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蛇類大驚奇:55個驚奇主題&55種臺灣蛇類圖鑑


 書名:蛇類大驚奇:55個驚奇主題&55種臺灣蛇類圖鑑

 作者:杜銘章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如果你喜歡蛇,這本書涵蓋豐富的蛇類知識。
*如果你畏懼或厭惡蛇類,這本書提供一個大和解的機會。


內容簡介

什麼是蛇?爬行動物、四肢退化、沒有眼瞼……,專家絕對可以繼續羅列一連串的特徵,但是這些字義恐怕都不及「令人驚慌尖叫的生物」寫實。長久以來,蛇備受誤解,背負著過於沉重的罪名,事實上牠不邪惡、不濕黏,也鮮少主動攻擊人,你怕牠,牠或許還更怕你呢!何妨鼓起勇氣看蛇一眼,你將發現,蛇的花紋如畫,身段優雅,可以上天下海,甚至潛遁地穴,其生態適應令人嘖嘖稱奇!本書透過55個令人目瞪口呆的認識主題,加上55種台灣蛇類圖鑑,邀你共享蛇類帶來的驚奇體驗。


本書特色

  • 首部本土自製蛇類博物誌
    由研究蛇類多年的杜銘章教授撰寫,以淺顯易讀的筆觸,帶領讀者進入神秘有趣的蛇類世界。
  • 蛇類知識大寶藏
    全書涵蓋豐富的蛇類知識,包括演化、感官構造、生活史、生態、文化各個面向。讀者想知道的、意想不到的,通通驚奇呈現。
  • 汲取知識零負擔
    以主題方式呈現,內容深入淺出。讀者可隨意閱讀任一主題,甚至任一片段,盡情享受閱讀的隨性與快感。
  • 體紋比對超實用
    除了主題認識,本書亦收錄48種台灣原生蛇類和7種常見的外來種蛇類圖鑑。依據蛇類的體紋分成四類查索,認識台灣蛇類輕鬆又容易。
  • 精采照片好驚奇
    蒐羅400多張蛇類照片,包括令人驚異的特寫鏡頭和難得的生態行為,多采多姿的蛇類世界盡收眼底。



各篇內容描述

  • 演化大驚奇
    脊椎動物從水中的魚類演化成兩棲類時,發展出四隻腳,這個演變非常有利於陸地上的活動,因此之後的脊椎動物,包括爬行動物、哺乳類,幾乎都具有四隻腳,而被統稱為「四腳類」。然而,蛇類卻是其中少數四肢又已退化的四腳類。是什麼樣的因素讓蛇好不容易產生的四隻腳再度退化掉?蛇類和其他四肢退化的四腳類有何差別?牠們是從什麼動物演變而來?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地球上?可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種蛇類?牠們有何特徵?分布在世界的那個角落?……本篇將為您一一揭曉。

  • 構造大驚奇
    蛇類快速抖動的舌頭、從不眨動的眼睛,和偶爾更替的蛇蛻,長久以來始終迷惑著人類,這些特徵和人類周遭的動物差異太大,再加上有些蛇類具有讓人致命的毒液,更加深了牠們神秘而恐怖的特質。在這個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蛇的身體密碼,解開一個個根深蒂固的疑雲謎團,諸如:蛇是大怪物嗎?蛇可以倒退走嗎?蛇皮又濕又黏嗎?蛇吐信難道是在挑釁?蛇聽得到你的尖叫聲嗎?響尾蛇飛彈和響尾蛇有何關係?牠們的器官系統和一般的脊椎動物一樣嗎?哪一種蛇最毒呢?……

  • 生活史大驚奇
    在缺乏附肢的狀態下,蛇的生活諸事變得和一般的動物很不一樣,捕食吞嚥時沒有利爪幫忙,爬行運動時少了四肢代步,爭風吃醋時無法拳腳相向,孵化破殼時也缺爪喙相挺。從人類的角度看,牠們就像天生的肢體殘障。然而生命總是會找到存活的出口,在眾多四肢健全的四腳類環視之下,蛇!終究活出了牠們的獨特生命。本篇將引領讀者窺看蛇的生活紀事,瞧牠們如何搜尋與制服獵物、如何緩吞巨食卻不會噎死、如何因應不同的時空移動身軀、如何格鬥爭寵、如何傳承生命、如何破殼而出……

