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知識】我也想去爬山!新手必懂的登山中層穿搭術

0c62ddface03d7019b6f586e984eb320.jpg

Hello大家好,我們是山系卡波。一對喜愛戶外運動的情侶,也愛跟大家分享戶外的大小事。2020年可以說是登山狂熱年,因為疫情緣故,許多都市人紛紛往山上跑,而登山新手最苦惱的就是裝備與服飾百百種,時常不知道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爬山衣服。

卡波剛開始接觸爬山時,因為不知道中層的多樣性,衣服購買清單內只有「排汗衣」、「風雨衣(硬殼衣)」、「羽絨衣」,但其實除了羽絨之外,還有更多不同材質/厚度的中層衣,是可以應用在不同季節/環境的。穿對中層,對擁有舒適的登山體驗是有顯著差異的。

4b7a9fae9e6065c08931a89f868283dc.jpg

舉例來說假設我們今天沒有其它中層衣,寒冷的天氣中穿「羽絨衣」行進,會因為過於保暖完全穿不住。若脫掉羽絨衣只有「排汗衣」及「風雨衣」過低的體感溫度又會讓你冷得直發抖,這時候擁有厚度適中、又保暖透氣的中層衣就非常重要了!它可以讓你有更好的登山體驗!(像我現在就對保暖中層及軟殼衣愛不釋手)

今天就要來和大家分享在不同的登山情境中該搭配哪種中層衣物的大解析,本篇將介紹三種不同的應用情境,教你登山中層如何穿搭。



開始之前:淺談內層的重要性

95b10a1a10fa78459350a85c1fc14156.jpg

在談中層之前,協助大家建立一個觀念,內層衣務必要挑選快乾的機能性衣物,像我自己就穿過至少3個不同品牌的排汗衣。第一階段從初階平價款入手,擁有基本排汗功能,但快乾效果普通;第二階段入手知名品牌排汗衣,在快乾速度上增強許多;第三階段入手羊毛排汗衣,除了有快速排汗的功能,在高山上還有恆溫效果,在停下來休息的時候體感溫度不會太低。

959cb0aa182b811e5fe4cc6f359ab660.jpg

為什麼會特別在這裡提到內層呢?因為若沒有選擇排汗快乾效果的機能內層衣,即便穿上外層外套,由於內層是濕的也會大大影響保暖效能喔!

a98056f2eb0bab567746a3e37cc6fbd1.jpg

▲示範商品:Forge LS Tee 長袖羊毛透氣排汗衣
它採用輕量的美麗諾羊毛和聚酯纖維混紡製成,不僅透氣快乾又能抑制臭味,羊毛衣的厲害真的是當你實際走過三天以上的行程,就能夠感同身受的(遠望)。
讀者們可能會覺得羊毛衣因為有保暖功能,僅適合冬天穿,但其實羊毛有恆溫功能,所以夏天也是可以穿的唷!羊毛衣也是有分冷熱季節的,Forge LS Tee 長袖適合秋冬穿,想看更多新款的羊毛排汗衣,也可以持續追蹤 Rab Instagram 的最新消息唷!


正文情境1:郊山/海拔1,000m以下

304e5f9a8d039afd9fa3d5e76effafbd.jpg

講到海拔1,000m以下的郊山,大家可能有點難以想像1,000m以下的郊山大概是什麼情境,以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舉例,七星山的海拔高度大約1,120m;新北郊山之王劍龍稜,海拔高度大約700m左右。

熱門文章推薦:【瑞芳劍龍稜】郊山之王。站上劍龍背脊眺望山海線


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發現海拔1,000m以下的郊山,大多都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單日行程,單日的行程推薦可多攜帶一件厚款的排汗衣作為中層使用,冷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套上保暖,同時也可以作為下山後的備用替換衣物,一件兩用。

caa0b48065d1cbc1b3e4b397c053d3c7.jpg

這個概念真的很重要啊!如果你跟曖昧對象一起去爬山,流了一身汗一起坐公車結果沒有乾淨衣服可以換,感覺就是濕濕黏黏不舒服,可能還會有汗味,更不用說若你曖昧對象有開車,要髒髒兮兮的坐在副座?!安堆!(不行)

e324f234c66d53506cbc56b6e8fbdb19.jpg

▲示範商品:Flux Pull On 長袖拉鍊保暖排汗衣
Flux Pull On 長袖拉鍊保暖排汗衣是2020最新款式,登山行進時可保持乾爽、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則會保持身體的體感溫度,半拉鍊的半身設計可以更自由的調整溫度恆溫。可單穿、也可用在低海拔的登山行程,當保暖中層使用,冷的時候拿出來套穿,一件二用。

796bc4c0ddd7ef25c5329775349f0703.jpg

擁有 Polygiene 高性能的抗菌專利,抑制汗水與細菌相互影響引起的臭味,同時也擁有袖口拇指環的設計,能避免運動時袖口的移動


正文情境2:郊山縱走/中級山,海拔2,000m以下

49768745e923c6fbf185b9f1ada028e5.jpg

2,000m以下的郊山縱走或中級山,往往會隨著地形難易度不同,行走的時間也會隨之增加,登山者們會面臨需要克服早晚溫差過大的問題,這時候攜帶一件保暖的外套就是你的好夥伴,尤其是秋冬的季節,多準備就是保命的關鍵!

