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LNT(Leave No Trace) 為美國在80年代興起的戶外環境行為準則,台灣翻譯為『無痕山林』。LNT的七大原則如下
1. 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 (Plan Ahead and Prepare)
2. 在能夠永續的地點旅行和露營 (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3. 妥善的處理垃圾 (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4. 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 (Leave What You Find)
5. 將營火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 (Minimize Campfire Impacts)
6. 尊重與保育野地的生命 (Respect Wildlife)
7. 尊重其他旅行者的權益 (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當我們在推廣 Leave No Trace 時更需要理解 Leave No Trace 背後的理念及精神,而 Leave No Trace 的精神則可回歸到土地倫理的概念上去思考,土地倫理的概念可從一些原住民族群找到許多答案,以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為例,原住民狩獵文化背後人與動植物間的內涵與價值,及原住民傳統觀念與禁忌的土地倫理概念是我們必須去理解的,Leave No Trace 與原住民傳統兩者背後的「土地倫理」及「尊重」精神是相通的也是一切根本的所在。尊重、最少破壞及永續的概念是現代的反思與反省,卻是我們「現代」社會已經遺失但是一些傳統原住民社會仍然保存的價值,Leave No Trace 萌芽於環境破壞嚴重下的人類反思人與土地的關係,而這個關係也是為了將山林等戶外環境延續下去,在我們努力推廣 Leave No Trace 的現代智慧時,若能與傳統原住民與土地共生的智慧相結合,二者更能相得益彰,Leave No Trace 也才更能在各處推廣,真正的與各處的土地相結合。
壹、緣起
大學時在登山的過程中,看到林木砍伐後的蕭瑟過程及農業上山所造的破敗結果,因此萌生了保護環境的概念,後來又遇見了登山客為了取暖將山屋板子拆來燒,有一次的大霸尖山活動,凌晨登山客在九九山莊起爐子,談笑聲中火燒到登山鞋及背包,驚醒所有的熟睡者,對於這些事情始終不以為然的我,自從接觸到 Leave No Trace 後相當認同甚至從此將其奉為聖經般的遵守。
(圖/ 123rf)
在剛開始推動的過程中,一直把 LNT 的七項原則當作教條式的遵循,並致力於收集與了解實行 Leave No Trace 的各種方法,在「要求式」的推廣中遭受到許多人的質疑與反駁,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也讓我了解到影響人的觀念與想法是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後來在跟原住民獵人一起進到山林的過程中,更是遭遇了與我所奉行的 Leave No Trace 更大的牴觸,在這段內心衝擊及與原住民互動的過程中,卻也發現其實原住民傳統中也有類似的觀念與想法存在,我是否太拘泥於原則與方法卻忽略了 Leave No Trace 背後的理念及精神,同樣的我們只看到原住民表面的狩獵與採集,卻忽略了狩獵文化背後人與動植物間的內涵與價值,及原住民傳統觀念與禁忌的土地倫理概念,我領悟到 Leave No Trace 與原住民傳統兩者背後的「土地倫理」及「尊重」精神是是相通也一切根本的所在。
貳、土地倫理的消失與環境破壞
一、原住民族的傳統土地倫理
談生態絕對無法忽略人文的因素,現在地球上即使保護相當好的環境不論在過去或現在也幾乎都有原住民生活於其中,美國許多保護相當好的「無人」國家公園,過往也都有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生活於其中,只是因為後來受到驅趕及其他因素而無人居住,除了如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槍砲、病菌與鋼鐵(Guns、Germs,and Steel)一書中所說,因為戰爭、疾病或受到外來族群同化等因素影響外,能夠留存至今的大部分原住民的文化及傳統生活都有個共通性,他們都能夠很「和諧」的與土地相處,讓一地的生態環境保存相當良好,這是我們必須認知與尊重的事實,當然如賈德.戴蒙在大崩壞(Collapse)所說,過往如果不能夠「和諧」與土地相處或是人口太多的部落或族群,相信也已經滅絕或因為付出代價而幡然悔悟了。
(圖/ 123rf)
在探討 Leave No Trace 的精神時,我們可回歸到土地倫理的概念上去思考,而土地倫理就是最根本的人與土地的關係,這層關係事實上可從一些原住民族群找到許多答案,大部分的原住民族群都能夠在一地長久的生存,許多的原住民族也是依靠種植與狩獵維生,但是卻少有土地崩塌侵蝕或動植物頻臨絕種的狀況發生,而外來的族群到當地卻往往地力浩劫、動植物消失,為什麼差距會如此之大,我們可從幾個方面去探討:
過往各原住民部族即是一個國家例如「鄒 Tsou」、「布農 Bunun」及「泰雅Atayal」的意思就是人或真正的人,因為千百年他們需長久生存於特定領域,所以就須思考如何與土地及動植物相處,要能夠永續利用土地與動植物,沒有文字的原住民就藉由神話、傳說與老人的話,在生活與態度中代代相傳,西雅圖酋長的宣言與撒可努寫的「走風的人」就是頗為代表性的例子。
(圖/ 123rf)
幾乎各地原住民都有神聖空間的概念包括聖山、發源地與禁忌區域,例如鄒族與布農族的玉山,泰雅族的大霸尖山,塞德克族 Sdeiq 的白石山,排灣 Paiwan、魯凯族 Rukai 的北大武山等,禁忌區域如鄒族的塔山,魯 族的大小鬼湖,這些神聖空間的概念與遵守讓原住民不敢隨意侵入此區域,也因此形成了動植物的生態保護區,神聖空間更以傳說,禁忌與部落力量來約束,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傳統原住民雖然狩獵與採集,卻能夠永續利用土地與動植物,泰雅獵人 Ashong說傳統上每個獵人都有自己的獵區,如果你在別人的獵區打獵,一定不會有好的收穫;或者你可能會被蛇咬、或跌落山谷……等。原住民祖先說,如果侵犯別人的獵區沒有好下場,獵區是會認主人的。事實上獵區的分配就隱含生態上的意義,當獵物跑到別人的獵區就不能追,也是讓動物有個喘息活命的機會;否則,動物天涯海角地被追殺,再加上棲息地愈來愈少,可能很快就絕種了。為何今天的國家公園及生態保護區幾乎都位於原住民的傳統領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有生番之通的「森丑之助」,更是睿智的讚揚原住民是具有優良品德、善良天性的民族,原住民的出草砍頭習俗更是護衛台灣山林的最大功臣。鹿野忠雄在登山過程中看到布農施武郡番拉荷.阿雷及其族人所抗爭的廣大山區盡是原始森林,亦感觸良深的說:「由於兇番的長期保護,即使幾十年後台灣所有的高山都被印上登山者的足跡,眾多的足跡使群峰的原始風味喪失,但是唯有這一個原始區域仍將留存,成為唯一聖潔的處女地。」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摘錄自《Leave No Trace 台灣推動經驗之 分享~從土地倫理談起》,此文章為鄭廷斌老師於2006年國家步道環境優化研討會所發表之文章。文章主要探討在台灣推動無痕山林的經驗與原住民的土地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