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僅有650公尺,緊鄰著立霧溪,循著曲折的高架棧道,貼著山坡崖壁,左側望去可見小錐麓斷崖垂直陡峭的地形,一路穿梭在青翠蒼鬱的樹林之中,行至探索吊橋,走在用繩索編織的細窄橋面上,饒富趣味,也挑戰膽量。
來到觀景平台,欣賞立霧溪曲流溪谷風光、太魯閣口的公路牌坊與橫跨立霧溪上的錦文橋。進入平坦的階地,步道逐漸寬闊,經數個轉折後在砂卡礑橋下與砂卡礑步道相接。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開車
【太魯閣遊客中心】
循台9線經清水斷崖,轉往台8線往太魯閣,或台8線經長春祠至太魯閣,至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停車場停車。
由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出發,依循指示牌穿越斑馬線後,沿左側人行道進入砂卡礑隧道,行走隧道中的人行道,約300公尺即可到達東通風口(彩繪牆的終點),通風口的另一端便是步道入口。
循台9線經清水斷崖,轉往台8線往太魯閣,或台8線經長春祠至太魯閣,至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停車場停車。
由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出發,依循指示牌穿越斑馬線後,沿左側人行道進入砂卡礑隧道,行走隧道中的人行道,約300公尺即可到達東通風口(彩繪牆的終點),通風口的另一端便是步道入口。
大眾運輸
【太魯閣遊客中心】
花蓮客運1126、1129、1133、1141:花蓮火車站搭乘,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站下車。
由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出發,依循指示牌穿越斑馬線後,沿左側人行道進入砂卡礑隧道,行走隧道中的人行道,約300公尺即可到達東通風口(彩繪牆的終點),通風口的另一端便是步道入口。
花蓮客運1126、1129、1133、1141:花蓮火車站搭乘,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站下車。
由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出發,依循指示牌穿越斑馬線後,沿左側人行道進入砂卡礑隧道,行走隧道中的人行道,約300公尺即可到達東通風口(彩繪牆的終點),通風口的另一端便是步道入口。
路線規劃
查詢
請輸入出發地以及目的地
小錐麓斷崖
位於小錐麓步道入口附近,望向左側一片大理岩斷崖,即為小錐麓斷崖,雖不如錐麓斷崖的規模,但仍能看出它險峻陡峭的地形。
探索吊橋
是由繩索編織而成,橋面僅有一隻腳的寬度,饒富趣味,也挑戰膽量。限行5人,遵行方向以東往西單向通行,懼高者亦可行走一旁的棧道吊橋。
砂卡礑步道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屬於景觀型步道,全長4.5公里。自砂卡礑橋循階而下,即可連接鑿於峭壁上、呈半隧道形的小徑,沿著砂卡礑溪緩緩上行,兩岸谷壁因地殼變動、擠壓所形成的特殊條狀或團塊狀的大理石紋理,與大理石釋放碳酸鈣所渲染而成的碧藍溪水,形成了一幅自然天成的山水石壁畫。目前步道僅開放至約1.5公里,往返約80分鐘。
長春祠步道
為紀念闢建中橫公路殉職的築路人所建的,中國唐代亭台樓閣的建築風格,鮮明的外觀極為亮眼,矗立在立霧溪壯闊的峽谷峭壁之中,在長春飛瀑的相伴之下,宛如一幅山水畫作。步道沿著山壁開鑿,沿途有彌陀巖、長春祠、觀音洞、鐘樓、禪光寺等景點,充滿濃厚的中式廟堂氣息,登高鳥瞰立霧溪峽谷景觀,美不勝收。由長春橋起登環形一圈2.1公里,70分鐘步程。
動物
臺灣青山蝸牛、五色鳥、青斑蝶、台灣獮猴,昆蟲、蝶類、蛇類、山鳥等生態豐富。
植物
台灣櫸、九芎、光臘樹、山肉桂等。
地形地貌
地質年代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由層狀大理岩、綠色片石、矽質片岩等組成的九曲大理岩及白楊片岩。
特色
可欣賞小錐麓斷崖,立霧溪河谷之美,與豐富的森林生態。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
Jimmy Cheng
步道入口在隧道裡,是條輕鬆的步道,可以銜接砂卡礑步道。
-
林冠廷
繩索吊橋很有趣,簡單步道直接連接砂卡礑,步道入口在隧道裡也很特別
-
Yapit Tseng
親民路線
-
SK2
車可停在太魯閣遊客中心,走進隧道後從中段穿出洞口即可到達,可續接沙卡噹步道
上一頁
1
/
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