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夜爬 白鷺鷥山

  • 夏玄
  • 7,308次點閱

白鷺鷥山的淵源很長遠,所以我不是爬過幾次而已,根本就是千次登頂了。

正因為自己基本選擇放棄去寫每天習慣會做的事,所以,從沒有一篇名《白鷺鷥山》的網誌;但若要說...怕下筆就覺得枯燥、無聊才一直沒寫,也算推託之詞,主要是我害怕承認自己心態上犯過的一個錯誤,想趁文中一併提及,故而預備呈現兩個面向,一是說說公益(public interests)的事;另一方面則閒聊夜訪此山。

照片 054.jpg
多篇寫此山帶拍大湖的錦帶拱橋,那是「沒有中靶」。
 

大湖公園,在日本時代是灌溉用的公共埤圳,闢為「大湖公園」,是國府於1979年以後做的事了。現在的環湖區所闢建的環湖步道,將您帶到景觀算優美的錦帶拱橋之外,很多人不知道與大湖交界處的白鷺鷥山腳最為幽靜,只有來到這一段真正稱為依山傍湖的步道,才能提供除了環湖健行之外的登山樂趣。

開場白說夜行此山之後要附帶說的事,如下:  

 

----公益(public interests)的事---- 

先提一段2013年往事,那年白鷺鷥山已是慣常性的活動,但我偶爾會從家中騎出單車辦完事再直接去登山,每次都停在老公祠旁的空地角落,上鎖後直踏階梯上行登頂。某次如故的這麼幹,遇一位兩髮鬢毛鬚白的六旬長者前來喝阻我道:「這裡是我私人土地門前不能停車。」

我有點莫名其妙,公共和私人土地的界限我很清楚是牆,而這裡是登山步道,我車停妥在沒妨害他人車輛進出或行人的喀喀角落裡,是招誰惹誰了呢?!

爭執之下,他老怒目相視又語帶威脅,我細想...或許是果真停到他家門口,他不歡迎的話,也該認個錯,於是車牽車走人另覓他處停就是。

過了幾天,我讀到一篇關於《貓空地區的觀光》的一篇文章,提到:貓空樟湖地區居民獻出私有地,並無償提供土地給市政府,再由市府出資建步道並負責維護。還特別於文後說明...優美的步道吸引外地民眾進入,當地人出入有更舒適的路可走,外地人進入也帶來商機,市政府這個作法立下利用私人土地建步道一個很好的典範。」(全文請參"樂山水",2013/7/12 6:34,作者:英謙)

查過內湖的相關文獻和請教里長後~哎呀!我對待無償提供土地給大眾有方便登山觀景的地主,心態怎麼這樣的偏差、自私的只想到自己方便呢?這是一次因停車所學習到的所有事,我實在糾感心ㄟ。  

 

----閒聊夜訪此山---- 

白鷺鷥山和湖水面積十幾公頃,舊稱十四份陂和大湖的湖面上停留有大群白鷺、野鴨、水禽類等有關,也稱「白鷺湖」。晚秋初冬的季節,步道上還能發現不以魚類為食的黑冠麻鷺在階梯邊上扯地面的蚯蚓吃。春季最常見到的台灣草蜥、石龍子等亂竄,非常可愛。當地的生態維護算是不錯,登山客和自然界和平共處,市民的生態觀念好,素質也高。

唯一讓我越來越擔心的是"隨意的"開路。有登山客覺得走石階梯路面傷膝蓋吧,自以為是的在步道的兩端開起捷徑,想想表土的植被被市民踩踏後寸草不生,土嚷遇雨就流失,久而久之就掏空了,山危矣!還見過更過份的,來挖山的表土回家園藝種花草的...更可惡。

這天從林森公園搭綜9公車回程下抵紫雲里站,由金湖路登山口起登。

照片 017.jpg
金湖路登山口前引道。
 
照片 018.jpg
來到登山口。
 
照片 020.jpg
時間算晚了,6點PM起登...山徑很快就昏暗,但路燈似乎是設定時間開啟的,前段的燈還沒亮!
 
照片 022.jpg
波羅蜜。
    
照片 024.jpg
上項水果、竹林皆有主,錄影中請微笑!
 