3cdecb7353f6e8314b1ade9fc6a15adb.jpg

讀者們可能都會有一種迷思,是不是要爬到3,000m以上的百岳才需要注意保暖,一般郊山「應該不會到太冷吧?」雖然海拔不到3,000m,但體感溫度也會隨著路線的林相變化,體感溫度也會有差!比如說走在某條百岳稜線上,因為毫無遮蔽物直接直曬太陽,因此體感溫度會較熱;走在某條中級山/郊山縱走的樹林裡,因為林相高大完美的遮蔽了陽光,因此體感溫度會較涼。

69d10280dae94192d3e0c6e832032989.jpg

像是我曾經走過海拔約1,700m的滿月圓國家森林步道,滿月圓國家森林步道的林相非常的高,一路上幾乎照不太到什麼陽光,因此整條路都涼涼的,尤其是抵達瀑布,那瀑布嘩啦啦打下來的時候,都會有水濺到我們的身上,整個真的是有冷到我!

更遑論每次登山未必都會是好天氣,若是遇到大雨,整體的溫度勢必會快速驟降,自此之後我出門都會攜帶一件外套,隨著季節外套的厚度也會不同。


【新北步道】公車就能抵達的絕美瀑布。滿月圓國家森林步道影片紀錄請點此


598a5977ed0069800cf1374b4ca9a8e7.jpg

▲示範商品:Geon Jacket 刷毛保暖外套
Geon Jacket刷毛保暖外套使用的是彈力刷毛材質,外觀看起來似乎很吸水,但其實它除了保暖還有防潑水的功能。不論是登山健行或是日常穿搭都能保暖且舒適。



正文情境3:過夜行程/3,000m百岳皆適用

30cc023a4bfc72e185b7eca11af9a872.jpg

終於來到3,000m攀登百岳的情境了!不得不說保暖真的非常重要,不管是單攻還是過夜,只要攀登3,000m左右海拔的路線,務必要帶著一件高保暖度的羽絨衣。尤其是2020年登山運動形成一股熱潮,光台灣最高峰玉山,2020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就成長了2萬人;雪霸國家公園1-9月相比去年入園申請就增加了43%。

da5a40cfadb100793d0eef83aac2e91a.jpg

然而山難的搜救比例也是創新高,截自12月15日搜救人數已高達437件 (第二高為2017年263件),整整多出一倍的山難事件,山難的發生除了意外(失足)外,也可能因失溫、迷路所導致,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上山前做好準備。

990bdb024edf4cbd9b49aa149aaf9091.jpg

在眾多外套中,羽絨衣是最具代表且實用性極高的外套,因為羽絨衣輕量保暖的同時又能承受高強度的擠壓,擁有極小的體積收納,不像一般的外套不管怎麼收納都還是巨!然而儘管是羽絨衣也是有分級的,在挑選羽絨衣時會看到網站介紹FP數(膨脹係數),膨脹係數表示相同重量的羽絨,在自然膨脹後的最小體積,數字越大代表羽絨能抓住的空氣越多,也就越保暖

c33e435fe265adfdb779843d1fc9ea3f.jpg

這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用來評斷羽絨等級高低的指標,相信大家絕對不會想帶著厚重的衣服出門,若你是要前往冰天雪地,購買羽絨衣絕對是「體積最輕、FP係數越高」準沒錯,若填充量多又更佳保暖!其實登山的選擇基準也是,不管是羽絨衣還是羽絨睡袋,像我自己也是使用800FP的睡袋,體積超小又夠暖,很常被讀者問我的睡袋是哪一顆哈哈

熱門文章推薦:新手登山,該優先購入哪些裝備?


c70c0fd99f6f46201bda35ea349e18e7.jpg

另外提醒讀者,因為台灣氣候潮溼,羽絨若受潮的保暖性會下降,所以建議山友購買羽絨外套時挑選防水羽絨,而表布也記得挑選防潑水的款式,才不會因為潮溼氣候而影響保暖效能。

▲示範商品:PROSAR 800FP抗水羽絨外套
PROSAR 800FP 外層使用具有DWR塗層的AtmosTM防撕裂尼龍製成,能提高防風和防潑水性;內裡採用Rab和Nikwax共同開發的抗水羽絨,並擁有R.D.S認證(認識R.D.S)。


總結

ba11c14f30df89987f221c2b3fa8548b.jpg

綜觀以上的分享,相信大家對於保暖層的搭配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讀者們可以針對自己喜愛走的路線,選購適合自己的衣服。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走百岳,也不是每次的行程都需要羽絨衣。像我有一個朋友就特別喜歡走中級山,因為地形豐富多變,也具有更多的挑戰性,這樣子的他就很適合入手保暖排汗衣或是刷毛保暖外套。

ebc358d1ff3b4ca0b0514ef5e4a08bde.jpg

而我自己因為主力大多是在百岳路線,所以羽絨衣絕對是必備口袋清單,剛開始入門的時候不懂的中層刷毛外套的好,僅穿著一件風雨衣打天下,但因為風雨衣防水不透氣,行進間時常因為流汗黏在身上也不透氣,後來開始嘗試中層刷毛外套(軟殼衣)後,風雨衣反而被我打入冷宮,就只有在下雨的時候會拿出包包出勤> <

想跟大家傳遞一個觀念,在極端的地形與氣候下,千萬不要抱持著一件衣服可以應付四季與各種氣候,每件衣服設計都有其目的,在對的場合穿著對的衣服,才能有助於保命及擁有絕佳的登山體驗,祝大家都能找到心中喜愛的衣服,充滿能量的去爬山,安全的下山!

謝謝大家,我們是山系卡波M'wilderCouple,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頻道
Instagram請點此 / Facebook請點此 / Youtube請點此
攝影:@daniel196040



3c025c7c793b7b65c6d8c14eff1130b5.jpg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


  • 韓松佑的頭像 韓松佑

    標題是中層穿搭,正文卻變成用海拔分類,覺得好像沒有獲得預期中想看到的內容,但不否認還是一篇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