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07年楊廷理開三貂嶺路(今金字碑古道),官民相繼修築,至1867年劉明燈修築路線底定。因路徑較短又有官兵駐守安全,亦成為官府北巡主要路線,民間商旅使用更趨於頻繁,即現今所被認知的淡蘭古道。最早官方闢建的道路。官方文獻最早記載的淡蘭古道(1821)。
金字碑古道上除了臺灣最早的環保碑文「奉憲示禁碑」外,還有劉明燈北巡時有感路途險峻,磨壁題詩刻字、貼附金箔所留下的「金字碑」。
入蘭正道由「金字碑古道」出發,一路都是緩上坡或平坦石頭路,沿途林木鬱鬱青蔥,不怕陽光曝曬。行走約1公里後,可見到刻於山壁上雄偉的金字碑,之後再行走約300公尺抵達探幽亭與奉憲示禁碑,此處為整個古道的最高點,接著便是一路下坡,經過瑞雙公路(市道102線)繼續下行約1公里後,可以看到路旁的土地公廟,不久後抵達金字碑古道口。順著牡丹溪南下,經過慶雲宮(牡丹)後進入雙溪地區,雙溪過去是淡蘭的中繼站,接下來沿著魚行公路至貢寮車站,往前沿著朝陽街直走有指標指引,經德心宮可抵達遠望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