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百科】面山教育之重要性

11月30日參加了「2014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由各專業領域的老師針對不同主題介紹與教學,並與現場與會者交流、討論,雖然一整天將近八小時的課程,獲益良多,不過許多主題,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真的了解,由此可知,登山健行的知識是多麼的廣泛與深奧。

在此與大家分享當天上課的部分資訊,並搭配一些我個人的看法,也歡迎大家多多指教與建議。

(圖/123rf)

 

什麼是「面山教育」?

面山教育除了由體驗深化至反思自省的獨立思考能力外,更培養團結合作的學習態度養成,引領國人面臨挑戰,勇於冒險探索,讓生命充滿活力與創意;並透過對自然生態保護及原野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培養熱愛生命的情操;並包含進入山林需有的登山技能及登山常識的山野教育學習。因此面山教育領域涵蓋生命教育、山野教育及環境教育。連結關鍵產官機能則包括山林管理、山林產業、野外醫療救護、交通運輸及通訊傳輸等建置。

 

想爬山,就要先了解山。

「臺灣四面環海,整個陸地的三分之二都是山岳地形,照理來說,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應該是很會游泳、很會爬山。」杜麗芳(博崴媽媽)說道。

不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對於游泳不在行、對於山也不了解,很多人以為爬山是郊遊踏青,如同走路一樣簡單,在出發前沒有做功課,也沒有去了解,就這樣踏進山中。

「登山,才能看得見最美的台灣。」但想要看到最美的台灣,請先做好行前準備,不是只有體能訓練及登山裝備的準備,還包括每次出發前,對於行程的了解及路線的認識。

 

自己,是自己安全的最終負責人。

不要以為參加了登山隊,嚮導就要為你的安全負責,到了山上,自己才是自己安全的最終負責人。

有了裝備要會使用
爬山前準備好登山裝備是基本,但是很多人有了裝備帶在身上,卻不知道如何使用,有了等於沒有。買了裝備,就應該先試用。

完整的留守計畫及登山計畫
出發前將你的完整登山計畫交給留守人,而且留守人最好也是有在登山的人,萬一出事時,他才能清楚地告知救難隊你們的位置,避免救難隊找錯地方、白跑一趟,反而延誤救援時間。

小物可能救你一命!
哨子在起霧時,可與隊友確認互相位置。內胎備著在必要時是很好的火種。頭燈不管走高山還是郊山都是必備的。手電筒或頭燈最好有黃光的功能,因為起霧時白光是看不到。

山上的繩索要小心!
登山時看到已經在現場的繩索,要先試試看繩索是否還牢靠,有些繩索年代久遠,很有可能會斷掉。此外,現場有三條繩子,最好三條都拉,不要只拉其中一條

學習地圖判位與GPS使用
雖然現在GPS很方便,但很多人不會使用,要先學習如何使用GPS。此外,最好也要學習地圖判位,兩者搭配使用才能更確定自己在山上的位置。

 

迷途時保持鎮定,學習待援自處。

上廁所時用登山杖指著回去的方向
有不少迷途事件,都發生在上廁所時。很多人離開步道去上廁所,等到上完時才發現自己處於一片綠色之中,不知道剛剛自己從哪裡來、該走哪裡回去步道。

迷途者的特點

  • 聽到水聲,因為很渴就想直直下去,但其實台灣的溪谷是相當危險的,通常都是很湍急且陡峭濕滑,沒有溯溪裝備很容易就會出意外。
  • 看到遠處有燈光,就想衝過去,卻忘了中間還要經過很多上上下下的路段。

 

專注於走路。(以下內容摘自Dr. Jim Duff的文章)

  • 將身體重量放在前腳,儘量將兩腳精確踩在最平坦的表面上,以避免身體搖晃,因為搖晃會需要消耗能量。
  • 安靜地走路,儘量避免少講話。
  • 呼吸應保持規律平均,而不是喘不過氣。
  • 將呼吸吸入腹部,然後進入全身。
  • 放鬆身體,注意到你的肩膀、臉和手部的緊張感,並使他們放鬆。
  • 每一步所費的力氣應該都是一樣的,所以在比較陡峭的地面就縮短並放慢步伐;在好走的地面就拉長並加快步伐。
  • 呼吸、力氣和速度之間應取得平衡。
Dr. Jim教導大家使用PAC(圖/博崴爸爸 提供)

 

緊急醫療救護法的現況與修改建議(以下內容摘自賴育民醫師的文章)

在緊急醫療救護法第14-2條:救護人員以外之人,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

  • 緊急醫療救護:包括緊急傷病、大量傷病患或野外地區傷病之現場緊急救護及醫療處理...等。我們在山野中對病患做的心肺復甦術(CPR)、止血、包紮等醫療行為都可算是急救措施。
  • 緊急救護設備:較為狹隘,只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目前列舉的唯一急救設備就是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不過,以高山會發生的高海拔肺水腫(HAPE)與高海拔腦水腫(HACE)為例,兩者都是屬於病危狀態的急症,外部資源可能因地形和氣候而無法進來,目前證實可延緩病情惡化的攜便式加壓艙(PAC),根據法規仍需由醫療人員才能使用。

緊急醫療法既然將野外地區的急救行為,納入緊急醫療救護的範疇,卻沒有針對高山荒野的特殊疾病型態及外部醫療資源難到達的情形做更進一步的考量及規範,期待專家及各界先進,能一起來研究及推動。除了加壓艙外,其他如高海拔疾病口服及注射藥物、過敏性休克注射藥物等,是否都能列入非醫療人員也可執行的急救措施?

※有關攜便式加壓艙(PAC),也可參考另外一篇王士豪醫師的文章

 

高山氣象

林博雄教授有提到未來將在高山上增設氣象站,可以增加高山氣象預報的準確度。此外,也提到兩個網站給登山者參考及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作者曾俊賓(台灣磐石救難隊大隊長)、Dr. Jim Duff(國際揹工組織創辦人、便攜式加壓艙的發明者)、賴育民(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林博雄(台灣大氣科學系教授)之演講及文章內容。

資料來源: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文集

當天的大合照(圖/博崴爸爸 提供)

 

個人感想

近年來,台灣登山運動越來越盛行,其中不乏缺少相關知識就上山的人,我個人是認同博崴媽媽的看法,不是一出事就要封山,一出事就開始看是誰的責任,而是應該探討為什麼會出事,什麼地方應該改進,才能讓所有人享受大自然之餘,更能安全登山、安全下山。

封閉只會造成停滯不前,持續向前不懈怠才會有進步,感謝所有改善台灣登山環境及山難救助上努力與付出的人,希望未來台灣的登山觀念及安全能越趨成熟,讓所有住在台灣、造訪台灣的人都能夠享受台灣的大山與自然。

※更多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論壇,請參考博崴媽媽(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Yoube頻道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