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輕量登山背包 Hanchor Marl 51L

  • TreknTrip
  • 24,205 次點閱
  • 1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完整圖文版請見 TreknTrip網站


剛開始接觸戶外時還不了解輕量化的概念,每次上山都把想帶的各種東西塞進我那個75L的傳統登山背包內,結果就是背包總重常常動輒13公斤以上。

當然,傳統登山背包的背負系統往往都很讚,就算20公斤背起來也是很舒服。

但人的感受是活的,實際重量卻是死的。

背起來舒服是一回事,這十幾公斤還是扎扎實實壓在我身上,兩天、三天,甚至四天,跟著我上坡下坡、攀繩、跨倒木。長時間強負荷的結果就是膝蓋痛、高山反應樣樣來。(本人是極度容易高原反應的體質,輸在起跑點的概念)

由於先天條件不佳,只好靠後天的努力來跳脫這個困境。

方式其實有很多,一個是藉由重量訓練來加強自己的肌力與肌耐力,尤其是腿部肌群,好讓自己的身體能夠駕馭大重量的負荷。這個方法需要持之以恆的訓練,畢竟肌肉不是一天就能長出來的。

相較之下,另一個方式單純簡單多了:背輕一點吧!

在裝備輕量化的過程中,重量可以差最大的是背包、帳篷及睡眠系統。這三項往往佔據了大部分的背包總重量,所以大家也都建議可以先從這邊著手來減輕重量。

而今天要介紹的是一款來自台灣的輕量登山背包 – Hanchor Marl

先說感想,2019年入手後,Marl是我擁有的第一個輕量化登山背包,它曾陪我去過了台灣的松蘿湖、武陵四秀等台灣過夜行程,並完成了12天的歐洲白朗峰環線(TMB)。幾次爬山健行下來的表現十分令人滿意。Marl背負性良好、布料耐用,而且還十分防水,打破了許多我曾對輕量化背包有的疑慮。無疑的,未來我還會再背它去其他大大小小的步道上。



簡介

Hanchor是台灣的品牌,2012年創立於台北。以設計背包為主,一開始主要著重攀岩的裝備,後來產品線延伸到各式戶外活動、旅行以及Urban Outdoor,致力於品質、機能性和輕量化設計。

hanchor_marl

Marl屬於登山輕量化背包,全重1053g,最大容量為51L。以下列出幾個重要特點:

  • 主面料採用知名的X-Pac布料,具高度防水及耐磨的特點
  • 包口採捲收式設計,可有效擠壓掉多餘的空間
  • 上、中、下三段式壓縮系統,便於調整背包容量(20L~51L),單日或數日健行都適合
  • 背部可卸式鋁條,拆掉後背包會更輕(908g)

 hanchor_marl 

外觀看起來相當單純,就是一個背包主體配上前方大網袋,側邊還有水壺收納袋,兩側腰帶分別有一個拉鍊口袋。整體來說十分符合輕量化背包的簡約及精巧。

hanchor_marlhanchor_marl

來看看背起來的樣子,Marl外觀看起來其實跟傳統登山背包的戶外感差很多,我覺得其實蠻潮的,背著走在城市路上也不會很突兀~

Marl主要也是靠著腰帶來支持重量,這點跟傳統登山背包一樣,不過可以發現Marl的腰帶相較之下比較單薄,背負性相較來說就會比傳統登山包差一些(背太重會較不舒服)。

hanchor_marlhanchor_marl

Marl的胸扣還身兼口哨功能,危急時可以吹出哨聲(希望永遠不需要用到它~)

hanchor_marl

肩上的懸吊帶很重要,主宰背包的上方重心是否能往身體靠近(比較不會有被包包往後拉的感覺)。因此在腰帶、背帶、胸扣都拉到定位後,記得要多檢查肩上懸吊帶是否有拉緊。

hanchor_marl hanchor_marl 

雙側水壺袋及腰帶拉鍊袋。

斜的水壺袋口設計讓行進間拿取水瓶也方便(但要放回去就需要柔軟度練習哈哈)。容量大,放了圖中的1L Nalgene水壺後還可以多放一隻折疊傘,也不曾遇過東西掉出的狀況。

腰帶拉鍊袋的容量適中,我最常在裡面放能量棒,行進間餓的時候不需下背包,隨時可以拿出來補充能量。唯一的缺點是拉鍊在90度彎的時候容易卡住,常常需要動用雙手來完成動作。(註1)

hanchor_marl  hanchor_marl  

前側大網袋十分實用,我最常拿來放雨衣、雨褲、綁腿等需要即時拿出又不怕濕的裝備。

網帶兩側有環條,可以鉤上各種釦具,變化度好高。我常常拿來掛小鈦杯,或是搭配官方給的彈性束繩,便可以加掛登山杖。

hanchor_marl  

背包內側有扣環可以吊掛水袋,側邊還有水袋孔可以將吸管連到外面直接飲水。


〔 防水、耐用性 〕

Marl主要使用的布料為X-Pac VX21,該材料最早使用於風釩等相關運動,近年來逐漸在輕量化領域被廣泛利用。與一般單層面料不同,X-Pac 是以多層貼合的方式製作,布料本身包含了外層面料、X-PLY 排列的1680d 紗線以及 PET防水膜,其中VX系列的背面更加以一層50d的polyester內層布料保護防水薄膜,有挺硬抗撕裂的特性。X-Pac 是屬於完全防水的材質,尤其是防水膜夾在中間的做法,基本上可以避免掉塗層水解的困擾,在潮濕的台灣能夠延長包款的防水抗候壽命。(以上資料來自Hanchor官網介紹)

