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阿拉斯加之死

 

 書名:阿拉斯加之死

 作者:強.克拉庫爾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31日


內容簡介

我們曾經有過夢:流浪、狂戀或歡唱。多數的人很快學會了謹慎,如此便能保證人類社會以目前的方式繼續演化不致滅絕。卻有另一些(形體上或精神上的)遊民,放不下自己的純美固執,在都市的底層或心靈的邊緣,持續那個浪漫得一塌糊塗、卻美麗高貴的夢。願我們也是。

《阿拉斯加之死》於1997年在美國出版後,迅即登上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甚至在《紐約時報》榜上近兩年,並引起大眾熱烈討論。天下文化於1998年出版的繁體中文版,同樣感動了許多心底有夢的讀者,成為長銷多年的口碑之作。

在原書出版的十年後,當世間的紛亂有增無減,
我們願再次介紹這位以全心擁抱生命、追尋至真夢想的年輕人。

一九九二年九月初,在阿拉斯加一輛廢棄的巴士裡出現一具男屍,
他是來自華府、大學剛畢業的克里斯.麥克肯多斯。
生前,他家境富裕,前途似錦,
但他卻拋開一切、走向曠野,從此踏上不歸路。
他的所作所為是虛擲生命,抑或擁抱生命?
他的死是自絕生路,還是意外、命中注定?……

既是登山家,也是記者的本書作者克拉庫爾,對克里斯的死亡之謎始終無法釋懷,於是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藉由克里斯留下的信件、日記、書本等蛛絲馬跡,以及深入的調查採訪,試圖還原真相,留給世人一個公斷。

作者重返克里斯死亡之旅中踏過的路徑,甚至回到他的命喪之所;也一一探訪克里斯的家人、熟識,及與他萍水相逢的過客。為了拼湊出故事完整的圖像,作者更坦然寫下年輕時與克里斯相仿的心路歷程,並回顧另幾位走入曠野、一去不返的旅人。這使得本書超越了一般的報導文學,成為細膩動人的生命紀錄。


名人推薦

  • 令人震懾,卻又令人感動……。描述人類心靈深處的追尋,足以令人心碎。--《紐約時報》
  • 所有曾經想流浪荒野、擁抱自然的人,都該讀這本扣人心弦的書。--《華盛頓郵報》
  • 這是一本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說清楚的書,就如同你很難用三言兩語把生命的本質和人類最潛在的心靈世界描繪完整。……它觸及到人類彼此的了解和成長的苦痛,但是更多的時候,它觸及到人類更內在的神祕呼喚和生命的躍動。--名作家 小野
  • 本書表面上呈現的也許只是一個意外,一項單純的死亡。不過,我認為潛藏在事件背後的動機,和引發的各種人為因素,才正是每位閱讀者應該去深思探究的。……透過本書,我相信也提供了許多父母和青春兒女心靈語言的另一種省思。--專欄作家 陳美儒


作者簡介

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

美國作家和登山家,以野外和登山報導著稱;曾任《戶外》雜誌(Outside)特約撰述,同時也曾為美國數家報章雜誌撰寫文稿。《阿拉斯加之死》出版後,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兩年以上,也為他贏得傑出探險類作家的名聲。

他以一九九六年親身經歷山難寫成的分析報導,在《戶外》雜誌發表後,榮獲「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之後擴寫成《巔峰》(Into Thin Air)一書,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並入圍一九九八年普立茲獎。

除上述兩本暢銷書外,尚著有:《愛格爾峰之夢》(Eiger Dreams)、《在天堂的旗幟下》(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等。現與妻子住在科羅拉多州。


譯者簡介

莊安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印地安納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有《愛之旅》《感官之旅》、《鯨背月色》等書。現任職傳播媒體界。


目錄

序 生命豈止是三言兩語 小野 I
作者序 一個唯美旅人的殞落 V

第一章 走入曠野 
第二章 旅人之死 
第三章 亞歷山大超級遊民 
第四章 解放與冒險 
第五章 嶄新的生活 
第六章 老人之愛 
第七章 惺惺相惜 
第八章 朝聖的旅客 
第九章 追尋美與孤寂 
第十章 死亡消息 
第十一章 少年克里斯 
第十二章 媽媽,救我! 
第十三章 無盡哀思 
第十四章 年少輕狂 
第十五章 不安的靈魂 
第十六章 返璞歸真 
第十七章 探索靈魂的原鄉 
第十八章 永遠的曠野 

