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慌與失神是迷途者的共同特徵
迷途初期的驚慌,使人腦筋一片空白,加上腎上腺素的分泌,很容易就加快腳步,甚至慌張地奔跑起來,這些都是自然反應,卻對於野外迷途的狀況沒有任何幫助,完全只有壞處。但是,這樣的驚慌過程是自然反應,沒有人能夠例外,能夠做的,只有盡可能減少驚慌的時間與程度。最有幫助的做法,就是立即停下腳步深呼吸,直到心跳與思緒都緩緩地慢下來,接近正常狀態。這時,大腦才能再次思考,仔細回想一下,怎麼做才能回到迷途前的位置。接著要評估各種可能的做法及其可能結果,決定並執行最佳做法。
簡單的記憶方式STAR
Stop:停下來、深呼吸、冷靜下來
Think:觀察周遭環境、思考各種可能方案
Assess:評估各種方案及其潛在後果
Response:執行最佳方案
讓自己變大,以利搜索者發現你
在執行最佳方案時,你可以用任何人為的方法留下線索,當搜索者發現這些與
自然環境相異的線索,如果這些指向性越強,搜索者發現你的機率就可以大大
提高:
1. 以簽字筆留下個人資訊在垃圾(袋)上、並把垃圾(袋)綁在樹枝上。
2. 留下顏色鮮艷,並與安全無關的物品或裝備。
3. 以樹枝、石頭作成箭頭。
4. 將茅草、蕨類打結。
5. 沿途攀折樹枝、蕨類植物。
6. 遇到泥灘地,留下清楚鞋印。
7. 升火,上面覆蓋活的綠色植物升起狼煙。
8. 其他任何可以留下跟自然環境不同的線索。
停留原地通常是最佳方法
如果已經確定迷途,不確定如何回到已知點,停留原地通常是最佳方法,也是
所有安全課程的建議做法。因為,不移動的物體比移動的迷途者容易被發現。
但是失蹤者通常停留原地的比例不高,需要有長時間的推廣,才有可能提高迷
途者停留原地待援的比例。以紐西蘭為例,紐西蘭登山安全委員會,在推廣了
迷途預防性教育超過十年之後發險,迷途者停留待援被找到的比例有所提高。
簡單的記憶方式:
S:停下來
T:想一下身上有什麼資源
O:觀察是否有土石流、溪水暴漲的可能性
P:擬定待援計畫
擁抱一顆大樹
如果你附近剛好有顆大樹,待在大樹下能給人安定、依靠的感覺。
待援333原則
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若能將身體的能量耗損降到最低程度,就能夠等待的時間拉到最長。
待援333原則:失溫3小時,沒水3天,沒有食物3週。在待援的狀態下,最重要、也最迫切需要保護的,其實是身體的體溫,但卻很容易被忽略,等到感覺到有失溫之虞時,身體需要花很多的能量,才能再回到正常體溫,這對於待援者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你已經耗費了許多寶貴的能量。失溫通常發生在環境低溫、身體濕、有風的狀態下,如果對身體潮濕的狀態沒有提高警覺,很容易在處於輕微失溫的狀態下才發現,而迷途的狀態又特別讓人心慌,心裡只想著要趕緊脫困,沒有太在意身體的狀態,但其實失溫是讓人最快死亡的殺手,遠遠快過於沒有水,或是沒有食物的狀況。
水是人賴以維生非常重要的物質,人在沒有水、不是處於特別炎熱與暴露的狀態下,只要身邊有些水,在保暖的情況下,至少維持5~7天待援,一般而言不會是問題。
求生意志是獲救關鍵
曾經有一個待援案例,在通訊暢通、冬季的高山上,因天氣惡劣的情況,必須等待鋒面過境後,才有地面或是空中的救援。當救援隊伍每天通訊確認糧食存量時,每天所得到的答案都是:還有三天的糧食,令救援人員納悶。原來,他每天都把糧食分成三份,吃掉其中一份之後,再把剩下的食物重新分為三份,如此,每天可吃的食物量會減少,但永遠都有三天的存糧。這是個很棒的做法,不僅讓人有食物無虞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讓人有可以一直持續待援的心理支持。
多數的迷途被尋獲者,都有著相同的信念,就是相信自己能夠等到救援者的到
來。在許多的案例中,求生的意志是獲救者最重要的一項裝備。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