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戶外撒野經典包 Tatonka Yukon 50+10

  • Lucky Chang
  • 6,858 次點閱
  • 1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前言:來自德國的北美野牛 Tatonka】

我以為自從高中畢業以後,這輩子跟橘色的緣分到此為止(按:請上網搜尋「惠文高中」),沒想到此生還有機會背個大橘包。

Tatonka Yukon 50+10(TTK1343)就是這樣一個高調到不行的包。(好啦!其實它也有低調的配色。)

89729797c217a7db314f133d0344cd71.jpg 7bd960513589560bdd98975007d54c9d.jpg

▲ 十分高調的大橘包 Tatonka Yukon 50+10

說到大包,把我背過的所有背包品牌湊在一起,還真的可以開一家動物園了,從犀牛、魚鷹到狼皮,每個包都陪我度過無數歡樂與煎熬的山中歲月。這次入手的德國品牌 Tatonka 乍看之下不是動物,但其實「Tatonka」這個字不是英文,而是北美洲蘇族印第安語中「北美野牛」的意思,Tatonka 的標誌設計也正是以北美野牛為概念,因此它無疑成為我背包動物園中的一員。

雖然與 Tatonka Yukon 50+10 才相處短短一個月,我們已經一起走過了鼎鼎有名的武陵四秀,以及沒沒無聞的深堀山,還去了一趟馬陵溫泉,也能說擁有那麼一點點革命情感。(事實上深堀山在歷史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景色之壯闊比起許多名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因未列入百岳而鮮為人知。)

品牌介紹

文章開始,我想先介紹 Tatonka 這個有點難念的品牌。

雖然是北美洲印地安語,Tatonka 卻是來自德國的背包品牌,它的產品以強韌耐操聞名於世,Tatonka 的品牌理念正是希望它們的產品能夠像野牛一般,適應複雜且嚴峻的野外環境。為了能夠精確控管產品的質量,Tatonka 從不請其他工廠代工,所有產品都是由位於越南的自有工廠所生產,傳承德國優良的傳統工藝,製造出無數精良的背包。

除了做出好產品,Tatonka 也非常重視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對於勞動的保障更是相當完善,甚至在 2011 年通過德國萊茵產品認證(TÜV Rheinland),成為符合 SA 8000(社會責任標準)檢定的生產單位,並於隔年取得非營利組織 MADE-BY 的認可,徹底落實社會責任。

Tatonka 最引以為傲的是它的開放式工廠,這是因為 Tatonka 擁有一絲不苟的制度,產品不怕模仿、經得起檢驗。事實上,Tatonka 是戶外用品製造商中,唯一開放製程讓任何人參觀的品牌,每週都可以上網預約專人導覽,可見它們對於自家的產品擁有無比的信心。

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 Tatonka Yukon 50+10 如何體現北美野牛的強悍與韌性吧!


【背負系統:不能不認識 V2 承載系統】

什麼是 V2 承載系統?

Yukon 50+10 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獨特的「V2 承載系統」。什麼是 V2 承載系統呢?

許多大背包為了提升負重能力與舒適感,會在背負系統中配置金屬背架,而 Yukon 50+10 的背負系統很特別,它額外配置了兩支連接背架與臀帶的中空鋁桿。這兩隻鋁桿的功能,是將背包的重量集中到臀帶上,並且透過 3D 立體臀帶的設計,讓力量更加均勻地傳遞到髖骨上。這套被命名為 V2 承載系統的好處,是能夠有效減少上身的負擔,避免力量分散到其他部位造成不必要的能量耗損,甚至產生運動傷害。

cdd3c4b8784be68903bc01b6a6def20a.jpg 462f6b43492051246542d9e9d4fb7352.jpg

▲ 中空鋁桿搭配 3D 立體臀帶能夠有效傳遞背包重量

根據 Tatonka 原廠提供的建議,V2 承載系統的負重可以高達 25 公斤,這對於一個 50 公升的背包、並且使用於一般登山行程而言,算是相當高的負重量。

事實上,對於大部分的山友、以及大部分的登山行程而言,特別是在遵循輕量化的原則下,要背到 25 公斤是相當少見的,即便我自己在雪季時去一個沒山屋的六天五夜高山縱走,也只背到 22 公斤,況且這還是包含攝影器材與冰爪的重量。若不是當時正值過年期間買不到合適的物資,那一趟的行囊絕對還有再更輕量化的空間。

