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騎馬遊萬金
文/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
時光倒流到150多年前的臺灣,民眾除了步行往返兩地外,如果要到遠一點的地方,板輪牛車則是陸上較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唯一缺點是當行走在碎石路或泥濘路上,顛簸的乘坐的感受十分不舒服,所以經濟能力好、地位高的有錢人或政府官員,大多選擇舒適性較高的轎子。
1860年代,臺灣開港通商後,有不少歐洲人來臺灣旅遊探險,入境隨俗,多少也會體驗一下臺灣特有的交通工具,比如騎牛或坐牛車,這個交通方式對初來乍到的歐洲人來說很滑稽,想不透為何不騎馬或搭馬車。事實上,這是因為臺灣並不產馬,當時的馬匹都是從中國大陸載運而來,只有官兵才有馬可騎。因此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來臺旅遊的歐洲人還是偏好較舒適的轎子,至於牛車,大概就是體驗一下而已。
19世紀末西方人來臺遊歷探險,除了騎馬,亦常見搭乘轎子。照片出自《李仙得臺灣紀行》,攝於1860~70年代。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1890年,英國人格利馬尼(Edmund Grimani)和幾位同伴選擇到臺灣旅行,目的地是屏東萬金,他們不坐轎子,而是以英國人習慣的騎馬為交通方式。他們所行走的路線,是自1861年西班牙道明會在萬金傳教並設立據點後,其傳教士步行往返前金與萬金兩地的教堂的傳教之路;也因為萬金天主堂之故,在當時成為西方人的熱門旅遊景點。
在格利馬尼的遊記中,敘述著他們一行人騎著馬,雇了幾名挑夫擔運行李,大概走了一天抵達萬金。格利馬尼還記載了他們行經一處水塘時,恰巧遇到一群水牛在喝水,因為不小心驚動了牛群,而引來水牛群的一路追趕;當他們要換搭舢舨小船渡東港溪時,因逢大雨使得溪水暴漲,小船在渡溪時也險象環生。
左:150多年前,來臺灣旅行的歐洲人,大多以馬匹為交通工具,並且在當地雇用挑夫。此圖繪於1890年。(館藏號2003.015.0156)
右:上圖描繪格利馬尼一行人從打狗(今高雄)騎著馬匹翻山越嶺往萬金庄的途中,行於陡峭下斜的河岸時,人與馬匹都站不穩的樣子。下圖則為行經一處沼澤地時,被一群野生水牛追逐。此圖繪於1890年。(館藏號2003.015.0157)
此外,格利馬尼也對沿途竹林叢密的風景感到印象深刻,這大概是他在英國前所未見的景色。另一方面,格利馬尼對於來自部落的排灣族人特別感興趣,遊記中還提到排灣族人到萬金看漢人舞獅、旁邊是萬金的平埔原住民敲鑼奏樂的情景。自古以來,萬金即是閩南、客家、平埔、排灣等族群交會之地,再加上到訪的格利馬尼等一行歐洲白人,可以想見當時萬金多元族群相遇的有趣場景。
格利馬尼一行人在萬金待了約7天,整日漫遊山林打獵,很是悠閒。本來他們還打算進入山區的排灣族部落探訪,但同伴有人得了熱病和瘧疾,因而沒有成行。當時歐洲人喜歡來到萬金遊歷參觀,除了來這上山打獵外,許多人是特地來參觀天主堂,對於西方傳教士能在山腳下的小村莊萬金立足,感到好奇與讚嘆。1893年萬金的駐堂西班牙神父就提到:「不時有參觀這裡歐洲人,聽見他們高聲誦念玫瑰經後,高興地稱讚這些原住民美妙的聲音!」
格利馬尼一行人告別萬金之景象,圖中雄偉的山脈為中央山脈。此圖繪於1890年。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館藏號2003.015.0158)
如前所述,早在1861年西班牙道明會郭德剛神父就來到萬金傳教,1870年萬金天主堂落成。距今140餘年歷史的萬金天主堂已被認定為三級古蹟,於每年12月的第二個禮拜天是主保瞻禮暨建堂堂慶,當日會有大彌撒禮和聖母繞境萬金村落等活動,因此如果在聖誕節造訪,更能感受到濃濃的佳節氣氛。
格利馬尼目睹排灣族人到萬金看漢人舞獅,旁邊則有萬金的平埔原住民敲鑼奏樂的多元文化相遇場景。此圖繪於1890年。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館藏號2006.006.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