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大屯火山十連峰西半部 陽明山大縱走《二》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登山】大屯火山十連峰西半部 陽明山大縱走《二》

Facebook專頁:林清烽戶外筆記 

 部落格:林清烽戶外筆記   

        大屯山亞群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西部,橫看成嶺的大屯山山脊極象大豬的背脊,舊稱大豚山,主峰雄偉壯闊,山頂設觀測站駕車也能直接到達,南峰有錐形火山的渾圓山形,西峰沿路巨石林立陡峭,最後是大屯火山群西陵的面天山向天山連峰,兩座白色訊號反射板正是面天山的標誌。

         上午從東邊的風櫃嘴走完七星山亞群後,緊接完成這次縱走的下半部,大屯連峰及面天山步道共五座山頭,終點抵達新北投區的清天宮。

行程:

聖人瀑布公車站>坪頂古圳步道>萬溪左線產業道路>萬溪右線產業道路>風櫃嘴觀景台>頂山>石梯嶺>擎天崗大草原>冷水坑>七星山東,主峰>小油坑>巴拉卡公路>大屯山主,南,西峰>鞍部>面天山>向天山>向天池>清天宮車站

-google map 路線圖(紅=山頭,藍=地標,綠=公車站)

詳細路線行程資訊點此:

陽明山十連峰東西縱走行程資訊



-從小油坑看對面遠方的大屯山稜線,下午即將登上的地方



-從小油坑沿巴拉卡公路到大屯山鞍部還有一段距離,原來能走人車分離的步道到達,但步道塌方損壞,只能走巴拉卡公路了。



-巴拉卡公路也是有名的單車騎行勝地,雖沒有行人道,但還算安全,只能看著旁邊禁止通行的步道走了



-路上能望回七星山,小油坑,還有竹子湖



-到達大屯山鞍部停車場(巴拉卡鞍部)



-行人道上一個小小的登山口,就是大屯連峰步道的入口



-為了防止山火蔓延,通常在會在山上設置一條無草木的分界線稱防火線,現今許多步道都像這條一樣沿防火線鋪設的。



-一路直線陡上後地勢平坦,植柀也變成芒草區。



-步道旁就是同樣往大屯山的油柏路。



-路過軍事禁區



-荒廢的木欄現在已用鐵網取代



-步道接上油柏路,大屯山氣象站



-在大屯山觀景台看山下的小城



-往大屯南峰出發



-南峰上方渾圓山形和明顯的芒草區



-走著走著登上南峰



-南峰上看淡水河



-剛剛從對面的大屯主峰走過來



-從南峰往西峰的步道就不那麼好走了



-陡坡只能拉著繩子慢慢下去



-大屯西峰看右側南峰,左側大屯山主峰,每次看到都覺得難以想像我從那裡走過來。



-抵達大屯山西峰



-看到今天的最後兩座山,左側有兩座突起物的是面天山,旁邊的是向天山



-遠看北投區和淡水河



-下西峰一樣是拉繩子的陡峭地形



-三時正到達面天坪鞍部的休息亭,有足夠時間走完最後的兩座山峰



-往二子坪方向到面天山登山口,反方向則是下山到清天宮



-集水池



-來到面天山登山口,太陽慢慢下落了



-平坦的鞍部



-不一會就到達面天山



-山脈會把訊號阻隔,反射板的作用就是把山其中一面的訊號互相反射到另一邊,合歡北峰上也有著一樣的裝置。



-太陽緩緩下落,也看到淡水河的流出口



-向北幾乎能看到整個北海岸



-雖然空氣品質不算太好,但仍能看到遠處的社子島



-走到向天山回望面天山和大大屯西峰



-十座山峰完成,一路下山回家了



-看到不少飛機經過



-像群山包圍般的向天池有著完整的漏斗形噴火口地形,全年乾涸,只有下雨過後才能看到積水的形態



-向天池的大石



-身處一個噴火口遺跡地形總感覺難以置信



-乾涸的向天池已走出一條步道



-陽光打下來,像仙境一樣的步道



-岔路,左返回面天坪鞍部,右則是下山往清天宮



-日治時期的太子碑,紀念當時日本皇太子來台蒞巡,現在碑文已毀壞,餘下一塊石頭遺址



-下山一路上都是私人的農家田地



-清天宮位於北投的小村落



-每天日落的光線都照射在這裡的田地上



-在半山腰的小村,能看到山下的北投



-還未開花已經很漂亮的紫錦草



-終於到達終點清天宮,剛好5時半到達,用時約10小時。



-清天宮旁的一棵大榕樹,因為是終點站,可以在這裡等公車。



-開上來的公車載滿著下課回家的小孩,而我也上車回家了。



後記:

因下雨延誤很多天的陽明山大縱走,這次抓緊好天氣前一天決定馬上出發,一條近30公里的登山路線,帶著相機走走拍拍,走得比自己想像中快,雖然下半身肌肉也很酸痛但感覺自己能走得更遠了,天氣好相機也拍到很多很棒的照片令我感覺很滿足。

【登山】大屯火山十連峰西半部 陽明山大縱走《二》

Facebook專頁:林清烽戶外筆記 

 部落格:林清烽戶外筆記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