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旅行的習慣裡,讓我們在選擇各種戶外用品時,都希望它能夠最大程度地適應各種場合,或擁有多項不同的功能,單一功能的產品對於多變的旅行條件裡是過於奢侈的,因為背包行李的限制,每每我們對於將攜帶出門的裝備無不思量再三。因為經歷過,所以深刻了解到,「過多~嘸欸某欸~的哩哩扣扣,只是徒佔行李空間和沉重的負擔」。盡可能的尋找一項裝備的「多樣化適應性」,才能將自身的機動能力完全發揮,這也成了在添購裝備時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登山鞋---成了各種裝備裡的重中之重。
「好的鞋子讓你日行千里;不適合的鞋子讓你寸步難行。」即便是徒步少、搭乘交通工具的輕鬆旅行,腳上仍是需要一雙適合自己的鞋款,才能讓我們的旅程輕鬆愜意,此外,除了考量到舒適和耐用性,外型的設計自然也是不可逃避的選擇重點,美觀與機能的雙重要求,可說是是現代人出給戶外用品商最大的挑戰。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鞋子,就是 Salomon OUTline Prism 登山鞋
雖然 Salomon 早以登山鞋聞名於山岳界許久,但隨著戶外旅行的需求增加,如何兼顧登山鞋防水、防滑的特色,同時又能免去對於登山鞋笨重的印象,成了他們近幾年來積極投入的一塊領域。通常這一類型的登山鞋是有別於我們刻板印象裡所瞭解的登山鞋,適應的地型和環境也相當不同。因此,在設計上為了符合更多人在城市與近郊間穿梭的方便性,減輕登山鞋厚重的外殻,取而代之的是運用輕盈的材質,讓登山鞋一躍成為了日常穿搭裡也不突兀的單品。
再也不需要為旅行時,可能一時興起的步道踏青而猶豫著,「是否需要額外再攜帶一雙登山鞋?」
自由的倚靠Salomon OUTline Prism,就能穿梭在城市與自然間,讓我們在擁有穩定抓地力的同時,還能保有地點選擇的靈活彈性。
對於剛回到台灣,需要時常花蓮-台北兩地奔波的我而言,這自然成了首要選擇的鞋款之一。事實上,在這之前,先生早已擁有了前一款的輕量 OUTline GTX,至今兩年多以來,也成為了他日常戶外輕旅行或城市通勤工作的必備品,甚至連健身房的訓練也能用 OUTline GTX 應付,幾乎完全取代了運動跑鞋和休閒鞋。長達兩年的實際穿著體驗,至今,仍是他出門最優先選擇的鞋款。所以,這次就輪到我和大家慢慢介紹這新款的Salomon OUTline Prism。
Salomon OUTline GTX 登山鞋實測,請參閱:【淡蘭古道北路】雙溪至大里段單日踩線紀錄
這次我選擇的是: Salomon OUTline PRISM MID GTX W 中筒登山鞋 黑/靜灰/深礦灰
OUTline 系列承襲了它一慣輕巧的設計,外型上更接近休閒運動鞋的概念,這次刻意選擇了中筒的版本,主要就是希望在恣意休閒的同時,仍能保有類似短靴的微正式感。除此之外,也能增加對於腳踝的保護,但這純粹還是取決於個人的穿著習慣及常探索的環境。
我將這雙鞋實際穿著後的感受,整理出了幾項重點與各位分享,也能讓各位評估這雙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鞋款:
(1)柔軟的穿著體驗
這雙鞋應用了Energy Cell 的獨家吸震中底,所以當穿著上去時,會有一種回彈的感覺,這在極致輕量化後,還能保有這樣的避震中底,讓人有一種喜出望外的驚喜感,有別於一般純靴子的硬底磨腳,第一次穿上似乎就能有很好的舒適性。
(2)GTX防水襪套結構,雙腳透氣乾爽的標配
在休閒鞋與登山鞋間重要的一個差別就是這層防水鞋套設計。遇到天氣不佳或是一腳踩進水坑時,同是休閒款的外型,防不防水決定了雙腳的舒適程度。所以只要說是登山鞋款,防水襪套可說是標準配備了。 因此,即使Salomon OUTline Prism 外層採用了耐磨透氣的網洞鞋面,也無須擔心進水的問題。
(3)鞋頭前緣保護設計
為了符合登山鞋的幾項優勢,這款鞋在鞋尖的部份做了一個熱壓膜及硬材質的加固,讓鞋身兩側已輕量的同時,也能兼顧戶外時保護雙腳的功能。這款 Salomon OUTline Prism 的楦頭較寬,對於寬腳板的朋友是一大福音,保有適當的空間,不會有壓迫的感覺!
