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故事】阿里山森林鐵道百年物語

阿里山森林鐵道百年物語

文/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

阿里山壯闊而律動、繽紛多元的別樣風光,難以一言說盡。在半天的路程間,能穿越熱帶、亞熱帶、溫帶到寒帶林相,以及各種奇樹怪石、雲海青潭。稍稍步行,便能站上臺灣的屋脊,登高遠望、四面絕峰。

除了自然景象,阿里山也積累百年來林業與旅遊交通的開發痕跡,鐵道、車站、公路、檜木建築,乃至櫻花、一葉蘭等外來植物,均融入重山綠意中,層疊著殊異的豐富樣貌,人為與自然交互輝映,樹立現代阿里山的特殊格調。

這樣的阿里山樣貌是如何形成的呢?從森林鐵路、林業的開發歷程,以及近代公路的開闢、觀光業發展等資訊,可以獲得些時序上的粗略概念。但是,如果能閱讀幾段不同時間的阿里山遊記,從踏遊者的記述體會裡,更可感受不同階段的阿里山風情。

日治時期阿里山載運木材的火車。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日治時期阿里山載運木材的火車。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讓我們先從100多年前的阿里山系列報導說起吧。1908年3月24日,一名署名北仙生的記者在《臺灣日日新報》上開始連載系列電文。一開始,記者隨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率領的勘查團,在山中穿梭行進,他們從20日起從嘉義入山、穿過阿里山山區,沿和社溪、陳有蘭溪一直到埔里。隨行官吏、各類技師、隨侍挑夫、記者等,一行共兩百多人,總督多半搭轎,多數人員則採步行,全程共耗時12天。

阿里山是這趟壯遊的第一目標。他們7點從嘉義乘輕便車出發,到竹頭崎(今竹崎站)下車開始步行,上山的第一天就踏查了三個隧道挖掘實景。當時的第5號隧道挖掘現場,洞內各處豎著煤油燈,於黑暗中現出點點光芒,泉水不斷從天井滴下,惡臭撲鼻而來,拿火把的苦力被煙燻得蓬頭垢面、狀如餓鬼。此情此景,彷彿在「八萬奈落地獄道」裡行走的感覺。

經歷令人膽寒的景象後,走到紅南坑稍歇,卻又能欣賞竹林蝶蹤的美景。隔天參觀了交力坪的製紙工廠、水車寮的線香製造工廠,景色怡人,隊伍拉長到接近4公里。第二天住在奮起湖,又走了一整天,才終於走到阿里山,沿途多是蒼鬱的原始叢林,斜坡上的險峻小徑,走來驚險萬分。抵達阿里山後,眾人住在鐵路開發公司藤田組事務所與其宿舍「檜木御殿」,是座擁有11棟、170多坪的建築群。

下山的過程中,經原住民的指引,發現了一棵估計有兩千年的神木,作者見山區老樹縱橫,遙想億萬年來這些山林樹木因處深山,而躲過砍伐的厄運,今規劃鐵路開通,恐怕在劫難逃、而不禁嗚呼感嘆。

這趟勘查過後,阿里山鐵路的開闢由總督府推動,1912年火車正式完工通車,一開始,專為林業營運之用。當時為處理阿里山鐵路運下來的木材,總督府於嘉義車站附近建立「嘉義製材所」,列為供國外視察人員遊歷的重要景點,於是阿里山廣泛地出現在遊記之中,包括山上三千年的神木、以及吳鳳等故事,開始廣為人知。

1912年完成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日治時期載運木材的重要交通工具。此為1930年...

1912年完成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日治時期載運木材的重要交通工具。此為1930年代發行的明信片。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不識阿里山真面目」的情形,在鐵路開通十年後便徹底改觀了。1927年票選臺灣八景的熱鬧活動,阿里山獲得第四高票。開始發展觀光後的阿里山遊程,主要是從嘉義出發的「二日遊」,島內或日本遊客開始絡繹不絕。

1928年4月一位新竹文學家魏清德,特別寫了一篇阿里山遊記。他的行程如下:第一天一早7點15分於嘉義北門站搭小火車出發,午前在奮起湖下車,吃便當休憩後上車。下午1點半抵達沼平車站,步行至阿里山旅館寄放行李。回車站轉搭火車參觀集材所、工人伐木、達摩岩(也就是後來的「石猴」)、雲海等美景,五點回到沼平車站,回宿於旅館。

日治時期位於嘉義的貯木池,大如湖泊,用來浸泡運下山的木材。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治時期位於嘉義的貯木池,大如湖泊,用來浸泡運下山的木材。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1930年代,阿里山成為高校旅遊的必遊景點。圖為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

1930年代,阿里山成為高校旅遊的必遊景點。圖為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赴阿里山旅行的合照。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第二天一早5點半摸黑自旅館出發,步行約40分鐘,登上祝山觀賞日出,下山步行15分鐘回旅館吃早餐。之後參觀鄰近的神社、學校、阿里山寺、萬歲檜等名勝。而後收拾行李,攜行李搭車往神木站參觀神木,神木看似憔悴,似乎在為祂受戕害的親族樹靈哀傷不已。一路下山回到嘉義北門站時,約莫下午2點半,結束兩天的阿里山小火車之旅。

阿里山自1930年代即提議設立國家公園,此為當時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發行的明信片,...

阿里山自1930年代即提議設立國家公園,此為當時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發行的明信片,圖中神木今已不存。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這趟旅程,魏清德計算車費加旅館費共約花費20圓,以當時的幣值物價而言,約莫抵得上一般公務員半個多月的薪水,可說是頂級豪華之旅。

這篇遊記記述的參觀行程,包括附近的聚落與森林步道,與現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旅遊重點已相差不遠。只是當時沼平車站鄰近的聚落生活帶著濃厚的日本風味,而眠月的「集材所」,尤其是馬力強大的「集材機」,這些讓時人大開眼界的伐木設施,在1965年林務局停止直營開採後,多數已拆解或消失了。

此外,山上的交通也有所不同,現今登祝山觀日樓的遊客,多半是搭乘祝山線火車往返,而這時是步行上山。事實上,祝山線鐵道是遲至1986年才通車,在這之前,旅客要賞日出都是摸黑出門、步行上山的。然而,無論登山的路徑如何,登上祝山後,也常未能見到開闊的日出景色,不過能遠望南北諸山,尤其得見玉山的風采,仍是時人遊覽阿里山的一大收穫。

從一片蒼鬱,到蔚為殖民地經營標竿的林業據點,到之後的觀光行銷,阿里山的名勝地位就此奠定。近年來,阿里山森林鐵路屢遭天災摧殘,主要路段時而長期停駛,1980年代之後始穩定開通的公路,反而成為進入阿里山山區的主要交通動脈……現今阿里山的樹與人的故事,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日出不斷堆疊,呈現什麼樣的新面貌,猶待讀者自己去探索踏尋了。

日治時期阿里山的雲海也是遊人必看的名景之一。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日治時期阿里山的雲海也是遊人必看的名景之一。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本文轉載自udn讀.書.人,原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