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瀕危的台灣黑熊 (下)

  • 黃美秀
  • 17,686次點閱

有些原住民獵人認為黑熊不會被「打」光光,因為熊會自己繁衍、每年都生殖。事實上卻不盡然;黑熊的生殖率很低,母熊每次只生產一至三仔(通常二仔),孕期6至7個月,哺乳期約為半年左右。幼熊剛出生時很脆弱,眼閉毛禿,甚至得至2、3個月大時才可爬行。幼熊在離巢後,通常跟隨母熊到處活動,直到第二年母熊再度發情時才離開。所以,母熊通常是隔年生殖,並非每年皆可生殖。這樣的生殖特性,遂使黑熊成為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的原因之一。

 

「瀕臨絕種」的宿命

在台灣,黑熊早期曾廣泛分佈,但近幾十年來自然環境過度開發及人為活動頻繁,使得黑熊的數量和分布範圍皆大幅縮減,目前多侷限於地形較崎嶇陡峭或人為活動較少的山區,其族群也處於受威脅(threaten)或瀕臨滅絕(endangered)的狀態。黑熊自然而然地成了法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表示該動物的族群數量已降至危險標準,其未來生存面臨可能滅絕的危機。

黑熊在亞洲其他地方所遭逢的運途和台灣相差無幾,各地的數量和分佈範圍均有減少的趨勢。所以,在管制野生物國際貿易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名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上,黑熊遂被列為附錄Ⅰ等級的動物,明白規定禁止任何商業性交易,否則恐嚴重威脅該物種的存續。另外,世界自然保育聯盟(UCN)也將牠們列為紅皮書上的「易危物種」,表示如果迫害族群的因素繼續作用的話,在短期內該物種將面臨瀕臨滅絕的困境。

雖受法令的保護,但令人遺憾的是,獵殺或販賣黑熊的新聞或消息仍是偶有所聞,顯示黑熊仍遭受相當的非法獵捕壓力,這也暴露出現今的立法及執法,仍未能有效減輕這些動物所面臨的滅種威脅。

台灣非法狩獵黑熊的情況,在玉山國家公園歷時3年的捕捉繫放研究中,更出現了令人惶恐的結果。研究中捕捉到的15隻黑熊中,便有8隻有斷掌或斷趾的情形,這是黑熊過去曾被獵人陷阱捕獲再逃脫的證據。此亦昭顯非法狩獵對原本數量已經十分稀少的黑熊,可能產生的致命影響,實不容我們等閒視之。

 

改變中的人熊共存之道

熊為猛獸,在自然界裡少有天敵可以威脅牠們。在過去,台灣許多原住民的狩獵傳統裡,也都有禁獵黑熊的習俗和禁忌,間接地避免與熊發生正面的衝突。泰雅族、太魯閣族、布農族等皆認為黑熊的習性如人,獵熊如獵人一般,或是熊為山林的守護神。因此,若違反禁忌獵熊,則會為獵人或其親族帶來厄運,如生病、死亡,或導致穀物歉收。所以,早期的原住民多視打熊為「不吉利」或「很麻煩」的事,對熊則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除非必要,否則不會刻意去獵熊。

雖說一般原住民獵人很少主動要去獵熊,黑熊卻仍會逢機性地被人槍殺或捕獲,因為獵人有時獵熊乃唯恐「我如果不殺牠,牠會攻擊我」的心態,有時則是因為黑熊誤中了其他動物的陷阱而遭捕獲。無論如何,有意或無意的商業化獵熊活動,卻因野生動物買賣市場的活絡而漸趨興盛起來我們的訪查也發現,近年來原住民獵人所賣出的熊肉,1公斤可售達1千至1千4百元不等,遠超過市場上豬肉的10倍價格。甚至在民國85年,有的獵人可將獵捕的一頭熊賣得16萬元的高價,真可謂「死後價更高」。

 

華人與熊的愛恨情仇

華人與熊有一段淵遠流長的歷史,其中最為人知曉的莫過於熊掌,起碼可追溯至孟子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典故。由於傳統華人的中藥及食補文化,黑熊是一種物超所值的經濟動物,從頭到尾全身都是寶。根據醫藥大典「本草綱目」的記載,熊的膽、脂、骨、肉、血皆可入藥。熊膽就是乾燥的膽囊,則具有清熱、鎮經、明目、解毒等功效,是名貴的中藥材,價格甚至足以媲美黃金。熊脂也可補虛強筋及潤肌殺蟲;熊骨則可驅風除濕。當然,熊掌自古以來即被視為珍饈,食之「驅風寒,益氣力」。

當然,華人還有迷信吃野味的「食補」觀念,以為野生動物具有奇特精華,吃腦補腦,喝血補血,食鞭補陽,無病也可強身。這樣的文化價值或許就不難解釋 有人於調查台灣消費者飲食行為中指出,有半數民眾曾吃過山產,而嗜吃山產的原因,不外乎是為了進補、美味、好奇;至於黑熊於市場上高價位的主因,則是因為 其稀有性和進補藥性。


 

不過在今日物質生活豐裕、營養過剩之餘,如果民眾還大談「食補」,或基於好奇心而吃瀕臨絕種或稀有的野生動物,在消費刺激市場、市場帶動消費的循環下,只會 貨不供需,而在「重賞之下有勇夫」的經濟誘因刺激下,「不打白不打(熊)」似乎就成了很順理成章的事了。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讓現今已淪於地下化運作的山 產店或野味餐廳更為猖獗,台灣黑熊以及其他的野生動物則恐怕永無寧日。

 

為什麼要研究野外的黑熊?

