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睡在懸崖上的人: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

 
 書名:睡在懸崖上的人: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
    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

 作者:易思婷/著、Dave Anderson/攝影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28日



沒有錢、也沒有後盾,
所有的夢,都是從不可能開始!
這本書,也獻給所有的夢想,因為有你們,我們才能堅持下去。


內容簡介

「我要全麥麵包。」
「我要有葡萄乾的。」

在攀岩的路上,常常是刻苦的,因為經濟的不充裕,食物的來源之一就是超市後方那個幾乎與人同高的大藍色垃圾車。趁著月黑風高,抓緊時間在打烊後的第一刻就趕到,一個翻身,運氣夠好的話豈止一餐,接下來幾餐都有了著落。偶爾也會遇到「同好」,用手電筒的燈一照,乾脆直接高聲地指定要什麼口味的麵包。

每每在撿拾這些過期食物時,耳邊總會響起媽媽一向的質問,「待在家裡舒舒服服的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到外頭曬得像黑炭一樣?」

在拿到可以讓母親驕傲、人人稱羨的常春藤名校博士班證書後,小Po卻毅然決定放棄可預期的優渥生活,進入戶外運動的世界。她身無分文,但因為夢想使得她覺得自己巨大,即使需要餐風露宿,仍然甘之如飴。她泛舟、滑雪、登山,就連冰川攀登都嘗試過,每試一回就更篤定自己與大自然的緣分,最後小Po終於在攀岩裡面找到了那個最初的自己。

◎攀岩,是一種只跟自己比的運動
很多人問小Po,為什麼這麼喜歡戶外運動?因為它是一種只跟自己比的運動。它不像競技運動,有分數有輸贏,容易讓人在競爭的壓力下迷失。是一種很純粹地與以往的自己比較,去挑戰自己,見證成長的運動。

◎噓,攀岩要安靜
第一次在室內岩場上攀岩課的時候,教練只給了我們一份功課——安靜。初學者攀岩的時候只顧著看上方,對於腳該放在什麼地方,相當隨便,常常都不是準確地放到該放的地方,總是漫不經心地抬高,再試探性地落下,等碰到腳點了,再上上下下地微調到適合的位置。這個過程中,不但多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步驟,浪費體力,也破壞攀岩應該流暢的韻律。過分的噪音,正代表了動作的未經思考。

◎修練墜落的禪
對攀岩者來說,認識墜落和判斷墜落的後果,是個很重要的課題,就好像初學柔道、合氣道的人,學招式之前先學摔一樣的道理。對攀岩一無所知的人,容易認為攀岩者是冒無謂風險的笨蛋,可是生命上主動被動的決定其實都有風險,而攀岩者冒的是精密計算下的風險。要懂得計算攀岩的風險,才能真正理解攀岩。

◎就連大小便也要重新學起
荒郊野地可沒有沖水馬桶,對於天天都得做的這檔事,該怎麼做還得重新學起。大便則需稍費心思,因為在保育的觀點上,需要挖洞掩埋,而理想的掩埋深度是十五到二十公分,在該範圍內的微生物活動最旺盛,可以加速分解。鵝卵石是最天然衛生紙的最佳選擇。戶外運動,讓人反思自己習以為常的一切,重新認識自己。

◎到荒野上課去
美國常利用戶外課程作為一種媒介,或是譬仿,來啟發人的成長和對生活的領悟。在大自然對人的磨練下,教會了人如何生活和維護人身安全的基本求生原則。戶外生活乾脆簡單,讓戶外從事者也變得乾脆簡單,更容易激發自我的潛能。在戶外,極快就可以理解和大自然鬧彆扭的無稽,回歸到一切盡其在我,而每個人有怎麼樣的領悟就是每個人的機緣。


