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所有路線
對於我們登山人,近日最關心的是若干縣市政府新登山管理條例的實行和有個政黨擬提更嚴厲的登山管理法案。筆者認為,這些新法案基本上是為了減少山難發生而擬訂,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我相信此種加強管理的方式不但無法達到有效的問題解決,也無法充分利用台灣特有的高山觀光資源,更是降低於近年掀起的國民登山熱情。在此根據筆者親身在台灣爬山的經驗和與日本實情的比較後,提供以下意見以讓大家參考討論。
日本也是山岳涵蓋其範圖相當大部分的國家,卻沒有入山(園)證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進入山區,即便是冬天下雪的高山,萬一發生山難,自行負責。正因為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故無經驗沒有能力的山友不敢貿然進入爬山。但台灣缺乏此觀念,我相信很多台灣山友已有自負其責的基本登山態度,而一般大眾卻沒有,就如張博崴山難事件所顯示,由此可見台灣山林教育不夠普及。
雖然日本沒有入山(園)證,但有登山計畫書(登山届)的制度.此文件是登山人在登山口自行填寫(或事先填好)投入登山口的投遞箱.這不是強制性而自願性實行(有若干例外)。如果沒有提出計畫書而不幸發生山難,搜救便困難,最吃虧的是遭難人自己,最壞也許面臨死亡。這種遭遇是誰的錯,當然是遭難人本人,絕對不是沒找到人的搜救隊。負責的登山人,除了投遞計畫書外,留一份於親人朋友等,以防萬一過預定日後沒回來,能立即通知相關單位迅速開始搜救。
日本長野縣白馬岳猿倉山屋裡設立的旺季臨時登山諮詢所(提出登山届,也可諮詢路線等訊息)
沒有一個登山人願意遭遇山難,然而大自然的威力或個人體力上的錯估輕判,總是會有單一人之力無法抗衡的時刻。為了應付這種萬一的發生,日本國內設有山岳保險,例如日本山岳協會山岳共濟會舉辦的制度,其範圍大的保險都包括幾百萬圓日幣的搜救費用,保險費用是一年自幾千至一萬多圓日幣等,依其保險的內容而不同。
我認為減少山難發生的解決法並不是加強限制,而是取消由公家單位以稅款來進行搜救活動,以民間組成的搜救隊來做或公家做搜救工作但費用要由山友自己負擔。同時建立很好的山岳保險制度,讓山友安心的進行登山活動,因為有經驗的山友也會面臨突變沒想到的情況。有了齊全的保險,搜救費用由保險來支付,不會產生個人付不起的窘境。
如果要把很稀有寶貴的台灣山岳當作國家觀光資源,我建議:
1. 取消入山證等繁雜也沒有真正落實實行的制度
要爬國家公園內的山峰,不但要申請入園證,也要另外申請入山證,而且申請不同的單位。對於外國山友,這個制度既不容易申請,也必須要在事先幾天得到許可,通常外國山友到台灣後得知,想申請根本來不及。以實行方面來說,除幾個登山口外,多半沒有檢查證件的關卡,常聽到“偷跑”的例子。管理單位到底沒有充分實行,這是一個大漏洞,管理法條只是紙上談兵。
據相關文件,入山證是過去日治時代為理蕃政策而設置,後來民國政府為軍事戰略的目的繼續實行.如今上述目的已不存在,只有環保和山難搜救的目的而已。山難方面,我認為入山證的作用很少,反而偷跑等事使得問題更加嚴重.日本沒有入山證,其他擁有高山的國家如美國歐洲各國也沒有入山證,但也有環保的政策實行有效果。入山證並不是唯一實行環保的方法,其他方法可代替。
效法日本登山計畫書的方法,可代替入山山友的行蹤管理.如果沒有提出或登山經驗不足而貿然入山遭難,那就是他個人的問題.我相信台灣山岳也不歡迎不負責的山友入山.
