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手作之道-雪山身上的斑斑傷痕

編按:雪山海拔3886公尺,是台灣的第二高峰,從登山口到山頂,橫跨溫帶至寒帶區,林相包含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與高山植物,孕育了75%的台灣特有種植物,獨特的圈谷地形是冰河時期留下的珍貴風景,吸引不少山友造訪親睹風采。

然而不少山友會自行切出捷徑,像是在山坡劃開難以癒合的傷痕,成為雪山的一道哀傷風景,到訪雪山時不妨留意腳步,別走非主要道路的捷徑,別為美麗的雪山增添新的傷口。

👣雪東線

34467d4f9e66bff6c40a29caed1dee35.jpg往雪山東峰的山道。圖/潘振彰

雪山東峰位於通往主峰的必經之路上,距離登山口大約5公里,雖然是入門級百岳路線,路徑清楚也有指標,但沿途有不少陡上地形,例如著名的哭坡,光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會讓人走到想哭

0dee43c0d101d98b1ce22e96f47f97f2.jpg哭坡。圖/潘振彰通過哭坡的考驗後不久,就可以登上頂點,欣賞武陵四秀、合歡群峰、南湖中央尖等美景,是申請不到369山屋、想單日體驗百岳的人的好選擇。

📍雪山東峰詳細資訊
里程:5公里(單程)
高度落差:1061公尺
所需時間:8小時35分鐘(往返)
健腳指數:
⭐⭐⭐

👣雪山主東峰

4fb71c952f783fd1a4900dfb7a813075.jpg雪山主峰三角點。圖/Yen-Hsi Lai想一睹雪山圈谷之美嗎?那就繼續往前走吧!過了雪山東峰之後,可續行至三六九山屋過一夜(需事先申請),隔天一早再繼續前往雪山山頂。

a643910eaa07e186a5e33a1a0e262425.jpg黑森林。圖/潘振彰
a0ddf6dbda5da8c27e7597eb9b8596e0.jpg巒大花楸。圖/潘振彰

三六九山莊附近有白木林、深秋還有豔紅的巒大花楸,光是此番美景已經會讓人感謝自己願意走到這裡。隔天起床前往雪山山頂途中會經過俗稱「黑森林」的的冷杉純林,步出森林後就可以看見台灣最大、最完整的冰斗地形-雪山一號圈谷。

bd56ad89ccdfafa4341ad651ecc54998.jpg北稜角。圖/潘振彰

登山雪山山頂後,聖稜線、北稜角盡收眼底,春夏季時還可看見一片高山杜鵑花海;具雪地攀登專業的好手,秋冬時則有機會見到化身銀白冰雪世界的雪山。雪地健行有一定風險,不建議沒有雪地攀登專業及經驗的山友輕易前往。

📍雪山主東峰詳細資訊
里程:10.9公里(單程)
高度落差:1746公尺
所需時間:3天(往返)
健腳指數:
⭐⭐⭐⭐

延伸閱讀:【戶外百科】冬季必看!想登高山,請做好這些事

d1fae3120bcfe4c7dd331d76a3ecd86b.jpg因過多人為踐踏導致植披消失、土壤裸露的黑森林草地。圖/潘振彰

雪山壯麗之美雖然值得大家造訪,但部分步道因初始設計不良、人為過度踩踏等因素,開始出現土壤流失、樹根裸露等問題。至於部分山友私自踩出來的捷徑,縱橫交錯在山坡上,彷彿是山身上的道道傷痕。



護坡、導流,恢復天然植披

本文摘自:手作之道:築路,與自然對話的山徑美學

作者:潘振彰(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

c601a2a60617f8798e2effaa6afebcbd.jpg三六九山莊後的之字形步道,中間有許多山友自行踩出的捷徑,像是在山坡上劃開難以癒合的傷口。圖/潘振彰雪山主東線步道是熱門的百岳路線,由於高山植被生長不易,一旦被過度踩踏路面凹陷,山區大雨,路面就成了水溝;加上一路陡坡,少有緩路,水就像雲霄飛車一樣往下衝流。這幾個環境因子以及使用者樣態,在不同的段落會產生不同的問題。

5e804c4c96fafcc9937aadad603c91cf.jpg3.2K步道原先有土石流失、樹根裸露的問題,拆除現有木梯後重新按高度鋪設,可避免情況惡化。圖/潘振彰

從雪山主東線入口到2K,主要是當年工程施作的木板階梯與花崗岩階梯,寬度對於現在的遊客量來說太窄,且花崗岩階梯反作用力大、太硬,木板階梯後方踏面土壤流失形成跳欄,因此重裝山友會繞開階梯在旁邊踩踏植被,造成土壤流失,設施失能。

5fbd4521a2caeee9897352c8791a5f4d.jpg雪山好漢坡。圖/潘振彰3K到哭坡之間,則是有許多以之字形減緩爬坡的做法,因為沒有向路外排水,加上有人切出捷徑直上,導致之字形邊坡上下連續崩塌沖刷,三六九山莊往黑森林則是因火燒過,缺乏植被保護,遊客下行不跟隨之字形路,而直切下來,導致沖蝕之外也踐踏珍貴草花。

054a312d243ad157cff45d62edd2b9a1.jpg步道旁的大深溝。圖/潘振彰

因此,此處的工法重點在運用失能拆除的階梯設施材料,找到分段排水處設置排水消能,回填步道沖蝕、根裸露區段,封閉捷徑與複線化以保護植被、恢復植生等。

595966a94e31b7ad185087434ec1a5a7.jpg圖/潘振彰
📍樹根旁土木階梯
原步道土壤流失導致樹根裸露,增設階梯避免樹根被踩踏,同時減緩步道逕流。
9e9e2a5c047fdefda8cc15129f839cd1.jpg圖/潘振彰
📍土木階梯
原有的階梯因踏面土壤流失,導致階梯失能且加深沖蝕,除了增設階梯減緩坡度外,也利用現地石頭將階梯封邊,防止背填土石流失。
55fb4635304a6795409c06f887eb048a.jpg圖/潘振彰

📍木格框護坡
步道邊因為長年雨水沖刷產生的深溝,為避免繼續加深而影響到步道,利用現地的原木製成格框,可同時穩固邊坡及將水消能。

29ae0860a127f353fe80d84cb0b7c1d3.jpg圖/潘振彰

📍橫木路緣與修坡
將路幅拓寬後穩固邊坡,增設石階梯後再將土石回填,降低整體坡度。


3ed0659b28a555844c2d9ec4eaa03e91.jpg圖/潘振彰

📍節制壩
在步道邊設節制壩,降低雨水在因長年踩踏而裸露的地表上沖刷,同時阻擋捷徑,確保使用者走在步道上。


0631c63ed719c6754c0c09c2f437e9e9.jpg圖/潘振彰
📍橫木導流棒
將由上邊坡匯流下來的水在適當的出口導流出去,達到分段排水的效果。


書籍

b3442f61312d453513a70899b5bad89c.jpg

書名:手作之道:築路,與自然對話的山徑美學
作者: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出版社:果力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6日

497f43132d5b4ab1ca1e693ae74be655.png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


  • 地瓜的頭像 地瓜

    這週四1/13晚上在台北的登山補給站有一場分享會喔!歡迎讀者們一起來參與

    https://fb.me/e/1VhqXF4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