輕裝體驗:能高越與深堀山

第一次背 Yukon 50+10 上山,是跟老王去探訪位於深堀山的日治時期警備道。如果說「深堀山」這個名字大家不太熟悉,它其實在 TGOS 圖台中還有一個名稱叫做「奇萊主山南南峰」,顧名思義就是位於奇萊南峰南邊的山頭。由於這次我們選擇從奇萊南峰步道 0.75K 處銜接警備道前往深堀山,因此首先得從屯原登山口走能高越嶺道至天池山莊過夜,此外,為了節省時間不走回頭路,我們從天池山莊莊主口中得知可循深堀山西南稜之獵徑返抵越嶺道 11K,於是 Yukon 50+10 也就這樣跟著一起上了深堀山。

0b6b7f6d9144d49f81c65a488e2b3bae.jpg

▲ 背著 Tatonka Yukon 50+10 漫步深堀山美麗大草原

1437f3e15bba53cc5b0acdb1917f12a6.jpg

▲ 深堀山頂展望無敵,背景為能高與干卓萬群峰

afd503c354596962e733944e4e205a9a.jpg

▲ 準備走獵徑與獸徑下切至能高越,套上背包套決戰台灣刺柏林

因為是住在天池山莊、加上有跟廚房訂餐的緣故,我的背包裡頭只裝不到一半滿,總重量也只有約莫 10 公斤,這個重量對於 Yukon 50+10 儼然就是「殺雞用牛刀」,背起來輕飄飄的,幾乎沒有負重的感覺,尤其是走越嶺道的時候「走敢若飛」(tsáu kánn-ná pue)。

重裝實戰:武陵四秀

第二次背 Yukon 50+10 則是去武陵四秀,有了第一次深堀山的經驗,這次我放心地背了四包很重的調理包、一整袋通心粉和新鮮的球芽甘藍上山,還加碼背了四罐蘋果西打和一支玻璃瓶裝的紅酒,再加上各式各樣的零嘴與行動糧,總重硬是來到 20 公斤,整個包滿到上方的延伸袋都快拉到極限,加上頂袋甚至比頭頂還要高出不少,連同行山友的 65 公升背包看起來都小了一號。

ca3585dd7e514972f176fb521a09aedd.jpg

▲ 武陵橋與我的優質隊友們(還有攝影師 Sean 未入鏡唷!)

第一天我們落腳新達山屋,首先得從海拔 1880 公尺的武陵山莊爬到 3303 公尺的池有山,其中從池有山登山口到三叉營地 3.5 公里的路程得爬升 1000 公尺,可以說是陡上連連、少有冷場。這次 V2 承載系統的功能可謂徹底發揮了,在 20 公斤重裝下,上半身完全不會感受到壓迫,所有的重量都透過臀帶順利傳遞到下半身。

f4927ce3999ef2b4e8fedecc707aa289.jpg

▲ 池有山登山口到三叉營地間陡上連連

99f6eded1d9d914284c0571fd59ebc86.jpg

▲ 在池有山岔路口壯觀的石瀑休息

862b1440d961f69144fa742eae46df32.jpg

▲ 俊俏的池有名樹

3b4e9caaffd754fbadc698406da63f33.jpg

▲ 經過六個小時努力,新達山屋就在眼前啦!

3c56dd19feb3e5fcbe80d3d8b5540e5b.jpg

▲ Tatonka Yukon 50+10 的負重性能讓人能夠安心當馱獸

第二天則是不巧遇上鋒面雨,再加上桃山山屋缺水,因此我還從新達山屋加背了 6 公升的水過去。在負重增加且路徑陡峭濕滑的狀態下,行進的情況顯得更加危險刺激,幸而厚實的臀帶將背包牢牢固定在身上,不會因為身體的姿勢改變而晃動,提升了行進與攀爬間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0f81bd9cb0c77ab58c587ea91ed458d9.jpg

c95c102c84b34c25961cf48a43943dea.jpg

0a34ed85b08e60eb40bd15e911de0de3.jpg

▲ 從三叉路口到桃山山屋只有短短 2.3 公里,若遇下雨路況仍不好走

4bdf304c22b47a0b3750340951059f27.jpg

▲ 背 20 公斤走濕滑泥濘的林徑讓人相當厭世啊……

一個背包背負系統的性能,可以歸納為「舒適度」、「重量傳遞」以及「穩定性」,在這兩次行程中,Yukon 50+10 的 V2 承載系統可以說是擁有近乎完美的表現,不但整個背包的重量順利傳遞到髖骨上,還能同時保持上半身與髖骨的舒適,並且還能穩定地將包包固定在身上,著實只能用「強悍」來形容。


