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龜山-大湖頂山-大棟山-馬頭尖O形

  • 出發日期
    2020/04/11
  • 回程日期
    2020/04/11
  • 相關路線
    新嶺山步道
  • 相關山岳
    馬頭尖 、大棟山大湖頂山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又是個雨神降臨的週末,北部的太陽似忽也喜歡跟著週休二日,

好在看了預測,約莫下午2點後才會開始下雨,

早早出門,找個不用走太久的行程,滿足一點點足癮也好,

騎車往龜山前去,右切東萬壽路後轉入寶石社區,這邊有幾個登山步道口,

這次因要從大湖頂山登山大棟山,因此選擇走新嶺山步道起登。

dd164fb2893b2163f2c13af957a639fe.jpg▲08:49 新嶺山步道口,可能為了不讓汽車進入,所以路口放了消波塊

b138a4cbb31ba9ce9b5e0b20faf7723d.jpg

   沿著柏油路拐個彎向上,陸續都有一些居民蓋的簡易農具間與菜園,

   柏油路的盡頭是一個蠻大的廣場,跟一般山友同樣的疑問,不讓車上來,要這麼大的廣場做什麼?

051f0245f59f1d818e50c34e76ead976.jpg

▲08:54 正式進入新嶺山步道

5199464f58582067cfe59e80931eb8f1.jpg

af86ce0800926b7f3e81a16b3b32c0be.jpg

c9e906c75f479c4d00d1b30e45eabf3d.jpg

▲感覺蠻新的木造樓梯緩緩向上

bf6cb82fa3c058472511ae43f5edb3ae.jpg

▲木造涼亭也是新的

57d0f9f8b686666e905e67fa867cba11.jpg

6d8bc89f15c1e9e7058e6a6242e99afd.jpg

▲轉為泥土路徑,緩度趨近於零,左邊一直有鐵皮圍住,範圍挺大,不知是什麼

d66e3aca5d6c4e5f43b45d5918f58a91.jpg

▲又一個涼亭,這步道不僅好走、距離又短,還那麼多涼亭,超級平易近人

2225e7c87512cc9ac3a51ca167c69eb8.jpg

f63e2c764000acb20a4eadfd8795a1b0.jpg

f2bec731021bb6fcaf58f68096d851fd.jpg

9fd2b6f9633f461ea2d2746d2e57fc06.jpg

be98e7a2ffa3007de4492edbec879c48.jpg

▲不在預期中的桐花包場美景,瞧我越來越會拍大爺了,這張拍的多麼有意境

8c2160e01383d81cbdaa186b115eead0.jpg

▲09:06 網帥當完了,輕鬆的結束了,還是別忘了今天是爬山的,往大湖頂山→大棟山正式開始

9b744e37a35295304304204d9fd7935f.jpg

b0c999477ab7c458cb83694c534fa4bc.jpg

245f8d10a2634e137329b3044af0a747.jpg

▲一開始就來個下馬威

3d9881a561d36761570e94fdcf7db03f.jpg

▲不過很快就平緩多了,不算太辣

5bb29f80f8e02cd3944d99b53c2d83e5.jpg

▲09:15 大湖頂山(H342m)

7e1fc471362a568259e6161ccc5db44c.jpg

▲跟之前東福宮步道那邊的樹木一樣,可能在樹還小時就綁了護繩,

   樹木逐漸長寬被繩子勒出痕跡,甚者直接新生的樹木把繩子包覆其中。

   我們邊走邊討論這個議題,大爺覺得樹木何辜,不該為了人類的安全便利傷害樹木,

   我則認為這事要看站在什麼立場,站在山友的立場,綁繩的人也只是提供山友們一個安全的輔助,

   大爺說那也該定期上來巡一下繩索是否對樹木有危害吧

   我:通常這種繩索都是熱心山友或登山社義務製作的,怎還能要求人家要做"售後服務"呢?

