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淡蘭古道支線坪溪古道

今天來雙溪泰平里烏山走一條夢幻步道-坪溪古道 。坪溪古道在雙溪泰平烏山,連結了宜蘭頭城梗枋一帶的梗枋、象寮、石空古道。這幾條古道都是淡蘭古道的支線,百年前就是宜蘭安溪茶販往返宜蘭、台北的要道。

父母親年輕時住在雙溪區 泰平里溪尾寮,就曾挑著自編的家用竹具及農具,經烏山走坪溪古道 下梗枋古道出頭城龜山,或接象寮古道、石空古道出外澳到頭城販售,走的就是這些昔日的古道。

烏山62號民宅位於坪溪古道 入口,屋前空地停車收100元清潔費。與女主人閒談還真的認識我父親及我叔叔們,她說是同輩上下歲昔日都住附近差不多都認識。

從烏山62民宅前走下溪邊,你會發現一條水淺流緩、河床平坦,整條河流裡像是鋪了一層細石的清澈水流,這就是坪溪。一座水泥小拱橋跨過坪溪正式走進坪溪古道。

站在小拱橋上望坪溪潺潺水流,幾天的下雨讓坪溪水量大了點急了些。坪溪是灣潭溪的上游,而灣潭溪是北勢溪的上游。

過小拱橋古道口立有簡易導覽圖。古道開始沿著坪溪逆流而上,剛開始的一小段古道幾乎與坪溪溪面平行。

坪溪流域因地形平坦,水流相當平緩,水質清澈乾淨,能清楚直看水裡細石,可真是溪如其名啊。

走上寬大平緩的坪溪古道 ,古道稍微緩爬升,坪溪水流在右下方,偶能看見一兩個水潭,但落差不大。

坪溪古道 兩邊開始出現大量的柳杉林,由於氣候潮濕,杉林下盡是青苔、冷清草、山棕及大小型蕨類。今天天氣有些不穩,雖沒下雨但有雲霧,陽光沒露險,古道走起來有些昏暗。

杉林下走約10分鐘,抵達古道第一處過溪。

水流雖淺但有些湍急,最深及於小腿肚。知道要過溪所以穿長筒膠鞋來,但還是要找最淺處過溪,不然水會衝淹進鞋內。

我慢步緩移涉水而過,以防水流衝進鞋內。切忌大步踩踏過溪,這樣鞋內就會進水了。

後面跟來一登山隊伍,沒有穿長筒膠鞋的只有用背的過溪。

過溪續行,坪溪已在古道左側,坪溪、古道兩側近是高聳遮天的柳杉林。

坪溪古道只有約1.5公里,距離步道口約有400公尺,右邊有山徑進入柳杉林,是爬往鶯子嶺的稜線山徑。

坪溪古道平坦寬大,溪岸兩側山坡柳杉林立,沿途綠意盎然,走起來不喘不累,真希望它的路途能長一點。

左側有指標往叢雲山 3000公尺,下溪走往梗枋古道。十幾年前曾一次從石空古道、象寮古道上來,走過前面這段坪溪古道至此過溪再走梗枋古道出頭城龜山,一晃已十幾年過了。

坪溪附近廣植柳杉,杉木夾道迎人,古道寬大平緩。日據時代曾在此伐木與造林,形成坪溪聚落,應該在光復後結束伐木,坪溪聚落也漸落寞。

坪溪古道因昔日運送木材也曾鋪設輕便鐵軌,因此既平緩又寬闊,沿途有柳杉、溪流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小時候跟著父母親出去,有人問住哪裡?父親總是回答「大平」,也就是現在的泰平,而坪溪也是在泰平內。

今天走在幾十年前父母親為生活來往奔波於頭城與泰平間的古道上,心中卻有一些莫名的辛酸!

回憶中來到古道的第二過溪處,溪面比第一處更廣,但稍淺水流也較平緩,輕易的渡過。

過溪後路樁也由「梗枋古道」改為「石空古道」。坪溪古道會接上象寮古道在接天廟進入石空古道出外澳。

十年前從石空古道、象寮古道爬上坪溪古道再從梗枋古道走回頭城龜山,母親得知曾告誡我說接近宜蘭外澳與雙溪烏山、溪尾寮之間山區不要一人獨往,需有拌才能進入登山以防安全。

轉眼間1.5公里的坪溪古道 抵達終點,走出柳杉林眼前忽然出現陽光,讓人頓覺明亮與溫暖。

左邊空地樹下設有休息椅,是石空古道與象寮古道越嶺街上坪溪古道 的鞍部。

可眺望外澳與龜山島 ,可惜今天霧氣濃,一眼看去白濛濛一片。

左下接象寮古道出外澳2000公尺,直行往太和山 、鶯子嶺,也可下接天廟走石空古道出外澳。

出發前查了一下梗枋古道及象寮古道,路況不是很好,久無人走雜草較多,於是今天只走坪溪古道來回。回到第二處過溪。

坪溪古道沿途柳杉林立,古道平緩綠意盎然,偶會聽到林深處傳來山羌的叫聲,在雙泰公路烏山段或坪溪產道上都立有「小心山羌出沒」警告牌。

回到第一處過溪。現在會慢步緩移過溪了。

回到烏山62號古道入口的小拱橋,在溪畔洗一下坪溪的水,真是清涼無比。

旅遊日期:105.09.24  天氣:晴天有雲

旅遊路線圖:烏山62號民宅09:10→過溪109:25→梗枋古道叉09:33→過溪2→09:40→觀景處09:52→回烏山62號10:30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