本書特色

◎《台灣山岳雜誌》、《戶外探索Outside》專欄作家
◎爬了近百條長攀岩路線,也攀登北美第一高峰「丹奈利峰」與南美第一高峰「阿空加瓜」

「從小,我只想著要給別人交代,但從未給過心底的聲音一次公平的機會……要當個乖孩子,在美國唸完博士,找個高薪工作?還是一個在攀岩區流浪的野丫頭?」

—小Po

往上攀,
繩子每打上一個繩結,她就更肯定自己一點;
手指每扣住一塊大石,她心裡就更踏實些……
她在攀岩的途中,與山對話、跟自己對話,也跟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 夢想當飯吃?小Po放棄了高薪的工作,當起美國遊民,在垃圾桶翻食物吃
  • 遊民必備的專業知識?「喬賣家」的垃圾箱最美味
  • 其實很膽小?滑雪、登山,再到冰川攀登,什麼戶外運動都玩了,攀岩最安全
  • 差點沒命?在海拔超過5100公尺的冰川雪地,一滑就差點掉進深不見底的冰川裂隙
  • 原來攀岩就像挑蛋糕?裂隙、岩石種類都是學問,各有所好
  • 要攀岩要先學「墜落」?不是要努力往上爬,而是要懂計算攀岩風險
  • 山林裡的平安符?只要掛在三公尺高處,包你夜晚不會被「不速之客」打擾
  • 荒野裡的輔導課?在大自然連大小便都要重新學起,跟它鬧彆扭只是跟自己過不去
  • 爬得愈高,就愈安全?墜落的危險不是來自高度,而是來自撞擊

這是一本寫給大山與自己的情書,也是寫給她的母親,
小Po一直希望可以讓自己的母親驕傲,但是是以自己的方式,
而在此之前,她想先讓自己為自己感到驕傲。


作者簡介

易思婷 (小Po)

出生於雲林縣虎尾鎮,像大部分的台灣孩子一樣,自小就背負了名列前茅的期望,從北一女中、台大資訊系,最後遠赴美國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取得電腦博士,一直努力符合父母的期望。

但卻在取得那一紙可以讓家人感到自豪的畢業證書之後,毅然捨棄高薪的科技職位,流浪天涯、奔向山野找尋能讓她投注一生熱情的夢想。在野外的世界,她嘗試滑雪、荒野露宿、激流泛舟、冰川探險,一步一腳印終於找到她與攀登命定的緣分。

自2006年開始,作者攀登的足跡遍佈南北美以及中國大陸,造訪過數十個天然攀岩地,攀登的長路線近百條,並在美國首屈一指的戶外領導學校(NOLS),以及其他戶外組織(BOLD Mountain School, Passages Northwest, Bush School etc)擔任攀岩講師。

目前以車為家,繼續流浪攀岩的生涯,眼光放向攀登大岩壁,以及所有攀岩人的夢想——首攀——的計畫。「首攀」指的是攀登從未有人攀過的地方,表示沒有經驗可參考、也沒有紀錄可依循,為一大挑戰。

目前亦為《台灣山岳雜誌》、《戶外探索Outside》專欄作家。

簡歷
2006年7~8月: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參加30天的冰川攀登課程
2007年3月:領隊冬攀美國緬因州第一高峰肯塔登峰
2007年6月:攀登北美第一高峰丹奈利峰
2007年8月:登頂技術性山峰大提頓峰
2008年6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野外講師資格
2008年12月~2009年1月:攀登南美第一高峰阿空加瓜
2009年2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攀岩講師資格
2009年9月:嚮導大提頓峰
2011年8~9月:首攀計畫得到美國山協(American Alpine Club)的獎金 Lyman Spitzer Award ,和數個戶外組織和企業的贊助,在中國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東陲建立新路線

