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遙遠、杳無人煙」是當代台灣高山給人們的想像,70年代開始登山運動興起,各個探險家、登山好手背起沈重的背包,出發前往想像中的處女地,探勘出我們想像中不曾有人煙踏入的廣大森林。
對於「家」的想像
誰的想像?誰的森林?
同樣是在70年代,台灣的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紛紛成立,當登山者要進入高山時,必須通過高山部落的檢查哨、更要申請入山入園證,並以遵守所謂不破壞國家公園的規定為前提才能被獲准入山。當然,這樣的規範是出自於好意,然而另一個面向,國家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調查與測量,規劃出人們想像出的「純淨森林」,並設下重重法律,嚴格地要求、禁止在相關土地內的自然資源使用,這種「排除式」的管理模式與淨山的思維,將自然想像成未經開發過的荒野地帶…
部落與部落之間常使用山稜與河流等自然地形來當作領域的界線。
經常出現的山林遺址 vs. 消失的主人
而我們不妨試著持續這樣的「想像」,並以一個登山人的角度,想想現今沸沸揚揚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議題。雖然我們的目標是要前往想像中罕無人跡的山林,但細心觀察的登山者絕對曾在攀登的過程中發現過,整齊群立的疊石,在行程記錄上讀到有一處東倒西歪、殘破不堪的房舍,途中會經過許許多多耕作後的新生林,甚至看見完整、碩大的聚落遺跡,這些明顯「人為」的山林遺址歷歷在目,弔詭的是,這群人卻在山林間集體消失了,又或漸漸地退出了山林,因而讓我們這些偶爾進入的訪客對山林有了「神秘、遙遠、杳無人跡」的錯覺。
如果你知道這些遺跡可能是所謂的「原住民」所留下來的,但不清楚是哪一群人曾經擁有、並使用過這些東西,絕對沒有人會怪你,因為現今在台灣,恐怕只剩下少數的文史研究學者能夠正確地說明,這些遺址明確的歷史脈絡。而多半不清楚、不暸解這部分土地歷史的我們,恰恰是台灣人所患有之集體的「歷史失憶」,亦是台灣在長期山林開發史上,政府一直不想面對、也不敢面對的「歷史真相」!
日治時代至國民政府初期,集團移住政策計劃性地強迫深山之聚落移至「淺山地區」並集中遷建,隨著族人分散性地遷移,「人為」的部落建築與文化痕跡,亦隨著空間與時間的變遷而逐漸瓦解消散。
與耆老的問路經驗
但我們很幸運,在找路的過程中巧遇了一位原住民耆老,他主動地與我們聊天,因此我們順勢與耆老確認未來幾天的登山行程與路線方向,從「紮營點、取水點、下切點、高繞處」等種種登山人所需的關鍵資訊,一個也不漏地請教這位耆老。
即使因為語言有些隔閡,耆老仍舊耐心地回覆:「你們第一天的紮營點是我哥哥以前的獵寮,他在那裡種香菇種了二十年,一開始為了避免與林物局發生衝突,因此他走入深山種香菇,他非常的勤奮,每天可以來回部落與獵寮很多趟,但是現在他老了,腳沒有力量,再也沒辦法走到這麼遠的地方。我哥哥對這裡的路線非常熟,因為小時候常跟著老人家跑山上,聽老人家聊天與歌唱,因此他學會了河流的名字、高山上的植物,和各個部落的分界與族群遷徒的歷史。」
原住民的歷史記憶常與「地景、地貌」有著直接的關連,而重要的遷徒歷程更反映了人與環境互動的智慧,和人與環境產生出的獨特文化。
粉絲專頁:激流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