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TERYX:追求頂尖的代名詞
「ARC'TERYX」,源自於加拿大的戶外品牌,以史前動物「始祖鳥」為名,在山界幾乎無人不知。而關於始祖鳥的印象,大抵不出:高級、名貴、精品,以及品質保證等美譽,甚至可以說,ARC'TERYX本身就是追求頂尖的代名詞。
繼2017年推出專為攀爬設計的NORVAN VT之後,2018年又推出了更上層樓、集各項要素大成於一身,且標榜全天候舒適、全方位路況對應的長距離越野鞋:ARC'TERYX Norvan LD(以下簡稱Norvan LD)。其中GTX款更是使用了Gore-Tex最新科技GOR
ARC'TERYX norvan LD,於中央尖山山頂。(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norvan LD:集頂尖於大成的長距離王者(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Norvan LD:Long Distance Trail
Norvan LD,「LD」即「Long Distance」的縮寫,於命名上就揭櫫它是雙為長距離而生的鞋。雖然是標榜越野鞋,但其實越野跑與登山乃一體兩面的運動,皆在相同的山林場域之中進行。除了裝備重量與行進節奏上的差異外,對於一雙能應對長時間與長距離的鞋款,我們的需求不外乎下列原則:
戶外活動對於長距離鞋款的需求原則(表格來源:Mong Kwung Wong自製)
Norvan LD所乘載的基本配備便是以上述原則為出發點所設計,包含輕量化鞋身、MegaGrip大底、OrthoLite 3D鞋墊、EVA彈性混合中底等等,以及這次所使用的最新防水透氣科技:GORE®InvisibleFit。接下來,筆者將藉由短程的開箱體驗來介紹這些配備,再藉由長距離測試實際檢驗,最後做出總結,並提出使用上的建議。
Norvan LD:因應山林長距離而生。(圖片來源:劉雯齡)
開箱:Norvan LD基本的配備
全灰色的鞋體,黃色大底,加上白色的品牌logo,Norvan LD的外觀看似樸實,卻散發著一股高貴氣息。初次在北藝大的校園體驗,輕鬆地小跑一下,對於這雙鞋最強烈的感覺就是:「好輕啊」。
開箱短片(影片製作:劉雯齡)
做為一雙有乘載Gore-Tex(以下簡稱GTX)配備的鞋,Norvan LD單支鞋的重量僅有310g(US 9)。就筆者過去曾測試過的GTX健行鞋款,重量至少400~600g不等,故Norvan LD可謂極度輕量的GTX鞋。
單支重量僅有310g(US 9),GTX款的極度輕量體驗(圖片來源:劉雯齡)
鞋面:一體成型的TPU薄膜+透氣網布之配置,輕量、防護、耐用、透氣
簡單來說TPU就是一種彈性橡膠,輕量且具有優越的耐磨與抗撕裂性能,通常被用來做鞋子的大底。Norvan LD一體成型的鞋身除透氣網布之外,其餘就是由一片片的TPU薄膜所構成,並在楦頭與鞋跟的部位做加厚處理。如此配備除了透氣與輕量化外,同時達到保護雙腳的目的,也大大提升鞋子的耐用度。
一體成型的透氣網布+TPU薄膜鞋面,兼具耐用與保護。(圖片來源:劉雯齡)
楦頭鞋頭蓋加厚處理,防護力十足(圖片來源:劉雯齡)
大底:抓地力優良的Vibram®MegaGrip® 鞋帶收納設計:避免鞋帶勾到絆倒
來自義大利的Vibram®已是家喻戶曉的大底廠牌,其MegaGrip®標榜全地形路面,特別是濕滑石頭上抓地力的表現。但關於大底的實際功效,就筆者的經驗,即使配備同一款的Vibram,各品牌鞋子於表現上仍舊有所差異,得經過測試才準,在此就不贅述。
來自義大利的Vibram® MegaGrip®大底(圖片來源:劉雯齡)
另一個巧思則是鞋帶口袋,可以將鞋帶收進設計在鞋舌上的小收納袋。如此一來在行進時,就不必擔心鞋帶會勾到什麼東西而絆倒,增加使用上的俐落感。
大底採用來自義大利的Vibram® MegaGrip®(圖片來源:劉雯齡)