  • 生態大驚奇
    幾乎沒有哪個生態環境找不到蛇類的蹤影!從海洋到陸地,從地底、樹上,甚至到空中,顯然缺少附肢並沒有阻礙牠們的生存競爭。當動物生存在不同的生態環境時,其形態、行為和生理構造常會因應特有的棲息環境做調整,以達到適應生存的結果。缺少附肢的蛇雖不能做大幅的調整,卻仍發揮微調的功力,適應了各類生態環境的考驗。此外,在和他種動物的交互關係上,蛇也善用了躲藏、逃脫、恐嚇、反擊,甚至假死等技倆,展現令人嘆為觀止的求生本能。

  • 文化大驚奇
    蛇在人類文明中有二極化的現象,不是被放在崇高的位置膜拜,就是被唾棄至陰暗的角落。何以至此?應該和人極度怕蛇卻又不了解牠們有關罷!所幸人類怕蛇並非與生俱來,因為四歲以下的幼兒多不怕蛇,錯誤的宣導才是導致人類普遍怕蛇的主因,只要透過正確的教育,即使平常連蛇的圖片都不敢看的人,最後也敢親近蛇類。除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外,蛇對人類而言其實極具價值,例如:蛇毒雖能致人於死,卻可提煉出去血栓、促凝血、降血壓、止疼痛等藥效,此外牠們在經濟、觀光娛樂、文化藝術、學術研究、生態平衡……各方面也都有其存在的重要性。

  • 台灣蛇類現場
    台灣究竟有多少種蛇?毒蛇多不多?蛇類相有何特色?本篇探討台灣蛇類相的成因,並收錄55種詳盡的蛇類圖鑑,其中包含48種原生蛇類和7種常見的外來種寵物蛇,提供讀者一個認識台灣蛇類的最佳紙上現場。

  • 附錄
    可知道,石灰和雄黃都不能防蛇!繃帶壓迫包紮法可能會使傷口惡化!在見識蛇類世界的驚奇之後,本篇附錄將告訴您如何與蛇面對面?被毒蛇咬傷怎麼辦?如何養蛇?台灣的蛇類是由誰發現和命名的?


作者簡介

杜銘章

  • 1959年出生於苗栗通霄。因從小生長於海邊,對大海和野生動物具有深厚的感情和興趣。大學時,隨呂光洋老師走入台灣的山林,進行野生動物調查,開始對蛇類有較多的接觸。
  • 1985年,進入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陰錯陽差下做了蘭嶼的海蛇研究,自此開啟了蛇類研究之路。
  • 1989年至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動物系進修,隨Victor H. Hutchison研究動物的生理生態,以菱斑水蛇的體溫調節行為做為博士論文。
  • 1994年回國後,除以台灣蛇類為主要研究對象外,同時也涉獵其他動物的生態適應問題。

長年與蛇為伍,深覺一般大眾對蛇類的誤解太深,因此希望能為蛇類平反,有機會便至各社團或機關學校演講,或在自然保育季刊等雜誌撰寫文章,宣導蛇類生態和保育。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教授。已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並曾兩次獲國科會甲等研究獎。著有:《蛇類大驚奇》、《台灣兩棲動物爬行圖鑑》(蛇類部分)等。


推薦序一

蛇來解惑

  蛇真的會吞大象嗎?
  蛇會不會主動攻擊人?
  人類天生就怕蛇嗎?
  被百步蛇咬到的人,真的走百步就會死嗎?

