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故事】遇見1920年的邵族人—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日月潭療癒之旅

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日月潭療癒之旅

文/陳怡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佐藤春夫為日本知名作家,1920年因苦於愛戀好友之妻,在另一位居臺行醫的舊友相邀下,來臺進行三個月的「療癒之旅」。他在日月潭的所見所聞,描述了當時的臺灣中部山區情況。而1920年代殖民地臺灣的人、事、物,也因佐藤的描寫,登上了日本近代文學的舞臺。

1920年9月下旬,一個威脅全臺的大颱風剛過境不久,聽說連山路都不通了,佐藤春夫仍決定獨自前往日月潭,當時29歲的他,已經在臺灣遊歷了2個多月。要到日月潭,得一早從嘉義搭火車,到了二水再換乘糖廠的私線鐵路,以及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電力公司)的臺車。

佐藤春夫在集集過了一夜,接下來因路程陡峭,必須換乘「轎椅」──一種沒有椅腳的藤椅,中間有棍子穿過,由兩個苦力抬行,午後二時許才終於到達慕名已久的日月潭。潭水以拉魯島(昔稱珠仔山、光華島)相隔,分別是「水呈赤茶色,濃而濁」的月潭,以及綠色的日潭。

山區旅行用的轎子「蟹輿」,類似佐藤春夫文中的轎椅。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山區旅行用的轎子「蟹輿」,類似佐藤春夫文中的轎椅。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潭中有邵族人架設著四角網的竹筏,以槓桿原理方式,靜靜緩緩的捕著魚。佐藤春夫寫下,「竹筏的周邊,蘆荻稀疏地長著。眼前的這個世界,是個大而又帶著無可言諭寥落感的景色。但與日本人所謂的俳句的寥落感又總覺得很不一樣。或是心情使然吧,是一種雄大的地方所特有的奇異的寥落感……沈著,而又發散著無可奈何的憂鬱的美感、高貴的人對不幸的遭遇處之淡然的那種落寞感。」

四手網竹筏是日治時期邵族常見的捕魚方式。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四手網竹筏是日治時期邵族常見的捕魚方式。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接著又憂嘆這個自然景觀,在不久的將來會因電力工程進展,在數年之內面目一新,「到那時,不管有什麼新的別的美觀產生,但也不會今天我所看到的大自然了。思及此,我不禁興起無限感傷……」。佐藤的憂心不是沒有道理,在1934年時,由於電廠完工並開始蓄水,在潭邊的部落都將淹沒在湖水之中,邵族人也被迫遷徙他處。

此次日月潭之旅,並未在此劃下句點。佐藤春夫入住旅館,稍事洗浴過後,又有一位紳士模樣的電力公司技師來訪,力邀他到邵族部落看看。於是一行人準備了兩大罈的酒當做禮物,連同旅館的女仕一起,帶著啤酒與下酒菜上了小舟。

正因為這個錦上添花的遊程,邵族的身影也難得的被佐藤記錄下來。他觀察到,居住在拉魯島上的邵族人,已經很習慣來訪的遊客。當他們靠岸時,首先有一名身著西式襯衫的老人出來迎接,搬出凳子請客人坐,而小孩子飛奔去呼喚還在田中工作的男女回來。首先登場的是由女人們演出的杵音,木杵敲擊在石頭上發出奇妙的高低聲響,搭配輕聲哼唱。其他從田裡歸來的年輕男女約20人,則換上紅色的祭典盛裝,在廣場上圍成大圈跳起舞來,杵音在中途也加入,所有表演者也一起唱和著。

日治時期明信片。邵族婦女在岸邊表演杵歌。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日治時期明信片。邵族婦女在岸邊表演杵歌。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眾人乘舟返回時,雖然已望不見部落的蹤影,但杵聲仍持續著,「那聲音響徹水面、天空以及我的胸中,聞之如砧聲似寂寥」。日暮的潭水,好像也隨著杵聲如蘆葉般顫動,哀切之情伴著初秋的冷風,襲上心頭。原來杵音極妙之處,真要在潭上才能體會的到啊!

日治時期明信片。獨木舟是日月潭拉魯島上邵族人必備的交通及捕魚工具。圖片後方可見部...

日治時期明信片。獨木舟是日月潭拉魯島上邵族人必備的交通及捕魚工具。圖片後方可見部落房舍樣貌。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本文轉載自udn讀.書.人,原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