全腳掌舒適穩定:EVA彈性混合中底、OrthoLite™ 3D鞋墊、前腳掌TPU支撐片
而對長距離至為關鍵的足部避震緩衝,Norvan LD擁有全腳掌的EVA彈性混合中底(27mm/18mm, 9mm落差)、4mm厚的OrthoLite™ 3D模壓鞋墊(同時具有透氣,吸汗,防臭、防霉、抑菌之效果),以及為提升穩定度內鑲於前腳掌的TPU支撐片,再加上足弓處使用硬度高的插片,十足的避震緩衝,都能增加並延長使用者在長距離時的舒適度與肌耐力。
結束北藝大的開箱體驗後,筆者接著前往小觀音山、大屯溪古道做健行及防水測試。初次在山徑中體驗,Norvan LD的回饋感相當特別;雖不是過於厚實的中底,卻能明顯感受到地表衝擊的反震被舒緩,見影片:
全腳掌EVA彈性混合中底,避震緩衝十足,延長肌耐力(圖片來源:劉雯齡)
內鑲前腳掌的TPU支撐片(圖片來源:劉雯齡)
防護於無形:GORE®InvisibleFit(最新防水透氣科技)
GORE®InvisibleFit可說是Norvan LD最至為關鍵的工藝,直言之,它就是隱藏在鞋面內層的GTX,目前市面上幾乎看不到使用這個科技的鞋子,因為它的製程困難,
GORE®InvisibleFit:隱藏在鞋身裡層的GTX(圖片來源:始祖鳥官網)
我們都曉得GTX是項很棒的科技,但在鞋子的運用上往往有一好沒倆好,搭載GTX的鞋多半較一般款來得重且悶熱,加上鞋面因覆蓋GTX材質而硬梆梆,穿起來總是有些卡卡地。為了應付各種天候,我們似乎也得習慣這些「負擔」,有的人更因此就犧牲了天候防護,索性不穿GTX款。
然而,GORE®InvisibleFit卻突破了這些負擔。僅僅是在鞋面下的薄薄一層,實測起來卻完全防水;可以拿來舀水喝,放在水上也不會沉下去,見影片:
(影片製作:劉雯齡)
GORE®InvisibleFit:完全防水(圖片來源:劉雯齡)
GORE® Invisible Fit的最新科技使其較之傳統GTX的有三點優勢:輕量、貼合、
而為了測試透氣性(快乾),筆者刻意將Norvan LD在大屯溪裡全數浸濕(如影片)後:
再續登山行程。裡外全濕的Norvan LD就如同一般GTX鞋,因為防水,一開始走起來全是積水的感覺。但在登頂途中,濕漉的感覺就逐漸降低。上到稜線後,鞋身整體仍濕,但腳底走來已經沒什麼積水的感覺。
最新科技的GORE®InvisibleFit初回測試(防水、透氣、快乾)的感覺還不錯。
GORE®InvisibleFit:防水之外,兼有透氣快乾的效果(圖片來源:劉雯齡)
關於更多的GORE®InvisibleFit的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見如下網址:https://www.gore-tex.com.tw/invisible-fit
對於Norvan LD基本配備的介紹與體驗至此全數完畢,接下來,就要進行正式的長距離測試了。
長距離測試:中央尖山之旅
筆者這回以台灣百岳三尖之首:中央尖山,其當日往返行程做為實際測試。除了里程及時間皆屬於長距離的考量之外,沿途路況多元,從林道、松針土路到溪谷、碎石坡等地形一應具有,更是選擇主因。相信唯有通過中央尖山的考驗,Norvan LD才稱得上是標榜全天候舒適、全方位路況對應的長距離王者。
實測行程資訊:
- 地點:北一段中央尖山
- 總里程:約51K
- 總爬升:約5100m
- 歷時:22小時
- 路況:所有高山百岳會碰得到的地形皆有,還有漫長的溪谷及碎石路段
測試況狀:
中央尖山路途遙遠,一定得摸黑出發。一開始從勝光登山口陡上,經過菜園的水泥路後進入勝光山的山徑,登頂後續行就進入710林道,盡頭為南湖大山登山口,在此處繳交入園證,接著陡上往松風嶺。目前為止的水泥路、林道以及松針山徑,皆屬一般的路況,Norvan LD走起來並沒有特別問題,