雖然布料是完全防水,但車縫線的地方卻不是,因此若長時間淋大雨,部分雨水仍可能會滲入背包之中。因此會建議在Marl內做好防水袋的打包,或是更簡單的直接加上一個大垃圾袋作背包內夾層(我就是這樣做),如此一來不需背包套便可達到100%防水的目的。


〔 背負感受 〕

一般提到輕量化背包,總是會擔心他的背負系統不夠給力,會有背久了不舒服等疑慮。但當我第一次背上Marl時的感覺是很不錯的。在腰帶拉緊,肩帶、胸帶都到定位時,Marl十分貼合我的身體,不會有壓力集中在某處的不適,就是一種背包重量很平均分攤在自身重量的感受(還是應該說融為一體?)

第一次去松蘿湖,因為是走豪華露營路線,帶了很多食材上山,全部打包進Marl內,背包總重約11~12公斤。跟以往背gregory重裝背包的經驗來看,雖然會較明顯感受到背部重量的存在,卻也不會不舒服。值得一提的是,由於Marl有捲收式設計壓縮系統,可以有效減去多餘的收納空間,包內的物品不會跑位,使背包打包後可以固定住重心在該有的位置,行進間幾乎沒有重量偏移的感覺,走起來十分輕鬆,感受深刻!

hanchor_marl

在松蘿湖步道,走岩壁旁的平衡木時,若背包能重心穩定,對於身體維持平衡有很大的幫助!


後來去武陵四秀,全程露營,3天2夜背包總重約8~9公斤。這個重量Marl可以說是完全的駕馭住,背起來輕鬆舒適,充分體驗到了輕量化的美好。其中桃山山屋到新達山屋這段路程崎嶇不平,不時需要攀繩陡上陡下,Marl的壓縮系統讓背包能夠維持在最小的體積,爬起來較不費力。最後新達山屋來回登頂品田山時,甚至可以直接將Marl壓縮至最小的體積,直接充當攻頂包使用,省去了傳統需要多帶一個攻頂包的重量!

hanchor_marl

說到我對Marl的總驗收,應該非11天的TMB白朗峰環線莫屬。我們每天都在阿爾卑斯山區上上下下,海拔落差大,一天平均走8小時。當時的背包總重約10公斤,並不是非常的輕量,不過連續11天走下來肩頸、腰、背都沒任何的不適,讓我對Marl的背負系統有十足的信心,也讓我相信往後在台灣,它應該能夠勝任各種登山健行行程!

hanchor_marl

在TMB每天背著Marl走10幾公里。由於背包可以壓縮得很小,不時碰到國外的hiker以為我背得比YU還要輕……(馬上跟他們解釋),還遇到一個美國的hiker向我詢問背包的牌子,驕傲地跟他說是來自台灣的品牌Hanchor!

Marl的背負系統比不上傳統重裝背包,但既然它屬於輕量化登山背包,在打包時就應該要盡量輕量化。Hanchor官方建議的極限舒適負重為20kg,意思就是只要背包總重不超過20公斤,Marl都能讓你(最低限度的)背得舒適。但我認為若很常會打包到快20公斤,或許使用傳統登山背包優良的背負系統會更加適合。

畢竟登山輕量化的重點在於觀念輕量化,再來才是裝備輕量化,若背著輕量化背包卻沒有輕量化的打包觀念,如此一來可能會背得更辛苦啊!


// 補充 //

背包基重(Base Weight),指背包總重扣除水、食物、燃料等消耗品重量。一般對輕量化的定義為背包基重在9~4.5kg內,而另有超輕量化的概念為背包基重在4.5~2.25kg內。


〔 使用心得 〕

我認為Marl很適合剛接觸輕量化登山的人使用。1053克的空包重量雖然不是說超級輕,但它有良好的背負系統、完整的框架,打包時只要花一點小心思,便可以背得十分舒適!20-51公升的可變化容量十分方便,從兩天一夜到多天數長程縱走都適合。


我很喜歡背包面料防水的設計(很多輕量化背包都有這種設計),我想是由於我上山都會帶上相機、鏡頭等較貴重的3C產品,每次遇到下大雨心裡都會有點惦惦的,而Marl的防水面料讓我很有安心感,它也讓我省去帶背包套這件事,只要做好內部防水打包就好!況且傳統背包遇到大雨時也是需要做內部防水,光有背包套其實防水能力有限。


我也喜歡Marl的壓縮系統,尤其是他的捲收式頂蓋,是真的可以把背內的物品收得很密實!所有我在打包時刻意擺放的物品順序都不會亂掉,登山背包只要內部重量分配做得好、又能維持住位置,走起來就會很輕鬆!