但是對於我本身就屬於窄長腳板的人來說,就需要穿上厚一點的羊毛襪,避免腳指滑動。
我也特別請朋友試穿看看對於這雙鞋的感受,朋友和我的腳尺寸相同,但是腳板稍微比我寬一些,所以單穿一般的襪子就剛剛好,穿起來走路也十分合腳、輕盈。我的腳板屬於長且窄,需要穿到有厚度的羊毛襪,不然前緣的部分會有一點空空的感覺。
實測後,我們一致認為,要以這款鞋進行重裝是不適合的,但對於郊山、旅行而言,絕對會是最佳的選擇。
順帶一提,我現在上高山的鞋款是Salomon的 X Ultra 3 ,這雙鞋相對來說,腳前面的楦頭也是屬於比較大的,若是屬於寬腳板的朋友也會很合適。
【Salomon X ULTRA 3 GTX】中筒登山鞋實測,請參閱:【EBC】聖母峰基地營健行日記 #裝備/下著篇/
(4)Contagrip® 的抓地力
Contagrip® 大底經常運用在Salomon的登山鞋上,而這款雖然主打入門休閒,但在大底的設計依然採用了抓地力極佳的材質,鞋底齒痕的深度維持高標準的5mm,對於郊山戶外人工的步道可是綽綽有餘。
( 5 ) 極度Light Weigh
前面提到,由於個人偏好中筒款式,除了可以保護腳踝,還能當做短靴穿搭,一兼二顧。但最驚艷的是,即使如此,單隻鞋身的重量卻仍然只有 290 克,讓雙腳在穿著的同時,能輕鬆忘了它的存在般,自由的活動,Salomon在輕量化這點確實是下足了功夫。
一起實測去吧!
回到花蓮後,參加的第一場戶外饗宴,穀稻秋聲-2020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便帶上Salomon OUTline PRISM一起出發!
穀稻秋聲-2020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
▲時間:10/31(六) - 11/1(日) 12:00 -18:00
▲地點:花蓮富里永豐社區
▲活動詳情:富里 983
「穀稻秋聲-2020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是穀稻秋聲活動自2015年開辦以來的第六屆了,主要是由花蓮富里許多在職工作者,以「市集」、「野餐」以及「音樂」作結合,在放眼望去就能被稻田包圍的山谷裡,迎接秋天將至的美好豐收。
富里鄉的永豐區是一處被群山包圍的平原谷地,地質、水源良好的促成下,讓這裡產出的稻米更是聞名許久。心裡頭嚮往參加這年度盛會好多年了,這次總算一償夙願的南下來到這裡,光想象躺在草地上,邊聽現場音樂和野餐,還能有比這個更放鬆的事嗎?
恰好的是,連日的雨天後,在今日終於得到了放晴。我們從花蓮一路南下沿著海岸線開去富里,把車在火車站附近停妥後,慢慢步行到了會場。刻意跳過接駁車的選項,因為沿途的風景實在讓人不想輕易錯過,放眼一片金色與綠色在天空下閃著光交錯,一陣風吹過,稻浪輕湧,就湧成了風景。
萬芳的歌聲讓眾人一齊跟著哼唱、搖擺,她甚至走下台來,與眾人近距離的互動,瞬間讓全場無不騷動。朋友說,「如果我是歌手,能在這片大自然裡唱歌,一定會覺得很幸福吧!」
舟車而略微疲憊的下午,我們坐在草坡上休息,聽著萬芳在台上唱著歌,順道把鞋子脫下想踩踩青草、接接地氣。以往的經驗,脫下登山鞋時,會有一股像是壓抑許久而產生的重量感解脫,但這雙鞋設計的方式,使雙腳幾乎是保持在舒服的狀態中,也因此沒有產生這麼巨大的落差感。
這也讓我直接回想起,今天一路的車程裡,果真沒有想脫鞋的衝動。以往穿著登山鞋在抵達目的地前,我都會在車上脫鞋,讓腳無止盡的放鬆,而這次卻完全沒有這種想法,難道這也算是一種無痕體驗嗎(?!)