上述是一般人在談到「蛇」的時候,常會問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這本書上都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蛇類大驚奇》的內容涵蓋面非常廣泛,除了蛇類生物學上的演化、分類地位、感官構造、生活史、生態習性的探討外,還有從文化層面切入的有趣知識,以及臺灣的蛇類圖鑑、蛇毒的介紹,和如何觀察蛇、養蛇等生活化的指南。

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在各章節中討論蛇的演化適應問題,這可說是這本書最大的特點。筆者始終認為,要教人認識一種生物,從演化適應的角度切入,應該最能引起學習者的興趣。作者憑著他多年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將蛇的大小、形態、色彩、花紋、食物種類、攝食方式、防衛、避敵、攻擊、蛇毒的來源、卵生、胎生、求偶、冬眠、呼吸、嗅覺……,透過有趣生動的文字,將正確的知識介紹給讀者。

在傳統東方社會裡,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聽到長輩教導在遇到蛇的時候應儘量避開,或者將牠打死,以免牠日後去咬傷別人。就因為從小就對蛇敬而遠之,所以一般人很難有機會去瞭解蛇,甚至因不瞭解而產生很大的誤解。所以經常會有人說,那些不明不白被打死,或在路上被汽車壓死的蛇都死不瞑目。真象到底如何?讀者可在這本書上找到答案。而對蛇有困惑的人,在看過這本書之後,這些困惑也可獲得解決。

書中有一單元討論有關「人是否天生就怕蛇?」的問題,作者以自已的兩個小孩做試驗觀察,以證明人類並非天生就怕蛇。另外,他更利用各種上課或演講的場合,在授課前後分別作問卷調查。從超過一仟份的回收卷進行分析,明白的指出,小朋友在經過適當的解說及給與觸摸的機會,他們對蛇的誤解和恐懼感可大大的降低。類似這種作者親身的野外經驗和學術研究所得的第一手資料,就普遍分散在本書的各章節中。在其他同類的書中,相信讀者很難有機會看到這些珍貴的內容。

作者杜銘章博士是筆者以前教過的學生,目前則是同事。臺灣光復後,真正積極從事於本土蛇類野外生態研究的學者,杜博士可算是第一人。過去幾年在教書及研究之餘,他有系統的進行文獻整理,同時將艱澀的研究資料轉換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編寫成書。另外,相當難得的是,書中的照片絕大部分都是作者在野外調查研究時所拍攝的,所以非常有助於讀者在野外的辨識。不管是相關領域的學者或者是過去對蛇類有誤解困惑的人士,這絕對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書。也祈盼日後有關臺灣蛇類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可以因此更上一層樓。

呂光洋(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


推薦序二

遇到蛇是一種幸福

住家的社區緊鄰一座小山,有回中庭意外地出現了一尾臭青公的身影。住戶們被牠龐大的身軀驚嚇住,紛紛持出棍棒在社區內搜尋,但一時間無法發現,人心惶惶下,到處張貼了蛇類出沒的警告標語。

我剛好在這座小山做過三年的自然觀察,針對蛇類的出現,遂主動寫了一篇可能進入社區的蛇類報告,把七種自己見過的蛇,都簡短地做了描述,再分送給社區的住家。

基本上,我告訴大家,蛇類沒有想像的可怕,不僅很難遇見,更絕少出現被蛇主動攻擊的情形。相對的,我也提出一個積極的建設性看法。蛇是生態食物鏈較高位階的動物。牠們會在社區出現,表示我們住家旁邊的小山,是座森林資源豐富的自然環境。這是社區的珍貴財產,看到牠們,該高興都來不及呢!

