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於青山綠水中,清新靜謐的氛圍有如人間仙境,步道坡度平緩,舒適宜人,除了可以眺望彎月峽谷、深潭美景外,更可以親自深入賞魚區親近魚群,在沁涼的溪水中戲水區,是夏日避暑的最佳選擇,步道尾端是「清水發電廠」,可一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發電廠。
漫步於青山綠水中,清新靜謐的氛圍有如人間仙境,步道坡度平緩,舒適宜人,除了可以眺望彎月峽谷、深潭美景外,更可以親自深入賞魚區親近魚群,在沁涼的溪水中戲水區,是夏日避暑的最佳選擇,步道尾端是「清水發電廠」,可一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發電廠。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 所在縣市
- 花蓮縣秀林鄉
- 里程
- 單程6公里
- 步道類型
- 郊山步道
- 步道型態
- 必須折返
- 海拔高度
- 170~328公尺
- 高度落差
- 158公尺
- 路面狀況
- 產業道路
- 所需時間
- 4 小時 20 分鐘(往返)
- 難易度
- 低
- 所屬園區
- -
- 山系
- 中央山脈
- 最適季節
- 全年
- 申請入山
- 是, 前往申請
- 申請入園
- 否
- 基點
- 無
- 開車
- 【銅門派出所】
行駛台9丙線,於經過慕谷慕魚遊客中心續前行1.3公里,通過銅門大橋約0.5公里即抵達銅門派出所。 - 大眾運輸
- 【銅門派出所】
花蓮客運1131:花蓮火車站搭乘,於銅門站下車。往回走70公尺即達銅門派出所。 - 路線規劃
-
慕谷慕魚生態廊道請輸入出發地
- 出發點
- 銅門派出所
- 路線
- 銅門派出所→(1K, 15分鐘)→銅門入山檢查所→(0.9K, 15分鐘)→揚清橋→(2.7K, 40分鐘)→彎月峽谷、戲水區→(1.4K, 20分鐘)→清水發電廠→原路折返→(1.4K, 20分鐘)→彎月峽谷、戲水區→(2.7K, 40分鐘)→揚清橋→(0.9K, 15分鐘)→銅門入山檢查所→(1K, 15分鐘)→銅門派出所
- 備註
- 1.進入慕谷慕魚需申請入山證,申請方式如下:
A.網路申辦:須於入山之日前5日至30日內提出申請,申請核可後自行列印。當天攜帶入山許可證、入山人員名冊、身份證明文件,於至銅門派出所、檢查站繳交查驗。網路申請每日申請限額1000名,若有其它規定依公告辦理。
B.臨櫃申辦:攜帶身份證明文件至銅門派出所,現場填寫資料。亦可於網路下載表格填寫好再帶至現場。現場申請早上、下午各限額300名,額滿不再受理。
*吉安分局銅門派出所/地址: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65號,電話:03-8641051,申辦時間:06:00~16:00。入山時間:上午07:30起,下午12:00起,18:00前需離開山地管制區。
*假日遊客眾多,現場申請耗時且名額有限,建議事前於網路申辦,快速又方便,且能確保名額,並節省時間。
*以登山健行事由申請進入者須採步行方式,除公務及當地居民外,其它未經申請並獲許可之車輛不得進出。
2.若時間允許,可續往另一路線「龍澗發電廠」方向前行,沿途有「貫通龍澗」、「見返隧道」紀念石碑,以及萬代峽、龍澗虹橋等景點,其壯麗景觀有如「小天祥」。行至電廠吃冰棒,再行1公里抵龍鳳壩,欣賞壩上的龍鳳大峽谷,峻峭的大理石岩綿延於溪谷之中,以及兩頭的飛瀑奔騰,直瀉峽谷的震撼與磅礡。從銅門檢查哨至龍鳳大峽谷單程約12公里。