   看來,對於人類如何與大自然和睦共處,還有很多講不完的議題與可以再做的更好的方式呢

392783d7fee85154e47827f8258f3ecd.jpg

3fc66352fead68cdc7fba2b4454a6453.jpg

▲持續在樹林間忽上忽下的穿稜,起伏坡度都不大

6b3c1a66293ee67660efc95b068b1f3c.jpg

▲09:21 抵達一個三叉路口的平台,有些人工的休憩設施,不休息,往右前方的大棟山方向持續前進

d79743eb9978be7104f19a820c4ba42c.jpg

00316f0581702365269d519cf87c076e.jpg

4a628664e69a57323475499070c1493f.jpg

▲依然算是平緩好走的山徑,不過蚊蟲稍多,等正式進入夏天應該會很"精彩"

37db493e8fd30726ebd8ab0ecd9ab369.jpg

137a3fc15a60cc72199efe63cc4142f9.jpg

18326297bdbdbf9d2121633ebb69bda1.jpg

▲看到大塊岩石+上坡就代表大棟山快到嘍

d4a022584b6d7e769a11dd4ba8dbf74f.jpg

▲09:33 大棟山/石灰坑山/大湖頂山的T字路口,

   我們幾次不同路線走到望湖山下的大榕樹,卻總是因故無法往石灰坑山,甚至大棟山推進,

   希望很快可以把中間這段路銜接起來。

   在此遇到一對來"跑山"的情侶,自從疫情發生以來,所有國內外的馬拉松賽事停辦後,

   很多跑友都轉往山裡跑,真的是好厲害,

   我們在岔路口短暫分享各自的行走路線後,又踏上各自的旅程。

33bc194862736f653f3bf9899debe7e2.jpg

▲登楞!!這不是我們熟悉的場景嗎?上回一個不小心就直接騎上來的大棟山 XD

f8a9a0249ea51d72a3c156381f5ef3dc.jpg

▲09:39 大棟山(H405m),這次可真的是靠雙腳爬上來的了,雖然路線是跟一般的從樹林/山佳上山不大一樣

a31693764b7c1cf336bbfbc296cf89b6.jpg

833209c9d416ba056f813e125fa0ef66.jpg

▲不愧是小百岳,展望很好,可惜依然灰濛溕一片

173891b31aab7fd82d206f1489b1782f.jpg

▲大棟山呈現一個人滿為患、塞爆的狀態,明明沿路上山沒遇到什麼人的,

    可能是這裡馬路可達,所以7~8成都是騎自行車上山的車友,

    想拍個大棟山405標誌又面臨到要等這些騎車的網美、網帥拍到滿意,

    抗疫期間要聽阿中部長的話保持社交距離,快速抓個小角落拍張照快閃離開。

36881a15db3856ec09f030349f8c6034.jpg


cac075afd8a910ec79c52f6d953b6e03.jpg

▲因為今天是從龜山上山的,所以就不往青龍嶺的方向過去了,

   朝另一邊的山路下切,準備繞一圈接回新嶺山步道或東萬壽路。

d86e583ca49345fd20d8807dbdfa413a.jpg

▲人工步道一小段後遇到一個不明顯的T字路,右轉向下的人工步道往元德寶宮,

    還好大爺有看到樹上這個指示牌,我們要往前進入小的泥土山徑。

beeb8d3cc2ae3cf89dd6b1bdd74fa647.jpg

▲走了一小段突然豁然開朗的有個休憩簡易棚,有幾個山友在裡面熱絡的聊天著,

   另外還配了一個樹林間看出的展望,好個神仙般的隱世桃花源。

90e16f7ef4d6c4049a0a03e4cefc17af.jpg

900598263a0d58e0a1e8423931644c56.jpg

▲沒停留太久,繼續往走行,又進入了一個不斷在破壞蜘蛛網的路線,

    我今天貪涼快沒戴袖套也沒穿薄外套,只好再度請出大爺牌蜘蛛網破壞機當開路先鋒。

621f0a03796038ce8a618627c746dbd6.jpg

▲過了第二個簡易搭建的休憩平台後,路幅變得更小,只剩一個人可以走,且需要小心行走的隱藏瘦稜。

d998982669068623914826d0bfb7dcc7.jpg

▲看起來好像還好,其實兩邊都是空的呢,是個視覺隱藏的瘦稜,

