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聖稜美名的這條稜脈,每年總會吸引為數甚多的登山客前來朝聖,有品田山的世界級地質景觀、素密達斷崖的陡峭直壁、穆特勒布的險峻高聳、懸岩四壁的大霸尖山、雪山圈谷的壯觀,雖然步步驚險,卻也令人讚嘆、敬畏造物者的神奇。
有著聖稜美名的這條稜脈,每年總會吸引為數甚多的登山客前來朝聖,有品田山的世界級地質景觀、素密達斷崖的陡峭直壁、穆特勒布的險峻高聳、懸岩四壁的大霸尖山、雪山圈谷的壯觀,雖然步步驚險,卻也令人讚嘆、敬畏造物者的神奇。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 所在縣市
- 新竹縣尖石鄉,臺中市和平區,宜蘭縣大同鄉
- 里程
- 69.9公里
- 步道類型
- 高山步道
- 步道型態
- 雙向進出
- 海拔高度
- 1980~3886公尺
- 高度落差
- 1906公尺
- 路面狀況
- 柏油路、土石山徑、針葉樹根路徑、大石塊、碎石坡
- 所需時間
- 7 天
- 難易度
- 高
- 所屬園區
- 雪霸國家公園
- 山系
- 雪山山脈
- 最適季節
- 春、夏、秋
- 基點
- 1.品田山/3524m/森林三角點
2.池有山/3303m/三等三角點/編號:6317
3.桃山/3325m/三等三角點/編號:6237
4.喀拉業山/3133m/二等三角點/編號:1549
5.雪山北峰/3703m/三等三角點/編號:6305
6.雪山主峰/3886m/一等三角點
7.加利山/3112m/三等三角點/編號:6619
8.伊澤山/3297/三等三角點/編號:6251
9.大霸尖山/3492/二等三角點/編號:1540
10.巴紗拉雲山/3402/森林三角點
- 開車
- 【武陵山莊登山口】
走國道五號,在羅東下交流道,接台7丙線往西進入山區,並接台7線主線,約在86.5K(百韜橋)處直走往南山方向接入台7甲線,經南山村、思源啞口,接著右轉進入武陵農場。過售票口後續行往武陵山莊,武陵山莊後方即為桃山登山口。
【雪山登山口】
北部進入:走國道五號(雪山隧道) 至宜蘭,接台七線往員山,轉台七甲線往棲蘭,續行至武陵農場。
西部進入:走國道六號(或中投快速道路)至埔里,續行至霧社,經合歡山、梨山至武陵農場。
桃園進入:走台七線經巴陵、明池至棲蘭,轉台七甲線至武陵農場。
花蓮進入:走台八線經太魯閣往大禹嶺,至梨山轉台七甲線,續行至武陵農場。
進入武陵農場後,往露營區方向前進,登山口即位於露營區上方山腰平台處。 - 大眾運輸
- 【武陵山莊登山口】
1.至宜蘭轉運站搭乘國光客運【1751】宜蘭-梨山線,至武陵農場下車。
2.至羅東轉運站搭乘國光客運【1764】羅東-梨山線,至武陵農場下車。
3.搭乘台灣觀光巴士e-go(須提早五天預訂):在台北火車站東三門上車。開車時間,去程台北08:45→武陵國民賓館迎賓橋13:05。返程武陵國民賓館迎賓橋14:10→台北火車站東三門18:30。車程約4小時。訂票專線,02-27965668。
【雪山登山口】
1.至宜蘭轉運站搭乘國光客運【1751】宜蘭-梨山線,至武陵農場下車。
2.至羅東轉運站搭乘國光客運【1764】羅東-梨山線,至武陵農場下車。
3.搭乘台灣觀光巴士e-go(須提早五天預訂):在台北火車站東三門上車。開車時間,去程台北08:45→武陵國民賓館迎賓橋13:05。返程武陵國民賓館迎賓橋14:10→台北火車站東三門18:30。車程約4小時。訂票專線,02-27965668。