我想,大概很少人為了讓大家認識蛇類,還會寫相關的文章,如此費心地在自己的社區宣導保護吧。只是沒想到,此事過後十年,大家對蛇的偏見仍舊存在。

事情是這樣的,前些時,一天早晨,有人沿著小山的步道散步,不小心遇見了一條小蛇,回來後,隨即在社區委員會的會議上提出。會中沒有人質疑蛇會不會也怕人,被咬到的機率有多高?也沒有人懷疑蛇吻是否會危害生命,或者如何處理傷患。大家竟然跳過這些可以討論的理性基本問題,直接便認定蛇是邪惡的,會咬死人的爬行動物。大家逕自提出如何防止蛇類入侵的辦法。最後決定,把靠近社區小山邊坡的樹林全剷除乾淨。未幾,那兒呈現一片小小的禿裸荒地。殊未料,七二颱風過後,邊坡竟然污泥四溢,有了初期土石流的形容。大夥兒這才感到害怕,停止了盲目的砍伐。

為了防止蛇出現,竟不惜大動土木,差點毀掉現有的美麗環境。我相信,這不是自己生活的社區才會出現的荒唐措施,毋寧是許多地方人士遇到蛇時,會處理的類似舉動。

其實,我們若仔細回想平常的生活,恐怕會發現,人們被狗咬和蜂叮的經驗,恐怕遠比蛇吻超出好幾倍,有時情況甚至更為嚴重。但緣於大家對蛇既定的偏見、誤解,遂強化了對蛇的恐懼。這種人類對蛇既害怕又陌生的遙遠距離,也非今朝今夕才發生,而是由來已久,從各種神話、傳說、電影和和民間故事等文字或影像的積非成是,逐漸累積下來的,縱使有少數的美麗傳奇,諸如經典小說《白蛇傳》來加持,多數人對蛇仍充滿負面印象。

怎樣讓大家對蛇有公平的看待,真正地瞭解蛇,又如何化解大家對蛇的疑慮,進而認識蛇奧妙的生態,相信都是本書作者和編輯群一開始即得面對,並且嚐試在這本書裡逐一挑戰的難題。在精心編排的章節裡,每篇精簡的短文都在有趣而生動地透露蛇所不為人知的習性,但也一點一滴地在抒解你的恐懼。最終,遇到蛇是生命的喜悅,遇到蛇是一種幸福,想必是他們編寫本書的共識吧。

我和作者素昧平生,但看到內容的翔實、完整,不免再度對自然科學工作者在野外工作、研究的長期孤獨,萌生衷心的感懷。自然書籍和圖鑑,或許不是一個學者升等論文的要件,也不是學術地位的成就指標,卻是和普羅大眾對話的重要平台,也是數十年動物觀察的智慧結晶。再者,筆者和台灣館編輯群長年交往,知道他們在編輯自然書籍與圖鑑時會遇到的困境,以及做為一個專業編輯想要超越的各種挑戰。

職是之故,我自不量力,冒昧請纓,想要勉力撰序,除了本身對蛇微妙的神祕好奇和認知外,還有多年來觀察這類書籍編纂的一些感觸。

我並不指望,這本書能全然顛覆大家對蛇的觀感,但一個社會若能出版一本成熟的蛇類專書,把這個冷門的學科精緻且通俗化時,總覺得那希望之門已經打開,我們或許可以跨出友誼的一步,跟蛇產生更貼切的互動。再深思之,假如連對十分害怕的蛇,都能嫻熟其習性,尊重其生存的權利,我們的動物保育成績應該會更值得期待吧!

劉克襄(自然文學作家)


作者序

從和多數人一樣,有點怕蛇,到真心喜愛蛇,我對蛇態度的轉變並非一蹴所幾,而是長期下來,逐漸接觸並認識牠們的結果。大學開始與蛇類正式接觸,之後的碩博士論文也都以蛇為研究題材,和蛇相處竟已有25年的時間。25年前正是國內野生動物保育剛起步的年代,我在規劃中的墾丁國家公園內抓到一隻百步蛇,當時報紙上登出一篇討論國內野生動物保育的評論,認為毒蛇猛獸這些會害人的動物不該保育。而今,虎、獅、豹、熊等猛獸的保育,已經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然而反對毒蛇或其他蛇類保育的觀念卻仍十分普遍。