作者網站:www.chickfromtaiwan.com


攝影者簡介

Dave Anderson

擁有15年的專業攝影資歷,尤其擅長捕捉在荒野戶外的風景和人物風情。 Dave的作品曾刊載在各大出版物,包括《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公司雜誌》(Inc. Magazine)、《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和《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也曾經出版過兩本戶外書籍:《Expedition Planning》(暫譯:遠征計畫,Stackpole Press出版)和《Outdoor Hazards》(暫譯:戶外風險,Falcon Press出版)。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1-1 坐擁高薪到美國遊民
1-2 白色的戶外運動
1-3 從喘不過氣到馬拉松
1-4 把家背在身上
1-5 游泳和我的愛恨情仇
1-6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7 有學問的戶外運動
1-8 只見冰雪岩的冰川攀登課程
1-9 要當乖孩子還是野丫頭?
1-10 攀登北美第一高峰
1-11 登頂的代價
1-12 大小便也可以這麼開心?
1-13 大姨媽真是個討厭的親戚
1-14 差點進了北美山難事件簿
1-15 丹奈利峰的三次眼淚
1-16 天寒地凍的雪鄉澤國
1-17 與問題少女的互動中看母女關係
1-18 像菜市場一樣的南美第一高峰
1-19 大山變臉是很快的

第二章 追著石頭跑
2-1 攀岩不是往上爬而已
2-2 戶外攀岩讓我不想再當週末戰士
2-3 嚮往優勝美地,攀岩者的耶路撒冷
2-4 蛇行上半穹岩
2-5 獨在岩壁上,看萬家燈火,想繩伴默契
2-6 錯距裂隙給我上的一堂課
2-7 流浪找石頭爬
2-8 只要有繩伴就爬
2-9 緋色蝶蛹上意外的紅色血滴
2-10 從跟攀到嚮導大提頓山
2-11 攀岩的重要里程碑
2-12 修煉墜落的禪
2-13 戶外攀登教育的潛移默化
2-14 爬長路線的挑戰和滿足
2-15 男女大不同?
2-16 攀登的大夢


自序

還記得小時候曾經和哥哥討論個人的志向,哥哥說,他想要成為科學家、發明東西、並創業開設公司。我說,那聽起來一點都不好玩,我想要這一輩子活得快快樂樂,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沒想到,這句「做我想做的事」,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單純簡單。

在社會價值的制約下,在長輩父母的期望下,甚至有時候無關的鄰人眼光與指點也來參一腳,我老老實實地在升學體制中,一步一步地走向璀璨的人生,這個過程中,雖然我衣食無缺,也曾經帶活動、搞社團,小小的不務正業,發展讀書外的興趣,淺嘗過年少輕狂的感覺。整體上來說,我過得快樂,心底卻知道我離小時候志願的快樂的境界,還差了一大截,更糟的是,我還沒有搞清楚,究竟什麼是「我想做的事」?

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我告訴自己,這下夠了,再不給自己機會,我就只是浪費更多時間罷了。我必須知道什麼是我想做的事,這個答案沒有找出來,我鐵定會在午夜夢回時候,啜泣從指間悄悄溜走的青春,也許在臨終榻前,不捨嚥下那一口氣。我開始往戶外追尋,只因為山野溪流間似乎有和我心靈共鳴的聲音。

剛開始的時候,相當困難。我很會讀書,但是我從小跑不快也跳不高,標準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為了打足體力的基礎,我給自己定下鍛鍊計畫,並且嚴格遵守,終於日積月累之下,也有小成。跨過那個門檻之後,也驚喜的發現,戶外運動中,很多技術和危機判斷部份,需要縝密的頭腦,我本身是資訊科學出身,倒是在分析和學習技術上,占了很多便宜。加上我願意吃苦,在高山環境中,遇到嚴峻的天候狀況,也不氣餒。

幾年下來,嘗試過滑雪、激流泛舟、登山、攀岩等運動,終於找到命定的最愛:攀岩。而在攀岩這一塊,我最熱愛的還是高山岩攀:可以在山野無人之境,利用攀岩技術,攀上聳立的山峰,享受清風浮雲和絕佳視野。過程中有無比的自由,也充分挑戰自己,激勵自我的蛻變成長。這滿足難以言喻,千金難換。

終於我找到想做的事了,而我發現我對未來的不確定,不像以往有那麼多的迷惘,找到自己後,我可以篤定地、有自信地隨時有準備,應付迎面而來的挑戰。只是這一路走來,還是有些遺憾,最大的就是與母親的關係成為膠著。