跋 
中英地名索引 

附圖一:克里斯.麥克肯多斯旅程圖 蝴蝶頁
附圖二:阿拉斯加全圖
附圖三:史坦必德小徑及廢棄巴士附近地圖 15
附圖四:猶他、內華達、亞利桑納、加州及墨西哥交界圖 43
附圖五;科羅拉多河流域附近地圖 150


一個唯美旅人的殞落

一九九二年四月,一名出身美國東岸富裕家庭的年輕男子,一路搭便車到阿拉斯加,單獨步入麥金萊山北邊的曠野。四個月之後,一群麋鹿獵人發現他腐爛的屍體。

就在屍體發現後不久,我應《戶外》(Outside)雜誌之邀,報導這名青年死因之謎。這個青年的全名為克里斯多福.強森.麥克肯多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在華府近郊一個優渥的社區長大,不但成績優異,也是運動菁英。

一九九○年夏,克里斯以優異成績自艾默瑞大學畢業,此後家人就失去他的音訊。他改名換姓,把銀行帳戶中兩萬四千美元的存款悉數捐給慈善機構,放棄了車子和大部分財產,還把身邊的現金全都燒掉。

此後他開始全新的生活,自處於社會邊緣,在北美大陸漂泊,追尋超越物質的原始經驗。他的家人完全不知道他的下落,也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遭遇,直到他的遺體出現在阿拉斯加。

為了趕上緊迫的截稿時間,我寫了九千字的文章,刊登於一九九三年一月的雜誌上。但我對克里斯的興趣,卻在書報攤換上新雜誌之後,仍縈懷不去。我對這個男孩餓死的細節,以及我們生命中某些隱約令人心神不寧的相似之處深感困惑。我不願就此放棄,於是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著了魔似地重新探索使他走向阿拉斯加松林的死亡之路,並追蹤他旅程的細節。為了要了解克里斯,我勢必也要反省其他更深更廣的課題:曠野對美國人的吸引力、高危險活動對年輕人的誘惑、父子之間的沈重關係。這些曲折的調查結果就是讀者面前的這本書。

我不能說自己是個不偏不倚的傳記作家;克里斯奇特的故事打動了我個人的心弦,因此要不動感情地記述這個悲劇是不可能的。在本書中,我已經儘量減少作者的存在──而且我想大致上也成功了。但我還是要提醒讀者;我將自己年輕時的片斷穿插在克里斯的故事中,主要是希望我個人的經驗能夠為克里斯的謎,作一點詮釋。

克里斯是個極端熱情的年輕人,頑固的理想主義使他無法適應現代生活。他著迷於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作品,特別景仰這位偉大的小說家能夠拋開財富和特權,優游於貧窮的世界。在大學時,克里斯就開始仿效托爾斯泰的禁欲主義,和道德上的剛正不屈,其程度使親近他的人先是驚訝,後來轉為憂慮。當他前往阿拉斯加松林時,並未幻想前往滿溢奶香與蜜糖的沃土;相反的,他想追尋的是危險、逆境以及托爾斯泰式的克己,在此行中,他正充分體驗了那一切。

只是在十六週的嚴酷考驗中,克里斯太過堅持自己的理想。的確,要不是由於一、兩個看來並不明顯的疏忽,他可能已經在一九九二年八月走出了松林,一如他在四月間步入松林時一樣不為人知。然而,他無心的錯誤卻成為無法挽回的關鍵,以致於他的名字上了小報的頭條,並留下不知所措的家人為他承受痛苦。

被克里斯生與死的故事感動的人,出乎意料地多。在《戶外》雜誌那篇文章刊出之後的數月中,讀者來函的數量遠超過該刊任何一篇文章的回響。正如我們所預期的,這些來函反應出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些讀者非常讚賞這個男孩的勇氣和崇高的理想;有些人則嚴詞譴責他是個瘋子、是個有勇無謀的白癡、是個怪人、是個因驕傲和愚蠢而毀了自己的自戀狂,根本不值得媒體小題大作。我個人的看法將在以下的文書中表達,但我願讓讀者擁有他們自己對克里斯的意見。

一九九五年四月於西雅圖


生命豈止是三言兩語 小野

這是一本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說清楚的書,就如同你很難用三言兩語把生命的本質和人類最潛在的心靈世界描繪完整。這本書不像梭羅的《湖濱散記》,它缺乏主角克里斯本身大量對大自然親身體驗的喜悅的敘述;也不是像傑克倫敦的《白牙》或《野性的呼喚》,因為它沒有小說般的複雜情節;更不是梅爾維爾的《白鯨記》,因為它想表達的不是像亞哈船長內心世界狂烈的原始獸性,它想表達的人性可能更高尚、道德些;當然它也不是托爾斯泰的《家庭幸福》,雖然它觸及到人類彼此的了解和成長的苦痛,但是更多的時候,它觸及到人類更內在的神秘呼喚和生命躍動。本書像是一本報導文學作品,甚至更像是一本偵探小說。

