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熱的天氣,許多民眾都往山上避暑,有感覺這個月的遊客明顯增加許多,今天(7/12)是七月分的第二次巡訪,今日安排複合行程,感謝中埔鄉和興村村長賢伉儷及友人陪巡,巡訪結束後兵分兩路,由村長賢伉儷帶著友人搭小火車前往奮起湖遊老街,我則單兵前往撿基石,走訪位於水社寮東北側的圓潭巃山和東南側的石磐巃山,兩座山隔著鐵路相望,有如四天王山的護衛,守護著水社寮,鐵道正好從兩座山的鞍部間穿過山洞,平面道路則是石磐龍通往茄冬仔的產業道路。
貼心小叮嚀:搭小火車須配戴口罩才能上車。
抵達奮起湖後記得先購買下山車票,以免時間到時買不到票,炯~。~
這陣子季節性的午後陣雨幾乎天天上演,上週(7/5)來的時候天氣不太理想,加上雜草頗多,步道走起來有點濕滑,今天的好天氣,加上週間步道經過整理和除草,比起上週真的是愜意許多,走起來感覺特別舒服。
一群人起了大早,七點多就來到水社寮,從土地公廟登山口起登。
參考行跡: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51893
七月份巡訪照片: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album&act=photo_list&album_id=25616
相關網誌: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13025
晴朗的天氣和撒在橋面上的陽光,交織成美麗的光影
經過除草後的步道,顯得乾淨許多,朋友都開玩笑的說,今天是來驗收的^^
乾淨的步道
邊走邊拍,大家走得開心。
最美麗的竹林路段。
來到展望處,好天氣視野佳,認識山頭。
順便放一張從嘉義市軍輝橋拍攝的角度↓↓↓
一路邊走邊聊就來到山頂了,合照是一定要的啦^^
下山囉
回到水社寮車站,今天的遊客多顯得熱鬧
大家都要搭小火車去奮起湖
村長賢伉儷帶著友人也跟著搭小火車去囉!
小小叮嚀:搭小火車必須配戴口罩喔,因為部分隊友沒有口罩沒趕上這班火車,剛好同行有一位李太太是在地人移居外地,先帶大家去吃愛玉,李太太和賣愛玉的老闆算是舊識,於是幫忙湊齊口罩再搭下班火車。
還有就是抵達奮起湖後記得先購買下山車票,以免時間到時買不到票。
小火車時刻表,平常日上山和下山各兩班次,假日各有三個班次↓↓↓
照片由村長友人拍攝↓↓↓
照片由村長友人拍攝↓↓↓
等火車的娛樂時間^^
照片由村長友人拍攝↓↓↓
目送火車離開後,便隻身前往基石巡禮去~
- 石盤巃山:標高1352尺,森林三角點
- 圓潭巃山:標高1420公尺,阿里山林補點 11號基石;
這兩座算是比較冷門的山,除了喜好收集基點的山友外,一般遊客並不會造訪,網路上的資訊也不多,兩座山也是在擔任步道巡訪員之後才知道的山頭,之前有從水社寮沿鐵路走到石盤巃山的西北稜,再沿稜線竹林探過路,但因為竹林裡植被雜亂,加上裝備不足於是放棄。
冷門的山建議使用GPS或手機APP,至少知道自己所在位置,尤其山區起霧時容易迷失方向,使用APP可以避免迷路,健行筆記APP就是不錯的選擇,推~
這次行前有請教過前陣子來走過的山友,但因為沒有行跡檔,只概略知道登山口位置,自己也沒有很認真的做功課,就姑且試試看。
從水社寮開車往下行,在水社寮分校下面的四叉路口右轉走石盤巃產道,
正確走法就是直接開到越嶺處的鞍部,鞍部右側樹下有間小土地公廟,過鞍部有民宅,石盤巃山登山口在右側土地公廟處,圓潭巃山登山口在左側竹林處,入口不很明顯。
在不確定登山口位置的情況下提前停車步行邊找登山口,偏偏還是錯過,看航跡圖就知道,圓潭巃山去程路徑開始是抓方向走,有路徑但並非正途,直到上稜後才接到正確路徑。
上稜後沿稜線往上走路徑明顯,不久就進入乾淨的孟宗竹林,竹林的路徑比較不明確,就沿這條鋼索方向往上走即可到山頂。
這條水管和鋼索平行向上,也是通到山頂
拍照後沿著水管方向下山,出孟宗竹林後繼續延稜往下,路徑明顯。
應該是阿猴的骷顱
下到登山口才恍然大悟XD
繼續往石盤巃山前進,石盤龍山比較平緩,路條比較多,前段路徑明顯,靠近山頂時仍需抓方向,因為竹林裡沒有固定的路徑。
途中被遺忘的磅秤...
選舉旗幟則是用來"作驚"(台語音),用途就是驅趕獼猴,只是效果如何也不得而知,以前農民收成剩下的留給獼猴,如今則是獼猴吃剩下的才歸農民收成,也算是有來有往...
中午之後天氣轉陰,竹林內光線不佳,照片有點糊了
登頂石盤龍山,拍照後原路折返下山
11:05停車處開踢,(上山走錯路)
11:35圓潭巃山
12:05回鞍部
12:26石盤龍山
12:42停車處
兩座山輕鬆入袋,耗時1小時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