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和山步道領教竹塹九降風
2020/12/31
前言:
2020年的最後一天,恰巧寒流來襲,整天的戶外溫度都降到了10度以下。心裡想著之前買的保暖排汗的底層衣,中層的刷毛衣在這種天候上場測試是最方便了。
我選擇了車程在一小時內,路程估6小時可以完成的高甫山、彩和山、油井窩山和石牛山的縱走路線。其中石牛山是編號25號的小百岳,想找機會去已經很久了。
不過,出門時間已晚,但我想即便只走了前二山頭,對下次走完全程也是有幫助。最重要的是,測試裝備。
行程:
我在羅馬公路【竹118】的33.5公里的停車場停好車,後方50公尺處便是高甫山的登山口。
登山口處的標誌說明往雞竇山,我猜是指彩和山。
一開始就是陡上,而且要大步的上、抓繩而上,登山杖是沒有用的。
一段繩子拉完,另一段又來。總之,陡上再陡上,狂陡上。
從登山口出發時,我還沒穿外層的防雨外套,而是只穿到中層的刷毛衣,因為狂陡上的上坡,很快就氣喘噓噓,身體也熱了,真的不需要加件防雨外套。
約上升100公尺,繩子不見了,路也看來稍緩些,我還以為陡上坡結束了,看看手機才發現還有100公尺的陡上坡。再加油吧!再重覆陡上再陡上,一手抓繩,另一手撐登山杖。在這樣的陡坡上,要是沒抓緊,或是沒站好,跌下去可是要直接回到登山口的!
連續陡上200公尺後,出現緩坡,終於可以好好站著休息。我四處張望,看見美景了,左前方的球場應該是山溪地高爾夫球場,球場旁的山頭應該是蕩跋山,平地出奇山,俊!蕩跋山後應該是才去過的關西赤柯山。兩次登山可以互望對方的山頭,真是難以言喻。
我還記得在關西赤柯山的行前準備,看到了山友張中平於2017-06-09 提供的心得赤柯山、東獅頭山O型縱走,+蕩跋山基準峰,現今卻在往高甫山的路上更加確切地俯瞰了這些山頭,真是帥呆了。
我記得關西赤山登山口旁的太元宮正門口正對著一個高爾夫球場,我猜也許就是這個,當下想找太元宮但又找不著。分享這次心得時,才發現太元宮就在蕩跋山腳的不遠處。下次再來時,看看能不能把太元宮找出來。
這裡把這次的軌跡圖和赤柯山的地圖列出來。也許赤柯山後更遠的三角形山頭是東獅頭山?
在遠望蕩跋山時,狂風可是一直地吹,雖然外層只穿到刷毛衣,卻只覺得微涼,不過,此時有戴頂帽子,對頭部保溫有很大的幫助。
當時在我身後的一隻昆蟲。
稍微再往上往前,見到這面鐮刀隊的加油牌。鐮刀隊也是一步一腳程,行遍全台灣啊!
在極陡上路段結束後,路況變成一段又一段的岩稜,從旁或直接從上方而過,危險中又深富趣味。
上到岩稜路段,體力的消耗沒有陡上路段的大,但愈加強烈的風,可是開始讓人有些吃不消,強大的寒流,帶來的九降風,在這兒把威力施展到極緻了。
更高處又有眺望點,關西和龍潭進入眼簾。登高的收獲就是遠望。
我在一片大岩壁旁躲風,順便吃中餐補充能量,然後穿上了防雨外套,總算減小了狂風的攻擊力道。
一步一步地通過每個岩稜,在剛經過一個超大的岩塊時往上一望,竟見著一尊佛像。我停了來求個平安後再往前。
慢慢地在岩稜中前進,突然又有展望處,遠遠望去,我還以為是赤柯山腳下的太元宮,回程時才發現是誤會。這邊的九降風也是狂亂地吹,腳下是岩稜,但雙腳站在上面不太可靠,一不小心可能就要當風臣了。最後我是坐在岩稜上,背後頂著岩壁才拍下這張照片。
在花了約80分後,我終於到了高甫山(又叫壽桃山,海拔548公尺)的山頂。我找不著山頂的基石,也受不了山頂的風,拍照後便快步離開了。
過高甫山後不久,路徑左側應該有一岔路可以通往竹28公路或是三十八份地區,在事先注意下卻依然找不到。這是我原先預備的撤退路線之一,想不到竟不見蹤跡。
之後,遮蔽漸多,風勢也減弱。林徑兩旁草木漸長,也見到新近有草木被修剪的痕跡,行進的速度也可漸次加快,不過身上的汗在由中層的刷毛衣排出後,都附著在防雨衣的內側,所以我在一處林內,又將防雨衣脫下,再行前進。
林間步道的一片倒木前,有一洞穴,不知是何動物所為?
返家後問了朋友,【穿山甲,直徑大於15公分,神龍見洞不見本尊。】我在現場看到直徑的大小約略如此。
人生的精彩,在不期而遇的美麗。
來到了往石牛山(左)和彩和山(右)的叉路口,我的時間不太夠了,如果彩和山另一側有通往山下的路徑,我就不會再回來這兒了。
往石牛山(左)和彩和山(右)的叉路口。
往彩和山的路,是另一段好漢坡,不過跟高甫山的那段好漢坡,差遠了。長度約50公尺強,一樣要抓繩。
上了彩和山的山頂,是一大片平台,最先看到的是右側往錦山國小的路,看來不通。
不過,左側的路就通了,我打算從這下去。
彩和山高612公尺,我也找不到三角點。山頂的風也大的太不像樣,我沒穿防雨外套,也不想在山頂穿,便快快離開下山了。
剛開始的下山路徑跟上山時一樣陡峭,要小心對待。不過行至平緩處,因在斜坡上,路徑常常很窄,還是要小心。
最有趣的是這座兩根木頭組成的橋,木頭是不太牢靠的,我最後是走木頭左側的窄路。 指示牌再往前叫雞竇窩,想當然爾,彩合山也叫雞竇山囉。 |
回到產業道路,有個【雞竇窩】的大石。因為再往下的路應該都好走,我在這把防雨外套又穿上了。
我從這個方向過來的。
沿途風光。
段木,用來種植段木香菇。看來是當地重要產業。
回到羅馬公路旁的小溪。
恍然大悟,原來稜線上看到的是義民廟。
過了渡假中心後的糯米橋,外形優美。
今日縱走的終點,回到停車場。
參考軌跡圖:
我的軌跡圖:
20201231-高甫山-彩和山
後話:
由高甫山登山口到彩和山路段,最困難的部份當然是高甫山登山口起海拔200公尺多的陡上坡,然後上彩和山的一小段路則是次之。高甫山前後的岩稜路,加上九降風,只能一步步腳踏實地前行。
從彩和山下來開始走產業道路,到回停車場,是悠閒的產業文化之旅,即使不登山,光走這一段路,也可以好好消磨時光。雞竇窩吃飯閒聊、看看附近農民種植段木香菇、義民廟感受客家文化、統一馬武督休閒渡假中心悠遊過夜、糯米橋體驗先人的智慧與工藝,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至於我身上的裝備,對10度C以下的溫度,算是考驗通過。
今日,我由雞竇窩回程,該踢的產業道路和馬路也不輸由石牛山下來的長度了。
下次,要由高甫山登山口直達石牛山了。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