作者克拉庫爾花了許多的時間,追蹤一個逐步走向阿拉斯加冰封的曠野中,不再能活著出來的克里斯的故事。克里斯向來唾棄人類所建造的文明世界,鄙視文明世界所建構出來的那一套關於政治、社會、經濟的學理規範,厭惡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一切主流價值,包括他自己受人尊敬的父母親。他嚮往曠野,嚮往回到最原始簡樸的生活方式,於是他在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不但沒有再繼續深造,連一般「正常人」所要遵循的、進入社會的、按部就班的法則也懶得理,直接讓自己成為一個「亞歷山大超級遊民」,隱名埋姓,不斷更換自己的名字,從自己的家鄉亞特蘭大向西流浪。經過美國南方和墨西哥的邊境,穿過西部大沙漠到達加州,也曾經繞到中部的南達科他州迦太基市,經過一、兩年的打工生活,最後終於向北行,穿過加拿大直接去了阿拉斯加,開始他短暫生命之旅的最後一段挑戰,他想證明他可以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他求生的意志超乎常人的堅強,可是他終究沒有通過飢餓的考驗,誤食野洋芋種籽而亡,他沒有機會再回到人類的文明社會中生活。

三言兩語就說完的簡單故事,卻被作者克拉庫爾用極細膩精密的文筆,帶領我們緩緩進入了克里斯這一路自我追尋的過程,作者所採取的訪問方式,加上他個人的推繹,使得整本書的寫作形式風格儘量吻合他「想像中」的克里斯內心的探索。作者不斷從這一路上收留克里斯,或曾經用車子搭載克里斯的陌生朋友口中,客觀地了解克里斯,也從克里斯所閱讀的書中劃線的部分,反覆推敲克里斯當時在想什麼?克里斯閱讀的書很多,其中就包括了我前面所提到的《湖濱散記》、《野性的呼喚》、《白鯨記》、《家庭幸福》。雖然作者一路儘量用客觀的訪問來架構這本書,甚至引用了歷史上像克里斯一般,進入曠野之後又返回文明社會的幾個不同故事,來理解克里斯的動機和內在世界,但是最終還是要回到作者本身也曾經有過的相似經驗──作者曾經在二十三歲那年,受到本身內在輕狂的熱情,和一些書籍內容的啟發,決定獨自一人去攀登一座六千呎高的「魔鬼拇指山」,這是一座被古冰河所覆蓋的山,從來沒有人爬上它的北麓,作者被這一路上可能遭遇到的艱難所深深吸引,就如同克里斯被阿拉斯加無垠的曠野所迷惑一般,作者就自身的體驗,去揣摹克里斯進入曠野的強烈喜悅感。

作者把這些征服大自然的驅動力,解釋為自己在成長中受到父權的壓迫:「男性的權威人物激起我心中受抑制的憤怒,但同時卻又渴望取悅他們的錯綜複雜的情緒。」

這就是答案了嗎?如果只是如此簡單,那就太看輕成長及生命本身的複雜性了,也太簡化了這本書用如此抽絲剝繭的方式去接近事實的核心,如果我們就用「真理」來形容核心,那麼「真理」也不應該只有答案而已。有時候,「真理」只能「漸漸貼近」,而不是真正找到。

這本書其實就是作者花了很多心思,讓自己和讀者藉著「克里斯之死」去「漸漸貼近」真理的過程,我讀後深受感動。尤其是到了最後,當克里斯生前所痛恨的親生父母華特和比莉搭著直升機,來到克里斯最後死亡的地方──史坦必德小徑上廢棄的巴士,母親比莉堅持要再走一遍兒子曾經走過的小徑,並且想了解兒子為什麼做了如此的選擇,那一刻真是令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為她一掬同情之淚:「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是如此的艱難?可是,為什麼克里斯感受不到來自母親比莉的愛呢?克里斯臨死前爬進了一個母親親手為他縫製的睡袋,彷彿重新回到生命誕生前的那個原點。如果克里斯可以感受到這些,一切事情會有所改變嗎?

當然這一切都已經是個謎了。

*本書書介由天下文化提供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