出國進修前便立定要以蛇類研究和保育為終生的職志,回國以後,向國科會提出的第一個研究計劃也是以蛇類為研究的題材,至今雖偶會「出軌」做點其他動物的研究,但蛇類的研究一直沒有中斷,為蛇類保育奉獻心力的作為也始終持續著。改變人們對蛇類的錯誤認知,可說是保育蛇類的首要工作;而四處演講,則是我宣揚蛇類保育的起步。從聽眾的反應,我知道它是一個有效的方式。除了演講,寫作出書應該也是傳達正確知識和改變錯誤觀念的有效途徑,何況書能傳達的知識遠比一埸演講多許多,還可以在需要時隨時拿出來參考。過去,許多聽眾或學生常會詢問有沒有進一步認識蛇類的參考書?遺憾的是,好的參考書多為外文書籍,而近年來市面上雖出現極少數翻譯的蛇書,則因當中的蛇大都不是我們週遭所能看到的,也不可能涉及與我們文化相關的課題,少了本土味的親切感,不容易帶動一般人進一步了解蛇類的動機。因此,寫一本既兼顧本土又能放眼世界的蛇書,這樣的想法早就在我的心中縈繞多年。在遠流出版公司的支持下,我終於展開這個蘊釀已久的工作。

向來認為,寫一本科普的書應該比在科學最前線做一個專題研究容易。因為後者要經過周密的實驗設計和冗長的資料收集分析,才能獲取一點點的新知;而寫書似乎只要將既有的知識彙整即可。然而彙整的工作卻比我想像中困難,除了知識的取捨有時不易決定外,如何深入淺出甚至趣味化才更令人費神。尤其當涵蓋面較廣時,已經深入特定領域的「博士」,竟有不「博」之歎了。幸好不同領域的專家們,如臺灣研究史專家吳永華、分類學博士陳世煌和蛇毒博士蔡蔭和等,都能不厭其煩的加以協助,才能在兼顧廣博的同時,亦不失專業與深度。

另一方面,圖片的取得也比我原本預期的要困難許多。原以為自已累績多年的數千幅蛇類攝影作品應足以應付此書的需求,但當文稿逐一完成時,卻發現,能精準解說且精采動人的彩圖時有或缺,於是補拍和調片的工作隨即展開。所幸許多單位或店家,如臺北市立動物園兩爬館和兩爬收容中心、石尚化石博物館和華西街亞洲毒蛇研究所等都讓我從容拍攝,而國內外的許多師長、朋友,如李淑玉、蘇焉、黃光瀛、王緒昂、鄭陳崇、毛俊傑、李文傑、葉國政、呂理德和Gregory Sievert、Peter Mirtschin、Gernot Vogel、Mark O'Shea、Ashok Captain、Rom Whitaker、Hidetoshi Ota、Akira Mori、Masahiko Nishimura、Frank Tillack、Wolfgang Grossmann等人,和印度的兩爬協會(Indian Herpetological Society)也都慨借其珍貴照片供我免費使用,或僅收取微薄的友情贊助費。另外,在Ota教授的協助下,日本岩國市教育委員會還提供其天然紀念物:白蛇的相片在書中刊出。沒有他們鼎力相助,這本書會遜色不少。

最後要提的是,編輯工作也是我始料未及的繁雜與專業,雖非第一次出書,但以前遭遇的編輯都對筆者敬重有加,不敢多質問文稿內容,能仔細改改錯字已經是印象中的好編輯。而遠流的編輯群在討論文稿內容時,雖也會奉上好茶,但絕不會只是細校錯字而已,除了尖銳的問題逼得我不得不再詳閱群書,有時也只能承認自已才疏學淺、所知有限,忍痛割捨不成熟的論述。更厲害的是,她們竟「肆無忌憚」地重新剪貼,甚至增潤我的原稿,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讓文稿變得更簡練有趣。走筆至此已近晚餐時分,我突發聯想,料多餡美工又細的食物肯定可口、受人歡迎,那麼,同理,費盡思量終於完成的本書,想必也會是膾炙人口的好書吧!

*本書書介由遠流出版社提供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