【其他特色:開腸破肚不要緊,就是要方便】

在兩趟高山行程結束後,剛好趁著雨季來臨前最後一刻到馬陵溫泉泡湯兼露營。其實原本馬陵前一週預計造訪屏風山,花三天兩夜的時間在營地耍廢讀書,還請 Alan 開了五菜一湯豪華菜單,結果一看氣象預報大雨滂沱,果斷決定取消。

d451e5d08d4177fbf1b0507927122467.jpg

▲ 一起到馬陵露營泡溫泉的夥伴們

露營和山屋行程最大的差別,就是東西可以肆無忌憚地亂扔,不用怕影響到其他人的使用空間,因此我想藉由這個行程來展示 Yukon 50+10 的另一個特色,那就是拉鍊開口很「豪邁」。Yukon 50+10 每一個收納空間都能「大門敞開」,讓放東西與拿東西變成一件非常爽快的事情。

頂袋

首先是頂袋,這裡是我們在行進時最常拿東西的地方,許多隨時會用的物品,比方說面紙、頭燈、相機電池等,都會放在頂袋以便隨時能夠取出。Yukon 50+10 的頂袋可以三面拉開,像掀開天靈蓋一樣讓裡頭的東西一覽無遺,不像大多數背包的頂袋只開一小個縫,得把手伸進去掏老半天,結果還是沒掏到需要的東西。

5faf1dd048d9d2fb4b40b39ec13992e6.jpg

▲ 掀開頂袋就像打開天靈蓋那樣乾脆

f55685b759ab05271386847d0b85abf1.jpg

▲ 頂袋內側還有專門放置緊急醫療用品的空間

你可能會問,天靈蓋三面打開的話東西不就很容易掉出來嗎?沒錯,所以其實 Yukon 50+10 頂袋使用的是雙向拉鍊設計,讓開口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自己決定,如果在收納的時候有先安排好什麼東西放在哪一個方位,從頂袋拿東西根本超快超方便的。

底袋

其次底袋的部分,則是以置放寢具或帳篷等不常用的物品為主,由於這些物品只會在營地或山屋使用,因此通常與其他物品獨立分開。在 Yukon 50+10 的內部,跟其他大多數的包一樣有一片可隔離上下層的布,當這塊布拉起來的時候,下層的東西就得透過底袋開口才能拿出來。

df02db1ff200cdcedf9985b1eb18613b.jpg

▲ 底袋空間可與主袋隔離,不過我個人習慣打通一起用

39afb1f136b988bb91121c1752287dbd.jpg

▲ 底袋與前側使用最耐用的 10 號拉鍊,前側更附有旅行鎖孔

值得一提的是,Yukon 50+10 底袋拉鍊使用齒號最大的 10 號拉鍊,能夠承受重裝時來自內部的巨大張力,既安全又耐用。

主袋前側

同樣擁有 10 號拉鍊的就是 Yukon 50+10 的肚皮,它跟天靈蓋一樣可以三面掀開,讓整個五臟六腑都清清楚楚地攤開在陽光下,就像打開行李箱一樣。這樣的設計讓我們在打包收納以及取用物品的時候,可以用二維平面的思考方式,不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堆疊才方便,更不用擔心拿一個底層的東西時,上層卻被弄亂的窘境。

e36f83f5d8fdba28ef8fc60461ef21f9.jpg

▲ 背包前側可整面掀開,收納與取物都相當直覺

1b3e2d325cffcdbc87f8dfaaa5caf66a.jpg

▲ 背包前側收納袋設計為「|」形垂直開口,可以拿來放地圖或行動糧

背包前側肚皮上的收納袋則是使用「|」形垂直開口,不同於常見的「倒 U」形或是「倒 L」形設計,是我覺得 Yukon 50+10 所有開口中最彆扭的一個,不過因為 Yukon 50+10 可以整個肚皮掀開來,最外面這一層倒也不必要做那麼大的開口。這一層通常用來放地圖和常用的文件,不過我自己是習慣把文件都放在頂袋,前側則通常拿來放雨衣。現在 Yukon 50+10 擁有可以掀開的肚皮,雨衣就直接放在主袋裡頭了。

後來我發現前側肚皮拿來放行動糧相當合適,不會拉鍊一拉開就噴滿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行進間要自己拿不太方便,解決的辦法就是改放隊友的行動糧,這樣他拿就會很方便,自己也可以吃他的就好。(誤)