武陵遊憩區內可以到登山口的方式僅有步行或搭乘武陵農場的中巴遊園車,其班次和搭乘地點建議您直接詢問武陵農場確認。(https://www.wuling-farm.com.tw/lang/travel/04.php)
- 路線規劃
-
聖稜線Y型縱走(Y聖)請輸入出發地
- 出發點
- 桃山登山口
- 路線
- 第一天:桃山登山口→(4.5k,420分鐘)→桃山山屋→(1.8k,85分鐘)→詩崙山→(1.7k,60分鐘)→喀拉業山→(1.7k,70分鐘)→詩崙山→(1.8k,90分鐘)→桃山山屋(宿)
第二天:桃山山屋→(0.8k,80分鐘)→鞍部→(1.2k,70分鐘)→三叉營地→(0.1k,10分鐘)→池有山登山口→(0.2k,20分鐘)→池有山→(0.2k,15分鐘)→池有山登山口→(1.4k,60分鐘)→新達山屋(宿)
第三天:新達山屋→(1.6k,150分鐘)→品田山→(1.4k,210分鐘)→布秀蘭山→(1.7k,120分鐘)→巴紗拉雲山→(1.2k,70分鐘)→巴紗拉雲山屋→(1.3k,70分鐘)→霸南山屋(宿)
第四天:霸南山屋→(1k,110分鐘)→岔路→(0.1k,10分鐘)→小霸岔路登山口→(1k,60分鐘)→小霸尖山→(1k,35分鐘)→小霸岔路登山口→(1.1k,45分鐘)→中霸坪岔路→(1.4k,45分鐘)→8.8k岔路→(0.5k,15分鐘)→伊澤山→(0.3k,20分鐘)→伊澤山第二登山口→(2.2k,60分鐘)→加利山登山口→(1.2k,35分鐘)→加利山→(1.2k,35分鐘)→加利山登山口→(2.2k,70分鐘)→伊澤山第二登山口→(0.8k,30分鐘)→8.8k岔路→(1.4k,75分鐘)→中霸坪岔路→(1.1k,55分鐘)→小霸岔路登山口→(0.1k,10分鐘)→岔路→(1k,75分鐘)→霸南山屋(宿)
第五天:霸南山屋→(1.3k,100分鐘)→巴紗拉雲山屋→(1.2k,100分鐘)→巴紗拉雲山→(1.7k,160分鐘)→布秀蘭山→(1k,155分鐘)→素密達山→(0.4k,60分鐘)→素密達山屋(宿)
第六天:素密達山屋→(3.2k,230分鐘)→雪山北峰→(0.6k,30分鐘)→雪北山屋→(2.6k,120分鐘)→凱蘭特崑山→(2.9k,85分鐘)→北稜角→(2k,1000分鐘)→翠池山屋(宿)
第七天:翠池山屋→(2.5k,160分鐘)→雪山主峰→(1.1K,40分鐘)→雪山圈谷→(2.7K,100分鐘)→三六九山莊→(2.1K,40分鐘)→雪山東峰→(3K,155分鐘)→七卡山莊→(2K,50分鐘→雪山登山口 - 備註
- 1. 桃山山屋、新達山屋、素密達山屋、霸南山屋外各有蓄水箱,水源為雨水,冬季或逢久旱可能無水。無水時上桃山山屋及新達山屋需自行背水(新達山屋旁有新達池等多個池子,但水質均不佳);素密達山屋可至穆南的溪澗中取水,往返約60分鐘;霸南山屋可在前往大霸途中的溪澗中取水。
2. 根據雪霸國家公園公告,大鹿林道東線步道因蘇力颱風受損嚴重,沿線除多處上邊坡坍方及路基流失外,馬達拉溪登山口吊橋亦遭沖毀損壞,因此由大鹿林道前往大霸的路線,經評估無法於短時間內開放。
- 聖稜線
- 聖稜之名緣於西元1928年,當時的台灣山岳會總幹事沼井鐵太郎,在發表「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一文中,描述這一段稜線:「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地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從此之後,這條神聖的稜線即深深地烙印在愛山人的心靈裡。西元1931 年,聖稜線這條大霸尖山、雪山之間的高連山脈,才真正首次被純粹登山家以繩索隊伍橫斷完成,開啟了聖稜線輝煌的山岳歷史。
