,但是也看見許多登山設施或管理發展的可能。看到別人好的一面會有所羨慕,但也更為台灣的自然資源感到自豪。
漢拏山國家公園各個路線都是成熟的步道,非常推薦新手依照自己能力去選擇路線健行,秋季賞楓建議裝備:
- 中桶以上登山鞋(下山時才能夠穩定腳踝,讓腳趾不會頂到鞋尖)
- 羊毛襪/排汗襪
- 內層長袖排汗衣
- 中層刷毛外套(溫度低,行徑間仍然會冷,穿刷毛透氣又保暖)
- 輕薄羽絨衣(體積小,放在背包,停留休息時套上)
- 防水透氣外套、褲子(山區天氣變化大,擋風也擋雨的外套是必備)
- 軟殼刷毛褲(比較怕冷的女生只穿排汗褲可能略嫌不足,軟殼褲比較堅固保暖和擋風)
- 保暖手套
- 防風保暖帽or遮陽帽(帶什麼帽子看每個人怕冷的程度,但要注意不是每個帽子都有防風的功能)
- 頭巾(可以帶頭上,也可以拿來遮臉、當圍巾)
- 30~40L中型背包(一天行程路程長,中型背包有簡單的腰部支撐系統,可以讓肩膀不會長時間負擔重量,而行徑過程中也總是穿脫衣服,背包容量要足夠,才不會有外套塞不下的窘境)
- 登山杖
- 保溫瓶(寒冷的時候喝熱水,才不會因為怕冷而忽略補充水分)
- 行動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