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擔心台灣陸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在很多人還在問及「台灣有熊嗎?」的無知中,或是害怕牠們會攻擊人的莫名恐懼中,不知不覺地從台灣島上銷聲匿跡,如同雲豹、梅花鹿一般。這絕對不是在我們有生之年所願意見到的!

台灣黑熊除了野外數量稀少、活動範圍廣大、習性隱蔽及對人敏感之外,台灣山林植被複雜且鬱密、地形崎嶇、交通和通訊不便,皆使野外研究黑熊的族群和生態習性 的作業十分困難。在種種研究環境限制下,這類研究的資料收集及累積效率自然很低,而且研究花費不僅昂貴,經費更是不易取得。這也是有關台灣其他大型的野生 動物,深入且長期的野外研究調查難以持續進行的主因。但是,針對此物種的生態和族群的長期研究和監測,卻對其未來存續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也具有重要的保育 意義。

就如同在國家地理雜誌或Discovery Channel上有關野生動物的影片,節目內容時常會穿插動物和研究者二者的故事,而常常打動我們心坎的,不僅是那多采多姿的動物世界,還有那群孜孜不倦 專研的研究者。而因為實地研究黑熊的經驗,我有機會看到一個野外研究計畫可能在生態保育上展現的無限張力。

有一個故事很讓我震撼。有一回當我在花蓮卓溪鄉的布農族村落裡,進行獵人狩獵黑熊的訪談時,我隨口問了一位過去曾經獵過黑熊的原住民一個問題。

我問:「以後如果在山上看到熊,你會不會打(狩獵)熊?」
他想了一下,然後說:「應該不會吧」。
我有點懷疑,並追問:「為什麼?」
他又想了一下,然後說:「知道有一個女生在山上那麼努力追(蹤)熊,我去殺牠(熊)幹什麼!」

這段對話雖然很短,但我仍隱約記得他說話那時的肯定表情。這似乎也是部落裡的老人,不之從幾何時開始稱呼我為「熊媽媽」原因嗎?他們相信研究者捨棄山下的舒適便利,而願意長時間地待在山上,是為了要照顧山上的熊。

 

• 庇護物種(umbrella species)

熱帶地區的森林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生物多樣性,許多大型食肉動物因為它們的活動範圍廣大,常被用來作為保育棲息於這些地區的其他眾多生物,也就是所謂的「庇護 效應(umbrella effect)」。黑熊是瀕臨絕種物種,也是保育學上的庇護物種,依據在玉山國家公園利用人造衛星追蹤黑熊的活動範圍資料顯示,有些個體的年活動範圍可大 於200平方公里,相當於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面積最大的保護區)面積的1/5,有些個體也會跑到非法狩獵活動較為猖狂的國家公園以外地區活動。因此,如果 我們能夠有效地保育黑熊,其他眾多生物則也能因此得到適當的保護。

 

• 明星動物(flagship species)

廣告需要代言人,保育宣導也不例外。黑熊和其他為人熟知的大型食肉獸相似,比如老虎、獅子、貓熊等,牠們體型壯碩、生性隱密、形貌威嚴,具有吸引人目光的 「巨星」風采,故這些動物往往成了在保育宣傳時,最常被舉出的號召或親善大使。由此看來,台灣黑熊不僅具有生態上、研究上及保育上的重要意義,更是代表喚 醒社會大眾保育意識的有效媒介。

 

• 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

在 人與獸的共同演化史上,大型食肉動物多半被人們視為具有威脅性或危險,或是不受歡迎的動物,因此往往成了人們極欲剷除的動物之一,比如灰狼、草原狼 (coyote)、美洲大山貓(bobcat)便為美國早期移民者大規模屠殺的受害者。瞭解這些動物與人類的互動關係,遂為尋找消弭二者衝突對策的重要關 鍵;畢竟很多時候,人們對於動物的刻板印象和誤解,往往是動物遭受莫名殘害的主因,黑熊便是一例。當然,人類對於生存於同一塊土地上的其他動物的包容力, 也試煉著我們生態保育的決心與智慧。

 

台灣森林的靈魂

 

身為台灣陸域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最上層、最大型的消費者,黑熊的存續不僅影響其他生物的功能運作,也代表著生態環境的健全與否。如同一位曾經獵過黑熊的布農族原住民曾告訴我:「如果山上沒有熊和山鹿,心裡會覺得很孤獨,好像沒有人住一樣」。

動 物是山林的靈魂,也道盡了黑熊與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的緊密關係。只可惜,大部分的台灣人並沒有這般深刻的感受,一則是因為人們居住的空間已離自然荒野越來 越遠,而生活中的聲光刺激也已漸漸地被媒體、機械或電腦科技所取代。於是,我們對於自然環境的本能感受能力似乎遂越來越遲鈍,對於環境的關懷也漸趨被動和 冷漠,而人類的無知與漠視才是這些動物瀕臨滅絕的最終殺手。

因此,如何提升全體國民的生態保育意識,以及加強對本土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育,不僅是台灣黑熊未來前途之所繫,也是「福爾摩沙」之島是否依仍名符其實的關鍵。

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連結「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系列文章

相關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