3.此外也可順遊有二百多年歷史的翡翠谷古道,從遊客中心至銅門大橋即有指標,續往200公尺長的古隧道,步行約15分鐘即抵達水濂瀑布,享受水離子的洗禮。亦可再深入琉璃瀑布、蝙蝠洞、鐘乳石洞等景點,是享受飛瀑SPA、游泳、探險、健行的好地方。
4.如欲參觀電廠,需事先向台電公司申請。
- 慕谷慕魚
- 是太魯閣族群的一個大家族,300多年前從南投春陽翻越中央山脈遷移到東部來開墾,在龍澗山區定居約50年後,再移至銅門開闢新家園。
- 銅門村
- 為太魯閣族原住民部落,舊稱「同門」,太魯閣語「山麓平地」之地,因發現銅礦而改名「銅門」。在木瓜溪畔河階地有銅門、榕樹二個部落在此居住,其鍛造的太魯閣砍刀是最著名的傳統工藝,也是台灣原住民唯一懂得鍛造刀具的部落。
- 銅門發電廠
- 於1939年由日人興建,設有三組發電機,曾因洪水沖毀而廢棄,戰後台電公司進行修復,為防止再次遭洪水侵襲,將廠房設置於山腹中,成為台灣第一座地下化廠房的發電廠。2001年更名為「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銅門機組」。
- 清水發電廠
- 原名為「清水第一發電所」,位於木瓜溪支溪的清水溪旁,於1939興建完工,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發電廠。
- 龍澗發電廠
- 日據時期建立的小型發電廠,為秀林鄉第一座水力發電廠。曾於兩次大水災設備毀棄,光復後台灣電力公司克服困難,利用木瓜溪高低落差大的優勢,更建修了龍溪、龍澗、水濂、清水、清流、銅門、榕樹、初英等水力發電廠,其中以龍澗的產電量最大,所產出的電力利用能高越嶺古道上的高壓輸電線,翻越中央山脈,輸送到萬大水力發電廠,形成「東電西送」的偉大工程,台灣西部90%的電力來源都靠這八座發電廠的電力供給,對台灣工業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 能高越嶺古道
- 最早是由泰雅族與賽德克族,狩獵、族群遷徒與貿易的重要道路,日治時期日人為達到控制山地之目的修建成一條正式道路,原名「能高越嶺警備道路」,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古道,西起南投霧社,東至花蓮銅門,全線橫貫中央山脈,成為當時台灣東部與西部間重要道路。光復後,台電在此架設電塔及電力輸送線,將東部豐富的電力送至需求量大的西部,完成「東電西送」的艱鉅工程。也曾考慮在此路線興建中橫公路,後因東段地質脆弱而作罷。古道東段因崩塌常封閉,西段屯原至奇萊編列為國家步道,是極受歡迎的登山健行路線。
- 動物
- 溪哥、苦花、貪食沼蝦、日本禿頭鯊、大和沼蟹、拉氏清蟹、台灣獼猴、飛鼠、山羊、山羌、山豬、赤腹山雀、青背山雀、赤腹鶇、白氏地鶇、白耳畫眉、頭烏線、山紅頭等生態豐富。
- 植物
- 水鴨腳秋海棠、蕨類、苧麻、大葉溲疏、烏來捲瓣蘭、針刺草、白花蛇根草、彎龍骨、台灣腹水草、山蘇等。
- 地形地貌
- 地質年代為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由變質石灰岩組成的大南澳片岩地層。
- 特色
- 碧池翠潭,白玉巨石,翠綠山谷,遠離塵囂,美如仙境,步道平緩,適合全家大小出遊、戲水避暑之景點。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
-
-
-
Lacoste Ma
很漫長的一條路途,需要極高的體力,尤其是夏天前往的朋友,途中要不定時補充水分。中間有一段山洞的地方會有小水流,穿鞋子的朋友可以考慮帶脫鞋或涼鞋替換。慕谷慕魚的水流真的很清澈,雖然花費時間長消耗體力多,但很值得的!^-^
-
1
/
1