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頂小公熊Umas去(110)年8月中旬在崁頂部落族人的祝福下,順利野放返回森林,一轉眼已逾9個月了,到目前為止,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仍持續透過牠所配戴的發報頸圈接收衛星定位,以蒐集牠在森林裡生活的動態資料。由足跡點位顯示,Umas活動範圍大、健康情形推測良好,目前棲息在一處無人煙的原始林內。
前(109)年底,年輕的小公熊Umas在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被村民發現受困於套索並身中三槍,經救傷團隊緊急搶救後送屏科大手術及照養,Umas身上雖留下部分殘缺,整體康復情況仍達野放標準,於去年8月間野放。臺東林管處日前派員實地調查Umas棲息的森林,找到推測不只一隻熊留下的痕跡。林管處表示,確認牠「別來無恙」,相關同仁皆感到十分欣慰。
野放後Umas的活動模式和廣原黑熊Mulas相似,大多在白天活動,少數時間在夜間移動。今年1月份氣溫較低,牠的活動頻度也降低,許多時間待在溪溝環境,雖然少了部分的右前肢,但從野放後9個月的期間軌跡分析,不難看出Umas行動頗為矯健、翻山越嶺不斷探索適合的棲地,移動過程中最陡峭的地形坡度估算約達70度,活動範圍海拔介於500到2300公尺之間,範圍約48平方公里。
跟著Umas足跡踏查 深入了解棲地環境
Umas頸圈回傳定位成功率為88.3%,臺東處藉由頸圈回傳的點位,派員進入Umas生活的森林,踏尋牠走過的路徑,在牠白天活動密集區、夜間過夜區和非活動的地區進行系統性的植群調查,除了確認Umas會有習慣運用熟悉的環境活動及棲息外,調查期間也找到Umas連續幾天的過夜點,是一棵有血藤攀附的山黃麻,樹上發現可能是Umas為夜間休息做的巢窩,樹幹也明顯可見新舊不一的黑熊爪痕;爪痕有大有小,判斷此區除了Umas外,可能還有其他黑熊在此活動。未來臺東處仍將持續評估Umas所配戴的衛星定位頸圈電池電量狀況,結合棲地環境分析及植被調查資料,提供未來臺灣黑熊現場保育工作實務操作的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Umas當年經由崁頂部落熱心族人周先生通報救傷而槍下逃生,野放後,也曾回到崁頂部落周邊山區,但並未接近聚落,人與熊相安無事當鄰居,也讓研究人員鬆一口氣。
近年臺東地區發現臺灣黑熊蹤跡通報案件顯有增加,臺東處已於近年與海端鄉、卑南鄉合作建立臺灣黑熊通報平台,也於臺灣黑熊出沒熱點、鄰近部落或社區加強辦理人熊遭遇宣導及通報課程;同時亦積極於熱點部落推廣改良式獵具,降低非目標物種的受困機率。臺東處呼籲,如發現受傷待援的野生動物,請即時通報縣民專線1999、林務局24小時專線:0800-000-930或就近聯絡林務局各工作站,讓我們一起為保育野生動物攜手努力。
資料來源:台東林區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