日本長野縣八ヶ岳みどり池登山口的計劃書投遞箱與取回文件的官員
2. 加強山屋的基本建設
台灣高山步道是基本上很不錯,但除玉山的排雲山莊外,不客氣地說,都沒有國際水準。現在的台灣高山山屋大部分只是避難山屋的水準,都沒有寢具供餐的功能,在目前如此的條件下,外國山友要準備很多東西背上來才能爬高山。
日本山上的山屋當然有避難小屋性質的小屋,也有堤供寢具餐飲的大規模山屋.後者集中在日本中央的高山區,包括南北阿爾卑斯山脈(赤石山脈和飛驒山脈),八ヶ岳等.其經營由民間,山岳會等組職或當地政府等有不同型態。住宿這種山屋,登山者不需要自備睡袋等寢具,主餐都由山屋供餐,午餐便當也可以購買,因此山友只要背衣服裝備和行動糧等即可享受高山的樂趣.收費方面,含早晚餐的住宿大約日幣一萬元上下.如果只住而自己準備餐飲,價格相對低廉些,一般山屋旁有營地,紮營飲食全由自己來也行。
日本山屋供應的標準晚餐(大天莊山屋)
除了有些地方之外(例如:尾瀨的山屋),日本山屋就算沒有預約也可以住宿,因為它也有避難所的性質。反觀台灣的山屋設備不良卻供不應求,連台灣山友都難以申請,何況國外來的山友?他們要如何自行申請?
台灣的山屋數量和規模方面需要大規模改進。有些熱門高山區,有所謂的協作業者供應台灣避難山屋所缺少的功能,就是提供帳棚睡袋和餐飲.不過這也是需要另外以電話等與業者聯絡安排,服務內容和價格不透明,外國山友更是難以與業者聯繫。
如何設計建設山屋,如何經營當然要研究討論,這是台灣政府要與相關民間團體互相進行的課題,單價方面也是很重要的議題,能夠新建或擴展山屋之後的經營都是看經濟要素。例如日本高山山屋因只有無雪期間能夠經營,單價方面比台灣水準高.台灣高山則下雪的情況較少,山屋可經營的期間比日本長。
可容納650人的日本槍ケ岳山荘
3. 加強前往登山口的公共交通
目前要爬高山中級山,大部分自行開車或雇用接駁車才能抵達登山口。對於不通語言不熟悉行情的外國人來說,這既很困難且不易事先規劃。從國外飛到桃園機場等出發點再前往登山口,需要轉乘好幾次,有些地方的公車等班次少,乘車時間不方便,需要浪費好多時間才能抵達。就算租車開去登山口,不熟悉的台灣交通情形,對外國人來說,都具有挑戰性。曾經有個日本山友自行租車,開到中橫公路去登山,結束山行後向筆者說他再也不敢開車去。
4. 擴充台灣山岳相關的外語資訊
以日語來說:近年訪台的日本旅客不少,但大部分只去美食觀光景點,來爬山的山友則不多.日本書店裡有很多台灣美食觀光的指南書本,卻幾乎找不到介紹台灣山岳的日語書籍.網路有發達,但網路上的日語描寫台灣山岳資訊少之又少.就算要去爬台灣山岳,無法了解情形而規劃山行.外語登山指南書籍和網頁必須包括介紹山岳本身、登山路線、交通、住宿等基本且完善資訊,才能讓國外山友準備來往台灣山岳。
筆者在Taipei Hiker Blog紀錄過去五年在台灣的山行,時常接到日本山友的發問,但如果要更多日本山友要來台灣爬山,我認為上述的改變是必要的.日本對登山有興趣的人口,據統計有至少幾百萬人.對於這麼龐大的日本山友來說,台灣可吸引的不只是美食人文等觀光景點,而是擁有比日本最高富士山還高的台灣山岳。
日本已是高齡社會,老年人的健康不只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當日本十年前起大量上班人面臨退休時,很多人選擇開始爬山為剩餘人生的目標,掀起高齡人爬山的熱潮.倘若諸位有機會去爬日本高山,便會遇到很多高年齡登山人,年紀已是八十歲的山友也很健健康康地爬山。台灣也沒多久邁進高齡社會。你想想看很多老年人不是沮喪地坐在輪椅而是很快樂地去爬山的情景,這對個人當然很好,而且對整個社會多麼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