- 雪山主峰
- 雪山是世居在此的泰雅族人的獵區,在志佳陽社(今環山村)稱雪山為「Babo Hagai」,意思是「石頭山」,描述雪山頂到處堆積的砂岩塊。另有泰雅語稱之為「Sekoan」,意思是「碎石與裂縫」;《台灣府誌》中,描寫其積雪之景,稱為雪山、雪翁山,日人幣原坦認為「雪翁山」或「雪高翁山」為「Sekoan」的音譯。1923年,裕仁親王(後來的昭和天皇)來台訪問,以「台灣第二高峰、僅次於新高山的山」命名為次高山,與新高山(玉山)、能高山並稱「台灣三高」,山頂設次高神社,包括水泥製神龕與鳥居,現已不存在。直到戰後,雪山之名才開始被使用。
- 雪山北峰
- 雪山北峰的泰雅原名為Babo Tarakusya(塔拉庫霞山),在日據時期改雪山為次高山之後,將此峰名為「次高山北峰」,光復後才稱為雪山北峰。從雪山主峰到北峰這段山稜,經過劇烈的造山運動成為地壘山塊,隨後冰期來臨,高聳的地壘上形成冰帽冰河,再經過漫長的冰蝕作用,與強烈的風化、水蝕作用,遂在山稜上留下許多小圓峰,北稜角、凱蘭特崑山北峰與凱蘭特崑山等都是。
- 大霸尖山
- 大霸尖山:大霸尖山因奇特山形「淡水廳誌」記載為「熬酒桶山」,苗栗縣誌上則稱為「沖天木山」或「巴克巴克窪山」,有「世紀奇峰」之美譽,自古是泰雅、賽夏兩原住民族的聖山。與鄰近的小霸尖山並立在海拔3300公尺水平基岩上,為泰雅族稱Babo Papak即「雙耳嶽」之意。 西元1927年由日本登山隊首度登上大霸尖山霸頂。後來登頂成為熱門活動,救國團甚至於岩層上打入鐵梯,隨著時間鐵梯鏽蝕,基於安全理由於民國80年底拆除。近年落石嚴重,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民國99年公告禁止登頂,更於民國100年納入規定,違反者將處以罰款。
- 動物
- 本地區由於劃為國家公園,近年來保育有成,已有相當多的野生動物,哺乳類有山羌、山羊、山豬、白面鼯鼠、黃喉貂、台灣獼猴、台灣黑熊等;鳥類則有金翼白眉、帝雉、藍腹鷴、黑長尾雉、冠羽畫眉、青背山雀、台灣藍鵲等。而昆蟲類可見高山常見的雙環鳳蝶、曙鳳蝶等,幸運的話說不定可見到珍貴的寬尾鳳蝶呢!
- 植物
- 聖稜線的海拔約從2000公尺至3800公尺,跨越登山口的暖溫帶、山徑的冷溫帶及山頂的亞高山寒帶植被等氣候帶。啟登開始為針闊葉混合林,可見台灣杉、栓皮櫟、台灣樗樹等,隨著海拔增高,逐漸轉為鐵杉、雲杉及冷杉林,著名的池有名樹為一顆台灣鐵杉。山頂上則多為玉山箭竹草原、夾雜玉山圓柏與玉山杜鵑。此外,步道上也能見到玉山金絲桃、水晶蘭、川上氏短柄草、玉山薊、台灣百合、黃斑龍膽、桂花耳、玉山莢迷、阿里山龍膽、密葉唐松草、尼泊爾賴蕭、玉山筷子芥、台灣唐松草等植物。
- 地形地貌
- 聖稜線是台灣的老年期地形面,位於中央山脈西側,呈東北-西南走向。構成雪山山脈主要雪山地壘,在歷經造山運動、冰河作用、水與風的侵蝕,形成如今險峻獨特的面貌,造就雪霸聖稜線滿布懸崖、峭壁及深谷。
- 特色
- 走在海拔高度均在3100公尺以上的聖稜線,有著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高山草原、冰斗遺跡、高山湖泊、驚心動魄的斷崖、世紀奇峰等盡收眼底,多個願望一次滿足!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