其他貼心設計

Yukon 50+10 還有許多貼心的小設計,讓使用者能夠擁有更好的體驗。

兩側的彈性細網袋,不論是什麼形狀或是大小的物品,舉凡水瓶、爐頭、營柱、甚至是相機腳架等,都能夠緊緊包覆,不會在行進間或是攀爬時掉出來。背包前側與頂端各有兩條強韌的織帶環,外掛裝備和固定物品都很實用,例如溯溪時能拿來掛鞋,我自己則是用來掛毛巾和帽子。每一條插扣帶都附有額外的塑膠固定環,讓尾端不會亂飄勾到其他東西。背包下方的壓縮帶繞過整個底部,即使加掛睡墊或相機腳架,長度也是綽綽有餘。背包頂部前後各設置一個提把,在不背起來的情況下也能輕易地移動重裝的背包。內建放置水袋的空間,並且設有飲水孔能夠牽引吸管。

60192e488c9b15382e959a2d621af0c9.jpg

▲ 側邊彈性網袋可以放置各種物品

1efd5acd7f6a9de8dca12d9db1bead8c.jpg

▲ 背部頂端附有飲水孔可以牽引吸管

769100a54628458004262661d2c642bd.jpg

▲ 織帶環可以用來掛東西,底部壓縮帶加掛相機腳架也是沒問題

7fdf51b14c1404856eba41ffa0280a4a.jpg 49e86e07a4b55b345ed018a0e5cb24c3.jpg

▲ 背一堆美食到馬陵溫泉泡湯兼露營

此外,為了提升耐用性,Yukon 50+10 背包底部使用強韌的 CORDURA® 500D 尼龍布料縫製而成。(按:D 是紗線密度的單位 Denier,表示 9000 米的紗線克數,在同一種材質與織法的條件下,D 值越大的織物越耐磨,當然無可避免的是重量也會越重。)

唯一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就是臀帶上頭沒有收納袋,對於習慣把手機和零食放在腰間的我而言頗為不便,幸好,Tatonka 有出另一款 Hip Belt Pouch 隨身腰包(TTK1340),它可以直接加掛在 Yukon 50+10 腰間,也可以獨立做為登頂包,一魚兩吃,相當方便!


【結語:跟野牛一起到戶外撒野吧!】

經過幾次野外體驗後,我認為 Yukon 50+10 是一顆適合初階至中階山友使用於短期過夜登山行程的背包,它的便利性與易於操作的特性,讓缺乏打包經驗的人也能輕鬆完成打包工作。同時,它優異的背負系統讓不善輕量化的新手能夠更舒適地背負行囊,並且提升行進間的安全性。

除了做為登山包使用,Yukon 50+10 也是一顆非常適合帶出門旅行的背包。

在這一波疫情爆發以前,除了登山以外,我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各國流浪,短從三週、長到三個月的背包旅行是常有的事。在那段時間裡,大多時候我都是背著一顆國產的 46 公升背包踏上旅途,雖然那顆背包早已因外表髒破不堪和內層防水膠脫落而被淘汰,但如今使用 Yukon 50+10 回想當年使用那顆國產包的日子,還是會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做為文章的結尾,我想用簡單的評分來讓讀者能夠快速掌握這顆包的優勢與特性。

  • 背負系統:★★★★★
  • 收納空間:★★★★☆
  • 堅韌耐用:★★★★★
  • 設計巧思:★★★★★
  • 擴充能力:★★★★☆
  • 輕量化 :★★★☆☆

這邊評分比較低的項目是「輕量化」,原因是 Yukon 50+10 的空包重高達 2.4 公斤,以如今提倡輕量化的角度來說,這樣的重量確實是值得思考的事情,而它會這麼重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背負系統,特別是中空鋁桿和 3D 結構臀帶。這也許就是典型的「有一好、沒兩好」吧,畢竟不可能「想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我曾經詢問過使用他牌輕量化背包的朋友,從他們的經驗中,就會發現輕量化背包的背負系統沒辦法像 Yukon 50+10 這樣穩定,即使「追趕跑跳碰」都能固定在身上不會亂晃。

3742d3c09679d33dc585b5635f0f24fd.jpg

9ba25d62bc85ee9f3632244469362397.jpg

▲ 即使在溪床上蹦蹦跳跳背包也不會亂晃

此外,Yukon 50+10 還有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背部的透氣效果並不那麼理想,不論是在低海拔還是高山上,背部都容易積汗,我想這是 Tatonka 未來在推出新產品的時候,值得思考改進的議題。

每一個背包都有它的優點與不足,Tatonka Yukon 50+10 有它與眾不同之處,我會說它是一顆平衡了價錢、性能與輕量化的背包,也是適合比較廣泛族群使用的背包。

如果對 Tatonka Yukon 50+10 登山包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這邊進入墾趣線上商店做更深入了解唷!

3c653b646c406d59f1cc643564531604.jpg

▲ 讓我們一起背上 Tatonka Yukon 50+10 到戶外撒野吧!



f6ef2a9f4a67c7427304871c1b749725.pn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