這次一天來回的小旅行,帶上 Salomon OUTline Prism ,在自然的環境下自由地走動,又能保有穿搭的獨特性,讓人非常喜歡啊!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山毛櫸步道
▲台灣山毛櫸步道長度:單程約3.8 km,需原線折返,位於步道後段 3.4-3.8k 路段可以欣賞到黃金森林。
▲最佳賞葉期:約莫在10月中至11月中旬期間。
▲台灣山毛櫸最新葉況可至官方臉書,查看每日天氣及更新資訊。
山毛櫸又稱台灣水青岡,是台灣少有的珍稀植物,聽說是屬冰河時期的孑遺植物。這次便是趁著秋季限定的金黃色系,決定來一睹它的風采。雖然前幾日颱風和陣雨,已經將秋天的山毛櫸刮落了不少。但根據每日葉況的查詢下,仍然可以在步道的末端捕捉最後一絲專屬秋日的美。故,趁著接駁車還在運行的時節,約了友人,即刻上山。
從花蓮出發,我們搭乘最早的一班火車,來到羅東轉運站轉乘七點鐘的國光客運,到達太平山莊後,再搭乘接駁車上山。由於,中途遇到落石坍方,修理道路約莫一小時,這也讓原本能待在山上多出來的時間被壓縮了。
▲交通資訊:
羅東轉運站往太平山莊:請先上網訂購 國光客運
太平山莊前往毛櫸步道:須先電話預約翠峰湖景觀道路接駁車 0911-334-198
國光客運於山毛櫸旺季期間加開一班「台灣山毛櫸專車」,即羅東轉運站發車時間為07:00,於 9:20就能抵達太平山莊,之後轉乘接駁車 (一人500元)進入「翠峰景觀道路」,約莫10:00可到步道入口。而接駁車返程車班為14:10,15:00抵達太平山莊,再搭乘國光客運下山。接駁車與客運的是時間搭配好的,一下車便可以看到他們在旁邊等待。
▲官方建議:
羅東林區管理處建議最好在早上11點以前進入步道較能欣賞到山毛櫸的風采,也提醒遊客,台灣山毛櫸步道全長約3.8公里,步行往返約3小時,手機自2K處以後訊號微弱,而2.5K至3K處有落差近100公尺的急陡坡,要欣賞到台灣山毛櫸原始林美景需行走至3.2K處。因此,務必斟酌體力與來回時間安排遊程;因山上氣候多變且容易起霧,基於安全考量,下午2時後請勿再進入步道。(資料取至: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
雲霧昇騰---是走進這裡的第一個感受。遠遠望去宛若踏進一處未知的境地,當枝葉的姿態在水氣中朦朧,愈是顯得神祕入勝,我深吸了一個氣,溼潤感與落葉氣息交織的空氣順著鼻腔流進肺部,是熟悉的台灣山林,讓人安心。
若是按照原本的時間本是綽綽有餘,但因為延誤了一小時,所以我們選擇去程路段的 3.8km 不停歇,直達後段仍有山毛櫸的地方。以自己和友人的腳程大約一小時可以走到,只是路上朝聖的山友較多,今天下著毛毛雨,大家的行動力不免會被受限,加之有些地方積水、泥濘,無法兩人一起通行,須互相讓路、耐心等待。
沿途有多段泥濘,友人是穿著雨鞋,我則是穿 Salomon OUTline Prism,天氣是微雨,即使偶爾踩進水窪裡,鞋內保持乾燥。再加上,原本很擔心溼滑的地形和交錯的樹根會影響抓地力,但鞋子和雙腳合一的契合下,腳步卻還是依然穩健。
下山處,很貼心的有讓我們清洗鞋子的地方,用上刷子,和清水刷一刷,便能輕鬆地洗掉泥巴。
這次的路線類型屬於步道與原始地形混合,加上此處因地理位置潮溼,霧氣較濃,因此容易有溼滑泥濘的問題。若是腳步沒有踏穩,或是鞋子不適合的話還是會有不慎踉蹌的風險,然而,這次這雙鞋的完美表現,順利通過測驗。
日常穿搭
選擇全黑色系的款式,讓我在日常和旅行間的穿搭上,方便了許多。
▲黑白色系的搭配,讓一切都變得簡單,那日在松菸看完展覽,又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回家。
▲午後,去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參加寶村小散步的活動。
▲忙著搬家的日子,整日都在家具店,採買選購,最近想都不想地直接套上 Salomon OUTline Prism的去辦事,真的很好搭配!
-
今年的疫情爆發時,前半年人仍在英國我,總是好生羨慕在台灣的朋友,因為不能出國,開啟了大量探索台灣之美的風潮。或許在這之前,也許大家不是對於山林那麼熟悉,或只是單純想要嘗試親近自然。
因此,我會認為這雙鞋款,很適合剛入門戶外圈的朋友。想像假日時,在步道型的都市郊山,選定一個週末的早晨,讓自己流流汗,親近一下森林,下山後穿著它走進一家早午餐店,悠閒的度過一個早晨,也一定都不顯得突兀。
同時也避免在登山風潮的鼓吹下,一味衝動地買下一雙昂貴的重裝登山鞋後,才發現他出動的舞台少之又少。在這之前,不如先讓自己適應走路的節奏,找到身體活動的感覺,若是真的喜歡了,再朝進階型的鞋款做挑選,避免購入了卻沒有合適地方穿上的窘境,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新手入手這款鞋做為戶外的敲門磚是再適合不過了。
對於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中,會把他歸類到旅行必備品,像是三天兩夜的小旅行,拜訪鄉間的小城鎮時,靠著自己的雙腳去探險,帶上這可以徒步的鞋款,除了讓你一天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疲憊感外,在鞋底防滑科技和鞋內防水襪套的加乘下,擺脫傳統束縛後,這絕對會是一雙戶外輕旅行的必備良品,強烈推薦給大家。
| Facebook:麋鹿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