另外三段壓縮系統可以將Marl搖身一變,變成20L的單日背包!在歐洲爬完山後直接變成旅遊背包背出旅館逛街,絲毫不違和。


hanchor_marlhanchor_marl

捲收式頂蓋設計可以因應需求改變背包的容量,左圖為收到最低的樣子

我覺得Marl的包外收納空間偏少(其實很多輕量化背包都是這樣),比較常用到的除了正面網袋、側袋之外,就是兩側腰帶拉鍊袋及頂部壓縮帶了(拿來外掛泡綿睡墊)。

hanchor_marl

全副武裝的Marl。頂蓋可以綁上泡棉睡墊,不過單靠一條束帶綁著仍稍嫌不穩

背包主袋中底部的東西行進間基本上是很難觸及到的,打包時要花點心思處理物品收納的順序,行進間常用到的東西要放在靠近頂部的位置,或是收在包外空間。另外由於背包收納設計較單純,我習慣用防水夾鏈袋稍微去分類不同種類的物品再裝到背包內,如果是全部散裝進去,找東西會有點像海底撈針(摸彩的概念)。

hanchor_marl hanchor_marlhanchor_marl hanchor_marl 

Marl內部示意圖。我習慣將睡袋、帳篷等行進間不會用到東西放在最下層,保暖外套、食物等物品放在上層

兩側腰帶口袋的拉鍊不太好拉,尤其是要過90度轉角的地方幾乎每次都會稍微卡住,不過這點除了稍麻煩外其實沒什麼大礙。(註1)

大型網袋是個很聰明的設計,東西拿取方便,裝什麼一目了然。我喜歡把防水用的裝備放在網袋內,像是防水外套、雨褲這種需要即時拿出的衣物就很適合。不過我覺得Marl網袋的容量及伸縮性稍小一些(跟其他牌子同類型背包相比),沒辦法說真的裝很多東西在裡面,因為Hanchor將Marl的網袋做得較窄一點,可能是為了留空間給網袋兩側的環條勾東西用。

相對的,網袋兩側的環條很好用,可以接很多扣環或扣具來掛各種東西,像是登山杖、小杯子等,而我在TMB也很常拿它來掛還沒乾的小毛巾(擦反潮帳篷的實用小物!)

hanchor_marl

〔 比較 〕

以相似公升數的輕量化背包來看,Marl的重量重了一些(1053g含鋁條),大部分的輕量化背包大致都在900g以下。這多出來的重量反應在Marl優良的做工及用料上,從我查到的其他海外心得也都說,Marl是一個很「堅固」的輕量化背包。


整體來說,我覺得Hanchor Marl的設計很像我們有的另一個輕量化背包HMG 3400 Windrider。同樣是捲收式設計,同樣是一個背包主體配上前側網袋及兩旁側袋,也同樣使用防水的面料。HMG 3400重約900g,網袋的容量比Marl大上很多(但感覺比較容易勾到樹枝),側袋也比Marl的大,少了可以掛鉤環的環條,整體看起來比較粗獷,兩個都是很好的輕量登山背包。Marl的定價台幣7990元,而HMG 3400官網定價約台幣10350元,足足是貴上2000多元,個人認為Marl的價格算是相當佛心的!


總結一下,如果你剛踏入輕量化登山的領域,不希望犧牲太多背包的背負性能,又或是你已經很熟悉輕量化,想要找一個背負性好、容量大,能夠負荷長天數縱走,CP值又高的輕量背包,那麼我認為Marl會是一個相當合適的選擇!


優點:

  1. 在輕量、背負系統及耐用性達到良好的平衡,不會過度犧牲其中一項。
  2. 壓縮系統設計完善,20-51L的可變容量能滿足大部分行程的需求。
  3. 設計簡潔、做工精良,可以感覺Marl會是一個很難「壞掉」的輕量化背包。
  4. 自己國家的品牌值得支持啊!(理性面上,售後維修服務也方便許多)

缺點:

  1. 1053g在眾多輕量化背包裡面算是偏重的。
  2. 網袋、包外收納空間可以容納物品的量較少。


(註1)

Hanchor在2020年對Marl做了一些小改良:

  • 鬆緊帶改為縫入彈性繩,長期使用後易於維修更換
  • 腰帶拉鍊口袋布料更換為尼龍,拉鍊更加好開合

hanchor_marlhanchor_marl

圖片來自Hanchor官方網站


完整圖文版請見 TreknTrip網站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