照片 026.jpg
轉角處的涼亭。
 

沿安山岩為主的石階路約莫上行5分鐘,山腰上的燈亮了,很快的再過10分鐘就遇岔路,由此往「鳶尾花秘境」(專篇再說吧),接著就登頂了。

照片 028.jpg
 
照片 029.jpg
路岔。
 
照片 030.jpg
健康步道和上方的瞭望台。白天天氣許可時,可由瞭望台眺覽內湖和汐止的群山。
 
照片 031.jpg
瞭望台
 

以前是幾顆大石布於山頂瞭望台,接著有無聊人士在每一石面上刻字,我無法猜測是陸客所為? 於是,地面都被土夯實了,山頂原石塊隱於其中。

照片 032.jpg
2014年底-2015年今山頂的樣貌。
 
照片 034.jpg
山頂有土調局圖根點基石一顆。
 
照片 035.jpg
  
照片 038.jpg
華燈初上,101的方向星火點點。
 
照片 039.jpg
如果曾從山下湖畔仰望過白鷺鷥山容,不難想像他是雙峰的形狀,這是另一平坦壯大的一峰。
 
照片 044.jpg
山下湖畔的"夜總會"?
 
照片 046.jpg
  
照片 047.jpg
大湖之畔。 下山途遇一岩窟...
 
照片 051.jpg

此山窟是天然形成否,我無法得知,但最早是沒有任何一字的,多事者帶油漆顏料上山先是以民國年標寫,這兩年(2014年起)開始多了"佛"字和以農曆歲次添註上漆年,一樣是多事...來年又如何? 

照片 052.jpg
  
照片 054.jpg
  
照片 056.jpg
  
照片 058.jpg
高架的文湖線捷運系統。
 
照片 059.jpg
  
照片 060.jpg
強烈燈光下,降光圈才拍得。
 
照片 062.jpg
常見到有人定期打掃山徑
 
照片 063.jpg
路燈是間隔數公尺才有的,沒有頭燈的登山客要小心黑暗處步伐的移動。
 

老公祠登山口旁有兩座相鄰並立的小廟,一是福佑宮,一是老公祠。福佑宮是土地公廟,比較特殊的是老公祠,其背後有一段奇異的「活人祭」故事(註)。

清領時期的「活人祭」,聽起來是鄙俗又離奇,但在「人肉鹹鹹」自顧不暇的年代,誰會理會老乞丐的無辜呢? 這個故事登山的前輩都知道,在此重引為夜登此山的閒話,也正為湖畔增添靈異的氛圍了。

照片 064.jpg
為酬神而唱的人形戲台(剛唱完,收攤中)
 
照片 065.jpg
舞台熄燈。
 
照片 066.jpg
湖畔有福德宮與老公祠,老公祠流傳有過去開鑿十四份陂圳圳路工事不順而採活人祭故事。
 

今日的成功路四、五段,是開闢內湖十號計畫道路填湖造出來的路,這使得湖區面積縮減,治洪蓄水調節的功能也呈現失衡,近年,幸而有聽從專家意見,多次進行淤泥疏濬,遇災已不見氾濫。

照片 081.jpg
高架的捷運內湖線從山與湖間穿過...夜拍一列捷運通過。
 
照片 082.jpg
疾駛中的捷運列車
 
照片 083.jpg
  
照片 084.jpg

以前,內湖的大湖里有產煤的時期,這段步道就曾擔負過運煤的任務,以其運煤的輕便鐵路,將開採自埤內(今葉氏祖廟附近)的煤礦經過東湖、再由五分吊橋(1918年建,業已拆除約30年了,遺址僅存橋墩立於基隆河右岸)跨過基隆河,送達南港火車站出口。知道這件事,也是在去過大溝溪附近很多次之後才慢慢發掘這一帶的採礦人文的。

照片 086.jpg
老公祠登山口。
 
照片 087.jpg
  
照片 088.jpg
經過黃石公廟。
 
照片 095.jpg
成功路...
 
照片 096.jpg
 一個人的晚餐又是火鍋,我通常吃得很開心。
  

註: 

「老公祠」內拜的是(神主牌)。這個離奇的故事係根據地方耆老轉述流傳,與內湖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陳金讚收集內湖地區寺廟史料而得 : 相傳清代開發十四分圳(今大湖公園)圳道土堤時,工事屢作屢敗不能順利進行,在無計可施之下,便引用活靈祭,以祈求工程能早日竣工。當時主事即採納建議,派人前往艋 舺乞丐寮購買一位體弱多病的老乞丐,帶回後給予錦衣美食,過了數日就將老乞丐犧牲給水利工程(這就民間相傳的祭水神、開水路)。當地居民為了紀念這為捨身的老乞丐,就合力出錢蓋祠堂奉祀,並取名為「老公祠」。

原文出處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