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
給山友的居家訓練指引(心肺篇)
為什麼要練心肺耐力?
還記得我第一次爬百岳,就傻傻的跟朋友去爬雪山,因為沒抽到三六九山屋,所以一天從七卡山莊來回,走了將近十四個小時。回到山屋時,整個人像一攤爛泥一樣,累到無法說話,而朋友還可以在旁邊悠哉的煮飯泡茶。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算是一個震撼教育,才明白體能有多重要。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另外一次,我在尼泊爾EBC的健行路線上,前六天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都還適應的不錯。直到海拔五千米的第七天,稀薄的氧氣,讓我每走兩、三步就要喘口氣休息一下,心臟簡直要跳出來。在山屋時,測量休息的心跳大約一百下,連蹲下來綁鞋帶都喘得要命,休息了一整天才見好轉。
這時山屋的雪巴協作們,竟然還可以一派輕鬆在空地上踢足球,也許生活在高山上的雪巴人的心臟真的比較大顆。
為什麼心肺耐力會有如此差距?
爬山是有氧混合無氧的運動,在平坦的地方,我們能邊走邊聊天,屬於輕鬆的有氧運動,可以一直走下去。
但在越陡峭、海拔越高的地方,我們可能會喘到無法聊天,開始偏向無氧運動,通常無法持續太久。平常有在鍛鍊的人,不只肌肉強壯,心臟也比較有力,心臟每一次打出的血液比較多,心臟不需要跳那麼快,也不會那麼喘。
仔細觀察協作們,在背重裝上坡時,會去調整呼吸配合步伐,以一種小碎步的行進方式,維持較慢的呼吸頻率,就可以讓心跳維持在一個較緩慢的區間,偏向有氧的運動模式,乳酸不易堆積,自然可以比較持久。
你怎麼練,身體就會變什麼樣子
心肺訓練的效果,取決於訓練的強度,身體會根據你給它的刺激,逐漸產生適應。像是短時間爆發力型的攀岩抱石,或是長距離耐力型的馬拉松,身體適應的方向就會有極大的不同。
以爬山路線來說,走聖稜線縱走的人、或玉山主峰的人、或是抹茶山的人,訓練的強度都應該不一樣。
設定目標,了解自己,並找到符合目標的強度區間才是最重要的。
心肺訓練的強度該如何訂呢?
若是自己訓練,最常用心律或自覺用力係數(RPE scale)來當強度的參考,如果沒有心律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感覺自身疲勞的程度,非常實用。
可以參考一下指標:
自覺用力係數RPE | 身體感受 |
1 | 很輕鬆(如:坐著休息時) |
2 | 很舒服,可以一直保持這個速度 |
3 | 仍然很舒服,但呼吸開始有些加速 |
4 | 可以毫不費力交談 |
5 | 出汗更多,但仍然可以保持說話 |
6 | 仍然可以說話,但有點喘 |
7 | 開始不太想講話 |
8 | 無法完整講一句話 |
9 | 覺得非常累 |
10 | 累到受不了 |
RPE按照疲勞程度區分為一到十分,一分是坐著休息的強度,三分大概是有點喘,但可以輕鬆聊天的強度,五、六分時說話有點吃力,七分以上算是高強度,說話會開始變得斷斷續續,而十分則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接近自己的極限狀態。
說話測試是用來判斷訓練中疲勞程度的指標,需要多加練習感受。 以一般山友來說,理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在四分到八分這個範圍內訓練。 當然如果你是可以一日O聖的健腳,或是自己覺得體能還不錯的人,也可以挑戰十分。
在家裡該怎麼訓練心肺呢?
如果家裡沒有跑步機或腳踏車架,只需要準備一個瑜珈墊,一樣可以訓練心肺耐力,但強烈建議有肌力訓練基礎再開始,以免速度快時容易受傷。 為了貼近登山的運動型態,以全身性的動作為主,以間歇訓練的方式進行,強度還是需要視個人的能力調整,如果對你來說太喘,就把休息時間拉長。
以下我設計了十個動作,邀請你們一起跟著做吧!
每個動作持續二十秒,休息二十秒,暖身四分鐘,十個動作六分多鐘。 過程中要不斷去觀察自己的RPE,做的時候約七到八分,而休息的時候會降到約四到五分。 如果你的體力還不錯的話,可以把休息時間減短為十秒,連續做三個循環。
【注意事項】:『運動過程中心臟或胸口感到不適、頭暈、冒冷汗,切記不要繼續進行,一定要休息,必要時去醫院檢查。』
【推薦動作】:
- 高抬腿
- 半蹲側點步
- 蟲爬+伏地挺身
- 滑冰者
- 登山跑
- 側跨步蹲
- 反向撐體+旋轉
- 深蹲轉體直拳
- 世界最好伸展
- 前跨步蹲+伐木
筆者:北木健身 物理治療師 Kopi
關於北木健身:https://beii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