   好在視覺上看起來不像裸岩那般恐怖,所以不致於走的膽顫心驚,

   壞在看不到的山坡,每一步都要都加小心,雖不是萬丈深淵,但荒山野嶺的滾下去也不是好玩的事。

dafc1a88a68758e9333c3e2f2b6df74f.jpg

▲瘦稜延續蠻長一段,蜿蜒的慢慢下坡中,好在路徑還算OK,沿途也都有藍天隊蠻新的布條,

   走來還是蠻有安全感的。

1ed3abcfbf69321e82e041609302b249.jpg

▲前方這是看到馬路了嗎?(欣喜

9ea55597efa5f42c0d11a528bdc2e8d8.jpg

▲10:19 下到產業道路後回拍,真是個不大明顯的登山口阿

b6f1995be54a0b6a52a2d2d5414f6409.jpg

▲踢一小段馬路,在要往玉旨寺前右邊路口有馬頭山的標示,看地圖是不遠,

   但剛剛山徑上的標示說到馬頭山要50分鐘,是多恐怖的路要走這麼久?

   因還不確定要走多久才可下山,為了不耽誤太多時間,今天決定不冒這個險,繼續踢馬路向前。

574ed352bffb20c3182af12ce4f53c5a.jpg

▲10:32 遇到往馬頭尖的登山口,同時也可回東萬壽路,決定由這邊切回山徑

ebe1054dc06cd9b0abce5ab0ca2d0701.jpg

▲也是要走瘦稜路線的嗎?

67c1967684b5560fb1dc729dbb48e966.jpg

▲馬上來個向上爬升

5ca470ea4ecd5c182824c4cef5d71d31.jpg

▲這是路?

98946b149a0e3a845db9d6891c7fc408.jpg

▲10:38 爬山剛剛那個不像路的路之後,一個帥氣迴轉,馬頭尖到了(H295m)

bb0fed136ab8052c603b2af53afb00fc.jpg

▲是個很與眾不同的山頭,有種與世孤立的感覺

10d2b55b241e7acf0abdd7db047086fd.jpg

▲與大棟山不同方向的展望,視野很好,可惜依然天候不佳

0de13678fc7abb2ff2a1ea7aac1a796c.jpg

1197f38acbe37407962f2096970ff987.jpg

d2abb37b73b5b387efd1a62e2a59f383.jpg

▲接下來算是緩慢下山的山徑,路小、路徑還算清晰,也不時有藍天隊的布條,

   沒再遇到山友,是個小冷門路線,但應該離山下馬路不遠,時不時有車子的聲音。

e355d15fab0d07edee76d8568d9a2487.jpg

▲10:54 岔路,左岔是原本想走的路線,裡題還有兩顆基石,繞完後可以接回新嶺山步道下山,

    可路徑看來依然不大,應該跟剛下山的情形差不多,加上裡頭曲折彎繞,

    看看天色有些擔心大雨提前降下,決定先走右岔下切到東萬壽路再踢馬路回寶石社區牽車。

54ec929273512175be8411c24a7d899e.jpg

▲知道離山下不遠了,開始較有心思拍照。

d9f3ed99956b28bdd8ca5ff939bf6c76.jpg

▲沒想到有個小湖在這邊,不是是天然還是人工的?

b1d4e62c6fe7ed736ae6734e07665dfb.jpg

19960d1fbb5582e3d8573cf3b741de45.jpg

▲隨著離山下越來越近,路幅越來越寬

e754c2039fdd9e3f5d826e49dfa110d2.jpg

▲看到水泥柏油路啦,重返文明

3ebde2bb83926a0438fa8fc151918d96.jpg

▲11:15 回到東萬壽路624號附近,從這邊左轉要踢馬路回去牽車

33d79ca80899aee9c6f3d19141b52820.jpg

▲走在東萬壽路上往左看上山,這就是我們今天走路的山呀

56e0643f5723642f74b462e0725c5ca6.jpg▲11:37 走回寶石社區,下次再來一趟把其它幾個路線與基石一起拿下

3c7462987fb5e2cd716bf30b84d8d951.jpg

里程:6.76km
時間:2h58m44s
總爬升高度:348m
消耗熱量:518卡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