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戶外運動熱潮興起,身旁也越來越多朋友走向戶外,但即使做了最萬全的準備,難免還是會有意外發生,因此教育部體育署偕同健行筆記舉辦了「全國登山日──登山安全系列講座」,其中最後一場室內講習由李柏青醫師為大家補充登山醫學相關的知識。
李醫師擁有百岳七十餘座、中級山探勘、溯溪、攀岩等經驗,也是全國大專院校登山社團研習營的登山醫藥講師,在這場講座中,他為我們講解各種傷害的預防與正確的傷口處理流程,將中暑(熱急症)、失溫、蟲蛇咬和雷擊的風險降到最低。
【熱急症】
熱急症分為熱衰竭與中暑,當我們身體產熱速率大於散熱速率時就會發生,而臺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夏天氣溫常在32℃以上,且相對濕度高,使得蒸發相當不易;身體的熱較難被帶走,因此時有所聞熱急症的事件發生。
人體在高溫時,為了散熱而排出大量汗液,如補水不足,脫水達體重的2%以上時,就會產生熱衰竭。這時會有皮膚出汗、濕冷、脈搏快而弱的現象,但身體仍有部分散熱能力,意識也還清楚。李醫師特別提到使用退燒藥是常見的錯誤方式,也不能擦拭酒精,因酒精會降低輻射散熱。正確的處理方式為補充電解質水份,並在腋下與鼠蹊部放置冰袋。
而中暑比熱衰竭嚴重,排汗不良,身體無法有效散熱,中樞神經已發生異常,可能有昏迷、躁動、抽搐等現象,死亡率高達六成。
要預防熱急症有許多注意事項,包括登山時應穿著寬鬆、通氣而淡色的衣服,並隨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運動飲料與礦泉水的比例應為1:1)。李醫師提到臺灣山友較內向,不太尋求協助,但若有大量出汗、頭暈、體溫上升等症狀,就應考慮可能是熱急症,儘速採取處理措施。
除了青壯年族群體溫調節能力較好外,老人、小孩、發燒、腹瀉、睡眠不足或體力不佳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有服用抗組織胺(感冒、過敏)、利尿劑(高血壓)和三環抗鬱劑等藥物的族群,因抑制發汗或脫水較容易造成熱傷害,也須特別注意。
【失溫】
每個人對溫度的感受度差異相當大,因此每次下山後都應記錄自己在不同季節前往不同類型的山所穿的衣服,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穿著方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於提升登山實力是相當重要的。
冬季登山或是攀登高海拔的山,由於氣溫較低因此會有失溫的風險,要預防失溫就應在行進時保持乾燥,衣物不可多穿,亦不可太少。休息時也要注意頭部的保暖,且每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要補充食物,維持血糖,千萬不能因為趕路就不吃東西。
失溫時應立刻尋找掩蔽處休息或紮營,換上乾衣服並補給熱食。取暖時,應先加熱中樞部位,再加熱四肢末端,如果先對四肢末端進行加熱,會使重度失溫患者的酸性血液流回心臟,進而引起心率不整,嚴重可能會導致死亡。緊急時也可使用大黑垃圾袋將自己包住並點燃小蠟燭,這個簡易的保暖系統即可讓溫度提高10℃。
【蛇咬】
臺灣常見毒蛇有六種,依其毒性可分為出血性(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神經性(雨傘節、眼鏡蛇)與混合性(鎖鏈蛇)三類。每年約有1100人被毒蛇咬傷,其中被青竹絲與龜殼花的咬傷就佔了七成。但其實毒蛇也沒有那麼可怕,因為有一半的毒蛇咬傷是屬於「乾咬」,並沒有毒液。
神經性毒蛇的傷口較小,主要是阻止神經細胞傳訊息給肌肉,因此會有喘不過氣、複視、臉麻、腳沒力、流口水、無法吞嚥等肌肉症狀,傷者可能會一副想睡覺的樣子。而出血性毒蛇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破損的肌肉細胞進入血液,到了腎臟後卡住,進而造成腎衰竭,產生如可口可樂般的鐵鏽色尿液。
登山客最需要注意的是龜殼花與百步蛇。龜殼花攻擊性較強,毒性也高;百步蛇雖攻擊性不強,但體型大,出毒量也較大。
蛇咬後應盡快使用手機馬上拍下毒蛇,以供醫師辨認並注射正確血清,如有配戴戒指、手鍊等也應盡快取下。神經毒的傷處使用彈性繃帶加壓,不要冰敷、切開、吸毒或使用止血帶;出血毒則不可加壓,因會使毒液困在傷部,導致潰爛更加嚴重。
其實我們身在臺灣相當幸運,因為臺灣的疾管局是全球少數可製作血清的機構。不過因其製程是採集毒液打到馬隻身上,再提煉抗體;血清不是來自於人類,會有百分之十的過敏風險,因此若非確定是毒蛇,不建議使用。此外,由於蛇的口腔可能有具感染性的微生物,被毒蛇咬的傷口也會以抗生素和破傷風處理。
【恙蟲病】
恙蟲病是「叢林型斑疹傷寒」(scrub typhus)的泛稱,其病媒不只恙蟎,也經常透過硬蜱傳播。 恙蟲病的潛伏期約為一週,死亡率可達六成,主要症狀為焦痂(像被香煙燙到的痕跡)、淋巴腺腫大、發燒和出疹。
如果下山後有發燒、出疹的現象,應在就醫時確實告訴醫生登山史,才能得到正確的治療(使用抗生素),反則容易被診斷為一般感冒。
【雷擊】
台灣每年約有40人遭雷擊受傷,其中3至4人死亡,電流通過肌肉時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神經癱瘓、心律不整當場死亡或產生大面積燒傷。由於雷擊發生時幾乎無法從現場逃離,因此行程規劃時就要避免在有雷擊風險時爬山,例如在下雨時通過暴露的稜線就是危險的行為。雷擊發生時,也不要躲在涼亭下或公車站牌旁。
倘若真的遇到雷擊,應呈蹲姿並將腳跟併攏讓兩腳間的電壓縮小,減少地面電流通過時造成的傷害,並且用手遮耳朵保護耳膜,千萬不可以趴在地上。也應避免觸碰鐵鏈或其他易導電物體,以免傳導電流導致手部灼傷。
【李醫師的登山醫藥包】
登山醫藥包的袋子除了需防水外,尖銳物也須以硬殼保護,並可依照每趟行程的人數與要去的地方進行增減。特別注意抗生素應攜帶山下使用過的,避免過敏風險。
【小結】
李醫師透過自身的醫學背景與豐富的登山經驗講解,讓我們帶了滿滿的登山醫學知識回家,相信不只可以讓我們預防許多不必要的狀況發生,也可以在面對野外動物或意外傷害時得以更冷靜地處理。具備了登山醫學的基本知識後,我們能更自在地享受在山林裡的日子,不過李醫師也提醒,增進登山醫學知識只能努力降低急病與環境急症這兩項風險,其實臺灣山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迷路與墜崖,因此在行前做好體能狀況與路線難度評估,才是走入山林前最重要的功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