穿著Norvan LD啟程中央尖山(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渡過松風嶺之後就進入多加屯山的路段。由於前日天候關係,地表多處濕滑泥濘,好幾段是會讓人陷下去的爛泥灘,多次都讓人不慎踩入。但後來發現鞋子內部都沒濕,因此走到後來就放下顧忌,比平時過爛泥的狀況順利許多,不拘泥於天候影響。說真的,Norvan LD的輕巧性與貼合度,一開始真的讓人很難相近它是GTX款。
木杆鞍部開始沿溪谷下溯至南湖溪山屋,越嶺香菇寮後進入中央尖溪流域接續上溯。這段路程多處落差大,不時得手腳並用上下爬,能見度低採點不易判斷,路面又多為石塊青苔濕滑,導致我多次落水。加上不時地得高繞下切,橫渡巨木,涉水過溪,走來十分棘手。
上溯中央尖溪中,不時地要陡上高繞(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往中央尖山的路,地型十分多元(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溪谷地形,踏點非常濕滑,十分棘手(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而要克服這樣的路段,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不外乎是判斷踏點的經驗、過地形的技巧,以及整體肌力,最後才是裝備,而前三點又會大大地影響我們對裝備的判斷。譬如,過溪時若踏點沒選好,大底的抓地力縱使再好,怎麼樣你都會滑。因此,好的裝備是一回事,使用上又是另一回事。
但就自身經驗而言,綜合比較曾穿過的健行鞋與越野鞋,Norvan LD在溪谷的表現無庸置疑是最好的,除了於踩點上確實維持穩定不打滑,在溪谷的高繞路段能同樣維持與土坡的抓地力。再更加習慣後,我甚至大膽地直接跳石過溪,是過去從未有過的流暢。
MegaGrip®大底讓筆者直接跳石過溪也十分流暢(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抵達中央尖鞍部前的最後路段是漫長的碎石坡,路面非常硬且不好走(有的路段還會倒退嚕),除了相當考驗雙腳的支撐力外,對鞋子也相當耗損。至此行走時間已超過9小時,距離將近25公里。而我發現自己除了單純腳酸之外,大多沒有其它特別的痛感。倘若是一般沒有特別著重避震緩衝的鞋子,處在時間距離時,使用者多半會有局部的不舒感,諸如膝蓋超卡、腳背腳底板痛、小腿異常緊繃等症狀,並覺得地表越來越硬。當運動時間一拉長,中底效果的差異便。
我唯一的不舒適感來自足弓外側,有越來越緊繃的感覺。但因為即將登頂,打算休息的時候再來觀察狀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稍早在溪谷濕透的鞋子,此時已經幾乎全乾了。
抵達中央尖鞍部前的碎石坡,相當考驗雙腿。(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關於碎石坡,有興趣可點閱影片體驗
登頂前的草坡,前方即是中央尖山。(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歷經10.5小時,距離已經來到25公里,終於在上午九點半登頂中央尖山。開心登頂之餘,又趕緊來看看鞋子的狀況,發現即使經過溪谷與碎石坡地型的摧殘及磨損,Norvan LD因為鞋身有TPU薄膜的保護,僅有刮痕而沒有任何磨破或損壞。大底的部分則與北藝大開箱時的狀況相去不遠(中間還去爬過一次小觀音山)。由此可見,Norvan LD的防護力與耐用度十分驚人。
歷經10.5小時(25公里),Norvan LD登頂了中央尖山。(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經過溪谷與碎石坡的摧殘,鞋子幾乎沒有磨破或損害(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大底前後比較,幾乎沒有差異,耐用度驚人(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然而,登頂前夕的足弓外側緊繃也在感到疼痛。接著發現是因為鞋身過窄而導致壓迫 (筆者的腳屬於寬腳板)。由於當初的尺寸選擇店內只有US 9跟10號,沒有9.5。考量到腳踝的包覆性,我最終選擇了US 9號。在走完小觀音山的行程(約5小時)足弓外側也沒事。但行走時間拉長到10小時之後,雙腳難免腫脹,壓迫感才會如此明顯。
