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海岩場步道
6,325次點閱
80
有 80 人想去
82
有 82 人去過
路況回報0則
回報路線近況,
幫助其他山友的山旅更加順利喔!
想去
去過
路況回報
沒有攀岩裝備者可繞過山壁,有一竹林小徑可以上登至岩稜頂,或由天然古洞拉繩上攀,崖頂有塊小空地,與中正山、大屯山遙遙相對,並俯瞰整個新北投地區,遠眺林口台地、關渡平原,視野展望極佳。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下載GPX
所在縣市
台北市北投區
里程
2.3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環狀
海拔高度
125~171公尺
高度落差
46公尺
路面狀況
土徑、石階
所需時間
1 小時 5 分鐘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
山系
大屯山系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基點
1.松葉山(松葉岩)/171m/編號:市31
2.北市/編號:T959
3.大師山(大師岩)/133m/編號:市32
2.北市/編號:T959
3.大師山(大師岩)/133m/編號:市32
出發點
銀光巷25號
路線
銀光巷25號→(0.1K, 4分鐘)→登山口→(0.1K, 3分鐘)→岔路口→(0.1K, 8分鐘)→熱海岩場→(0.1K, 5分鐘)→崖頂→(0.4K, 8分鐘)→市31號基石→(0.1K, 2分鐘)→T959號基石→(0.3K, 10分鐘)→弘法大師紀念碑、市32號基石→(0.4K, 10分鐘)→熱海飯店→(0.7K, 15分鐘)→銀光巷25號
備註
1.登山口處無指標,經過銀光巷25號民宅後,第四個彎道有一石板橋即為登山口,原始土徑步道有點陡,有拉繩可輔助攀爬。
2.攀岩需自備全套攀岩裝備,以及教練指導與確保。
3.丹鳳山一帶有多顆基石,有興趣收集者可連走:
a.從熱海岩場行至軍艦岩親山步道往中和禪寺方向,經丹鳳鐵塔,沿線有松葉山(熱海岩)北市三角點編號31號、北市三角點編號T959號、大師山(大師岩)北市三角點編號32號、丹鳳山(丹鳳岩)北市三角點編號13號,共四顆基石。此段距離陳濟堂將軍墓舊址登山口約1.3公里,步程約60分鐘。
b.從熱海岩場行至軍艦岩親山步道往軍艦岩方向,沿線有丹鳳山主峰北市三角點編號30號、北市三角點編號0749號、260峰控制點2363號、軍艦岩北市三角點編號481號,共四顆基石。此段距離陽明大學登山口約2.2公里,步約程60~80分鐘。
2.攀岩需自備全套攀岩裝備,以及教練指導與確保。
3.丹鳳山一帶有多顆基石,有興趣收集者可連走:
a.從熱海岩場行至軍艦岩親山步道往中和禪寺方向,經丹鳳鐵塔,沿線有松葉山(熱海岩)北市三角點編號31號、北市三角點編號T959號、大師山(大師岩)北市三角點編號32號、丹鳳山(丹鳳岩)北市三角點編號13號,共四顆基石。此段距離陳濟堂將軍墓舊址登山口約1.3公里,步程約60分鐘。
b.從熱海岩場行至軍艦岩親山步道往軍艦岩方向,沿線有丹鳳山主峰北市三角點編號30號、北市三角點編號0749號、260峰控制點2363號、軍艦岩北市三角點編號481號,共四顆基石。此段距離陽明大學登山口約2.2公里,步約程60~80分鐘。
地圖
路線圖
熱海岩場
岩質堅硬屬於火成岩,是北部三大天然岩場之一,寬約80公尺,高約8~13公尺,依難度等級約分六個區域,難度約在5.6~5.10b,適合初學者,攀岩需裝備齊全,有教練帶領及確保。
天然古洞
熱海岩場岩壁旁,天然形成的洞口有如天窗,繫有數條繩索,攀爬至崖頂是樹林平台,崖壁高點可看到險峻裸露的山壁,十足的震撼,俯看北投市區,風景優美。
丹鳳山
因空中鳥瞰山形猶如一隻鳳而得名,巨岩上刻有「丹鳳」二字。日治時代,山上遍植松樹,故又稱為「松葉山」,又因山區建有「大師山弘法大師祠」,故也稱為「大師山」。2003年舊版小百岳曾將丹鳳山編列為第6號小百岳,後編列新版時被除名。有丹鳳山步道與軍艦岩親山步道串聯其中。
弘法大師紀念碑及神龕
又稱「弘法大師岩」,平台上有巨岩,紀念碑上刻有漢字及日文草書「見下ろせば 里乃草木も 花さきて 大師わ山よ 光りかがやく」,意為:「遠望只見鄉里的草木和花,大師之山光輝閃耀」。巨岩壁上鑿出一方型神龕,供奉弘法大師(空海和尚),據傳空海和尚因發明平假名文字,對日本宗教及文化影響深遠,圓寂後,醍醐天皇尊稱他為「弘法大師」。另一巨岩的神龕則是供奉不動明王,曾保佑空海和尚一行人航行平安。
台灣幸福碑
在弘法大師岩下方的小徑旁,一顆古樸的石頭上刻有「台湾よ、永に幸なれ」(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的文字,石碑的年代、緣由不可考,據推應與弘法大師岩同時期,近期由北投文史工作者楊燁發現,因而得到關注。
丹鳳山轉播站
設有數位電視轉播站,發射功率100W,服務涵蓋地區包括北投、天母、忠義。
動物
綠繡眼、青帶鳳蝶、橙帶藍尺蛾、台灣琉璃豆金龜、姬波紋小灰蝶、黃口攀蜥等。
植物
桃金孃、山紅柿、巴西鳶尾、呂宋莢迷、梔子花、藍星花、珊瑚藤、烏蕨、金狗毛蕨、鳳尾蕨、白毛臭牡丹、灰木、山芝麻、菝契、賽芻豆、武靴藤、大青、貓腥草、車桑子、相思樹、茜草樹、水金京、頷垂豆、消渴草、山苦瓜、筆羅子、新店奧圖草等低海拔混合林植物。
地形地貌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由砂岩及頁岩互層、含煤層所組成的木山層。
特色
天然岩壁陡峭,氣勢壯觀,站在其下顯得渺小,站在其頂美景盡收眼底,拉繩鑽古洞,體驗攀爬的樂趣,途經「台灣幸福碑」,絲絲暖意湧上心頭。
路線評論
路況回報
0 則評論
我要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
0 則回報
我要回報
目前無人回報此路線近況,
點擊「我要回報」提供最新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