母親那一世代,苦過來的,她一心就想我功成名就,也指望我成為大家閨秀,相夫教子,培養國家棟樑。可是我卻在博士畢業,應該開始在職場發光發熱的時候,選擇流浪,選擇找自己,對她來說,這是毫不容易理解的怪念頭。每次通電話,媽媽都是苦口婆心地勸我回頭是岸,多次的勸退不果,她開始威脅利誘,甚至說我的行徑讓她食不知味、寢不安枕、到時候九泉之下也會痛心。我當時選擇逃避,在找尋自己的過程中,我拿全部的力量來對付自己內心的掙扎都不夠用了,如果還要應付媽媽,我一定會潰不成軍。

還記得賈柏斯○五年在史丹佛畢業典禮中的演講激勵多人嗎?我也是其中之一,他說人一定要找到自己心愛的事情來做,如果一時沒找到,那就繼續找(keep looking),那就是我的寫照。而當他用有力的語調勉勵大家絕不要妥協(don’t settle),我的眼淚馬上就嘩嘩地流下來了。

本書的初稿完成後,很多好友一則好奇、一則關心地問我,希不希望母親閱讀這本書?我沉吟了好久,依舊無法爽朗地給予一個明確的答覆。母女關係一直是我人生當中最錯綜複雜的關係,但我不能切斷這份血緣,更絕不想割捨這苦樂參半的聯繫。我希望母親能以我為榮、能為我高興,但是如果我自己沒能夠享有篤定的快樂,我怎麼會有能力讓我關心的人快樂?

撇下了累積經年的資訊工程訓練,走上了全無基礎的戶外探索的道路,憑著的是一份直覺的嚮往,一路上走得艱辛,有趣的是,母親身教堅持、不放棄、對自己要求嚴苛的原則,全在這時候成為我咬牙撐下去的動力,而這一撐下去,成果果然璀璨馥郁,我也找到攀山攀岩核心的妙處,在與山、雪、冰、岩的互動中找到強大的自信、自由和成長。我終於蛻變成完整的人。

與大自然對話的過程中,我常常反思母女關係,也許母親像陡峭、美麗、誘惑人的岩壁,剛開始我不知道怎麼爬,岩壁的難度讓我連地表都離不了。也許我可以用工具敲敲打打,把岩壁打鑿出一個個坑坑洞洞,讓手腳有著力處,但是岩壁也不像以往那麼漂亮了。我只好暫時離開到別處去修練,把對這道岩壁深厚的眷戀放在心底。

周遊四方長見識之後,再回到這道岩壁,眼界不同的我看出一些斷斷續續的可攀登片段,只是還不能一氣呵成,只好反躬自省琢磨可再加強的技巧與力量。最後脫胎換骨回來,一定可以看出一條完整的路線,展開攀登嘗試。

攀登這條路走久了,撤退的次數總是超過登頂的次數,但繼續嘗試下去,岩壁總是變得愈來愈親善,不是它的難度變簡單了,而是多次的嘗試讓攀登者對岩壁的認識更深了一層,彼此的距離也變得更近了。如果這次過不了難關,下次換個方式再試試;如果這次天候風雪怒號,退一步等風平浪靜再接近。

然而,母親比起亙古不變的岩壁多了一顆活生生的心。

她曾經黯然地嘆道我總不和她談內心話,當時逃避的我在母親的諸多批評下,也只背過臉垂淚認為我倆之間的代溝山高海深,而徒呼負負。這麼幾年來,我成長了好多,不再是母親眼中嗷嗷待哺的幼雛,母親難道會沒有變化嗎?我老抱怨母親沒給我機會做我想做的事,也許我也沒有給母親一個機會真正了解女兒。

而這本書正是個機會。我不但敘述過去十年對自我的探索,對夢想的追尋,也包括從小到大錘鍊出的思考和心得,母親不但可以從中了解到女兒究竟在幹什麼,也可以進而以人的身分來認識我。

終究我是衷心希望母親能閱讀這本書,只是對爸爸和哥哥很不好意思,因為這本書裡我把他們給賣了,赤裸地揭穿他們以往為了護衛我,在母親面前扯下的白色謊言。不過我想他們一定會諒解的。

*本書書介由麥田出版社提供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