回程時為了舒緩,所以我將鞋帶放得比較鬆,壓迫情況有漸漸好轉,但相對腳踝的包覆性就降低不少。再度回到中央尖溪山屋後,剩下的路程單純就是考驗耐力了。縱使足弓外側仍不舒服,但雙腳除疲軟之外仍舊無大礙,Norvan LD穿起來的狀況也與出發時差異不大,中底的彈性依舊。故此刻深深覺得它相當值得信賴。
最後終於在晚上九點回到勝光登山口,結束了這次中央尖山之旅,也完成了ARC'TERYX Norvan LD的實際測試。
回程就是單純考驗鞋與腳的耐力,而Norvan LD幾乎與出發時無異(圖片來源:Roger Hou)
最終回到登山口,陪伴到最後的Norvan LD相當值得信賴(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結語:集頂尖於大成的長距離王者
經過了中央尖山的測試,筆者認為Norvan LD的設計工藝完美地符合山林使用者對「LD」長距離的需求:輕量,舒適(從頭到尾良好的防護與避震緩衝),全地形(無論溪谷或碎石坡都難不倒MegaGrip大底),全天候(GORE®InvisibleFit有效防水,又透氣快乾),以及最重要的,信賴(鞋況至終與出發時無異)。
一言以蔽之,跟自己所有經驗過的鞋子相較,扣掉尺寸所導致的足弓外側疼痛因素外,Norvan LD是我目前為止的第一名,ARC'TERYX果然是名符其實地「Does exactly what is promised」。若說始祖鳥這個品牌是追求頂尖的代名詞,那麼Norvan LD這雙鞋,就是集頂尖於大成的長距離王者。
綜合評分與其它建議
- 輕量化:★★★★★
單腳重量310g(US 9),就GTX鞋款而言可謂極度輕量化,延長肌耐力。
- 抓地力:★★★★★
配合經驗與技巧,全地形(即使是溪谷與碎石坡),MegaGrip®都能暢行無阻。
- 包覆穩定:★★★★☆
足踝的包覆性可藉由鞋帶調整,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GORE®InvisibleFit讓鞋面得貼合度完全優於一般GTX款,穿來十足穩定。
- 舒適度: ★★★★☆
GORE®InvisibleFit完全防水,全天候適用。即使不小心落水,也能透氣快乾。前腳掌TPU支撐片、
- 避震緩衝:★★★★★
OrthoLite 3D鞋墊+EVA彈性混合中底,外觀看起來不是特別厚,但實測到最後發現避震與緩衝的效果始終如一。
- 耐用與防護:★★★★★
鞋身的TPU薄膜有效防護(鞋頭與鞋根有加厚處理),實測後無磨傷損壞。大底登頂後狀況與出發前差異不大,耐用度十足。
使用與其它建議
Norvan LD的誕生雖然是標榜著越野跑鞋,但其實越野跑與登山健行都是在相同的山林場域中活動,因此對於長距離的鞋款需求大同小異。故這雙鞋除了推薦給越野跑者之外,筆者也相當推薦給想要輕量化健行的山友們。
最後提醒兩點:
1.Norvan LD屬於中低筒的鞋,而一般健行鞋大多為中高筒。因此,若要完全防止砂石從進入腳踝進入鞋子,建議可以搭配使用防砂套。
2.Norvan LD並非特別寬楦設計。筆者的腳型較寬,建議購買時一定要謹慎選擇,厚襪、薄襪可各帶一雙去現場試穿,以符合實際行走的狀況。
穿上 Norvan LD,一起走出戶外看美景。(圖片來源:Roger Hou)
Norvan LD:集頂尖於大成的長距離王者(圖片來源:Mong Kwung Wong)
以上內容由ARC'TERYX贊助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